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研团队首创一种全新的晶体制备方法,极大提高了晶体结构可控性。团队现已制备出7种二维晶体。这一突破性成果于7月5日发表于《科学》杂志。 Chinese researchers have created a novel method to produce crystals to greatly improve the controllability of their structures, according to a research article published in Science on July 5. 图为用“晶格传质—界面生长”新方法制备晶圆级二维晶体。图片来源:新华网 【知识点】 晶体是现代计算机、通信、航空、激光技术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传统制备大尺寸晶体的方法,通常是在晶体小颗粒表面“自下而上”层层堆砌原子,好像“盖房子”,从地基逐层“砌砖”,最终搭建成“屋”。 北京大学科研团队在国际上首创出一种全新的晶体制备方法,让材料如“顶着上方结构往上走”的“顶竹笋”一般生长,可保证每层晶体结构的快速生长和均一排布,极大提高了晶体结构的可控性。这种“长材料”的新方法有望提升芯片的集成度和算力,为新一代电子和光子集成电路提供新的材料。 实验证明,这种“长材料”的独特方法可使晶体层架构速度达到每分钟50层,层数最高达1.5万层,且每层的原子排布完全平行、精确可控,有效避免了缺陷积累,提高了结构可控性。 利用此新方法,团队现已制备出硫化钼、硒化钼、硫化钨等7种高质量的二维晶体,这些晶体的单层厚度仅为0.7纳米,而目前使用的硅材料多为5到10纳米。 【重要讲话】 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We have grown stronger in basic research and original innovation, made breakthroughs in some core technologies in key fields, and boosted emerg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