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 ag leaders sibal regions uniform international wearing act zubairs mlas pegasus market vaccination world uk constitution policy special east scam kejriwals pleas quash midlands live filed seeking cbi

Search results for 每日一词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每日一词 | “读懂中国”国际会议 Understanding China conference
Trending News
1 month ago

每日一词 | “读懂中国”国际会议 Understanding China conference

China Daily  

2024年12月3日,2024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在广东广州正式开幕,主题是“将改革进行到底——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发展新机遇”。 The 2024 Understanding China conference, themed "Carry through the Reform to the End — Chinese Modernization and New Opportunities for World Development", opened on December 3, 2024 in Guangzhou, capital of south China's Guangdong Province. 12月3日,2024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与会嘉宾在会场阅读书籍。图片来源:新华社 【知识点】 “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是由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联合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北京市、广东省人民政府及国际著名智库主办的大型国际性会议,自2013年首次举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七届,先后有来自世界各国数百位政治家、战略家、学者、企业家参会,与我党政军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对话交流,已成为世界了解中国发展战略最具影响力的平台之一。2020年3月,经中央批准,“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正式机制化,秘书处设在国创会,确定由中宣部、外交部作为指导单位,每年在中央全会或党的代表大会闭幕后举办。 2024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于12月2日至4日在广州市举行。全球知名政治家、学者、业界领袖及国际组织代表等嘉宾齐聚广州,围绕“将改革进行到底——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发展新机遇”这一主题,深度探讨新时代中国的担当作为。据介绍,本届大会在议题设置方面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宣介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二是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与成就,表明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世界注入活力;三是推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展示粤港澳大湾区的特色优势与发展前景,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地的风采。 【函电贺词】 读懂中国,需要读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今天的中国正在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积极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既能满足14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将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To understand China, one needs to understand China's efforts to further deepen reform comprehensively to advance Chinese modernization. …

每日一词 | “读懂中国”国际会议 Understanding China conference
Top News
1 month ago

每日一词 | “读懂中国”国际会议 Understanding China conference

China Daily  

2024年12月3日,2024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在广东广州正式开幕,主题是“将改革进行到底——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发展新机遇”。 The 2024 Understanding China conference, themed "Carry through the Reform to the End — Chinese Modernization and New Opportunities for World Development", opened on December 3, 2024 in Guangzhou, capital of south China's Guangdong Province. 12月3日,2024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与会嘉宾在会场阅读书籍。图片来源:新华社 【知识点】 “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是由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联合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北京市、广东省人民政府及国际著名智库主办的大型国际性会议,自2013年首次举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七届,先后有来自世界各国数百位政治家、战略家、学者、企业家参会,与我党政军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对话交流,已成为世界了解中国发展战略最具影响力的平台之一。2020年3月,经中央批准,“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正式机制化,秘书处设在国创会,确定由中宣部、外交部作为指导单位,每年在中央全会或党的代表大会闭幕后举办。 2024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于12月2日至4日在广州市举行。全球知名政治家、学者、业界领袖及国际组织代表等嘉宾齐聚广州,围绕“将改革进行到底——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发展新机遇”这一主题,深度探讨新时代中国的担当作为。据介绍,本届大会在议题设置方面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宣介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二是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与成就,表明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世界注入活力;三是推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展示粤港澳大湾区的特色优势与发展前景,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地的风采。 【函电贺词】 读懂中国,需要读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今天的中国正在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积极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既能满足14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将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To understand China, one needs to understand China's efforts to further deepen reform comprehensively to advance Chinese modernization. …

每日一词 | “读懂中国”国际会议 Understanding China conference
Top News
1 month ago

每日一词 | “读懂中国”国际会议 Understanding China conference

China Daily  

2024年12月3日,2024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在广东广州正式开幕,主题是“将改革进行到底——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发展新机遇”。 The 2024 Understanding China conference, themed "Carry through the Reform to the End — Chinese Modernization and New Opportunities for World Development", opened on December 3, 2024 in Guangzhou, capital of south China's Guangdong Province. 12月3日,2024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与会嘉宾在会场阅读书籍。图片来源:新华社 【知识点】 “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是由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联合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北京市、广东省人民政府及国际著名智库主办的大型国际性会议,自2013年首次举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七届,先后有来自世界各国数百位政治家、战略家、学者、企业家参会,与我党政军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对话交流,已成为世界了解中国发展战略最具影响力的平台之一。2020年3月,经中央批准,“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正式机制化,秘书处设在国创会,确定由中宣部、外交部作为指导单位,每年在中央全会或党的代表大会闭幕后举办。 2024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于12月2日至4日在广州市举行。全球知名政治家、学者、业界领袖及国际组织代表等嘉宾齐聚广州,围绕“将改革进行到底——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发展新机遇”这一主题,深度探讨新时代中国的担当作为。据介绍,本届大会在议题设置方面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宣介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二是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与成就,表明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世界注入活力;三是推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展示粤港澳大湾区的特色优势与发展前景,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地的风采。 【函电贺词】 读懂中国,需要读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今天的中国正在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积极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既能满足14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将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To understand China, one needs to understand China's efforts to further deepen reform comprehensively to advance Chinese modernization. …

每日一词 | “读懂中国”国际会议 Understanding China conference
1 month ago

每日一词 | “读懂中国”国际会议 Understanding China conference

China Daily  

2024年12月3日,2024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在广东广州正式开幕,主题是“将改革进行到底——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发展新机遇”。 The 2024 Understanding China conference, themed "Carry through the Reform to the End — Chinese Modernization and New Opportunities for World Development", opened on December 3, 2024 in Guangzhou, capital of south China's Guangdong Province. 12月3日,2024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与会嘉宾在会场阅读书籍。图片来源:新华社 【知识点】 “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是由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联合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北京市、广东省人民政府及国际著名智库主办的大型国际性会议,自2013年首次举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七届,先后有来自世界各国数百位政治家、战略家、学者、企业家参会,与我党政军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对话交流,已成为世界了解中国发展战略最具影响力的平台之一。2020年3月,经中央批准,“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正式机制化,秘书处设在国创会,确定由中宣部、外交部作为指导单位,每年在中央全会或党的代表大会闭幕后举办。 2024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于12月2日至4日在广州市举行。全球知名政治家、学者、业界领袖及国际组织代表等嘉宾齐聚广州,围绕“将改革进行到底——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发展新机遇”这一主题,深度探讨新时代中国的担当作为。据介绍,本届大会在议题设置方面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宣介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二是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与成就,表明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世界注入活力;三是推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展示粤港澳大湾区的特色优势与发展前景,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地的风采。 【函电贺词】 读懂中国,需要读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今天的中国正在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积极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既能满足14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将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To understand China, one needs to understand China's efforts to further deepen reform comprehensively to advance Chinese modernization. …

60多年历久弥新,广交会为何依然如此被需要?
2 months, 2 weeks ago

60多年历久弥新,广交会为何依然如此被需要?

China Daily  

人、从、众……这里不是长假期间哪个网红景点,而是正在举办的第136届广交会。 如果你想了解中国经济的潜力,那就来逛一次广交会吧。 客如云来 秋日的“花城”广州,满城的勒杜鹃开得正艳,热烈迎候来自世界各地、各种肤色、说着各种语言的外国客商。 在广州的街边、大小酒店里,随处可见旁边放着各色行李的外国人,有椅子就来杯咖啡,没椅子就单腿倚搭在桌边,也一样可以热烈地谈谈生意。 广交会对服务国际贸易、促进内外联通、推动经济发展有独特作用,也是广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好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的重要助力。 今年前三季度,广东进出口规模再创新高,同比增长11.1%,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8个百分点,对全国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四成。 为满足客商出行需求,南方航空公司在广交会举办的半个多月期间,将出入广州的航班增加至1.5万班次,其中国际航班有3000多班次。 人聚财兴旺。15万预注册境外采购商,超过3万家线下参展企业……算一算单位面积人流量、外商洽谈量,广交会的人气之旺,令人难忘。 “good”“money”“deal”,这是在广交会展馆中,耳边听到最多的一些词。展位真的很抢手、客户真的很多、业务真的很忙、成交真的很实,正如广州这座千年商都一直生生不息的价值观——务实。 进场排队、洽谈排队、吃饭排队……身处广交会展馆人头攒动的洪流中,淹没在各种忙碌热烈的交易洽谈声中,最能让人深切体会中国企业的努力、中国经济的潜力。 火一把已经很难,广交会一火60多年,委实不易。 变与不变 展品在变,客商在变,广交会作为中国外贸“晴雨表”“风向标”的地位从没有变。中外客商每年两次如期而至,做生意、会老友,在这里共寻新的商机。 来的人更多了。据统计,广交会一期超过13万境外采购商实际到会,比上届又增长了4.6%。 来的人不一样了。走在展馆中,明显的感受是客商的来源更多元了。以前广交会最多的是东南亚、欧美客商,而本届广交会一期,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采购商超9万人,占比达69.7%。 更大的变化是不断迭代出新的中国商品。采购商们说:“每次来广交会,总能看到新产品、新技术、新花样。”中国制造,通过不断提质升级,源源不断地吸引着八方来客,也吹拂着八面来风。 “老广交”们都知道,进广交会你得穿一双好走路的鞋子。因为展陈规模世界第一的广交会有太多的路要走,有太多的商品要看,还有你会不舍离去。 而更重要的是,广交会总能给人带来惊喜。一名首次参加广交会的尼日利亚客商相中了一家贵州企业展台上的新能源老爷车,掏出6000美元“重金”将其当场买走,留下了“You need to come to Canton Fair,everything is in Canton Fair”(广交会值得你来,这里应有尽有)的赞叹。 说是老爷车,只是造型像老爷车,实际上是个新东西。同一展区里广汽集团的MPV、理想SUV和比亚迪轿车等新能源汽车,显示出中国一批锐意创新的车企正引领着全球汽车工业技术变革潮流。 在更多广交会熟客眼里,还有更多新奇的东西。3D陶瓷打印、AI下棋机器人、能让鲜花20多天不干瘪的新款冰箱……在产品的背后,人们看到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看到中国人民新生活方式向世界的传递。 “发现需求、满足愿望,这就是我们企业不竭的创新动力。”这次广交会上带来特色复合材料不锈钢等新产品的广东凌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逾说。 盛宴笙箫 不仅中国人和外国人在这里做生意,外国人和外国人也在这里做生意。 一位逛了20多年展的“老广交”说,曾经的广交会以农产品、纺织品为主,出口国外为国家换取外汇。如今的广交会将优质的中国制造销往全球,也为全球商品提供世界级的市场和舞台。 本届广交会的进口展区面积达到3万平方米,吸引来自49个国家和地区的730家企业参展,产品也从最初的土特产变得更丰富。 日语、德语、泰语…… 日本瓷器、德国厨具、泰国锁具…… 步入进口展区,仿佛走进了“万国会”。 连续6届参展的西班牙白色家电制造商Fagor自从与广交会结缘后,几乎每届都会如期而至。因为在这里不仅可以将产品卖进中国市场,还可以直接跟世界各国的客商交易,销往全球。 背靠广东这个重要的“世界工厂”,是广交会具有巨大吸引力的又一重要原因。看完广交会,还可以继续到遍布珠三角的生产车间去实地考察,感受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起点之一,广州这块土地广交天下、融汇八方古已如此,而今更盛。 第136届广交会有线上线下数万家企业参展,展出商品数以百万计。广交会历60多年岁月而魅力不减,背后的底气是“中国制造”的强大竞争力,是中国经济持续向前的生动见证。 广东、广州历来有重商友商的传统风气。“高楼百尺迩岩城,披拂雄风襟袂清……楼前箫鼓声相和,戢戢归樯排几柁。”南宋洪适所描写的海山楼,宋代“羊城八景”之一的“海山晓霁”来源地,就是有名的市舶宴举办地。所谓市舶宴,也就是来广州商贸的外国船舶出发前,广州市舶司都要为其设宴饯行。 如今,虽然远去了市舶宴的鼓乐笙箫,却有一场更加繁华互利共赢的商业盛宴全球盛会,这就是广交会。热情招待八方来客四海宾朋,满怀信心地助力中国制造惠及全球、行稳致远。 (新华社记者陈凯星、车晓蕙、吴涛) 【责任编辑:陈丹妮】

美国首次确认朝鲜向俄罗斯派兵 俄乌战争或大幅升级
2 months, 2 weeks ago

美国首次确认朝鲜向俄罗斯派兵 俄乌战争或大幅升级

ABC  

每日新鲜资讯,为您一网打尽!周一至周五ABC中文《头条》展阅愉快!今天是2024年10月24日,星期四。 今天的新闻提要: 美国周三(10月23日)首次表示,已看到证据表明朝鲜已向俄罗斯派遣了3000名士兵,这些士兵可能会部署到乌克兰,此举可能标志着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大幅升级。 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约翰·柯比(John Kirby)周三对记者说:“据我们评估,在10月初至中旬,朝鲜至少向俄罗斯东部调动了3000名士兵。据我们评估,这些士兵乘船从朝鲜元山地区前往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又称海参崴)。这些士兵随后前往俄罗斯东部的多个俄罗斯军事训练基地,目前正在那里接受训练。” 柯比说,如果朝鲜士兵上了战场,那就是公平游戏的一部分,成为公平的目标,“乌克兰军队将以抵御俄罗斯士兵的同样方式抵御朝鲜士兵”。 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Lloyd Austin)在罗马发表讲话说,如果朝鲜像基辅所称的那样准备在乌克兰与俄罗斯并肩作战,那将是“非常、非常严重的”。但他说,他们在那里做什么还有待观察。 早在10月18日,韩国国家情报院就表示,朝鲜最近决定向乌克兰战争派遣特种部队等四个旅,共计1.2万名兵力。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表示掌握了两支朝鲜部队准备与俄罗斯军队并肩作战的信息。 不过俄罗斯外交部周三表示,所谓朝鲜向俄罗斯派遣军人的说法是“无中生有的炒作”。俄罗斯与朝鲜在军事等领域的合作符合国际法准则,也不会对韩国造成任何损害。 朝鲜驻纽约联合国代表周一也在一次会议上表示这是“毫无根据的谣言”。 今年6月,俄罗斯总统普京时隔24年出访平壤,与朝鲜签署了新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承诺将在任何一方遭受“侵略”时互相帮助。 普京最亲密的盟友之一、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周三播出的采访中表示,在乌克兰冲突中部署任何外国军队都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冲突升级。 2022年2月爆发的俄乌战争已经发展成为一场主要在乌克兰东部前线进行的消耗战,双方均有大量人员伤亡。 美国说,朝鲜派兵可能进一步证明俄罗斯军队在人力方面存在问题。 北约发言人说,北约盟国正在就朝鲜向俄罗斯派兵一事进行磋商。 拜登政府的一位官员说,俄罗斯可能会把朝鲜军人派往乌克兰东部或俄罗斯南部的库尔斯克地区。 日前乌克兰情报总局局长基里洛·布达诺夫(Kyrylo Budanov)就告诉美国记者,预计朝鲜军队将于周三出现在库尔斯克地区。 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迈克·特纳(Mike Turner)在一份声明中说,如果朝鲜军队“从俄罗斯领土进攻乌克兰”,拜登总统应该允许基辅用美国提供的武器进行反击。 他说:“如果朝鲜军队入侵乌克兰主权领土,美国需要认真考虑对朝鲜军队采取直接军事行动。” 据韩国国家情报院的简报,朝鲜的目标是到12月向俄罗斯部署总共一万名士兵,包括特种部队。 听取简报的韩国国会议员李成权(Lee Seong Kweun)说,平壤当局正试图阻止朝鲜部署军队的消息传播。 “有迹象表明,朝鲜当局将这些(部队)家属迁移并隔离在某个地方,以有效控制他们并彻底压制谣言,”李成权援引国情院的话说。 李成权还说,国情院证实,俄罗斯为朝鲜士兵的到来招募了大量翻译,同时训练朝鲜士兵使用无人机等军事装备。 他说:“俄罗斯教官评估认为,朝鲜军队拥有出色的身体素质和士气,但缺乏对无人机攻击等现代战争的了解。 “因此,如果将他们部署到前线,可能会造成很多伤亡。” 朝鲜向俄罗斯派兵是朝鲜首次大规模对外派遣地面部队。 然而朝鲜自2006年以来一直因其核计划和弹道导弹计划而受到联合国的制裁,白宫周三称朝鲜派兵违反了联合国安理会决议。 根据联合国安理会对朝鲜的制裁规定,各国不得“以军事、准军事或警察相关培训为目的接待教官、顾问或其他官员”,此外朝鲜还受到武器禁运的限制。 安理会下设一个朝鲜制裁委员会,由包括俄罗斯在内的15个安理会成员国组成,负责“审查涉嫌违反制裁的信息并采取适当行动”。 朝鲜已经是联合国制裁最严厉的国家之一,联合国对朝鲜实施新制裁的可能性很小。 上一次安理会对朝鲜实施新制裁是在2017年12月。两年后,中国和俄罗斯提出了一项将放松制裁的决议草案,不过由于对该草案的支持率不高,他们没有将其付诸表决。 2021年11月,中国和俄罗斯再次推动取消对朝鲜关键产业的制裁,“目的是改善平民的生活”。草案文本尚未付诸表决。 美国随后提议加强联合国对朝鲜再次发射弹道导弹的制裁。但中国和俄罗斯于2022年5月否决了美国起草的决议,而其余13个安理会成员国均投了赞成票。 Loading. 查尔斯国王访澳期间曾向他高声抗议的原住民独立参议员利迪亚·索普(Lidia Thorpe)被问道,她当年成为参议员需要宣誓,誓言写道要效忠女王及其继承人,既然如此,为何还出此言。索普开始的解释是自己根本就没有宣誓效忠过女王的继承人(heirs),她说她宣誓的时候通过谐音,只是说了效忠女王的“头发”(hairs),但是现在她又改口说那是口误,无意中念错了。 周一(10月21日),索普打断了在国会大厦举行的正式欢迎国王和王后的招待会,向国王查尔斯三世高喊 “你不是我们的国王 ”、“这不是你的土地”。 事后她在接受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采访时令人震惊地表示,她宣誓成为参议员时,并没有说出“继承人”这个词。 她说:“如果你仔细听,我效忠的不是她的‘继承人’,而是她的‘头发’。” 索普参议员于2022年宣誓成为维州绿党参议员,宣誓过程中,她一度将女王称为“殖民者”,遭到打断,并被要求背诵印在卡片上的誓言。 参议员就职誓词如下: “我(名字)宣誓,我将忠实于伊丽莎白二世女王陛下、她的继承人和继任者。愿主保佑我。” "I … do swear that I will be faithful and bear …

每日一词|金融高质量发展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sector
11 months, 3 weeks ago

每日一词|金融高质量发展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sector

China Daily  

每日一词|金融高质量发展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sector 2024年1月16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开班。 A study session on boos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sector attended by principal officials at the provincial and ministerial levels, opened at the Party School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on Jan 16, 2024. 【知识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探索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本质的认识,不断推进金融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积累了宝贵经验,逐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这就是: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金融高质量发展要深化准入制度、交易监管等改革,加强监管协调,坚持宏观审慎管理和微观行为监管两手抓、两手都硬、两手协调配合;要统筹金融管理资源,加强基层金融监管力量,强化地方监管责任,做到抓小抓早、防微杜渐;要建立监管问责制,由于监督不力、隐瞒不报、决策失误等造成重大风险的,要严肃追责;要解决金融领域特别是资本市场违法违规成本过低问题;要提高金融业全球竞争能力,扩大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风险能力,提高参与国际金融治理能力;要培养、选拔、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精通金融工作的干部队伍。 【重要讲话】 要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和规则影响力,稳慎把握好节奏和力度。 By boosting opening-up, China will work to enhance the efficiency and …

【世界说】“美国标准”可360°旋转!美记者新书揭露美国如何隐瞒其军事机器所造成的人类损失
1 year, 5 months ago

【世界说】“美国标准”可360°旋转!美记者新书揭露美国如何隐瞒其军事机器所造成的人类损失

China Daily  

中国日报网7月26日电 综合外媒报道,美国进步媒体评论家诺曼·所罗门(Norman Solomon)在其新书《看不见的战争:美国如何隐藏其军事机器造成的人类损失》(War Made Invisible:How America Hides the Human Toll of Its Military Machine)中揭露了美国是如何在美国人民和其外交政策的受害者之间筑起一道精神之墙以及美国战争暴力的现实是如何被掩盖的。 新大陆组织网站报道截图 所罗门在新书引言中写道:“方便的沉默和欺骗性信息传递的模式,就像五角大楼的炸弹和导弹一样,是永久战争所必需的,这种模式是如此熟悉,以至于它们看起来很正常,甚至是自然而然的。要启动一个更加民主的进程,就必须拨开迷雾,因为迷雾掩盖了军国主义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实际动态。” 在采访中他表示,美国政府和民众之间“有一堵墙”,信息或错误信息往往是共享的,被排除在外的东西——沉默——也是共享的。一个例子是,美国在海外有750个军事基地,每年的军费开支相当于排名其后 的10个国家的军费开支。这些并不是国家机密,只是很少被提及。贯穿整本书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在墙的另一边,有人受伤,有人被杀,而美国人却看不到。 所罗门指出,美国的外交政策——对霸权(经济、军事等)的持续追求,不仅掠夺了美国国内资源用于海外战争,而且其他地方的人们也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美国战争状态的影响。美国在自我宣传中自诩是一个多么人道的社会,强调生命的宝贵和对孩子的爱护等,但那些在交火中或直接或间接受到美国军事火力打击的人的生命,却被默认为是无足轻重的。 美国记者内森·罗宾逊(Nathan J. Robinson)表示,难道美国真的只会义正词严地谴责别人的暴行,然后犯下更严重的暴行吗?所罗门对此表示了赞同并表示,美国是否要有一个单一的人权标准?对于各国的国际行为,美国会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吗?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美国标准是可以被360°旋转的。所罗门说,只要美国想抹去历史,就会抹去它。当俄乌冲突爆发时,许多美国媒体都对使用集束炸弹进行了过度谴责。 美售乌集束武器借机处理过期军火。(来源:中国日报 作者:蔡艨) 然而,美国政府本月早些时候宣布向乌克兰提供价值8亿美元的额外军事支持,其中首次包括被美国法律划归为违禁类别的大杀伤力集束弹药。此举随即在美国国内引发抗议声浪,也遭到联合国、英国、奥地利、伊朗以及美国国内人士等多方担忧和反对。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当地时间20日表示,乌克兰正在“有效”地使用美国提供的集束弹药。 所罗门提到,正如“战争成本项目”(Cost of War Project)所记录的那样,在过去20多年里,所谓的反恐战争直接造成近100万人死亡,而通过连带效应增加的人数是这一数字的数倍,其中绝大多数是平民——这就是一个现实。据他获得的数据显示,美国政府通过所谓的反恐战争在世界上杀害的人中,即使不是100%,也非常接近于全部都是有色人种。 卡托研究所国防和外交政策研究的高级研究员泰德·盖伦·卡彭特(Ted Galen Carpenter)在新大陆机构网站上撰文称,美国官员总是强调他们对人权的承诺,并极其迅速地谴责其他国家所谓的涉嫌侵犯人权的行为。然而,美国政府的所作所为往往使他们的这一所谓的承诺成为笑柄。美国向乌克兰军队提供极具争议性的武器就是其虚伪的最新例证。 根据国际特赦组织(Amnesty International)的数据,这些小炸弹中有相当一部分(高达6%)是“哑弹”,不会立即爆炸。这些哑弹可能会沉睡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给无辜平民带来隐患。 更糟糕的是,它们闪亮的表面对儿童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卡彭特提到,在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二十年后的今天,伊拉克仍在发生死亡和重伤事件。事实上,在亚洲一些国家,美军半个多世纪前投掷的集束炸弹也造成了可怕的致残事件。 美国“战争机器”拱火牟利。(来源:中国日报 作者:宋晨) 当批评者指出集束炸弹对平民造成可怕的有害影响时,美政府回应说,他们坚持认为,对乌克兰民众来说,在冲突中落下风比集束炸弹可能造成的问题更糟糕。这种漠不关心的态度令人震惊,也引发了外界一系列疑问,比如美国是否会为亲乌克兰的国家提供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辩护?卡彭特指出,提供杀害或残害无辜平民的手段不是——至少不应该是——美国可以接受的价值观。 (编译:马芮 编辑:韩鹤) 【责任编辑:韩鹤】

每日一词∣中国工业大奖 China Grand Awards for Industry
1 year, 9 months ago

每日一词∣中国工业大奖 China Grand Awards for Industry

China Daily  

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获奖名单3月19日公布,19家企业、19个项目获得中国工业大奖。据组织方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介绍,获奖名单涵盖钢铁石化、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等诸多领域。 The seventh China Grand Awards for Industry were announced on March 19, with 19 Chinese enterprises and 19 projects named as winners. 3月19日,获得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的企业代表在领奖。(图片来源:新华社) 【知识点】 中国工业大奖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我国工业领域的最高奖项,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联合12家全国性行业协会共同组织实施,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次。 今年的获奖名单里,有化工新材料、橡胶轮胎关键技术,也有精密铜管智能制造体系、产业节能及自动化方案,从产业基础到前沿技术,涵盖诸多领域。这份榜单彰显了中国制造的硬核实力,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见证。从中也可以看到,中国工业不断强化创新引领、扎实强链补链,迈向中高端的铿锵步伐。 梳理榜单不难发现,向前沿、高端突破是其中共性。这些获奖企业在科技创新、推进成果转化等方面敢为人先,努力闯出一片天地。 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在外部环境深刻变化的今天,坚定创新、努力攻坚是中国企业要练就的“基本功”。“我国工业门类全、体量大,但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亟需加快产业体系升级发展。”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在会上表示,希望获奖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大中小、上下游以及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创新体系。 【重要讲话】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In pursuing economic growth, we must continue to focus on the real economy. We will carry out industrial foundation reengineering projects and research projects on major technologies and equipment; …

2022红点设计概念大奖揭晓 “洞见红点”带你从现场穿越到未来
2 years, 3 months ago

2022红点设计概念大奖揭晓 “洞见红点”带你从现场穿越到未来

China Daily  

“在时代的洪流中,拥有创新思维并保持前瞻性,不断锐意进取,的确是一项特殊的技能。汲取当代精华,创造美好未来,这正是具有附加值的设计概念的魅力所在。” 9月27日,在红点设计概念大奖(Red Dot Design Concept)颁奖典礼现场,红点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彼得·扎克教授(Prof Dr. Peter Zec)作出如上分享。 同期,红点设计概念大奖公布2022年获奖名单。 Trailer Drone 2022红点设计概念大奖 红点之星Red Dot:Luminary Design:Lee SangYup;Company:Hyundai Motor Company, South Korea 放眼于人类对未来世界的探索与想象,2022年,来自全球的38件作品斩获红点设计概念大奖最佳设计奖(Red Dot:Best of the Best),其中,创新型未来移动解决方案作品《Trailer Drone》拔得头筹,摘获本年度红点设计概念大奖最高殊荣——红点之星(Red Dot:Luminary)。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佳设计奖榜单中,近20件来自中国企业/设计师的设计作品闪闪发光,在国际设计舞台表现着中国设计的活力与潜力。 Terracotta Valley Wind 2022年红点设计概念大奖最佳设计奖Red Dot:Best of the Best Design:Guo Chenkai, Lyu Yilei, Sheng Baohua, Zhang Yu, China AI技术、可持续发展、人本主义、家居生活、生命科学……红点设计概念大奖指向的每一个关键词,都在设计的加持下,为未来世界释放出宝贵价值。 期待以鲜活设计激发大众对未来生活的想象,用创新概念指引产业升级进阶,家装家居数字化产业服务平台洞窝,9月特别开启“洞见红点”专题,奔赴新加坡红点设计博物馆现场,带领中国观众云上看红点,掌上品设计,共享红点设计概念大奖的魅力。 通过“荣耀见证”“权威对话”“小窝姐在新加坡”“历届获奖作品”等多个栏目,“洞见红点”多维度展现红点设计概念大奖的精彩,并深度挖掘大奖背后正在蜕变的设计趋势与生活方式。 在人类畅想生活、探索未来可能性的道路上,设计概念无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透过优秀的设计概念,我们得以与未来更快相遇。 38件最佳设计新鲜出炉 Design Concept勾勒未来世相 以创新程度、美感质量、差异化、实现可能性、功能性、情感成分、影响作为评选标准,红点设计概念大奖设置了红点之星奖(Red Dot: Luminary),红点最佳设计奖(Red Dot: Best of the Best)和红点奖(Red …

如果没有成为剧作家 莎士比亚应该是一位出色的植物学家
2 years, 8 months ago

如果没有成为剧作家 莎士比亚应该是一位出色的植物学家

China Daily  

1.有关莎翁与植物的研究,已延续百年 2.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正是莎士比亚出生与辞世的日子 3.赫敏的名字出自莎士比亚作品《冬天的故事》 “植物能说话,奔腾的溪水像书本,石头蕴含道理,万物都有其益处。” 当我们打开莎士比亚作品,会发现自然万物早已破土而出,一路攀爬进《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哈姆雷特》《十四行诗》……看似点缀,却常常推动着剧情发展。 有关莎翁与植物的研究,已延续百年,世界各地的学者们不断从植物里发现莎翁故事的隐秘脉络,以及不同剧情里远超当时植物学、医学、药学认知的科普应用。 莎翁的博学,令所有人惊讶。 而他留给我们的惊喜,远不止于此——他的作品,是与古希腊罗马神话、《圣经》齐名的三大西方文化母本之一;而他本人,是词汇量最大的英语作家。 有人统计过,莎翁作品中共使用了43566个单词,英语世界常用的词汇和表达中,大约有2000个来自莎剧和十四行诗。 400年来,他的作品经久不衰,影响无数文人墨客。歌德曾说“我读到他的第一页,就使我这一生都属于他了”;雨果为莎翁做传,出版《论莎士比亚》,认为“莎士比亚这种天才的降临,使得艺术、科学、哲学或者整个社会焕然一新”;博尔赫斯写下精妙的比喻“上帝梦见了世界,就像莎士比亚梦见了他的戏剧”;马克思则称之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莎士比亚的作品有时代色彩,却没有时代局限。如今世界各地轮番上演着莎翁的戏剧,出版物排行榜上也常能看到他的名字,莎翁的名言佳句、经典对白仍被广为流传,甚至融入了人们的日常表达中: What's past is prologue(所有过往,皆为序章) Hell is empty, and all the devils are here(地狱空荡荡,魔鬼在人间) JK罗琳也曾坦言,赫敏的名字出自莎士比亚的作品《冬天的故事》;电影《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中,分院仪式上学生唱诗班的歌词Something wicked this way comes(邪恶之事这就袭来)出自《麦克白》;而这系列电影的取景地——格洛斯特古城,也曾是400年前莎士比亚的长居地…… 莎士比亚曾言:“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他的作品是人们绕不开的经典,199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次大会通过决议,宣布每年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而4月23日,正是莎士比亚出生与辞世的日子。 1985年的纽约,日裔艺术家长谷川纯枝-柯林斯参与了一部名为《莎士比亚派对》的先锋话剧,对自然有着敏锐感受力的她注意到,莎士比亚的台词与诗句中提及了大量植物,而这些植物也逐渐在她的艺术思维中萌芽。她熟读剧作,又身体力行,从布朗克斯区纽约植物园,一路到伦敦郊外的邱园——如此二十余年,研究并绘出莎士比亚植物世界中的每一片树叶与根茎、果皮与花瓣…… 无独有偶,美国作家格瑞特·奎利几乎在同一时期开始做同主题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起,她陆续走访了多位专家学者,深入到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伦敦古文物学会、哥伦比亚大学、大英图书馆……研究和整理莎士比亚作品中的植物,并最终做出科学严谨的考据。 2017年,《莎士比亚植物诗》出版,畅销全球。作者格瑞特·奎利和绘者长谷川纯枝-柯林斯,用20年时间研究莎士比亚著作,以严谨的考据、典雅的绘图,从A到Z,将莎翁作品中散落的170多种(几乎所有)植物拾取汇编:《暴风雨》中的“芍药”究竟是什么?哈姆雷特父亲服下的是哪种毒药?罗密欧和朋友们提到的“欧楂”到底是什么水果?“苹果”其实另有所指? 从纽约到伦敦,前往剧场、博物馆、图书馆和户外荒原……帮助莎剧研究者们解开了困扰几百年的谜团。 正如雨果所说:在莎士比亚作品中,百鸟在歌唱,灌木在抽叶,人们心心相印、息息相通;云彩在游荡,天气时冷时热,晨钟暮鼓,朝发夕至,森林窃窃私语,人们促膝交谈。 【责任编辑:徐子茗】

银幕中的怪物形象,为何令人畏惧又着迷?
2 years, 10 months ago

银幕中的怪物形象,为何令人畏惧又着迷?

China Daily  

来源标题:银幕中的怪物形象,为何令人畏惧又着迷? “我们生活在一个怪物的时代”。 ——杰弗里·杰罗姆·科恩(Jeffery Jerome Cohen) 在当今流行文化、尤其是以电影和电视剧为代表的视觉文化中,“怪物”们牢牢抓住了我们的眼球:今年年初,韩国丧尸漫改剧《僵尸校园》一度被称为“春节期间最火韩剧”;而在即将到来的3月,曾经大热的《王国》系列也将推出第三季…… 从步履蹒跚的僵尸到“形貌昳丽”的吸血鬼;从来自蛮荒的巨兽“金刚”到与现代文明密切相关的哥斯拉;从充满神话色彩的邪神克苏鲁到科技感十足的铁血战士……我们在感到排斥与惊惧的同时又深深着迷于它们的疯狂与怪异。 从事怪物学研究的学者常援引弗洛伊德对“怪怖”(uncanny)的阐释来刻画人们面对怪物时的感受:“怪怖”源自被压抑者的回返,是一种由此产生的畏惧和惊悚。但同时,杰罗姆·科恩也指出:对怪物的恐惧实际是一种欲望,在对怪物的厌恶中人们也被它们吸引,并体会到一种禁忌般的自由和崇高。因此,面对怪物时,人们同时感到“贱斥”和“接近”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情绪,这使得怪物形象成为了一个独特的“谜题”。 在本期读刊中,我们将走近围绕“怪物”产生的种种“谜题”:面对怪物的银幕形象,我们何以既感到“怪怖”又受到吸引,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情绪何以交织在一起;而同时,这些情绪又如何影响了人们面对“怪物”的态度,乃至如何与针对怪物的哲学思考互动。 “怪怖”中的吸引力:作为对“常态”的威胁 电影评论家罗宾·伍德(Robin Wood)曾在《美国恐怖电影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the American Horror Film)中提出一个怪物电影的基本叙事:即“常态”受到“怪物”的威胁。事实上,“怪物”与“常态”的关系也在当代的怪物学研究中得到了强调:在1974-75年的法兰西学院演讲中,福柯认为“人形怪物”既违背了社会法则、又违背了自然法则——换言之,它们打破了作为法律的社会常态和作为规律的自然常态。 因此,当我们声称怪物电影中的怪物构成了对“常态”的威胁时,这一主张也蕴含着“自然”和“社会-文化”的双重意涵:“怪物”既是那种无法在“正常”的认识论之下得到准确认知和归类的怪异生物,又隐喻着在社会常态下遭到压抑或操纵的人类群体。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罗宾·伍德分析了美国恐怖电影中“怪物形象”与“被压抑或操纵之群体”间的对应关系: 如《亡魂岛》(Island of Lost Souls)中的“豹女”隐喻着被压抑的女性性欲,而其中人兽杂交的畸形人则是少数族裔的象征;《德州电锯杀人狂》中出现了退休在家但仍在从事屠宰工作的无产阶级工人;50年代大量科幻电影中外星生物入侵的桥段则反映了苏东阵营的威胁…… 人们面对怪物同时感到“贱斥”和“接近”的机理便在于此:一方面,怪物的银幕形象既“击穿”了人们习以为常的“常态”,又揭示了“常态”之中的操纵和压抑机制,而这些都会令人感到“怪怖”和“惊惧”;而另一方面,随着“常态”被“击碎”,其中操纵性的力量与禁忌也遭到了冲击,进而使人获得了一种“释放”与“解脱”。正如罗宾·伍德所说:它“实现了我们噩梦般的愿望,打破了压迫我们的规范。” 这种机理在僵尸电影的流行上得到了最为突出的体现。有学者指出,丧尸在美国的流行源于1915-1934年间美国对海地的占领。在海地伏都教中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即巫师可以对人施以法术,将其变成没有意识的“还魂尸”,这些“还魂尸”会成为主人的奴隶,为他从事无休无止的劳动。 不难发现,成为“丧尸”意味着个人意识的泯灭和尊严的丧失,是一种典型的物化过程,而此种物化过程和美国普罗大众在大萧条期间的体验产生了共鸣:大萧条使得成千上万的劳工意识到了自身被物化、操纵的处境和失去尊严与意义的生活。因此,当人们恐惧于“丧尸”和成为“丧尸”的命运时——这实际是对现实中物化过程之恐惧的移置。丧尸揭示出了在“常态”之下被“压抑”和“正常化”的物化过程,进而唤起了人们的恐惧。 在《活死人黎明》(Dawn of the Dead)中,罗梅罗(George A. Romero)试图以丧尸来回应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新常态——甚嚣尘上的消费文化。在影片中,丧尸被购物中心所吸引,因为他们依稀记得“这是生活中的重要场所”。他们依其本能地逛街、试衣……丧尸对食用人肉具有无可抑制的渴望,这本就使其适合于表征资本主义社会无休止的消费和不断扩大的积累。而发达资本主义时代已经摆脱了过去的“萧条”,取而代之的是深深嵌入日常生活的消费主义文化。人们早已对此习以为常,以至于很难看出这是一种操纵性的力量。借助僵尸的形象,罗梅罗以“间离化”的方式重新使之变得怪诞、可怖且令人震惊。同时,在罗梅罗的电影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丧尸的冲击令父权制、种族歧视等常态之中的压抑性力量丑态毕露并行将崩溃,这恰恰呼应了罗宾·伍德关于怪物之吸引力的解释,即它打破了压迫我们的规范。 在21世纪,还有许多丧尸电影的内容及其流行与全球化时代的移民问题相关。例如,罗梅罗在其第四部僵尸电影——2005年上映的《死亡之地》(Land of the Dead)中刻画了僵尸围困下的匹兹堡。有学者指出,影片中匹兹堡的防御措施很容易让人想起美墨边境对非法移民的防控: 为确保现状,匹兹堡的领导者建造了世界上最极端的边境安全体系——炸毁桥梁、设置路障、用电网和武装警卫保护该地区免受入侵;在仇外心理的支配下,士兵会射杀任何入侵者。这些安全措施让人想到最近在美墨边境建立的围栏,以及发生于乔治·W·布什担任总统期间的,关于部署国民警卫队守卫美国南部边境的讨论。 在2006年的加拿大电影《僵尸管家》(Fido)中更是出现了这样的设定:人们竖起围墙和电网:在围墙之内,丧尸被“驯养”并戴上项圈,为人类从事各种劳动(如家政服务),而在围墙之外则是徘徊无定的“野生”丧尸,他们被视为潜在的威胁而予以消灭和防控。 这同样极易令人想起移民的处境。在边境之外,他们视为威胁,当媒体用“移民潮”来形容他们时,这种修辞与丧尸电影中常见的“尸潮围城”何其相似。而即便进入边境之内,他们同样被视为潜在的不安定因素,因而被加以严格的管控(项圈)。他们的生命遭到档案化和编码化,其从事的主要也是家政等“低端劳动”。 简言之,丧尸是已经死去却还保留着部分生理机能的“活死人”,而移民却是虽保有生命但其生命得不到保障的“赤裸生命”。二者的同构性使得为文明社会所压抑的,对移民的恐惧在丧尸形象上找到了移置的载体。由此,愈演愈烈的移民危机在丧尸那里找到了令其得以“回返”的突破口。 “怪物”、“怪异性”与“常态”:哲学家们的反思 在上文中,我们全部的论述都建立在这样一个前提之上:即“怪物”是一种对“常态”的偏离。只有当我们秉持这一前提时,它的出现才会在颠覆“常态”的同时揭示出“常态”的荒诞,进而令我们产生“贱斥”和“接近”的情感,并启动对“常态”的间离与反思。而这一前提可以追溯到一系列由来已久的哲学信念。在“论动物的生殖”中,亚里士多德曾论述“怪胎”的产生。他表示: 当某些事物若循乎常例应行的方式出现而今却以另一方式遭逢时,就称为反乎自然。实际上怪胎诸例固然有违于动物界的现行规范,若试详究其蕴,也不全出偶然,而还是循从于某些可捉摸的方式的;当合乎自然的式因(本因)未能操持自然的物因(原料)时,便发生怪样。 简言之,基于“四因说”,亚里士多德认为各个物种的“形式因”规定了它们的“正常形态”。而“怪物”和“怪异性”则被定义为“质料因对形式因的偏离”——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怪物偏离了其所属物种的“正常形态”。 在中世纪到现代早期,人们倾向于认为“怪物”一词源于“显示”(monstrare)或“警告”(monere)。一方面,他们接受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怪物是对”形式因”的偏离;而另一方面,怪物的出现被赋予了更多的解释学意涵:怪物之所以出现,往往是为了“显示”某种讯息、预兆或警告。例如,1495年台伯河发生泛滥,据说有人在河床上发现了一具长着驴头的怪物尸体,当时的人们普遍将其视为不祥之兆。而这一怪物的图像后续流传到了德意志境内,马丁·路德和梅兰希顿在与天主教互相攻讦的过程中对此加以应用,将其解释为天主教会腐败和上帝不悦的标志。蒙田在《随笔集》中也记载过一名畸形儿:他只有一个脑袋,但这个脑袋却和两个躯干连接在一起。蒙田显然对时人以“预兆”来解读“怪异性”的做法十分熟悉,他说: “这双重的身体和这些不同的器官,连结在同一个脑袋上,这真可以给国王提供一个好预兆:我们国家的各部分将会继续置于他和谐的统治下。不过,还是不去管它吧,免得将来事实与此不符,最好等事情发生后再来作预言,以便事实与预兆相符合。” 然而,以特定的“预兆”来对“怪异性”加以解读,这一举措本身显然就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因而我们可以看到,蒙田对这种解释方式也多有嘲弄。更重要的是,所谓的“常态”和“标准”是否真的如亚里士多德的“形式因”一般边界分明?关于这一问题,现代早期思想家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在《随笔集》中,蒙田认为: “我们把违背惯例称作违背自然,其实世界万物均为大自然的产物……我们所谓的畸胎,在上帝的眼里并不是畸胎。上帝的创造无边无沿,他所看到的形式也是无穷无尽。看来,使我们不胜惊异的那个形态,不过是同一类的另一种形态,只是人类尚未认识罢了。” 而约翰·洛克也在《人类理解论》中记载了一个类似的故事。僧侣圣马丁出生时形貌丑陋,几乎“被逐于人类之外”,甚至有人想将他处死。但圣马丁最终侥幸得活,并成为了一名德高望重的僧正。洛克由此认为,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物种间确定不移的界限。人们用以进行区别和分类的“标准”及“本质”无非是“人为制定”的“名义性本质”。因此,“正常”与“反常”的界限只是人类的赋名和建构,并不存在于自然之中,而且此类界限也需要根据人类的实际生活经验来予以灵活调整。 不难发现,蒙田和洛克的观点与“怪物电影”颇有异曲同工之处;二者都借由“怪物”的存在来揭示出“常态”中的不尽合理之处,并主张对常态加以反思和调整。而相较之下,当代的后人类思潮则显得更加激进。在相当一部分后人类学者看来,仅对“常态”与“反常”的差别进行反思和调整并不足够,此种差异需要彻底被“取消”。在哈拉维的作品中,她所倡导的是一种多物种(包括所谓的“怪物”)之间不分彼此、无计差异与优劣的共存。如她所说: “在最好的意义上,克苏鲁们是怪物:它们展示和履行了地球诸物种的进程和生物在物质层面的多种意义.在怪物纪中,彼此生在一起、死在一起是对人和资本的命令最激烈的回应。” 在亚里士多德和蒙田、洛克那里,怪物仍然以他者的面貌出现,是令人们感到“震惊”乃至“悚然”的存在:二者的不同仅在于,在亚里士多德眼中,怪异性与常态截然对立;而在蒙田、洛克那里,怪异性则不断冲击常态,迫使常态做出调整和变更。但在哈拉维眼中,怪物彻底失去了“他者性”,也不再令人觉得可怖。正如学者姜宇辉所评论的:在这幅“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浪漫图景之中,曾令亚里士多德殚精竭虑的那种怪物的可怖的强力和暴力早已荡然无存。甚至在洛夫克拉夫特那里如此骇人听闻的“克苏鲁(Cthulhu)”这个终极怪物,也在哈拉维的生花妙笔之下无形间化作创世神话中那孕育万物的温柔母体(Chthulu)。 当怪物不再“可怕” 与“怪物”不分彼此地共存,这样的结果是否真的是可欲求的呢?对此,另一部丧尸电影,上映于2004年的《僵尸肖恩》或许可以给出一个回答这一问题的视角。 和不少丧尸电影一样,僵尸肖恩试图用“丧尸”来隐喻人们物化而麻木的生活状态:主人公肖恩并没有变成丧尸,但其生活却与丧尸无异:四体不勤,没什么值得一提的人际关系,以机械重复的方式度过每一个日子,唯一的乐趣是和肥宅好友一起打游戏……但和以往的丧尸电影不同,带来此种物化生活的“常态”并没有随着丧尸的爆发而被颠覆。相反,在影片结尾,军队力挽狂澜,生活恢复常态,而“非人”的丧尸竟也成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发现丧尸还保留着“生前”的习惯,因此:“喜欢当超市营业员的僵尸继续在超市门外整理推车;一个女人每天与自己的僵尸丈夫同床共枕,肖恩甚至可以继续和他变成僵尸的肥宅好友一起打游戏……”轰轰烈烈的丧尸爆发不过是向“庸常生活”这潭死水中投下的小小石块,涟漪散后,人们继续麻木而物化的生活。 在某种意义上,《僵尸肖恩》的结尾正是哈拉维“共存”理想的实现。人们真正和“丧尸”这个“非人”不分彼此地生活在了一起。但与这种“共存”相伴的,却是人们失去了对自身生活之“常态”加以批判的可能。“丧尸”的存在本应带来“怪怖”和“惊惧”,让人惊觉“原来我过着和丧尸无异的生活”,进而“揭穿”生活背后的物化机制;但在《僵尸肖恩》中,反而是物化机制把“丧尸”拉入了这种一潭死水的状态,人们毫无惊惧地接受了丧尸成为生活的一员。 由此不难发现,我们诚然不能过分地执着于常态与反常的区分,这样的区分很容易导致对他者的贱斥。然而,人们在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思考时,也不可避免地需要以他者作为自己的参照。以此观之,彻底取消自我和他者的区别将令人们失去反观自身生活的可能。而且,此种行为往往不是真正地包容他者的他性,而是将他者拉入自身的“常态”之中——就如同《僵尸肖恩》中人们平定了僵尸暴乱后,让僵尸继续参与人类生活。这看似是与他者共舞,实际是令僵尸转变为人类社会这一巨大机器上的螺丝钉,将其拉入人类生活的同一性暴政。 在《市场的怪物:僵尸、吸血鬼和全球资本主义》(Monsters of the …

观中国 | 为何要在反华路上一条道走到黑?丹麦学者起底西方“心魔”
3 years, 1 month ago

观中国 | 为何要在反华路上一条道走到黑?丹麦学者起底西方“心魔”

China Daily  

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对中国缺乏了解,却抱有深刻的意识形态偏见。他们把中国当做最新的“假想敌”,不遗余力地打压、抹黑中国,挑起意识形态纷争。这种做法不仅无知而且危险,其目的是为了构建起一套服务于军工-媒体-学界复合体的意识形态结构,但最终西方可能被自己编造的谎言所反噬。 我今年70岁了,长期以来,我总是听人说,“俄罗斯人有一天会发动突然袭击,并在48小时内占领巴黎”云云。我们西方国家好像很弱——也许现在还不是,但如果我们不大幅增加国防经费,我们将在未来五年内变得很弱。 而眼下,我们,也就是西方,已经陷入另一场“冷战”——中国是新的最大敌人。 在西方主流媒体中,你读到和听到的都是关于中国的负面报道,包括它的发展状况、领导人、执政党和政策;你不可能了解到,在民众对政府满意度排行榜上,中国排行第一。美国哈佛大学一项权威调查显示,中国民众对中国政府的满意度高达近95%,而美国民众对美国政府的满意度仅为38%。中国已经有超过7.5亿人脱贫,在国内彻底消除了极端贫困。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无知 其实,大多数西方人根本不了解中国,对中国的历史、发展、社会和思维方式一无所知。你越是不了解中国,从来没亲自到过中国,那就越容易对中国产生负面印象。 对抗、谴责、打压、遏制,最终战胜中国,成了美西方现在唯一的外交政策目标。在美国,甚至有相关法律做支撑:根据《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美国计划拨款15亿美元用来培训媒体人员,专门从事关于中国和“一带一路”倡议的负面报道。要知道,“一带一路”倡议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国际合作项目,涉及140多个国家,甚至连欧盟和北约成员国意大利也是参与方之一。 再结合美国的媒体宣传,你就不难明白,美国所标榜的“媒体自由、多元、客观、独立”理念已死——不是被别人杀死,而恰恰是被美国自己杀死,被那些美国怎么说自己就怎么报的“主流媒体”杀死。 图片来源:东方IC 盲从 苏联时期,可能没多少苏联人真的相信《真理报》,但在西方国家,大多数普通人仍然对主流媒体和社交媒体上的信息深信不疑(如果他们对自己国家或地区以外的世界还算关心的话)——然而这些媒体恰好在反俄、反华、反伊朗的态度上高度一致,而对亲北约、亲美国、亲军事、亲战争或干预的观点却不做批评或质疑。 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已经走得很远了。在不久前的德国大选期间,我收听了最后一场各党派领导人辩论,发现在辩论主持人说到“俄罗斯和中国是大威胁”时,竟没有一个政党领导人提出反对,就好像这是事实一样。所有党派的领导人都或多或少地认为,北约成员国有必要把军费开支增加到GDP的2%。这根本不是理性的观点。正常的逻辑应该是:一国军费开支多少,要看它真正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威胁,而不是随GDP而增减。 然而这就是现实:如今他们的认知水平就是这样,关于和平、裁军的话题要么消失不见,要么备受质疑。这种反智主义和肤浅的军事安全思维必然会起到反噬作用,尤其是对那些盲目追随美国的人,正如当年东德盲目追随苏联。 图片来源:新华社 病根 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是植根于西方世界内部的偏执。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曾在他著名的告别演说中警告人们“当心军工复合体”;然而在西方,其实有一个比军工复合体运作水平更高、实力更强大的利益集团,那就是“军工-媒体-学界复合体”。 但仅仅是偏执还不足以解释一切。这种偏执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军工-媒体-学界复合体、或者说是军国主义的影响力——而这无疑带有自我毁灭的危险。军国主义就像酗酒或吸毒成瘾的人,总是过段时间就要“来上一口”,让自己“爽”一下——如果不及时寻求帮助的话,他迟早让自己给“作”死。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同时我们还看到,西方习惯于用自己的阴暗面来揣度其他国家。他们总是对别人的“错误”指指点点,但其实那些“错误”恰恰是他们自己做得乐此不疲的事情。比如说,西方经常指责中国“侵犯人权”,但事实却是,中国使7.5亿人脱贫,而美国至今仍有大约20%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还有,西方怎么能让我们相信,已经200年没有侵略过任何国家的伊朗,竟对世界构成了威胁? 在西方眼中,好像到处都是敌人——他们也确实需要“敌人”,这是一个脆弱、分裂的社会的标志。一个正常人,不会看见谁都觉得像敌人,只有当对方变得跟自己一样时,才把他当朋友。问题出在哪里呢?就出在缺乏自信和安全感。 还有一个词可以恰如其分地描述西方的世界观,那就是“二分法谬论”,即这个世界是“非黑即白”的,不存在“中间地带”:我们就是好,他们就是坏;东方就是要对抗西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就是对立的;要么站亚当·斯密,要么站马克思;要么支持我们,要么支持我们的敌人;要么主动顺从我们,要么被我们征服;要么接受我们的“普世”价值,要么被妖魔化,受到惩罚。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与此相叠加的是西方人心中一种基督教传教士“把上帝福音传遍世界每个角落”式的热情。北约在130多个国家建有700-1000个军事基地,还组建特种部队,在他们感觉有敌人“潜伏”的地方搞情报渗透,发动大规模心理战,利用媒体编造谎言,植入他们的叙事——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是为了共同利益。 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西方真的正在走下坡路——对此,他们自己坚决不能承认。美国等西方国家现在的行为就像一个老家长——他行将就木,觉得自己正在失去权力,他作为领袖、权威和榜样的角色越来越被忽视,如同一个老师不但管不住学生,反而甚至被一些学生嘲笑。 西方害怕终有一天,“真理报时刻”将会降临到自己头上。到那时候,西方民众将发现,他们再也不能相信西方媒体告诉他们的东西——因为他们可以自由地接触到另类观点,从其他国家的媒体和新闻机构,以及真正的独立消息源来获取和利用信息。 届时,就像1989年柏林墙上的砖头一块一块地掉下来一样,人们会逐渐认识到:这个体系压根不是他们告诉我们的那样为了民主、自由、人权、世界的共同利益与和平——它只是一种宣传。而这种宣传还只是冰山一角,在它的下面是国家利益深冰,还有几艘“攻击型核潜艇”,分别叫做“军事”“政治”“心理”和“文化”。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部分西方人认为,一些国家在军事上、体制上,甚至道德、种族和文明方面处于弱势,他们打心眼里瞧不起这些国家。西方为了打好宣传牌,需要不断地把自己定义为更高级、更优秀、更强大的人,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公共利益,只有这样才能拥有“低等国家”做梦也想不到的特殊权利。 抉择 我认为,西方面临的唯一威胁就是西方自己。西方编造出出种种“威胁”,都是为了构建起一套服务于军工-媒体-学界复合体的意识形态结构。这是一部危险的“永动机”。 因此,对于西方这种意识形态操弄,以及由此创造出的“敌人”形象和人为煽动的恐慌情绪,我们不应一味地接受,而要予以坚决反对、批判,并敢于提出不同见解。 如果西方领导人没了“敌人”就活不下去,那我们可就全都遭殃了。我决不认为这是个好选择。上世纪70年代,美国动漫大师沃尔特·凯利 创作的漫画人物Pogo有句名言:“我们遇到了敌人,他就是我们自己。” 说到底,我们希望看到的情景是,世界各国领导人齐心协力,为各国人民服务,并且表示:“我们一致同意,减少(比如说减半)武器装备和军备竞赛带来的浪费,把省下来的数万亿美元用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把富余出来的人力和其他资源用于创造共同福祉。我们要首先把彼此伙当做伴和朋友,要开展合作而不是对抗。” 遗憾的是,似乎没有人有这样的远见,因此我们正朝着空前的灾难越滑越远。但是只有当我们明白这一点,并且当西方实现“华丽转身”,在一个政治上多极、文化上多元、军事上非对抗的世界里成为一个强大而健康的合作伙伴的时候,人类才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我们才会更容易在气候变化、贫困、全球民主、发展、水资源、文化教育,以及和平问题上找到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 本文原标题为 "Real enemy of West is West itself, not China"

鞠传江:全球抗“疫”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精髓
4 years, 8 months ago

鞠传江:全球抗“疫”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精髓

China Daily  

鞠传江:全球抗“疫”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精髓 疯狂的新冠病毒此时正在全球肆虐,它更像一场无法抵挡的“病毒飓风”横扫全球,已经使全球超过240万人感染,同时夺去了超过16万鲜活的生命。 世界真的是病了,每一分钟都有新的被感染者,每一天醒来看到全球被感染的数字都在跳跃上升,新冠病毒的疯狂真可谓让人心惊肉跳。 来自世卫组织的数据:截止北京时间4月20日13点,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逾240万例,死亡病例逾16万例。中国以外全球新冠病毒感染者超过2231599人,死亡达到160671人。欧洲和美国成为全球疫情的“震中”,其中美国达到759687人,西班牙达到198674人、意大利达到178972人、法国达到154098人、英国达到121173人、德国达到146551人、土耳其达到86306人、伊朗82211人、俄罗斯42853人。而仅仅一个月前全球感染人数为244421例,也就是说,目前全球感染人数是1个月前的9.84倍,由此可见新冠病毒的传播速度何等惊人! 全球化的时代,病毒没有国界,而没有特效药的新冠病毒更是无所阻挡,人类的命运在凶狠的新冠病毒面前真正是休戚与共、难分彼此。全球正面临着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最大人类生存危机。疫情防控,阻断传播,最有效的办法是隔离、防护与保持距离。从感染者救治方面说,则考验着每个国家的应急防控体系、救治能力和医疗水平。 这次新冠疫情成为全球各国的一次生死大考。有人说,病毒偷袭中国,人们对其一无所知,中国是没有任何准备的“闭卷考试”,而全球其他国家则是有中国考卷可以抄的“开卷考试”。然而中国用人民战争的方式不仅闯关通过大考,还为世界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经验,世界卫生组织不断向全球推广中国经验,众多国家复制中国“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等经验应对疫情也取得良好成效。然而,有一些国家无视世卫组织的警告,更不愿学习中国的经验,在疫情肆无忌惮地冲击下,他们考“砸”了,更有甚者考“糊”了。从欧洲和美国两个疫情“震中”不断飙升的感染数字就可以看出其“砸”和“糊”的程度可谓惨不忍睹。 欧洲总人口不到7.5亿,是中国人口的53%,截至4月19日晚6时,欧洲新冠确诊病例累计超过115万,成为世界上新冠疫情最严重的两大地区之一。其确诊感染人数是中国的13.6倍,而死亡人数是中国的21.84倍,按人口比例计算欧洲人口的感染率是中国的25倍。尽管,近几天欧洲部分国家感染数字趋于平缓和下降。但是,世卫组织依然警告,欧洲仍处于新冠大流行的“暴风眼”,切不可掉以轻心。 再看美国,不足中国四分之一人口的美国,截至4月20日14时,美国感染总人数为75.97万人,其感染人数是中国的9倍,死亡人数是中国的8.76倍,而按人口比例计算美国感染人数则是中国的37.8倍。4月11日,美国50个州就全部宣布进入“重大灾难状态”。中国在仅仅救助湖北一个省尚且需要集中全国的医疗精英力量,对新冠病毒成功地打了歼灭战。而美国50个州全部进入“重大灾难状态”,整个国家则陷入医疗体系崩溃境地,根本无法相互支援,出现了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之间相互争抢医疗物资和总统与州长之间的争夺权利的闹剧。此时,美国面临着救助医疗资源短缺,医疗机构瘫痪,疫情处于失控状态。特朗普总统领导下的美国真的成为感染人数“世界第一”了! 医疗水平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在疫情面前尽失颜面,形象惨遭损毁。在重大灾难面前,应急机制失灵,国家战略储备缺失,国家政令不通,救助物资短缺,组织动员不力,医疗抢救滞后,致使无数生命白白失去。 要论医疗水平和医疗资源中国均不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而阻击新冠疫情中国却将发达国家甩了数条街。人们在疑问:怎么会这样?网络上许多人高喊:连复制黏贴、“抄作业”都不会吗? 其实,不是不会而是不为!《纽约时报》4月11日,刊发题为《特朗普为何忽视警告、一错再错》(《He Could Have Seen What Was Coming: Behind Trump’s Failure on the Virus》)长篇报道复盘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特朗普政府的拙劣表现。《华盛顿邮报》也发表长篇深度调查报道,梳理了1月3日特朗普政府收到中方疫情通知之日起的70天里,美国联邦政府应对疫情的过程。一连串决策性错误、系统性失误,使美国失去控制新冠病毒大流行的机会。美国拥有更多专业人才、资源和流行病学经验。而现在美国可能被新冠病毒灾难性地击败,死亡人数超过其他任何国家,最终还可能超过美国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死亡人数的总和。 近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制作了名为《特朗普回应新冠疫情演变史》的视频,回顾了从美国发现第一例确诊病例,到4月16日这两个多月之间,特朗普对疫情的不断变化和自相矛盾的说辞。这家媒体还编辑了特朗普在疫情发布会的荒唐“金句”。有评论说,特朗普在每天都出现在发布会上,但是其更像是一个满嘴跑火车的脱口秀演员,而全然没有一个全球第一大国领袖的风范。 特朗普总统面对疫情,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消极懈怠,漠视生命,贻误战机,大意失荆州。不珍惜中国以巨大代价换来的经验,丢掉了防控疫情的缓冲期和时间窗。重大灾难面前保经济、谋连任,将自己的政治图谋凌驾于全国人民的生命之上。在错误的理念和决策支配下选择了错误的道路,其结果只能是灾难性的。 正像3月29日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的文章所言,“病毒正在考验资本主义”。疫情冲击下的美国股市剧烈动荡,跳水不断、企业倒闭、大批民众失业。有数据显示,疫情发生以来,美国申请失业金超过2200万人。 不可思议的是,特朗普政府面对疫情泛滥,毫无反思悔改之意,把他和他的政府“做得再好不过了”挂在嘴边,却用“甩锅”法,企图推卸责任。一会儿,将“锅”甩向中国,说中国没有及时向美国通报疫情信息,利用疫情来污名中国,攻击中国政府隐瞒疫情、统计不实等等。岂不知,美国是第一时间向中国关闭国门的。一会儿,又将“耽误”美国疫情的“锅”甩向世卫组织,并以停止向世卫组织拨款相威胁。一会儿又将“锅”甩向民主党和各州政府。特朗普政府用“甩锅”系列闹剧来推卸责任,上演了现实版的“纸牌屋”。美联社在4月10日的报道中称,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大流行,美国总统特朗普正使用“甩锅”政治小计谋,来转移民众对其政府各项失误的注意力。有评论指出,用“甩锅”法转嫁责任是徒劳的,自己生病却让别人吃药,自己犯错却嫁祸于人,只能使自己的病更重、错更大。用傲慢、无知和违背国际社会共识的撒谎、抹黑、“甩锅”术来推卸责任,只能在国民面前失信和国际社会大家庭中丢掉尊严。大灾大难面前要紧的是拿出切实可行的举措控制疫情,减少死亡。 而率先提出“全民免疫”独立独行防疫策略和政策的英国,在大疫情面前不得不掉头转向。这一理论的荒唐,给懒政和不作为找到了台阶,却使成千上万的感染者走上绝望之路。假如真的让6600多万英国民众的60%感染,将有近4000万民众患病,以10%的死亡率计算,一个国家将有400万人死亡。这样,将彻底摧毁这个国家的医疗体系,并将使国家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即便是总人口的10%也将耗尽所有医疗资源,并摧毁整个社会体系,这将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承受的。全民免疫成为流行大疫情束手无策的代名词,成为当政者无视人们生命的理论依据,其从理论上是荒谬的,实践上是残忍的和反人性的。任何一个国家如果走这一道路都会是对人类文明社会的亵渎和极大犯罪。 欧洲疫情的漫延已经给面对疫情不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阻断、隔离疫情传播,而选择“全面免疫”延缓策略的国家以深刻的教训。 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新冠病毒成为人类的共同敌人,人类面临着共同挑战,世界各国只有通过真诚合作才能战胜它。中国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抗击疫情胜利,眼下正全力内防反弹,外防输入,还与世卫组织紧密配合,在全球抗击疫情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全方位推进国际抗疫合作,与全球各国进行疫情信息交流、经验分享、专家支援、物资帮助。截至目前,中国向意大利、塞尔维亚、柬埔寨、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老挝、委内瑞拉、菲律宾、缅甸10个国家派出了12批医疗专家组,帮助他们抗击本国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大批工厂加班加点生产医疗物资设备,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而且向世界各国予以援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向30多个国家提供防护服、口罩、呼吸机、药品等医疗物资。中国完整的医疗物资产业体系也作为全球抗击疫情的最强大物质基础,各种抗疫物资正源源不断向全球供应,全球70多个国家派飞机来中国紧急调运抗击疫情的医疗物资。国际社会对中国在全球抗击疫情中的大国担当给予高度评价。 中国抗疫的经验表明,隔离防护是防止传播最有效的手段,而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也对感染者有很好的疗效。世界各国科学家和医务工作者正全力寻找和研制能够医治新冠病毒的药物。实践证明,来自美国、日本、德国、中国等不同国家的一些药物,包括瑞得西韦、羟氯喹、阿奇霉素、硫酸锌、法匹拉韦、可利毒素在治疗新肺炎中有相当的疗效。中国在疫情中摸索的中药复方“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冠肺炎也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救治前景。包括中国、美国等众多国家正加紧研制疫苗,一批疫苗已经开始临床试验。相信只要有国际社会的合作与努力,人类战胜新冠肺炎的疫苗和药品终将诞生。只要各国团结协作,携手应对,人类终将会战胜这一病毒,取得抗疫的最后胜利。

吴勇:五行,不是你想的金木水火土
5 years, 4 months ago

吴勇:五行,不是你想的金木水火土

China Daily  

吴勇:五行,不是你想的金木水火土 在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中,使用了一个源自2200年前的中医理念“治未病”。《意见》称,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从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转变。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从依靠卫生健康系统向社会整体联动转变。从宣传倡导向全民参与、个人行动的转变。 什么是“治未病“?中医为什么把这个理念作为核心思想之一?现代人如何做到“治未病”? 要理解“治未病“,就要回到先秦、西汉,甚至更早三皇五帝时期古人的世界,通过雪泥鸿爪,像侦探一样拨开历史的迷雾,还原事情的真相。 壹 从甲骨文看“五”的根意义 五,是指事词,等于“二+乂”。“二”代表天地,heaven and earth,“乂”表示互相交错,英语可以翻译为Cross。《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天地间交汇的万物,代表了木、火、金、水、土等宇宙的构成要素。 从现存中国典籍中最古老的《尚书》开始,对“五”的推崇就一直贯穿在先秦百家的哲学理论中。例如将亲属关系划分为父、母、兄、弟、子五类,称为“五典”。 到《西游记》里面,孙悟空被压在如来佛五指幻化的五行山之下。再到金庸先生《倚天屠龙记》对明教护坛奇兵‘五行旗’的描写。 为什么古人对“五”这个数字如此重视呢? 贰 “五行”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中的应用 《尚书》提出天地间万物都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构成。 到了战国时期,齐国哲学家邹衍将先秦哲学对“五”的崇拜推向了极致,五脏也被赋予了五行的属性。西汉成书的《黄帝内经》最终明确: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 如果我们按照古人认知世界的方式会发现自然界确实有许多事物与“五”有关:天上可以用肉眼看见的行星有五颗,即木、火、土、金、水五星。 叁 五行,不是你想象的金木水火土 中国古代哲学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它强调整体,旨在描述事物的运动形式以及转化关系。 简而言之,阴阳是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五行是原始的系统论,被广泛用于中医、堪舆、命理、相术和占卜等方面。五行的意义包涵借着阴阳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水(代表润下)、火(代表炎上)、金(代表收敛)、木(代表伸展)、土(代表中和)。 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中医理论中“五脏”脱离了它们具体的生理功能,成为了代表调节人体机制的五个抽象符号。即:水的浇灌使草木生长,草木燃烧产生火焰,火燃尽后生成土灰,矿土经过提炼可以得到金铁,金铁器物放在室外最容易聚集露水。这就是五行相生的关系。 而水可以浇灭火焰,火可以融化金属,金属刀斧可以砍断树木,树木可以扎根于坚硬的土壤中,土可以筑坝阻挡河水,这就是五行相克的关系。 肆 WHO对“五行”的翻译 世界卫生组织对“五行”的定义为:five phases theory: wood, fire, earth, metal and water, and their movements and changes.木金水火土,五种元素的运动与变化。 解释为:One of the philosophical theories of medical practice in ancient China, concerning the composi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physical universe, …

吴勇:五行,不是你想的金木水火土
5 years, 4 months ago

吴勇:五行,不是你想的金木水火土

China Daily  

吴勇:五行,不是你想的金木水火土 在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中,使用了一个源自2200年前的中医理念“治未病”。《意见》称,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从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转变。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从依靠卫生健康系统向社会整体联动转变。从宣传倡导向全民参与、个人行动的转变。 什么是“治未病“?中医为什么把这个理念作为核心思想之一?现代人如何做到“治未病”? 要理解“治未病“,就要回到先秦、西汉,甚至更早三皇五帝时期古人的世界,通过雪泥鸿爪,像侦探一样拨开历史的迷雾,还原事情的真相。 壹 从甲骨文看“五”的根意义 五,是指事词,等于“二+乂”。“二”代表天地,heaven and earth,“乂”表示互相交错,英语可以翻译为Cross。《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天地间交汇的万物,代表了木、火、金、水、土等宇宙的构成要素。 从现存中国典籍中最古老的《尚书》开始,对“五”的推崇就一直贯穿在先秦百家的哲学理论中。例如将亲属关系划分为父、母、兄、弟、子五类,称为“五典”。 到《西游记》里面,孙悟空被压在如来佛五指幻化的五行山之下。再到金庸先生《倚天屠龙记》对明教护坛奇兵‘五行旗’的描写。 为什么古人对“五”这个数字如此重视呢? 贰 “五行”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中的应用 《尚书》提出天地间万物都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构成。 到了战国时期,齐国哲学家邹衍将先秦哲学对“五”的崇拜推向了极致,五脏也被赋予了五行的属性。西汉成书的《黄帝内经》最终明确: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 如果我们按照古人认知世界的方式会发现自然界确实有许多事物与“五”有关:天上可以用肉眼看见的行星有五颗,即木、火、土、金、水五星。 叁 五行,不是你想象的金木水火土 中国古代哲学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它强调整体,旨在描述事物的运动形式以及转化关系。 简而言之,阴阳是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五行是原始的系统论,被广泛用于中医、堪舆、命理、相术和占卜等方面。五行的意义包涵借着阴阳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水(代表润下)、火(代表炎上)、金(代表收敛)、木(代表伸展)、土(代表中和)。 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中医理论中“五脏”脱离了它们具体的生理功能,成为了代表调节人体机制的五个抽象符号。即:水的浇灌使草木生长,草木燃烧产生火焰,火燃尽后生成土灰,矿土经过提炼可以得到金铁,金铁器物放在室外最容易聚集露水。这就是五行相生的关系。 而水可以浇灭火焰,火可以融化金属,金属刀斧可以砍断树木,树木可以扎根于坚硬的土壤中,土可以筑坝阻挡河水,这就是五行相克的关系。 肆 WHO对“五行”的翻译 世界卫生组织对“五行”的定义为:five phases theory: wood, fire, earth, metal and water, and their movements and changes.木金水火土,五种元素的运动与变化。 解释为:One of the philosophical theories of medical practice in ancient China, concerning the composi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physical universe, …

每日一词∣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major country diplom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5 years, 4 months ago

每日一词∣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major country diplom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hina Daily  

2019年上半年,习近平主席的外交活动日程排得满满当当,4月至5月,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主持或出席了3场主场活动,6月份,又在一个月内4次出访、出席4场重要国际会议。习近平主席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断开拓新局面。 President Xi Jinping has led new adva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jor country diplom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2019年4月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圆桌峰会(图片来源:新华社) 【知识点】 在2018年6月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10个方面:坚持以维护党中央权威为统领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增强战略自信,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坚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以深化外交布局为依托打造全球伙伴关系,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坚持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持以对外工作优良传统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为方向塑造中国外交独特风范。 【重要讲话】 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良好外部条件。 We should thoroughly implement the thought on diplomac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continuously facilitate a favorable external environment for realizing the Chinese Dream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and promoting the building of a …

每日一词∣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major country diplom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5 years, 4 months ago

每日一词∣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major country diplom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hina Daily  

2019年上半年,习近平主席的外交活动日程排得满满当当,4月至5月,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主持或出席了3场主场活动,6月份,又在一个月内4次出访、出席4场重要国际会议。习近平主席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断开拓新局面。 President Xi Jinping has led new adva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jor country diplom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2019年4月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圆桌峰会(图片来源:新华社) 【知识点】 在2018年6月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10个方面:坚持以维护党中央权威为统领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增强战略自信,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坚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以深化外交布局为依托打造全球伙伴关系,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坚持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持以对外工作优良传统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为方向塑造中国外交独特风范。 【重要讲话】 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良好外部条件。 We should thoroughly implement the thought on diplomac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continuously facilitate a favorable external environment for realizing the Chinese Dream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and promoting the building of a …

ACT做你的幸福教练 第三代认知行为浪潮下的“行动派”
5 years, 8 months ago

ACT做你的幸福教练 第三代认知行为浪潮下的“行动派”

China Daily  

ACT创始人、行为和认知治疗协会(ABCT)主席 斯蒂芬·海斯 教授什么是“接纳承诺” “中国第二届接纳承诺疗法高峰论坛”虽已落幕,而论坛上排名人类历史上第9影响力(注:2007年由谷歌学术排名)的心理学家海斯“大神”举手投足展现出的神韵,以及ACT中国领航人、中科院心理所博士后导师祝卓宏发出“一起行动”的呐喊,仍栩栩如生,历历在目。或许,这就是心理学的魅力,直达人心的力量。 那么,什么是接纳承诺疗法呢?正如ACT三个字母所展现出的字面含义——行动,而本届大会的主题就是“跳出头脑,融入生活”。ACT是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接纳Acceptance、承诺Commitment和治疗Therapy。恰恰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合起来的“ACT“,也呈现出这一心理学治疗流派的精华,让来访者明确价值观,回到生活中,采取行动,不再被生活中一些不可避免的心理障碍卡住。ACT这三个英文字母组成的英文单词,正是“行动”的意思。应该说,这是一个一语双关的英语命名,而恰恰祝卓宏教授在美国学习时,看到了“ACT”的东方智慧,历经15年,将接纳承诺疗法引入中国,为中国引入第三代认知行为浪潮完成了重要的一块拼图。所谓的认知行为疗法第三浪潮,是指超越传统认知行为疗法的范畴,创造性地运用静观、艺术、冥想、认知离解等技术,来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的治疗方法。 ACT中国领航人、中科院心理所博士后导师祝卓宏教授为什么要“接纳承诺” 在北师大心理学中的演讲,海斯教授用了一个最简单的比喻,揭示了普通人在情绪上最大的误区,那就是情绪是可控的。情绪是真的可控吗?多数人的回答:“情绪当然是可控的。” 海斯教授立刻带大家做了一个心理练习,“请你不要想象一个黄色的柠檬,它是酸酸的,闻起来是清香的.”当海斯教授如此描述时,你在阅读这句话时,可能你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出一个柠檬的形象,甚至是口舌生津。显然,人类的情绪、想法和感受是不完全由我们所谓的“意志”做主,而现代人是普遍“迷信”铁血意志,通常用石头压草的方式,来压抑自己的情绪,日积月累地积压在内心,往往会引起身心障碍,出现生理或者心理的疾病。 海斯教授用“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来概括了人类情绪的特性,人类的情绪是可以“加乘除”,唯独不能“减”,所有的生活经验和所带的情绪体验只会累积,而不会被删除和一笔勾销,人脑不像电脑,有个“删除”键。人脑是进化的结果,内心的情绪、想法和身体感觉融合在一起,有的会变成我们的负担和心理垃圾,如何将我们从导致痛苦的情绪、想法和身体感受中“解离”出来,正是海斯教授在1981年第一次惊恐症发作后的研究方向。 通过一系列的科研和临床工作,1984年海斯教授第一篇文章发表,而历经20年才发展出了心理灵活性问卷,关系框架理论和ACT模型。在1985年时他开创了接纳承诺疗法。十六年磨一剑,2001年时他才出版了关于“ACT”疗法的第一部著作。正是如此严谨的治学精神,海斯教授2005年又出版《Get Out of Your Mind and Into Your Life》,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最畅销的心理自助书籍,销量曾一度超过《哈利·波特》。而海斯教授发表的科研文献被引用数量超过了7万次,堪称心理学历史上在世的大神级的科学家,一代宗师。 中国第二届接纳承诺疗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如何“接纳承诺” “海斯教授毕生致力于,解除人类的痛苦。”祝卓宏教授说,“人类不是地球上生殖能力最强的物种,确实适应能力最强的物种,因此成为了食物链上最顶层的物种。 对于人类来说,外界的环境瞬息万变,唯独提高心理灵活性,才能适应环境,解除痛苦体验。”认知行为主义流派认为,人类是活在想法与情绪之中,然而人很容易把对事实的解释与事实本身等同。想法不是事实,也是第三代认知行为浪潮的基石。 接纳承诺疗法的第一步是帮助来访者从“痛苦的想法”中解离出来,让来访者接受现实,体验当下,以己为镜,经过前4个步骤后,帮助来访者明确个人的价值观以及人生的目标,然后落实在行动中,重新回到生活。 六个步骤对应的是ACT理论的六边模型:接纳、认知解离、关注当下、观察性自我、明确价值和承诺行动。对于咨询师和来访者来说,这六个步骤只需要6到10次的短程治疗,都是高效而经济的。 而祝卓宏教授从这个6边模型的框架中,认识出了中国智慧的基因:起合转承,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万物平衡。“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6边形框架后,就看到了东方的智慧,非常适合在中国推广。咨询师要做的是,帮助来访者走出想法和情感设置的牢笼,把无法解决的问题从眼前拿开,打开眼界、重新整合,明确新的方向,带着这些‘问题’重新上路。这是一个起承转合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自我疗愈与成长的方式。”祝卓宏教授说。 “痛苦并不苦” “人类的痛苦状态是一种常态,谁也无法逃避”,海斯教授和他的同事、学生在功能性语境主义的基础上做出了开创性的研究:关系框架理论。该学说认为,人类主要的心理问题源于语言、认知与人们直接经历的随机性事件之间的交互作用方式,该方式会导致人们无法坚持或改变服务于长期价值观的行为,产生心理僵化。这样一句复杂的描述,如果用口语来表达“心理僵化”,那就是“钻进了牛角尖”。所以,中国有句俗语叫“旁观者清”,所对应的是“旁观者清”。 为何“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呢?海斯教授说:“人类具有区别于动物的精神或心理痛苦,其主要根源是语言和认知的负性一面所致。痛苦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我们与痛苦的关系,我们与问题的关系。”基于关系框架理论,ACT将最终目标确立为提高心理灵活性,“即作为一个有意识的人更充分地接触此时此刻的能力,从而能够在行为上做出改变或持久努力以达到既定的目标和价值观。” 的确,正如我们在生活中所观察到的那样,往往是那些固执的人更容易在痛苦中沉迷难以自拔,或者被一些固着的观念所卡住,久而久之,引发身心疾病,严重者失去了正常的工作生活能力。ACT从诞生时,就是为了拔除人类的痛苦。海斯教授在此次中国行的演讲中,也自曝曾有过惊恐障碍发作,不能当众发言,在他疗愈自身的过程中,痛苦赋予了他独特的品质,在此后的职业生涯中,展现出一位大神级的科学研究者的慧眼、个人魅力和领导能力。 ACT中的博爱精神 ACT成为第三代认知行为浪潮中的一个学派,在全球获得发展,与海斯的个人魅力、科研者的创造力和卓越的领导能力,是分不开的。在中国第二届接纳承诺疗法高峰论坛上,海斯教授用12个小故事,介绍他过去30年的学术生涯和ACT的发展。其中“丑小鸭”、“机会成本”和“保洁员”三个小故事充满了哲理,令人深思。 “丑小鸭”的故事讲述的海斯教授的一位贫穷的美籍非洲裔学生,他没有办法用英文写作,受教育程度比较低。而这名学生是一位跨性别者,他认为这是一件令人羞耻的事情,所以一直把秘密埋在心里。他后来写了一篇文章,主题是性唤起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变化,这个小众的观点只能在小杂志上发表。后来,年轻的他因感染HIV去世。多年后的今天,他当年文章中的内容成了ACT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年轻人永远不会知道这个消息,但这个美丽的丑小鸭永远会在我们的现场,和我们一起。”海斯说。而海斯团队中的另一只丑小鸭是一位海洛因毒品戒除者,他上课时总是插话,老师们都不喜欢他。但海斯喜欢这个学生,因为他知道承受痛苦是什么感受,而这位学生也为ACT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第二个故事是“机会成本并没有那么重要”。海斯教授第一次完整提出关系框架理论(RFT)时,没有任何杂志愿意发表这个文章,没有任何一个出版社愿意出版这本书。所以他自己联系印刷商打印,有人下单再自己接单包装然后送到邮局寄出去。“现在我们有了充足的资金和人力,我不需要再在展会上站数个小时来卖出一本书。我可能会想一个教授亲力亲为卖书是否合理呢?但是如果我不做这个事情,这本书可能永远没有人知道。”海斯教授骄傲地笑着说。关系框架理论(RFT)重要的发展者Dermot Barnes Holmes正是看到了海斯的这本著作,才立刻投入了这个崭新的领域研究。 第三个故事是“保洁员”。海斯说有一个科研项目经费有限,请不起保洁员。当时有两个选择,要么减少科研经费用于保洁工作,要么教授、博士和研究生们自己刷马桶,清扫卫生间。海斯召开团队会议,一起讨论,最终大家决定,请保洁人员的费用用在科研项目上,包括海斯在内,大家轮流做保洁工作。ACT和RFT从无到有,风靡全球,是海斯和团队们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和大爱。海斯的个人名言是:“爱不是一切,爱是唯一。(Love isn't everything, it's the only thing)” 同样,本着博爱精神,ACT至今遵循着,不做国际认证,遵循本土文化发展,各地区可根据本土文化特征创新和发展的ACT疗法。而中国的ACT发展,也秉承了创始人的博爱精神,做了大量免费的音频分享,堪称当今国内心理学市场的良心品质。 中美接纳承诺疗法训练营中国的“接纳承诺” 中国第二届接纳承诺疗法高峰论坛是一次高规格的论坛,不但有海斯“大神”压阵,还有国内外3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医院和社会组织的60多位专家,和来自全国各地对接纳承诺疗法感兴趣的350余名心理咨询师及治疗同道。这些中国心理学的精英们来到现场,多是受到中国ACT领航人祝卓宏教授的吸引。 除了博导,祝卓宏有着一串令人炫目的头衔,中科院心理所教授、中科院心理所国家公务员心理健康应用研究中心主任、中央国家机关职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主任等,而业界内则亲切地称他为“白发老祝”。年过五旬的他有着一头白发,而这一头白发就是为了ACT在中国的发展,一夜之间让祝卓宏白了头发。 在祝卓宏教授的推动下,2012年12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批准成立认知行为治疗专业委员会接纳承诺治疗学组,2015年3月国际语境行为科学协会中国分会(CACBS)成立。与此同时,研究领域涉及焦虑、抑郁、强迫、物质依赖、慢性病、癌症、脑血管病、糖尿病、冠心病、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并且一批英文文献、著作得以翻译,2015年国内ACT的研究成果出现上升趋势。至今年,来自全国各地区的ACT兴趣爱好者学习群52个,覆盖50多个城市,总计4000人左右。祝卓宏教授在全国30余城市受邀开展了上百场ACT初阶、中阶、高阶工作坊,接受过ACT专业培训的人员超过5000人,接受过讲座的人员达数万人。 2016年11月,在国际语境行为科学协会中国分会(CACBS)的大力支持下、中国ACT线下基地无忧岛心理工作室的鼎力支持下,历时18个月的研发与孕育,历经无数夜晚的讨论与演练,诞生了为期一年的中国首期ACT咨询师训练营,每年仅招收24名学员,堪称中国ACT心理咨询师的黄埔军校。目前ACT咨询师训练营已经发展到第四期,很多资深学员已经成长为ACT督导师、培训师,将ACT的理念推广到全国各地,让更多人可以受益于接纳承诺疗法。 中国ACT研究联盟、中国ACT培训联盟、中国ACT推广联盟,三箭齐发,推动ACT以火箭的速度在中国开花落地。ACT在科研、传播和应用的三大方向的发展,可以视作第三代认知行为浪潮中国发展的范本。相比较而言,同属第三代认知行为浪潮的DBT辩证行为疗法和MBCT静观认知疗法在中国的发展,或许观察ACT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有所启发。 在科技高速发展,网络应用爆发式增长,中国人的生活已被全面信息化,网络化。科技便捷生活的另一面是,海量信息带来的海量垃圾,充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手机成瘾以及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显著。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正成为中国心理学界的使命。在这个信息过度的时代,人人都可以学习一些心理学,人人都需要暂时放下手机,跳出头脑,融入生活,回到真实的生活体验之中。ACT和RFT理论可以帮助到你,而找到一位ACT咨询师,作为你的“幸福生活”教练,也是一种选择。 (陈赢) 【责任编辑:程尔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