chief 2024 vs riots motu taken northwest industry eastern jafris rates applications check appeared hearingday6 introduced international act day2 supreme petitioners vaccination matter educational beijing control state constitution senior hijab

Search results for 中一决高下

美国前总统卡特如何与中国建交重新定义美国亚洲政策
2 weeks, 2 days ago

美国前总统卡特如何与中国建交重新定义美国亚洲政策

ABC  

每日新鲜资讯,为您一网打尽!周一至周五ABC中文《头条》展阅愉快!今天是2024年12月31日,星期二。 今天的新闻提要: 随着2025年的时钟即将敲响,享誉国际的悉尼海港烟花绽放,标志着澳大利亚成为全球最早进入新年的国家之一。 悉尼跨年烟花秀将在今晚11.59(倒计时10秒)正式上演,烟花将燃放12分钟,现场估计有100万观众观看。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作为官方指定的烟花秀转播机构,ABC中文将在其YouTube频道高清现场直播这场美轮美奂的烟花表演,向全世界读者送上新年祝福。 韩国济州航空公司客机冲出跑道造成179人死亡,当局正忙于确认遇难者身份,而这起韩国本土最严重空难的遇难者家属也要求当局提供更多信息,关于事故的原因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疑问。 韩国国家警察厅表示正在全力以赴,增加人员和快速DNA分析仪,以缩短确认时间。截至周二,仍有五具尸体身份不明。 韩国代总统崔相穆(Choi Sang-mok)周一下令对整个国家的航空运营进行紧急安全检查。 交通部表示,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ational Transportation Safety Board)、联邦航空管理局和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的代表已加入调查小组,并计划于周二在务安(Muan)会面,讨论日程安排。 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说,它向韩国派出了三名调查员,其中包括在操作因素和适航方面有专长的人员,以协助调查。 韩国消防和交通官员表示,调查人员正在研究鸟击、飞机控制系统是否失灵以及飞行员在宣布紧急情况后不久就匆忙尝试着陆等可能导致坠机的因素。 Loading. 机场的设计也被提出尖锐的质疑,特别是跑道末端用于支撑航向台的大型混凝土构造。 事发时飞机高速撞向该混凝土墙,顿时火光冲天。飞机机身在大火中解体,遇难者的尸体散落在周围的田野里。 韩国官员说,该混凝土墙是按照标准建造的,美国和欧洲等其他机场也有类似的设施。 但许多专家表示,混凝土墙靠近跑道末端的做法违反了最佳设计,很可能使飞机在降落失控时导致空难事故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安全操作系统公司(Safety Operating Systems)首席执行官、前737飞行员约翰·考克斯(John Cox)说,该跑道设计“绝对不符合”行业最佳操作,即在跑道末端至少300米范围内不允许有护堤之类的硬结构。 根据路透社对卫星图像的分析,该机场的混凝土护堤距离跑道末端似乎不到150米。 韩国官员称,护堤距离跑道末端约250米。 考克斯说,从失事视频录像来看,飞机在降落跑道时似乎正在减速并处于受控状态,可是“当飞机撞上护堤时,悲剧就发生了”。 Loading. 美国第39任总统吉米·卡特(Jimmy Carter)12月29日去世,享年100岁,是美国最长寿的前总统。他于1977年至1981年出任美国总统,然而他对国内和当代国际形势的影响深远。现总统拜登下令1月9日为他举行国葬,并把那天定为全国哀悼日。 世界各国领导人纷纷悼念,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写道: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卡特逝世向美国总统拜登致唁电。习近平表示: 卡特因领导了美国外交政策尤其是亚洲政策的重大转变而被人们铭记,特别是40多年前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关系正常化。 传记作家乔纳森·阿尔特(Jonathan Alter)说,卡特于2002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他是一位“和平缔造者、全球人道主义者和被低估的美国总统”。 卡特决定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重塑了全球经济和政治秩序,而他对人权的重视则挑战了专制政权。 以下是专家们对卡特政策在亚太地区的影响的评价。 1977年卡特上任,美国即与巴拿马签订了两项条约,使后者得于1999年底接管巴拿马运河。 当年亚洲仍在努力应对越南战争的后果,而苏联则在该地区争夺影响力。 1978年12月,卡特总统在未征询国会或要求国会同意的情况下,宣布与中华民国断交转而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由在台北市的美国大使安克志通知总统蒋经国。 而美国国会也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台湾关系法》以取代《中美共同防御条约》,规定如果台湾安全遭受威胁,美国有义务协助台湾自我防卫,卡特也在稍后签署该法案。 1979年1月1日,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这一关键举措重新定义了美国的亚洲政策。 卡特任内没有访问中国,但1981年卸任当年他即到访中国,虽然当时卡特夫妇没有官职,但仍获得中方高规格的接待,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李先念在钓鱼台国宾馆设宴款待他们,并获得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邓小平的接见。 此后,在2015年卡特因癌症病重之前他几乎每一年都要去中国。 查尔斯·达尔文大学(Charles Darwin University)外交政策专家约翰·加里克(John Garrick)说:“卡特执政期间,美国的话语发生了转变,从把中国视为敌人转为建立外交关系。” “政府将中国视为潜在的民主国家和美国商品的广阔市场。” 当时,中国刚刚摆脱残酷的文化大革命,在新领导人邓小平的领导下,经济政策正在发生转变,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念。 然而,一些人认为,卡特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将会实现政治自由化的想法过于天真。 乔治·华盛顿大学的Yan Chang Bennett在她最近出版的《美国对华政策论述》(American Policy Discourses on China)一书中写道:“这些观点忽视了当时的证据。” “中国仍然是坚定的共产主义国家,抵制外来影响。” 加里克博士认为,卡特的理想主义需要做出艰难的取舍。 …

和评理 | 美国新一届政府应继承卡特对华友好精神
2 weeks, 2 days ago

和评理 | 美国新一届政府应继承卡特对华友好精神

China Daily  

当地时间12月29日,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逝世,终年100岁。 卡特于1977年至1981年出任美国第39任总统,在中美建交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其任内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卡特在任总统期间未曾访问中国,但在此后近30年间,他访华十余次,为增进两国间的相互理解、促进关系持续改善不懈努力,他称自己是“中国人民的朋友”。 卡特的前任总统理查德·尼克松1972年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启。卡特上任后,极具远见卓识地继续推进中美正常化进程。1978年12月,中美两国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一决定不仅为两国此后几十年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开辟了广阔前景,也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和平与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印证了他当时的判断:“我今晚宣布的这一决定将对两国人民带来长期的巨大福祉。” 卡特总统的这一前瞻性决策顺应时代潮流,源于他对当时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深刻认识,“中国的角色在未来只会更加重要”。 然而,近年来,美国国内不断炒作中国是美国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还声称中国意图取代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对此,卡特是少数保持头脑清醒的政治家之一,他以理性眼光看待中国的经济实力,并努力缓解由意识形态驱动的对华敌意。卡特指出,中国的发展不仅得益于理性的投资决策,也受益于长期的和平环境。2019年4月,特朗普曾就中美贸易关系问题与卡特通电话,卡特在通话中提到:“自1979年以来,你知道中国发动了几次战争吗?零。而我们一直在打仗。”卡特指出,美国在军费上“浪费了3万亿美元”,而中国没有将一分钱浪费在战争上,中国已拥有1.8万英里的高铁。目前,中国高铁总里程已达4.7万公里。 卡特主张,美国不应视中国为对手,而应认识到中国在朝鲜半岛无核化、中东和非洲战后重建、反恐和反极端主义、调解国际争端等许多全球问题上发挥着关键作用。他在2018年12月发表在《华盛顿邮报》上的文章中写道:“应对全球变暖的艰巨斗争需要两国的积极参与,美国应该重返《巴黎协定》,与中国在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上展开合作。” 对于美国日益高涨的关于中国试图挑战美国霸权、削弱其全球影响力的言论,卡特深表忧虑,称其为可能导致新冷战的“危险观念”。他指出,在台湾问题和南海问题上存在的误解和误判可能会升级为军事冲突,甚至引发全球性灾难。卡特认为,中美关系问题的解决之道在于“坚信美国和中国需要共同建设未来,为了两国,也为了全人类”。 卡特引以为豪的一项中美合作是两国间的学生交流计划。他曾写道:“邓小平问中国能否派出5000名留学生,我回答说中国可以派10万名。”此后数年间,两国之间出现了大规模的学生跨境流动。在2020-2021学年,有近32万名中国学生在美国高校就读,约占在美留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对中美关系未来发展大有裨益,也有助于推动卡特当初决定与中国建交时所追求的“和平事业”。 卡特执政时期中美关系的突破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中美双方应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项原则,走出一条新时期正确相处之道,造福两国,惠及世界。 本文编译自《中国日报》12月31日社论 原文标题:Incoming US administration should carry forward Carter's legacy as a friend of China 编译:赵双莹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中国日报中文网 【责任编辑:赵双莹】

制定全球人工智能“游戏规则”,中国不能缺席
3 weeks ago

制定全球人工智能“游戏规则”,中国不能缺席

China Daily  

该网络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多边共识,涉及人工智能的研究、测试和标准制定,从而增强不同地区人工智能安全倡议的互操作性,并简化全球人工智能安全管理。峰会期间,包括亚马逊、谷歌、DeepMind、Inflection AI、Meta、三星电子、阿联酋科技创新研究所和智谱科技在内的16家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公司表示将遵守人工智能安全承诺。这一承诺旨在建立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并确保人工智能安全措施的公共透明度。 另一项重大进展是,9月5日,包括美国、欧盟和英国在内的57个国家和地区共同签署了全球首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人工智能国际公约。该公约旨在为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危害确定法律责任,确保不歧视,保护隐私,并在人工智能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促进透明度。此外,该公约还致力于在推动人工智能创新的同时,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并促进全球合作。然而,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亚洲主要国家尚未签署这一条约。 鉴于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一些人可能会批评中国在最近的人工智能联盟中缺席。然而,中国的缺席并不代表中国对人工智能安全议程的漠视或不合作,而是表明中国有意同这些以西方国家为中心的“规范”保持距离,尤其是在全球规范和规则仍在演变中的新兴技术领域。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今年7月4日在上海举办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便是中方这一立场的有力证明。尽管自2018年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每年都会召开,但今年是首次明确聚焦于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议题,李强总理在会上强调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这突显了中国在塑造全球人工智能议程方面的积极姿态。此次会议吸引了近1000名外国嘉宾,包括业界高层管理人员、民间社会代表、研究人员和政府官员。 本次会议的重要成果包括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牵头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与中国方案》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和新出版物《前沿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这些成果共同阐述了中国对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愿景。此外,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还发布了《中国人工智能重大应用场景白皮书》和“智能向善全球伙伴计划”。此外,《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明确支持联合国发挥主渠道作用,欢迎加强南北合作和南南合作,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中国未加入由西方国家主导的人工智能联盟,这一事实凸显了在传统强国与新兴强国之间建立沟通桥梁、促进包容互动的重要性。2023年,第7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中国主提的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140多个国家参加决议联署。 各国经常将其外交政策目标与国内发展需求相协调。例如,在美国,人工智能领导地位是国家的关键优先事项。为响应拜登总统的行政命令,美国政府已采取主动措施,加强国内的人工智能安全框架。2月8日,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宣布,在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下成立美国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联盟 。AISIC汇集了来自民间社会、产业界、学术界和研究实验室的280多个机构,共同致力于制定严格的人工智能安全标准和政策指导方针。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此外,包括白宫、商务部、能源部、交通部和国家科学基金会在内的众多美国联邦机构,均已采取重大措施,以加强国内人工智能安全。这些机构发布了100多份技术指导文件和政策倡议,旨在开发人工智能测试平台、模型评估工具和风险管理框架。这些国内努力反映了与美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方面的雄心相一致的监管力度强化。一些值得注意的文件包括NIST的《人工智能风险管理框架》、美国国务院协调制定的《人工智能与人权风险管理概况》,以及国防部和国土安全部的《识别关键政府系统和软件漏洞的新人工智能工具试点》报告。这些举措说明美国政府日益认识到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以及应对相应风险的必要性,特别是在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领域。 在人工智能日益塑造全球格局的时代,某些关键参与者——尤其是中国——缺席由西方主导的主要人工智能联盟,表明有必要在新兴技术治理方面建立更广泛的公共论坛。随着中国继续通过《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等平台倡导更具包容性的方法,未来人工智能监管模式可能是发达国家联盟与联合框架下多边体系制衡的结果。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确保人工智能技术以负责任、公平的方式发展,并超越地区利益,推动制定真正的全球标准,造福全人类。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被视为重塑经济、军事实力和全球权力格局的重要技术领域。中美两国均认为人工智能领域是争夺技术领导地位的关键“战场”,这不仅涉及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还涉及制定人工智能的全球规则和规范。中美在制定人工智能安全规则和标准方面的竞争,是一个守成大国和一个崛起大国之间更广泛竞争的缩影,对技术、治理和国际关系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中国已不再只是国际规则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正凭借其经济实力、技术创新和有效的治理模式,加入世界政治、经济、金融、技术和安全规则制定者的行列——人工智能领域也是如此。在全球人工智能规范制定的过程中,中国绝不能被排除在外。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Can't leave China out of AI"

制定全球人工智能“游戏规则”,中国不能缺席
3 weeks ago

制定全球人工智能“游戏规则”,中国不能缺席

China Daily  

该网络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多边共识,涉及人工智能的研究、测试和标准制定,从而增强不同地区人工智能安全倡议的互操作性,并简化全球人工智能安全管理。峰会期间,包括亚马逊、谷歌、DeepMind、Inflection AI、Meta、三星电子、阿联酋科技创新研究所和智谱科技在内的16家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公司表示将遵守人工智能安全承诺。这一承诺旨在建立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并确保人工智能安全措施的公共透明度。 另一项重大进展是,9月5日,包括美国、欧盟和英国在内的57个国家和地区共同签署了全球首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人工智能国际公约。该公约旨在为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危害确定法律责任,确保不歧视,保护隐私,并在人工智能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促进透明度。此外,该公约还致力于在推动人工智能创新的同时,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并促进全球合作。然而,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亚洲主要国家尚未签署这一条约。 鉴于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一些人可能会批评中国在最近的人工智能联盟中缺席。然而,中国的缺席并不代表中国对人工智能安全议程的漠视或不合作,而是表明中国有意同这些以西方国家为中心的“规范”保持距离,尤其是在全球规范和规则仍在演变中的新兴技术领域。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今年7月4日在上海举办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便是中方这一立场的有力证明。尽管自2018年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每年都会召开,但今年是首次明确聚焦于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议题,李强总理在会上强调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这突显了中国在塑造全球人工智能议程方面的积极姿态。此次会议吸引了近1000名外国嘉宾,包括业界高层管理人员、民间社会代表、研究人员和政府官员。 本次会议的重要成果包括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牵头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与中国方案》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和新出版物《前沿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这些成果共同阐述了中国对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愿景。此外,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还发布了《中国人工智能重大应用场景白皮书》和“智能向善全球伙伴计划”。此外,《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明确支持联合国发挥主渠道作用,欢迎加强南北合作和南南合作,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中国未加入由西方国家主导的人工智能联盟,这一事实凸显了在传统强国与新兴强国之间建立沟通桥梁、促进包容互动的重要性。2023年,第7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中国主提的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140多个国家参加决议联署。 各国经常将其外交政策目标与国内发展需求相协调。例如,在美国,人工智能领导地位是国家的关键优先事项。为响应拜登总统的行政命令,美国政府已采取主动措施,加强国内的人工智能安全框架。2月8日,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宣布,在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下成立美国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联盟 。AISIC汇集了来自民间社会、产业界、学术界和研究实验室的280多个机构,共同致力于制定严格的人工智能安全标准和政策指导方针。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此外,包括白宫、商务部、能源部、交通部和国家科学基金会在内的众多美国联邦机构,均已采取重大措施,以加强国内人工智能安全。这些机构发布了100多份技术指导文件和政策倡议,旨在开发人工智能测试平台、模型评估工具和风险管理框架。这些国内努力反映了与美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方面的雄心相一致的监管力度强化。一些值得注意的文件包括NIST的《人工智能风险管理框架》、美国国务院协调制定的《人工智能与人权风险管理概况》,以及国防部和国土安全部的《识别关键政府系统和软件漏洞的新人工智能工具试点》报告。这些举措说明美国政府日益认识到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以及应对相应风险的必要性,特别是在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领域。 在人工智能日益塑造全球格局的时代,某些关键参与者——尤其是中国——缺席由西方主导的主要人工智能联盟,表明有必要在新兴技术治理方面建立更广泛的公共论坛。随着中国继续通过《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等平台倡导更具包容性的方法,未来人工智能监管模式可能是发达国家联盟与联合框架下多边体系制衡的结果。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确保人工智能技术以负责任、公平的方式发展,并超越地区利益,推动制定真正的全球标准,造福全人类。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被视为重塑经济、军事实力和全球权力格局的重要技术领域。中美两国均认为人工智能领域是争夺技术领导地位的关键“战场”,这不仅涉及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还涉及制定人工智能的全球规则和规范。中美在制定人工智能安全规则和标准方面的竞争,是一个守成大国和一个崛起大国之间更广泛竞争的缩影,对技术、治理和国际关系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中国已不再只是国际规则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正凭借其经济实力、技术创新和有效的治理模式,加入世界政治、经济、金融、技术和安全规则制定者的行列——人工智能领域也是如此。在全球人工智能规范制定的过程中,中国绝不能被排除在外。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Can't leave China out of AI"

每日一词 | 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 three-year action plan to optimize the consumer environment
3 weeks, 1 day ago

每日一词 | 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 three-year action plan to optimize the consumer environment

China Daily  

2024年12月23日,市场监管总局宣布明年将深入实施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全面升级投诉举报处理体系,切实破解消费领域痛点问题。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for Market Regulation announced on December 23, 2024 that it will implement a three-year action plan to optimize the consumer environment beginning next year. China will also upgrade its complaint and report processing system and address the pain points in the consumer field effectively. 2024年12月17日,观众在重庆市江北区举行的2024中国(重庆)丝绸时尚消费节现场选购丝绸制品。图片来源:新华社 【知识点】 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消费日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力量。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持续优化促消费政策、完善相关制度、改善消费环境。目前我国总体消费水平还不高,消费的潜能仍然巨大。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优化放心消费的商业环境,居民消费会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2025年将聚焦消费集中的企业、行业、区域,培育一大批放心商店、放心市场、放心网店、放心餐饮、放心景区。探索异地异店无理由退货,提升线下无理由退货的覆盖面和兑现率。在全面升级投诉举报处理体系方面,2025年将全面升级全国12315平台,推动消费投诉公示从线上向线下延伸,促使消费纠纷源头减量。提高在线消费纠纷解决机制先行和解率,探索与平台企业售后渠道关联。市场监管部门还将开展“守护消费”执法铁拳行动,重点查处售后推诿、虚假承诺、霸王条款等问题,推动预付式消费领域制定专门行政法规,全面整合制定统一的消费品“三包”制度,加强服务消费领域的示范合同制定、质量监测、标准制修订和认证制度建设。 【重要讲话】 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 We must establish and improve a …

每日一词 | 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 three-year action plan to optimize the consumer environment
3 weeks, 1 day ago

每日一词 | 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 three-year action plan to optimize the consumer environment

China Daily  

2024年12月23日,市场监管总局宣布明年将深入实施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全面升级投诉举报处理体系,切实破解消费领域痛点问题。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for Market Regulation announced on December 23, 2024 that it will implement a three-year action plan to optimize the consumer environment beginning next year. China will also upgrade its complaint and report processing system and address the pain points in the consumer field effectively. 2024年12月17日,观众在重庆市江北区举行的2024中国(重庆)丝绸时尚消费节现场选购丝绸制品。图片来源:新华社 【知识点】 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消费日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力量。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持续优化促消费政策、完善相关制度、改善消费环境。目前我国总体消费水平还不高,消费的潜能仍然巨大。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优化放心消费的商业环境,居民消费会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2025年将聚焦消费集中的企业、行业、区域,培育一大批放心商店、放心市场、放心网店、放心餐饮、放心景区。探索异地异店无理由退货,提升线下无理由退货的覆盖面和兑现率。在全面升级投诉举报处理体系方面,2025年将全面升级全国12315平台,推动消费投诉公示从线上向线下延伸,促使消费纠纷源头减量。提高在线消费纠纷解决机制先行和解率,探索与平台企业售后渠道关联。市场监管部门还将开展“守护消费”执法铁拳行动,重点查处售后推诿、虚假承诺、霸王条款等问题,推动预付式消费领域制定专门行政法规,全面整合制定统一的消费品“三包”制度,加强服务消费领域的示范合同制定、质量监测、标准制修订和认证制度建设。 【重要讲话】 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 We must establish and improve a …

和评理|离任前对中国传统芯片发起调查,拜登政府企图延续“芯片战”
3 weeks, 1 day ago

和评理|离任前对中国传统芯片发起调查,拜登政府企图延续“芯片战”

China Daily  

本周一,为遏制中国中低端芯片发展,拜登政府基于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款对中国基础半导体发起调查。前不久,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曾向媒体抱怨,美国用出口管制阻碍中国在先进半导体领域赶超美国的做法,是“无用功”。 白宫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最新调查将审查中国在基础半导体(也称为传统或成熟节点芯片)领域争取主导地位的目标及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并初步评估“中方在生产用于半导体装配的碳化硅衬底或其他晶圆时的措施、政策及做法”及其影响。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声称:“此次调查凸显拜登-哈里斯政府决心致力于维护美国工人和企业、提升关键供应链弹性,并支持该领域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投资。” 可笑的是,拜登政府声称旨在保护各方利益,但调查将不可避免地损害其利益,因为戴琪表示,作为国防、医疗设备、航空航天、电信、汽车、发电及电网等关键行业中下游产品的组成部分,调查同时将评估他们在上述领域的渗透度。 尽管面临出口管制,但雷蒙多也承认,中美每年芯片相关交易额仍达数十亿美元,这意味着那些与美国进行交易的公司将不可避免地受到美国最新政治化举措的影响。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周一发表声明,厚颜无耻地指责中国在半导体制造业“实现本土化和自给自足”的努力是“广泛的反竞争和非市场手段”,将给美国“造成不利影响”。 实质上,这份声明是在回应美国对华发起的“芯片战”。最新调查几乎触及中国所有支柱产业,为捍卫自身发展利益,中国别无选择,只能大幅升级反制措施。 本月初,在美国将136家中国公司列入“实体清单”后,中方首次禁止他国对美出口原产于中国的关键矿物,并实施更严格的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审查。 中方强硬反制,促使美国政府采取报复性措施,对自中国进口的钨制品、多晶硅等产品加征惩罚性关税。或许也正是因为中方的反制,美国再次对中国展开调查,将范围从高端芯片扩展至全方位,使得对华“芯片战”显著升级。 上周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对媒体表示,对于特朗普政府能与中国达成任何形式的“大交易”并解决中美关系的所有痛点,他对此存疑。 在卸任前亮出王牌,拜登政府是在试图确保“大交易”无法达成。尽管美方措施在本质上具有自残属性,但鉴于对华政策的“政治正确”,下届政府即使面临各方面的压力,也将遵循这一立场。 这也说明了拜登政府对中国整个半导体行业发起调查的真正动机。 然而,与此同时,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已要求就调查一事与中国进行磋商,这或许意味着下届政府仍有机会与中国达成协议。 几乎可以肯定,中方将对美国最新发起的调查做出回应。当针锋相对的谈判到来时,双方都希望能够占据优势。 本文编译自《中国日报》12月25日社论 原标题:Biden administration trying to straightjacket its successor into carrying on its 'chip war'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中国日报中文网 编译:曹静 编辑:李海鹏 【责任编辑:曹静】

制定全球人工智能“游戏规则”,中国不能缺席
4 weeks ago

制定全球人工智能“游戏规则”,中国不能缺席

China Daily  

导读:人工智能已成为中美科技竞争的“主战场”之一。近期美西方接连举办人工智能安全相关会议,试图建立以西方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全球规范,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排除在外。与此同时,中国也在积极提出自己的人工智能治理议程。中国已不再只是国际规则的追随者,而是正加入世界政治、经济、金融、技术和安全领域的规则制定者行列,在全球人工智能规则制定的过程中不能缺席。 近来,全球范围内关于人工智能安全、伦理和原则的讨论获得了显著进展,为各国加强国际人工智能监管奠定了基础。继2023年11月在英国伦敦布莱切利公园举办的首届人工智能安全峰会之后,人工智能首尔峰会于今年5月21日至22日举行。该峰会的一个重要成就,是启动了首个国际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网络。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欧盟签署了协议,标志着多边合作迈出了重要一步。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并未在签署方之列。 该网络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多边共识,涉及人工智能的研究、测试和标准制定,从而增强不同地区人工智能安全倡议的互操作性,并简化全球人工智能安全管理。峰会期间,包括亚马逊、谷歌、DeepMind、Inflection AI、Meta、三星电子、阿联酋科技创新研究所和智谱科技在内的16家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公司表示将遵守人工智能安全承诺。这一承诺旨在建立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并确保人工智能安全措施的公共透明度。 另一项重大进展是,9月5日,包括美国、欧盟和英国在内的57个国家和地区共同签署了全球首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人工智能国际公约。该公约旨在为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危害确定法律责任,确保不歧视,保护隐私,并在人工智能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促进透明度。此外,该公约还致力于在推动人工智能创新的同时,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并促进全球合作。然而,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亚洲主要国家尚未签署这一条约。 鉴于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一些人可能会批评中国在最近的人工智能联盟中缺席。然而,中国的缺席并不代表中国对人工智能安全议程的漠视或不合作,而是表明中国有意同这些以西方国家为中心的“规范”保持距离,尤其是在全球规范和规则仍在演变中的新兴技术领域。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今年7月4日在上海举办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便是中方这一立场的有力证明。尽管自2018年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每年都会召开,但今年是首次明确聚焦于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议题,李强总理在会上强调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这突显了中国在塑造全球人工智能议程方面的积极姿态。此次会议吸引了近1000名外国嘉宾,包括业界高层管理人员、民间社会代表、研究人员和政府官员。 本次会议的重要成果包括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牵头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与中国方案》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和新出版物《前沿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这些成果共同阐述了中国对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愿景。此外,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还发布了《中国人工智能重大应用场景白皮书》和“智能向善全球伙伴计划”。此外,《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明确支持联合国发挥主渠道作用,欢迎加强南北合作和南南合作,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中国未加入由西方国家主导的人工智能联盟,这一事实凸显了在传统强国与新兴强国之间建立沟通桥梁、促进包容互动的重要性。2023年,第7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中国主提的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140多个国家参加决议联署。 各国经常将其外交政策目标与国内发展需求相协调。例如,在美国,人工智能领导地位是国家的关键优先事项。为响应拜登总统的行政命令,美国政府已采取主动措施,加强国内的人工智能安全框架。2月8日,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宣布,在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下成立美国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联盟 。AISIC汇集了来自民间社会、产业界、学术界和研究实验室的280多个机构,共同致力于制定严格的人工智能安全标准和政策指导方针。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此外,包括白宫、商务部、能源部、交通部和国家科学基金会在内的众多美国联邦机构,均已采取重大措施,以加强国内人工智能安全。这些机构发布了100多份技术指导文件和政策倡议,旨在开发人工智能测试平台、模型评估工具和风险管理框架。这些国内努力反映了与美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方面的雄心相一致的监管力度强化。一些值得注意的文件包括NIST的《人工智能风险管理框架》、美国国务院协调制定的《人工智能与人权风险管理概况》,以及国防部和国土安全部的《识别关键政府系统和软件漏洞的新人工智能工具试点》报告。这些举措说明美国政府日益认识到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以及应对相应风险的必要性,特别是在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领域。 在人工智能日益塑造全球格局的时代,某些关键参与者——尤其是中国——缺席由西方主导的主要人工智能联盟,表明有必要在新兴技术治理方面建立更广泛的公共论坛。随着中国继续通过《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等平台倡导更具包容性的方法,未来人工智能监管模式可能是发达国家联盟与联合框架下多边体系制衡的结果。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确保人工智能技术以负责任、公平的方式发展,并超越地区利益,推动制定真正的全球标准,造福全人类。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被视为重塑经济、军事实力和全球权力格局的重要技术领域。中美两国均认为人工智能领域是争夺技术领导地位的关键“战场”,这不仅涉及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还涉及制定人工智能的全球规则和规范。中美在制定人工智能安全规则和标准方面的竞争,是一个守成大国和一个崛起大国之间更广泛竞争的缩影,对技术、治理和国际关系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中国已不再只是国际规则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正凭借其经济实力、技术创新和有效的治理模式,加入世界政治、经济、金融、技术和安全规则制定者的行列——人工智能领域也是如此。在全球人工智能规范制定的过程中,中国绝不能被排除在外。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Can't leave China out of AI"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宋平 刘夏 编辑:张钊 实习生陆添玥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高琳琳】

印尼学者:超越“伙伴关系”,中印尼携手共筑绿色未来
Top News
4 weeks ago

印尼学者:超越“伙伴关系”,中印尼携手共筑绿色未来

China Daily  

导读:中国和印尼都是煤炭大国,两国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转型方面拥有相似的目标和愿景。中国是印尼最大贸易伙伴及主要投资者。印尼在寻求能源自给自足、增加可再生能源产能和碳中和的过程中,中印尼绿色伙伴关系成为关键。中国投资者已在印尼绿色领域进行了重大投资,双方需进一步协调绿色转型计划,调整市场动态并展示成果,以深化联系并共同迈向绿色经济。 今年11月,印尼总统普拉博沃在赴秘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之前访问了中国。此次访问期间,两国签署了一系列绿色转型关键领域的投资协议,包括锂、新能源汽车和绿色能源发展等。这是普拉博沃自今年2月当选总统以来第二次访华,说明了两国关系的重要性。中国现在是印尼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印尼基础设施和绿色项目的主要投资者。 在全球竞争的大背景下,印尼总统提出的GDP增长8%的目标,以及推进能源安全和绿色转型战略绝非易事。印尼60%的石油需求依靠进口,实现国家能源自给自足是他的首要议程。所有这些,再加上印尼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产能增加两倍、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意味着利用中印尼伙伴关系发展清洁能源价值链是关键的优先事项。 在普拉博沃的前任佐科执政时期,印尼在吸引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绿色投资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引进了电动汽车制造商五菱、比亚迪,以及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天合光能等中国企业赴印尼投资,以应对不断增长的国内需求和出口市场。 印尼提供了全球一半的镍,在镍的冶炼和基础加工行业,该国吸引了中国的大笔投资。虽然供应链在许多方面都需要改善,但这些投资表明,中国投资者能够做出快速调整,同印尼更广泛的经济目标保持步调一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印尼为实现其在国家自主贡献中提出的气候目标,每年需要投资190亿美元,但到目前为止,实际投资只有不到三分之一,这一缺口也意味着机遇。 印尼的外交目标是在探索新经济机遇的同时培育历史纽带,而中国正是深化绿色伙伴关系的天然合作伙伴。 普拉博沃政府提出了“八大愿景”,其中部分内容是强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自力更生,这与中国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愿景有一些相似之处。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好是绿色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 亚洲地区已经出现了多项转型倡议,如“公正能源转型伙伴关系”和日本的“亚洲零排放共同体”倡议。而中国提出的倡议不仅是以上倡议的简单补充,其独特之处在于,中国在低成本、高科技绿色产业方面具有优势,中国与印尼在高速增长和加快建立全球联系方面也有共同目标。 虽然中国和印尼在历史上都是煤炭大国,但中国在绿色领域的加速发展表明,全球绿色转型可以被视为机遇,而不是风险。随着东南亚国家竞相进入绿色价值链,印尼庞大的经济规模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这位新上任的外向型总统必须抓紧行动。 图片来源:新华社 新政府需要对可再生能源建设提出一致的政策信号,鼓励建立地方产业,同时保证公正透明的绿色转型。此外还有几件事要记住。 首先,印尼的绿色计划和路线图需要更好的协调和问责机制。建立合作关系只是开始,下一步必须提出明确的近期目标供各方“对表”,这对于项目向前推进至关重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总路线图,为各个部门的具体工作指明方向。在这个路线图中,各部门的计划应是总体议程的补充,而不是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其次,必须对全球市场动态作出反应,及时调整。全球绿色转型不是一个线性过程。技术进步和标准完善是同步进行的,解决了绿色价值链的各种不完善之处。随着对环境影响和劳工标准的关注不断增加,印尼政府和中国投资者都需要采取相应的行动。 三是要向印尼和海外展示中国负责任的绿色投资成果。在双方的合作中,虽然仍存在挑战,但也涌现出了许多积极正面的故事,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被更广泛的印尼公众所知。 最终,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仅建立“伙伴关系”恐怕是不够的。在通往绿色经济的漫漫长路上,中印尼两国可以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What close Sino-Indonesian collaboration could mean"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宋平 刘夏 编辑:张钊 【责任编辑:高琳琳】

印尼学者:超越“伙伴关系”,中印尼携手共筑绿色未来
Top News
4 weeks ago

印尼学者:超越“伙伴关系”,中印尼携手共筑绿色未来

China Daily  

导读:中国和印尼都是煤炭大国,两国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转型方面拥有相似的目标和愿景。中国是印尼最大贸易伙伴及主要投资者。印尼在寻求能源自给自足、增加可再生能源产能和碳中和的过程中,中印尼绿色伙伴关系成为关键。中国投资者已在印尼绿色领域进行了重大投资,双方需进一步协调绿色转型计划,调整市场动态并展示成果,以深化联系并共同迈向绿色经济。 今年11月,印尼总统普拉博沃在赴秘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之前访问了中国。此次访问期间,两国签署了一系列绿色转型关键领域的投资协议,包括锂、新能源汽车和绿色能源发展等。这是普拉博沃自今年2月当选总统以来第二次访华,说明了两国关系的重要性。中国现在是印尼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印尼基础设施和绿色项目的主要投资者。 在全球竞争的大背景下,印尼总统提出的GDP增长8%的目标,以及推进能源安全和绿色转型战略绝非易事。印尼60%的石油需求依靠进口,实现国家能源自给自足是他的首要议程。所有这些,再加上印尼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产能增加两倍、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意味着利用中印尼伙伴关系发展清洁能源价值链是关键的优先事项。 在普拉博沃的前任佐科执政时期,印尼在吸引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绿色投资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引进了电动汽车制造商五菱、比亚迪,以及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天合光能等中国企业赴印尼投资,以应对不断增长的国内需求和出口市场。 印尼提供了全球一半的镍,在镍的冶炼和基础加工行业,该国吸引了中国的大笔投资。虽然供应链在许多方面都需要改善,但这些投资表明,中国投资者能够做出快速调整,同印尼更广泛的经济目标保持步调一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印尼为实现其在国家自主贡献中提出的气候目标,每年需要投资190亿美元,但到目前为止,实际投资只有不到三分之一,这一缺口也意味着机遇。 印尼的外交目标是在探索新经济机遇的同时培育历史纽带,而中国正是深化绿色伙伴关系的天然合作伙伴。 普拉博沃政府提出了“八大愿景”,其中部分内容是强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自力更生,这与中国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愿景有一些相似之处。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好是绿色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 亚洲地区已经出现了多项转型倡议,如“公正能源转型伙伴关系”和日本的“亚洲零排放共同体”倡议。而中国提出的倡议不仅是以上倡议的简单补充,其独特之处在于,中国在低成本、高科技绿色产业方面具有优势,中国与印尼在高速增长和加快建立全球联系方面也有共同目标。 虽然中国和印尼在历史上都是煤炭大国,但中国在绿色领域的加速发展表明,全球绿色转型可以被视为机遇,而不是风险。随着东南亚国家竞相进入绿色价值链,印尼庞大的经济规模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这位新上任的外向型总统必须抓紧行动。 图片来源:新华社 新政府需要对可再生能源建设提出一致的政策信号,鼓励建立地方产业,同时保证公正透明的绿色转型。此外还有几件事要记住。 首先,印尼的绿色计划和路线图需要更好的协调和问责机制。建立合作关系只是开始,下一步必须提出明确的近期目标供各方“对表”,这对于项目向前推进至关重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总路线图,为各个部门的具体工作指明方向。在这个路线图中,各部门的计划应是总体议程的补充,而不是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其次,必须对全球市场动态作出反应,及时调整。全球绿色转型不是一个线性过程。技术进步和标准完善是同步进行的,解决了绿色价值链的各种不完善之处。随着对环境影响和劳工标准的关注不断增加,印尼政府和中国投资者都需要采取相应的行动。 三是要向印尼和海外展示中国负责任的绿色投资成果。在双方的合作中,虽然仍存在挑战,但也涌现出了许多积极正面的故事,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被更广泛的印尼公众所知。 最终,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仅建立“伙伴关系”恐怕是不够的。在通往绿色经济的漫漫长路上,中印尼两国可以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What close Sino-Indonesian collaboration could mean"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宋平 刘夏 编辑:张钊 【责任编辑:高琳琳】

制定全球人工智能“游戏规则”,中国不能缺席
4 weeks ago

制定全球人工智能“游戏规则”,中国不能缺席

China Daily  

导读:人工智能已成为中美科技竞争的“主战场”之一。近期美西方接连举办人工智能安全相关会议,试图建立以西方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全球规范,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排除在外。与此同时,中国也在积极提出自己的人工智能治理议程。中国已不再只是国际规则的追随者,而是正加入世界政治、经济、金融、技术和安全领域的规则制定者行列,在全球人工智能规则制定的过程中不能缺席。 近来,全球范围内关于人工智能安全、伦理和原则的讨论获得了显著进展,为各国加强国际人工智能监管奠定了基础。继2023年11月在英国伦敦布莱切利公园举办的首届人工智能安全峰会之后,人工智能首尔峰会于今年5月21日至22日举行。该峰会的一个重要成就,是启动了首个国际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网络。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欧盟签署了协议,标志着多边合作迈出了重要一步。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并未在签署方之列。 该网络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多边共识,涉及人工智能的研究、测试和标准制定,从而增强不同地区人工智能安全倡议的互操作性,并简化全球人工智能安全管理。峰会期间,包括亚马逊、谷歌、DeepMind、Inflection AI、Meta、三星电子、阿联酋科技创新研究所和智谱科技在内的16家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公司表示将遵守人工智能安全承诺。这一承诺旨在建立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并确保人工智能安全措施的公共透明度。 另一项重大进展是,9月5日,包括美国、欧盟和英国在内的57个国家和地区共同签署了全球首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人工智能国际公约。该公约旨在为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危害确定法律责任,确保不歧视,保护隐私,并在人工智能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促进透明度。此外,该公约还致力于在推动人工智能创新的同时,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并促进全球合作。然而,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亚洲主要国家尚未签署这一条约。 鉴于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一些人可能会批评中国在最近的人工智能联盟中缺席。然而,中国的缺席并不代表中国对人工智能安全议程的漠视或不合作,而是表明中国有意同这些以西方国家为中心的“规范”保持距离,尤其是在全球规范和规则仍在演变中的新兴技术领域。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今年7月4日在上海举办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便是中方这一立场的有力证明。尽管自2018年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每年都会召开,但今年是首次明确聚焦于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议题,李强总理在会上强调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这突显了中国在塑造全球人工智能议程方面的积极姿态。此次会议吸引了近1000名外国嘉宾,包括业界高层管理人员、民间社会代表、研究人员和政府官员。 本次会议的重要成果包括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牵头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与中国方案》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和新出版物《前沿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这些成果共同阐述了中国对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愿景。此外,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还发布了《中国人工智能重大应用场景白皮书》和“智能向善全球伙伴计划”。此外,《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明确支持联合国发挥主渠道作用,欢迎加强南北合作和南南合作,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中国未加入由西方国家主导的人工智能联盟,这一事实凸显了在传统强国与新兴强国之间建立沟通桥梁、促进包容互动的重要性。2023年,第7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中国主提的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140多个国家参加决议联署。 各国经常将其外交政策目标与国内发展需求相协调。例如,在美国,人工智能领导地位是国家的关键优先事项。为响应拜登总统的行政命令,美国政府已采取主动措施,加强国内的人工智能安全框架。2月8日,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宣布,在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下成立美国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联盟 。AISIC汇集了来自民间社会、产业界、学术界和研究实验室的280多个机构,共同致力于制定严格的人工智能安全标准和政策指导方针。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此外,包括白宫、商务部、能源部、交通部和国家科学基金会在内的众多美国联邦机构,均已采取重大措施,以加强国内人工智能安全。这些机构发布了100多份技术指导文件和政策倡议,旨在开发人工智能测试平台、模型评估工具和风险管理框架。这些国内努力反映了与美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方面的雄心相一致的监管力度强化。一些值得注意的文件包括NIST的《人工智能风险管理框架》、美国国务院协调制定的《人工智能与人权风险管理概况》,以及国防部和国土安全部的《识别关键政府系统和软件漏洞的新人工智能工具试点》报告。这些举措说明美国政府日益认识到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以及应对相应风险的必要性,特别是在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领域。 在人工智能日益塑造全球格局的时代,某些关键参与者——尤其是中国——缺席由西方主导的主要人工智能联盟,表明有必要在新兴技术治理方面建立更广泛的公共论坛。随着中国继续通过《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等平台倡导更具包容性的方法,未来人工智能监管模式可能是发达国家联盟与联合框架下多边体系制衡的结果。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确保人工智能技术以负责任、公平的方式发展,并超越地区利益,推动制定真正的全球标准,造福全人类。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被视为重塑经济、军事实力和全球权力格局的重要技术领域。中美两国均认为人工智能领域是争夺技术领导地位的关键“战场”,这不仅涉及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还涉及制定人工智能的全球规则和规范。中美在制定人工智能安全规则和标准方面的竞争,是一个守成大国和一个崛起大国之间更广泛竞争的缩影,对技术、治理和国际关系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中国已不再只是国际规则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正凭借其经济实力、技术创新和有效的治理模式,加入世界政治、经济、金融、技术和安全规则制定者的行列——人工智能领域也是如此。在全球人工智能规范制定的过程中,中国绝不能被排除在外。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Can't leave China out of AI"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宋平 刘夏 编辑:张钊 实习生陆添玥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高琳琳】

世行新营商环境评估报告(B-READY)解析(五)——评估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4 weeks, 1 day ago

世行新营商环境评估报告(B-READY)解析(五)——评估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China Daily  

世行新营商环境评估报告(B-READY)解析(五)——评估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世界银行计划于2024年发布B-READY评估体系的第一份报告。第一轮评估在2023年至2024年期间进行,包括专家咨询和企业调查等环节。在完成数据收集和分析后,世界银行将撰写并发布第一期评估报告。本文旨在提炼出评估过程中的关键收获,以及未来营商环境评估工作的规划和展望。 一、评估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1.1 评估体系的完善与创新 在评估过程中,Business Ready 2024报告在原有Doing Business评估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了显著的完善与创新。首先,保留了Doing Business中的核心指标,如市场准入、金融服务、国际贸易和税收等,这些指标仍然是衡量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尺。同时,引入了新的评估维度和指标,如公共基础设施服务、劳动力市场竞争等,以更全面地反映企业营商环境的各个方面。这种完善与创新不仅提升了评估体系的科学性和全面性,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数据支持。 1.2 数据收集与治理的改进 数据收集与治理是评估工作的关键环节。在Business Ready 2024报告中,数据收集工作得到了显著的改进。一方面,通过整合2500多名商业环境专家的判断和29000多家企业调查数据,确保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建立了严格的数据治理体系,包括数据验证、质量控制和透明度提升等措施,以确保评估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这些改进不仅提升了评估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为未来的营商环境评估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1.3 评估结果的区域与收入水平差异 评估结果显示,不同区域和收入水平在营商环境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高收入经济体在大多数评估领域表现较好,这得益于其完善的监管框架、高效的公共服务和先进的基础设施。相比之下,低收入经济体在多个领域面临挑战,如基础设施不足、劳动力市场僵化或金融服务不发达等。这些差异不仅反映了全球营商环境的现状,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改革方向。 1.4 评估方法的持续优化 在评估过程中,Business Ready 2024报告不断对评估方法进行优化。例如,在纳税指标中删除了关于妇女在涉税争议中是否享有与男子同等权利的表述,以更加聚焦于纳税便利度和成本。在公共基础设施服务指标中,由于专家问卷数据回复率显著低于企业调查的数据回复率,世界银行修改了数据收集方式,仅通过企业调查获取该数据。这些优化措施不仅提升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为未来的评估工作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方法论支持。 二、未来发展方向与规划 2.1 扩大评估范围与提升覆盖面 未来,Business Ready评估体系将不断扩大评估范围和提升覆盖面。一方面,将增加参与评估的经济体数量,从目前的50个逐步扩大到180个左右,以更全面地反映全球营商环境的现状。另一方面,将不断优化评估指标和维度,以更加准确地衡量企业在不同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这些措施将提升评估体系的科学性和全面性,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更加丰富的数据支持。 2.2 加强政策制定与改革支持 基于评估结果,Business Ready 2024报告将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改革方向。一方面,将针对不同区域和收入水平的特点,提出差异化的政策建议,以更加精准地解决企业在营商环境方面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将加强与国际组织和私营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动营商环境的改善和优化。这些措施将促进全球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和提升,为私营部门的发展创造更加稳定和高效的环境。 2.3 推动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是未来营商环境评估的重要方向。一方面,将加强数字技术在评估过程中的应用,如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评估效率和准确性。另一方面,将关注环境可持续性和性别平等等新维度在评估中的体现,以推动企业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和推动可持续发展。这些措施将促进全球营商环境的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2.4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合作与交流是推动全球营商环境改善和提升的重要途径。未来,Business Ready评估体系将加强与国际组织和私营部门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营商环境的改善和优化。一方面,将积极参与国际营商环境评估和比较研究,分享评估经验和成果,提升全球营商环境的透明度和可比性。另一方面,将加强与私营部门的合作与交流,了解企业在营商环境方面的需求和诉求,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政策建议。这些措施将促进全球营商环境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为企业的跨国经营和全球发展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和机遇。 三、案例分析:成功与挑战 3.1 成功案例:新加坡与中国香港 新加坡与中国香港在Business Ready 2024报告中表现突出,成为营商环境的佼佼者。新加坡凭借其高效的市场准入制度、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和透明的税收制度,在多个评估领域取得了优异成绩。中国香港则在市场准入和国际贸易等方面表现出色,同时也在努力提升公共基础设施服务和劳动力市场等方面的表现。这些成功案例不仅为其他经济体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也为全球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和提升树立了榜样。 3.2 挑战案例:低收入经济体 低收入经济体在Business Ready 2024报告中面临诸多挑战。这些经济体在基础设施、劳动力市场、金融服务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导致营商环境整体表现不佳。例如,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中东北非地区在多个评估领域得分较低,反映了这些地区在营商环境方面的不足和挑战。这些挑战不仅制约了这些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为全球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和提升带来了挑战和困难。 四、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Business Ready 2024报告中“Lessons Learned and What Is Next”部分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与展望: …

和评理|“联美制华”纯属“自找麻烦”:合作共赢才是中欧正确相处之道
4 weeks, 1 day ago

和评理|“联美制华”纯属“自找麻烦”:合作共赢才是中欧正确相处之道

China Daily  

当地时间12月16日,欧盟理事会发布公报称,通过了对俄罗斯的第15轮制裁,措施包括以“在俄乌冲突中为俄罗斯提供军事物资援助”为理由、将84个实体及个人列入制裁名单。名单中涵盖了7个中国实体及个人。 这是欧盟首次对中国实体实施所谓“全面制裁”,制裁内容包括旅行禁令、资产冻结、禁止提供资金资源等。在其发布的公报中,欧盟理事会还宣称,被制裁的中国实体和个人帮助俄罗斯方面规避欧盟制裁,或向俄罗斯军方提供了敏感的无人机零部件以及微电子元件。 欧盟此举无疑是在向中国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暗示如果中国继续在俄乌冲突中持有其所谓的“亲俄立场”,中欧之间的经贸关系可能会因此受到影响。 上月,欧盟新任外交政策负责人卡娅·卡拉斯在欧洲议会听证会上称,中国应该为支持俄罗斯“付出更高的代价”。她宣称,如果没有中国的支持,俄罗斯将无法继续“以同等力量”作战。但她同时也承认,就中国的确提供了此类支持的传闻,她还无法予以证实。 既然面对美国围绕俄乌冲突施加的种种制裁,中国并没有低头服软,且其制裁规模更大,影响范围也更广,那么欧盟也应该认识到,中国绝不可能因为欧盟此次施加的制裁就放弃自身在俄乌问题上的中立立场,中国与俄罗斯正常的经贸往来,也不会因此就受到影响。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竞选时曾许下承诺,一上任就要结束俄乌冲突。特朗普眼看明年1月20日就将上任,他将如何使出手段兑现承诺,引发全球关注。鉴于此,目前欧盟仍对拜登政府俯首听命,要执行他所谓“让中国付出代价”的策略、持续收紧制裁,对欧盟本身来说没有什么好处可言。 过去4年里,无论欧盟内部孵化出多少对华“鹰派”,欧盟方面都应该清楚地意识到,这些人未来未尝不会成为一种障碍。而障碍与否,则取决于美国新一届政府是否将彻底改变此前的外交、贸易和安全政策。 当地时间16日,特朗普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举行记者会时表示,中美联手“可以解决世界上的所有问题”。随后,他还在海湖庄园会见了TikTok首席执行官周受资。 自上月美国总统大选尘埃落定以来,欧盟方面的不安显而易见,这也可以理解。美欧之间“跨越大西洋”的联盟关系,未来或存在极大不确定性,此前欧盟把全部赌注押在拜登政府身上,当下正惶惶不知所措,担忧其是否会为大选后的不确定性承受损失。 如今,眼看欧盟对俄制裁已经进入第十五轮,欧盟也应该意识到,制裁无法真正解决乌克兰问题,一直在为俄乌冲突、以色列与哈马斯冲突“添柴加油”的,其实正是美国。 事实上,也正是拜登政府一直试图误导欧盟加入制裁大潮,并在贸易和高科技领域试图拉拢欧盟,结成对抗中国的“统一阵线”。 近期,一些欧盟的政策制定者们呼吁,要建立“协调、系统性”的对华政策,以防止欧盟内部在安全与贸易问题上出现分歧。但与其这样,欧盟的核心决策者们不如反省一下内部产生分歧的根源:正是因为欧盟放任拜登政府挑拨其与中国的关系,内部分裂才得以产生。 德国前总理默克尔离任之前,欧盟曾试图维护其战略自主权,在当时有效地避免了乌克兰危机的爆发,如今欧盟也该意识到,美国其实并没有把欧盟的最佳利益放在心上。 本文编译自《中国日报》12月18日社论 原标题:European Union should not let anti-China hawks foul the nest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中国日报中文网 编译:涂恬 编辑:李海鹏 【责任编辑:涂恬】

世行新营商环境评估报告(B-READY)解析(五)——评估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4 weeks, 1 day ago

世行新营商环境评估报告(B-READY)解析(五)——评估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China Daily  

世行新营商环境评估报告(B-READY)解析(五)——评估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世界银行计划于2024年发布B-READY评估体系的第一份报告。第一轮评估在2023年至2024年期间进行,包括专家咨询和企业调查等环节。在完成数据收集和分析后,世界银行将撰写并发布第一期评估报告。本文旨在提炼出评估过程中的关键收获,以及未来营商环境评估工作的规划和展望。 一、评估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1.1 评估体系的完善与创新 在评估过程中,Business Ready 2024报告在原有Doing Business评估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了显著的完善与创新。首先,保留了Doing Business中的核心指标,如市场准入、金融服务、国际贸易和税收等,这些指标仍然是衡量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尺。同时,引入了新的评估维度和指标,如公共基础设施服务、劳动力市场竞争等,以更全面地反映企业营商环境的各个方面。这种完善与创新不仅提升了评估体系的科学性和全面性,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数据支持。 1.2 数据收集与治理的改进 数据收集与治理是评估工作的关键环节。在Business Ready 2024报告中,数据收集工作得到了显著的改进。一方面,通过整合2500多名商业环境专家的判断和29000多家企业调查数据,确保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建立了严格的数据治理体系,包括数据验证、质量控制和透明度提升等措施,以确保评估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这些改进不仅提升了评估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为未来的营商环境评估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1.3 评估结果的区域与收入水平差异 评估结果显示,不同区域和收入水平在营商环境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高收入经济体在大多数评估领域表现较好,这得益于其完善的监管框架、高效的公共服务和先进的基础设施。相比之下,低收入经济体在多个领域面临挑战,如基础设施不足、劳动力市场僵化或金融服务不发达等。这些差异不仅反映了全球营商环境的现状,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改革方向。 1.4 评估方法的持续优化 在评估过程中,Business Ready 2024报告不断对评估方法进行优化。例如,在纳税指标中删除了关于妇女在涉税争议中是否享有与男子同等权利的表述,以更加聚焦于纳税便利度和成本。在公共基础设施服务指标中,由于专家问卷数据回复率显著低于企业调查的数据回复率,世界银行修改了数据收集方式,仅通过企业调查获取该数据。这些优化措施不仅提升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为未来的评估工作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方法论支持。 二、未来发展方向与规划 2.1 扩大评估范围与提升覆盖面 未来,Business Ready评估体系将不断扩大评估范围和提升覆盖面。一方面,将增加参与评估的经济体数量,从目前的50个逐步扩大到180个左右,以更全面地反映全球营商环境的现状。另一方面,将不断优化评估指标和维度,以更加准确地衡量企业在不同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这些措施将提升评估体系的科学性和全面性,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更加丰富的数据支持。 2.2 加强政策制定与改革支持 基于评估结果,Business Ready 2024报告将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改革方向。一方面,将针对不同区域和收入水平的特点,提出差异化的政策建议,以更加精准地解决企业在营商环境方面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将加强与国际组织和私营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动营商环境的改善和优化。这些措施将促进全球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和提升,为私营部门的发展创造更加稳定和高效的环境。 2.3 推动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是未来营商环境评估的重要方向。一方面,将加强数字技术在评估过程中的应用,如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评估效率和准确性。另一方面,将关注环境可持续性和性别平等等新维度在评估中的体现,以推动企业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和推动可持续发展。这些措施将促进全球营商环境的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2.4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合作与交流是推动全球营商环境改善和提升的重要途径。未来,Business Ready评估体系将加强与国际组织和私营部门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营商环境的改善和优化。一方面,将积极参与国际营商环境评估和比较研究,分享评估经验和成果,提升全球营商环境的透明度和可比性。另一方面,将加强与私营部门的合作与交流,了解企业在营商环境方面的需求和诉求,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政策建议。这些措施将促进全球营商环境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为企业的跨国经营和全球发展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和机遇。 三、案例分析:成功与挑战 3.1 成功案例:新加坡与中国香港 新加坡与中国香港在Business Ready 2024报告中表现突出,成为营商环境的佼佼者。新加坡凭借其高效的市场准入制度、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和透明的税收制度,在多个评估领域取得了优异成绩。中国香港则在市场准入和国际贸易等方面表现出色,同时也在努力提升公共基础设施服务和劳动力市场等方面的表现。这些成功案例不仅为其他经济体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也为全球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和提升树立了榜样。 3.2 挑战案例:低收入经济体 低收入经济体在Business Ready 2024报告中面临诸多挑战。这些经济体在基础设施、劳动力市场、金融服务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导致营商环境整体表现不佳。例如,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中东北非地区在多个评估领域得分较低,反映了这些地区在营商环境方面的不足和挑战。这些挑战不仅制约了这些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为全球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和提升带来了挑战和困难。 四、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Business Ready 2024报告中“Lessons Learned and What Is Next”部分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与展望: …

和评理|拓展中印合作,印度应付出更多努力
Trending News
4 weeks, 2 days ago

和评理|拓展中印合作,印度应付出更多努力

China Daily  

10月23日,在俄罗斯喀山举行的金砖峰会上,印度总理莫迪曾表示,印中关系保持稳定发展对两国和两国人民至关重要,事关28亿人民的福祉和未来,对地区乃至世界和平与稳定也十分重要。他表示,在当前复杂国际形势下,作为两大经济引擎,印中合作有利于促进经济复苏和世界多极化。 中印在边境问题上存在分歧,为缓解紧张局势,双方多次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但在建立起足够的互信并展开合作之前,中印两国和中印人民似乎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中印双方应该坚持正确战略认知,共谋相邻大国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光明正道。 2023—2024财年,中印贸易额达1184亿美元,中国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尽管如此,近年来屡有报道称,印度的政策让中国企业在印经营变得愈加困难。 发展是中印两国当前最大的“公约数”。双方应该继续坚持中印“互为发展机遇、互不构成威胁”、“是合作伙伴而非竞争对手”等重要共识。然而,印方始终不愿认同。 一些发达经济体推行“中国+1”战略,寻求中国制造的替代方案。在劳动力和市场规模上,印度是唯一一个同中国不相上下的国家,在成本节省上也与中国相当,印度因此试图从“中国+1”战略中获利。然而,据《新印度快报》报道,印度政府最高公共政策智库“印度转型国家研究所”(NITI Aayog)在最新一季报告中承认,与越南、泰国、柬埔寨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相比,印度在利用“中国+1”战略上的成效有限。报告认为,由于东南亚国家的劳动成本更低、税制简便易行、关税更低、积极与别国达成自由贸易协议等因素,已成为“中国+1”战略的最大受益者。 那些发达经济体推行的“中国+1”战略旨在“去风险”,但仍然无法撼动中国作为全球制造大国的地位,中国依然拥有最完整的供应链和产业链。中印经济在很多方面具有互补性,上述报告却未提及,与中国展开尽可能广泛的合作,将为印度带来哪些好处。 如果印度愿意考虑加强中印合作,促进两国经济发展,就会发现,两国在很多领域存在着广泛的合作机遇和潜力。 中国已擘画出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坚定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为其他经济体带来切实好处。 印度应改变对中国的固有印象,不仅是印度政府,印度人民也应做出改变。印度应该认识到,中国并不是印度的威胁,两国边界争端应通过谈判解决。 今年以来,在双方高层保持沟通的基础上,中印两国关系呈现改善势头。为增进两国互信,希望印度政府能为在印中企营造良好的投资和营商环境,为拓展双边合作付出努力。 本文编译自《中国日报》12月17日社论 原标题:India will benefit from cooperation not by turning away from its neighbor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中国日报中文网 编译:曹静 编辑:李海鹏 【责任编辑:曹静】

波兰前副总理:中国经济合作重点应从西方转向“南方”
1 month ago

波兰前副总理:中国经济合作重点应从西方转向“南方”

China Daily  

导读 近年来美国的反华情绪和措施日益增加,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只会继续加剧这一趋势。长远来看,美国对华贸易战、科技战反而会伤害美国自身经济。为应对来自美国的政治经济挑战,中国应加强同“全球南方”国家的经贸联系,弥补发达国家市场的损失,推动国际贸易和国际治理体系朝着更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还应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汇率改革,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作者:格热戈日·科沃德科 波兰科兹明斯基大学转型、一体化和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 波兰前副总理兼财政部长 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特聘教授 在美国总统大选已经尘埃落定后,中国不仅必须要继续在全球舞台上发挥其重要而独特的作用,而且要更加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开展对外合作,增加对外和对内投资,在世贸组织规则框架下扩大贸易,加强技术转让,促进人文交流……这些都是应对日益增多的全球性挑战的务实之举。 随着形势的发展,世界各国应明智地利用一切契机来改善国际关系。今年10月在俄罗斯喀山举办的金砖国家峰会、11月在秘鲁利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 峰会和巴西里约热内卢的20国集团 峰会,都是这样一个契机。中国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和互利共赢的全球化,利用这些会议之机,积极开展伙伴对话和多边谈判,解决利益冲突。 然而,在许多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反华情绪和措施日益增加的背景下,中国应该将其经济合作的重点从西方转移到“全球南方”,重点是进一步深化与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大国的关系,特别是印度——现在印度在人口数量和发展速度方面均高过中国。 在失去了美国和其他一些发达经济体的部分市场后,中国必须更加重视与“全球南方”国家的贸易。更多的出口、投资和技术转让应该向这些发展中国家倾斜,以帮助它们提振经济。其实这种调整已经进行了好几年,但随着近来美国的保护主义措施越来越多,贸易战越打越激烈,中国相应地也必须采取额外措施来保持其高增长。单靠“一带一路”建设是不够的,在世界舞台上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美关系是国际事务中最重要的一对关系。然而不幸的是,中美关系当前仍在螺旋下降,没有好转迹象。随着特朗普赢得下届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在参众两院均获得多数席位,中美紧张局势将持续加剧,而且不仅限于经济方面。新一届美国政府的政策可能会进一步扰乱全球供应链,全球化进程将出现新的动荡。 美国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这将进一步加剧美国的通货膨胀,但另一方面,加征的关税事实上相当于一笔“销售税”,它将略微增加美国的财政收入。美国预算赤字已经接近GDP的7%,这个比例之高已经相当危险。过高的关税壁垒虽然短期内有助于美国企业保持竞争力,但最终,由于缺乏来自外国制造商的压力,它可能会削弱美国企业的竞争力。而中国则将进一步鼓励企业寻找美国以外的其他海外市场来增加出口。 尽管美国采取了不明智的保护主义,但中国不应匆忙对美国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这个问题应该交给世贸组织。中国和其他“全球南方”国家还可以做很多事情,以确保国际贸易基于所有世贸组织成员共同制定的规则,而不是由充斥着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的西方发达国家单方面强加的规则。对于不断扩大的保护主义,中方的回应应该是权力下放和进一步放松管制,以加强中美两国企业和研发机构之间的直接合作。 鉴于即将卸任的拜登政府已经对中国电动汽车和其他一些产品征收了相当高的进口关税,而且关税还在进一步提高,美国的绿色转型可能会放缓。正如不久前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所强调的那样,中国应该继续加快绿色转型,应对气候变暖进程。当前的讨论重点应该如何在最大程度上支持对抗全球变暖的进程。不幸的是,在这方面,我们不能指望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美国还对中国近年来在技术发展领域取得的进展持负面看法,这些进展始终是遵循“中国制造2025”战略所规划的道路进行的。根据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2023年的一项研究,从现代经济运作和发展技术前景的角度来看,在44项最重要的技术中,中国在多达37项上领先于美国;日本、韩国和技术最先进的欧洲国家,都没能跻身任何类别中的前两名。美国建制派想要减缓中国在这科技领域的进步,不仅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是不合理的,而且反过来会损害美国自身的经济,因为它减小了美国国内产业的竞争压力,从而无法尽快实现技术进步。 最近召开的金砖国家峰会讨论了建立美元以外货币为基础的替代性国际金融安排,中国应该加快这一替代性全球货币体系的概念设计和实施,增加美元以外货币——尤其是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份额。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储备中的占比也将从目前的2%逐步上升,而美元的占比将从目前的54.8%逐步下降。 中国可能很快也将需要改革汇率制度。人民币目前仍然与美元挂钩,每天波动范围在±2%以内。这有时会带来一些“奇怪”的变化。比如特朗普当选后,美元暂时走强,结果人民币兑其他货币的汇率也随之意外走强。因此,中国或许应考虑放弃这种汇率机制,实行有管控的浮动汇率制。鉴于中国对外贸易的结构性出口顺差,这种改革将导致人民币走强,从而因利润降低而导致对美出口略有减少。这有助于减少美国的对华贸易逆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反华热潮。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高端智慧传播与交流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Response to US moves should be calm"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宋平 刘夏 编辑:张钊 【责任编辑:程慧海】

和评理|打压中国必遭反制:美方自食恶果不怨他人
1 month ago

和评理|打压中国必遭反制:美方自食恶果不怨他人

China Daily  

近年来,美国单方面发动对华贸易战,并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疯狂围堵。面对种种打压,中国并没有被击垮,而是坚定走上自主创新之路,推动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反观美方,其恐吓手段以及围追堵截并没有促使美国制造业回流,也没有实现削减贸易逆差的目标,反而却使得美国失去了重要的海外市场,并导致美国国家信誉一再“打折”。 美国一意孤行打压中国科技发展,中国绝不可能坐视美方损害中国核心发展利益,打压中国必遭反制,美方也注定要为此承担后果。 中美两国领导人上月刚刚举行过会晤,这也是美国总统拜登任内中美元首第三次会晤。两国元首都认为,这次会晤坦诚深入,是建设性的。但在这之后不久,即将离任的拜登政府又开始采取行动,不计一切代价试图修补强化其对华建立的“芯片铁幕”。一系列举动,自然又让两国关系有所恶化。全球前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大国之舞”,节奏也更加激烈起来。 美国瞄准价值链顶端的先进芯片与高科技产业对中国实施打压,中国也采取对关键矿产管制的手段对美方进行了反击。这些关键矿产是芯片供应链的基础,美方拿芯片做文章,中国此举正是要确保美方为自己的行动“买单”。 近期,拜登政府进一步收紧了对华芯片相关产品的出口管控,涉及半导体制造设备、存储芯片等包含美方技术的物项。中国方面也下定了决心,升级反制措施予以还击,严格管控镓、锗、锑、超硬材料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 中国自2019年起开始采取关键矿产管制措施,与此前不同的是,上周二中国商务部发布的出口管制公告宣布:一、禁止两用物项对美国军事用户或军事用途出口。二、原则上不予许可镓、锗、锑、超硬材料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对石墨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实施更严格的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审查。 这意味着,与此前管制措施并未单独指向美国、主要限制中国出口企业行为的做法不同,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最新管制措施,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组织和个人,违反上述规定,将原产于中国的相关两用物项转移或提供给美国的组织和个人,都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明确指出对涉及美国的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实施审查,无疑使得出口限制措施更具有针对性。业务涉及中国产原材料与美国相关交易的第三方国家公司,也会受到波及,他们将不得不考虑重新转移供应链,选择其他发达经济体的终端市场。 中国已开始采取行动,通过实施反制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中美两国在科技领域的博弈也正在迫使牵涉两国间交易的第三方实体离开,尽管目前博弈只围绕芯片端与原材料端展开,但如果不遏制这种趋势,扮演着“压舱石”作用的第三方实体们逐渐撤出后,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有可能会被逐渐掏空。 但必须指出的是,中国的反制措施与美方有着完全不同的目标。美方的举动意在胁迫和霸凌,为的是要通过泛化的国家安全概念,将经贸与科技问题政治化、武器化,从而限制中国的发展。中国最新的管制措施则是意在构建牢固的法律框架,以解决此前由监管环境不够完善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从而更好地管理民用及军用技术。 中国限制对美出口的镓、锗、锑等相关原材料,是半导体、红外技术、光纤电缆、光伏等产业广泛运用的关键原料。通过简化流程、提高管控措施的有效性,新的管控手段将确保中国牢固捍卫国家安全利益,更好应对国际贸易领域的复杂局势。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宣布反制措施的同时也重申,愿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就出口管制措施加强对话,共同促进全球产业和供应链的安全与稳定。 美国新一届政府将于下月上台执政,希望新任政府能对此重视,勿要再制造更多麻烦,与中方共同努力妥善解决两国间分歧,使两国关系回到健康合作的正确轨道上来。 本文编译自《中国日报》12月12日社论 原标题:China promptly serves US what it ordered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中国日报中文网 编译:涂恬 编辑:李海鹏 【责任编辑:涂恬】

和评理|关税“百害而无一利”:美方执迷不悟害人更害己
1 month ago

和评理|关税“百害而无一利”:美方执迷不悟害人更害己

China Daily  

美国新一届政府即将上台,候任总统本人也以“难以预测”著称,施政不确定性引发广泛担忧。但对于所有心存忧虑的人来说,未来至少有一件事是板上钉钉的,那就是这位总统一旦上任,必将再次挥舞“关税大棒”。 “我是关税的信奉者,我认为‘关税’是最美丽的单词,它是如此美妙,会让我们变得富有。”此前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采访时,特朗普曾这样表态。 对这位担任过美国总统、目前又是候任美国总统的人来说,对关税的热爱与奉行,是他少有的“言行一致”之处,在二次入主白宫后,关税也有望继续成为他在外交领域的政策武器。 在第一个总统任期内,特朗普似乎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滥用关税措施给美国自身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一任或许将让他更好地意识到这一点。 特朗普首个总统任期内发布的关税措施,以及他的继任者拜登后续追加的关税措施已经产生了累积效应,对美国经济和美国消费者造成了切实的影响。如果特朗普还想继续依靠关税这一手段来将美国的意志强加于他国,他不可能对这些影响毫不知情。 如果不计入关税的因素,对美国经济现状的任何评估都不可信。所有负责任的分析也都会证实,对过度征收关税的依赖违背了经济常识,并极有可能适得其反。截至目前,美国为抗击通胀所付出的努力可以说是成效甚微,我们并不知道作为美国候任总统的特朗普,对此有多少了解。但如果他真能更广泛听取可信的经济学家、商界以及美国消费者的声音,对他以及他要领导的国家而言,自然更有益处。 就当下来看,这位当选总统似乎确信,那些反对关税战略的人夸大了自身的担忧。在竞选活动中,他曾对美国选民表示,关税有利于恢复工厂就业、降低政府债务,并让其政府有能力补贴儿童保育工作。他在接受NBC采访时也表示:“关税没有让美国人付出任何代价,关税让美国经济更加伟大。”他甚至宣称,自己“用关税制止了战争”。 但是,当被追问是否能保证美国消费者无需为关税承担更高的价格时,特朗普又显得不那么“笃定”了,他表示“不相信”自己的关税政策会抬高美国家庭的消费价格,随即又退后一步说“我不能承诺任何事”。 他当然不能。如果他能认真研究一下一段时间以来关税造成的真实影响,他或许就该对自己宣布将施行的关税政策仔细斟酌。有非常充分的证据可以向他证明,关税的本质就是一把“双刃剑”,在美国对华发起贸易战的过程中,这表现得尤为明显。 举例来说,在本次接受NBC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就告诉特朗普,在他的第一个任期内,关税让美国人承受了大约800亿美元的额外损失。美方数据显示,受贸易战影响,2018年和2019年美国农业收入减少270亿美元。不仅如此,对进口钢铁征收关税也没有给美国工厂带来更多就业机会。 保护主义者们热衷于使用关税,因为这能对竞争对手产生立竿见影的打压效果。但凡事总有另一面。当对生产方施加太高的税时,后者就会要求零售方在售卖其产品时提高价格,以抵消额外产生的成本。零售商们随即会将这些进口来的商品以更高的价格出售给终端的消费者,以弥补价格差异。 美国国内多项民意调查均显示,大部分美国人认为,关税造成了其国内商品价格的上涨,经济学家们也普遍预测称,关税导致美国家庭每年开支增加了数千美元。 包括汽配零售企业汽车地带、运动服饰企业哥伦比亚以及全球最大工具生产商史丹利百得在内的一众企业负责人均已对此表态,正如汽车地带公司首席执行官所言,如果美国下一届政府决意执行当选总统的计划提高关税,公司“将把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美国国内的大型零售连锁企业如塔吉特、沃尔玛等,预计也将紧随其后。毕竟,面对特朗普计划加征的关税,无论企业大小,结果都是一样的“无法承受”。 本文编译自《中国日报》12月10日社论 原标题:Tariffs bad for business, bad for US firms and consumers, and bad for all trading partners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中国日报中文网 编译:涂恬 编辑:李海鹏 【责任编辑:涂恬】

2024年第七届IEEE电子与通信工程国际会议(ICECE 2024)在西安召开
1 month, 1 week ago

2024年第七届IEEE电子与通信工程国际会议(ICECE 2024)在西安召开

China Daily  

2024年12月6日至8日,第七届IEEE电子与通信工程国际会议(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ICECE 2024)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西安顺利召开。此次大会由IEEE广播技术学会西安分会和西安理工大学联合主办,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承办,西安文理学院协办,并得到了IEEE西安分会技术支持。同时,北京华夏融智区块链科技院主办的第七届区块链技术与应用国际会议(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lockchai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ICBTA 2024)也在会议期间同步举行。 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全球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近80位学者、技术专家与青年学子,共同探讨电子与通信工程、区块链技术与应用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及未来发展方向。会议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形式,打破地域限制,为全球学者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 12月7日上午,会议正式开幕。大会主席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西安理工大学柯熙政院士致开幕辞, 大会主席西交利物浦大学关圣威教授致欢迎辞。柯熙政院士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我们正处在一个技术变革的关键时期。5G技术的广泛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蓬勃发展,为电子与通信工程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技术的融合与创新,不仅推动了通信技术的升级换代,更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待与会者能够通过深入交流与科研碰撞。关圣威教授对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希望此次会议能成为探讨前沿技术和交流科研的桥梁,希望通过此次会议,与国际同行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推动电子与通信工程、区块链技术与应用领域的持续创新与发展。 西安理工大学柯熙政院士 西交利物浦大学关圣威教授 大会报告聚焦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热门主题。北京交通大学艾渤教授,韩国高丽大学Minho Jo教授,西南交通大学赵海全教授及深圳大学的张胜利教授分别以“MIMO信道测量与建模”“通过物联网监测与真实植物同步的动态NFT水培植物”“基于ITL的广义学习系统的鲁棒性分析”“无体区块传播:面向大规模网络的TPS可扩展区块链”为主题作精彩主旨报告,分享了各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特别是在通信系统建模、智能农业、深度学习与区块链技术等前沿领域的创新突破。 北京交通大学艾渤教 韩国高丽大学Minho Jo教授 西南交通大学赵海全教授 此外,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Witold Pedrycz教授,加拿大温哥华岛大学(VIU)的Ajay Shrestha博士,巴勒斯坦伯利赫姆大学苏海尔·奥德博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周璐教授分别做特邀报告,主题涵盖“大规模群体决策模型及数据—知识环境中的解释机制”“在去中心化人工智能系统时代构建信任与透明度”“基于区块链的高效安全电子认证共享与验证框架”以及“学术视角下的区块链技术的新兴趋势”。 本次大会学术交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会议还设有6场平行分会,海报展示等学术活动,与会者就移动通信与无线技术、基于数据的通信系统与计算模型、低功耗信息网络及系统控制以及现代电子系统与信号分析、人工智能等多个技术前沿领域展开了深入研讨,现场学术氛围浓厚,思想碰撞热烈。 电子与通信工程作为现代科技的核心领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着多个行业的变革。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演进与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相关领域的研究正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ICECE 2024的成功召开,为全球学者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展示成果与分享创新思想的重要平台,通过此次大会,与会者不仅对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的最新进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为未来的科研方向与技术创新拓展提供了宝贵的思维启发。(图片由西安理工大学授权提供) 【责任编辑:舒靓】

在第二届链博会感受“链”接世界的蓬勃力量
1 month, 2 weeks ago

在第二届链博会感受“链”接世界的蓬勃力量

China Daily  

新华社北京11月30日电 题:在第二届链博会感受“链”接世界的蓬勃力量 新华社记者 11月26日至30日,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 面对全球化遭遇逆流、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冲突加剧等多重挑战,近7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家企业和机构在相聚、相交、相融中携手寻找“链”通中外的新方案,谱写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链”出精彩,多向奔赴结硕果 “不到1个小时,山东港口陆海国际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就为我们提供了工程机械设备运输的解决方案。”27日上午,从事物流配送的沙特阿拉伯商人阿里·穆罕默德·卡赫塔尼收获了一份“惊喜”。 卡赫塔尼告诉记者,近期,沙特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挖掘机等产品出口遭遇航运堵塞、运费上涨。“通过在链博会现场与中国企业面对面交流,不仅问题得到解决,价格相比第三方报价也节省了约30%。” 链博会是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展区展览面积12万平方米,由先进制造链、清洁能源链、智能汽车链等6大链条组成。展会上,“手拉手”找到伙伴的“惊喜”时常上演—— 26日,松下集团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在智能场景构建体系、城市更新等领域的合作;力拓集团与北京科技大学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加强碳减排和工业废物处理领域合作;28日,百胜中国召开供应商全球招募发布会,目前已收到超过1000个潜在供应商报名,涉及30多个类别…… 中国贸促会3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本届链博会共举办69场主题专题活动和370多场对接洽谈等活动,签署合作协议、意向协议210多项,涉及金额1520多亿元,比首届增加1.3%;其间,吸引线上线下观众人数超过20万人次,比首届增加约三分之一。 于人潮涌动中见活力,在多向奔赴中觅商机。 除了深化务实合作,各国企业对供应链发展趋势的理解与认同也在不断加深。26日发布的全球供应链促进指数显示:2018年至2023年,该指数从0.27升至0.66,增长144%,表明全球供应链促进水平明显上升,全球供应链发展环境总体向好。 作为全球经贸盛会,链博会“热力值”仍在攀升。就在30日闭幕当天,包括西门子、中国中化、阿斯利康在内的68家企业和机构签约参展第三届链博会,希望借助这一平台,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深化国际合作。 “链”出新意,首发首秀聚动能 麦当劳中国带来“一箱一码”智慧物流方案新成果,盛隆电气最新发布元宇宙数字孪生智慧楼宇管理系统,中国人保集团推出产业链保险产品……琳琅满目的新品好物,让现场观众直呼“看到了未来的美好生活”。 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表示,与首届链博会相比,本届链博会国际化水平更高、互动合作更深入、创新引领更突出。最新数据显示,此次链博会期间,参展企业现场首发首展首秀9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比去年增加47%。 在绿色农业链展区,从耐盐碱的大豆品种、秸秆可用作饲料的“脆秆水稻”,到甜脆可口的散花型西蓝花“婉翠”、酸甜爆汁的樱桃番茄“小酒窝”,先正达集团多项新品实现了产量提升,营养和口感更丰富。 “科技创新要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让更多好产品、好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和百姓餐桌,为美好生活注入新意。”先正达集团中国总裁苏赋说。 “It's too hot, turn on the AC please.(这里太热,请打开空调。)” “OK, cool mode on.(好的,已为您开启制冷模式。)” …… 这是记者和一辆汽车的英文交流。 数字科技链展区内,搭载了科大讯飞智能汽车音效系统和语音助理,掌握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超15种语言的星途星纪元ET汽车海外版,吸引众多国内外观众。 “汽车产业‘出海’过程中,核心技术及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至关重要。”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品牌市场中心副总经理董斌表示,讯飞星火大模型4.0 Turbo在教育、医疗、汽车等多个行业领域的落地应用,展现了AI技术与生活、工作的深度融合,也为全球产业链的智能化升级贡献了中国智慧。 AI迷你调酒工厂、3D激光打印模型……作为今年新设立的展区,先进制造链展区汇集多种“高精尖”产品和技术,折射出全球供应链产业链提质升级的新趋势、新变化。 第二届链博会上发布的2024版《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显示,技术进步是全球供应链发展的内生动力,2023年以来新技术涌现的速度不断加快,生成式人工智能、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等促进了相关关键技术的加速演进,有助于破解全球供应链的传统难题。 国际商会秘书长约翰·丹顿表示,参加链博会不仅能看到产业创新,更能感受到国家与国家、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协作。通过这些协作,可以创造出规模化推广的产品,推动供应链变革创新。 “链”出机遇,开放共享“惠”全球 链博会是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窗口、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平台,随着多元化、数字化、绿色化方面的发展机遇不断涌现,各国企业纷纷展现出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需求和期待。 ——抢占转型升级优势。中国资源循环集团、中孚实业的绿色纤维产品、绿色水电铝一体化项目,展现了传统高耗能产业的“华丽转身”;希迪智驾展示的无人矿卡,可以将矿区运输的能耗成本减少88%……本届链博会期间,先进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最新实践,让观众感受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进程中的科技力量。 ——积极布局未来产业。聚焦银发经济产业发展,松下结合中国市场现状,从智慧养老、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方面,打造适用于老年人和需要看护人士的产品;北斗展区演示的“虚拟数字人”、卧龙电气的舜智云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彰显以“人工智能+”引领产业变革;中国通号、星河动力全方位展示低空经济、商业航空领域的前瞻布局和创新成果。 ——开放合作实现共赢。力拓集团、博世集团、宝武集团、小鹏汽车4家行业龙头企业以产业链合作关系携手亮相,展示从原材料、零部件供应到整车制造的汽车产业供应链上下游协同与合作;GE医疗也携手核心供应商首次完整展出国产分子影像全产业链布局……坚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才会带来共赢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表示,当前全球供应链调整和全球分工格局,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的枢纽地位。 “起初,我们助力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这几年,这些企业在全球布局越来越广,我们随之进入了南美洲、中东及亚洲等其他地区,并取得很好的发展。”克诺尔轨道系统中国区总裁毕光红说。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张少刚表示,本届链博会实现了促进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融通、产学研用协同、中外企业互动的目标,构筑起推动产业互融、创新互促、市场互通的平台和桥梁,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全球发展繁荣作出了积极贡献。 “链”出机遇,惠及全球。借助链博会的平台,中国传递出更加积极的信号:愿与各界携手,唱响全球开放合作的新乐章,在“链”接世界中共创美好未来。(记者邹多为、张晓洁、阳娜、陈旭) 【责任编辑:王旭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