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scotland industry eastern batch samesex justice central chinese covid regions seeks region valid art international petition mlas firssupreme london suo state ews karnataka zubair probe comprehensive pleas hijab muslim

Search results for 的多个用法

美国前总统卡特如何与中国建交重新定义美国亚洲政策
1 week, 3 days ago

美国前总统卡特如何与中国建交重新定义美国亚洲政策

ABC  

每日新鲜资讯,为您一网打尽!周一至周五ABC中文《头条》展阅愉快!今天是2024年12月31日,星期二。 今天的新闻提要: 随着2025年的时钟即将敲响,享誉国际的悉尼海港烟花绽放,标志着澳大利亚成为全球最早进入新年的国家之一。 悉尼跨年烟花秀将在今晚11.59(倒计时10秒)正式上演,烟花将燃放12分钟,现场估计有100万观众观看。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作为官方指定的烟花秀转播机构,ABC中文将在其YouTube频道高清现场直播这场美轮美奂的烟花表演,向全世界读者送上新年祝福。 韩国济州航空公司客机冲出跑道造成179人死亡,当局正忙于确认遇难者身份,而这起韩国本土最严重空难的遇难者家属也要求当局提供更多信息,关于事故的原因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疑问。 韩国国家警察厅表示正在全力以赴,增加人员和快速DNA分析仪,以缩短确认时间。截至周二,仍有五具尸体身份不明。 韩国代总统崔相穆(Choi Sang-mok)周一下令对整个国家的航空运营进行紧急安全检查。 交通部表示,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ational Transportation Safety Board)、联邦航空管理局和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的代表已加入调查小组,并计划于周二在务安(Muan)会面,讨论日程安排。 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说,它向韩国派出了三名调查员,其中包括在操作因素和适航方面有专长的人员,以协助调查。 韩国消防和交通官员表示,调查人员正在研究鸟击、飞机控制系统是否失灵以及飞行员在宣布紧急情况后不久就匆忙尝试着陆等可能导致坠机的因素。 Loading. 机场的设计也被提出尖锐的质疑,特别是跑道末端用于支撑航向台的大型混凝土构造。 事发时飞机高速撞向该混凝土墙,顿时火光冲天。飞机机身在大火中解体,遇难者的尸体散落在周围的田野里。 韩国官员说,该混凝土墙是按照标准建造的,美国和欧洲等其他机场也有类似的设施。 但许多专家表示,混凝土墙靠近跑道末端的做法违反了最佳设计,很可能使飞机在降落失控时导致空难事故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安全操作系统公司(Safety Operating Systems)首席执行官、前737飞行员约翰·考克斯(John Cox)说,该跑道设计“绝对不符合”行业最佳操作,即在跑道末端至少300米范围内不允许有护堤之类的硬结构。 根据路透社对卫星图像的分析,该机场的混凝土护堤距离跑道末端似乎不到150米。 韩国官员称,护堤距离跑道末端约250米。 考克斯说,从失事视频录像来看,飞机在降落跑道时似乎正在减速并处于受控状态,可是“当飞机撞上护堤时,悲剧就发生了”。 Loading. 美国第39任总统吉米·卡特(Jimmy Carter)12月29日去世,享年100岁,是美国最长寿的前总统。他于1977年至1981年出任美国总统,然而他对国内和当代国际形势的影响深远。现总统拜登下令1月9日为他举行国葬,并把那天定为全国哀悼日。 世界各国领导人纷纷悼念,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写道: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卡特逝世向美国总统拜登致唁电。习近平表示: 卡特因领导了美国外交政策尤其是亚洲政策的重大转变而被人们铭记,特别是40多年前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关系正常化。 传记作家乔纳森·阿尔特(Jonathan Alter)说,卡特于2002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他是一位“和平缔造者、全球人道主义者和被低估的美国总统”。 卡特决定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重塑了全球经济和政治秩序,而他对人权的重视则挑战了专制政权。 以下是专家们对卡特政策在亚太地区的影响的评价。 1977年卡特上任,美国即与巴拿马签订了两项条约,使后者得于1999年底接管巴拿马运河。 当年亚洲仍在努力应对越南战争的后果,而苏联则在该地区争夺影响力。 1978年12月,卡特总统在未征询国会或要求国会同意的情况下,宣布与中华民国断交转而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由在台北市的美国大使安克志通知总统蒋经国。 而美国国会也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台湾关系法》以取代《中美共同防御条约》,规定如果台湾安全遭受威胁,美国有义务协助台湾自我防卫,卡特也在稍后签署该法案。 1979年1月1日,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这一关键举措重新定义了美国的亚洲政策。 卡特任内没有访问中国,但1981年卸任当年他即到访中国,虽然当时卡特夫妇没有官职,但仍获得中方高规格的接待,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李先念在钓鱼台国宾馆设宴款待他们,并获得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邓小平的接见。 此后,在2015年卡特因癌症病重之前他几乎每一年都要去中国。 查尔斯·达尔文大学(Charles Darwin University)外交政策专家约翰·加里克(John Garrick)说:“卡特执政期间,美国的话语发生了转变,从把中国视为敌人转为建立外交关系。” “政府将中国视为潜在的民主国家和美国商品的广阔市场。” 当时,中国刚刚摆脱残酷的文化大革命,在新领导人邓小平的领导下,经济政策正在发生转变,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念。 然而,一些人认为,卡特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将会实现政治自由化的想法过于天真。 乔治·华盛顿大学的Yan Chang Bennett在她最近出版的《美国对华政策论述》(American Policy Discourses on China)一书中写道:“这些观点忽视了当时的证据。” “中国仍然是坚定的共产主义国家,抵制外来影响。” 加里克博士认为,卡特的理想主义需要做出艰难的取舍。 …

和评理 | 中程导弹系统不会让菲律宾更安全 引狼入室加剧紧张
2 weeks ago

和评理 | 中程导弹系统不会让菲律宾更安全 引狼入室加剧紧张

China Daily  

中国一再呼吁菲律宾搁置南海争端,与中国携手在油气开发、渔业、海上搜救、环境保护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今年早些时候,中菲双方在会谈中再次就暂时搁置争议达成共识。 中国主张的这一方案将缓解紧张局势并促进合作,将冲突隐患转化为促进合作和建立信任的纽带,造福中菲两国以及整个亚太地区。 然而,菲方不再遵守杜特尔特政府时期双方通过对话协商达成的“君子协定”。在对华关系上,菲律宾政府内部不乏鹰派势力,菲律宾国防部长吉尔伯特·特奥多罗便是一大代表,他近期发表的抹黑中国的言论荒谬至极。 针对中国坚决反对菲律宾计划购买并部署美国中程导弹系统的立场,特奥多罗12月24日发表声明,试图将菲律宾政府这一挑衅描述为“适度能力建设”,声称其“无可指摘”。特奥多罗还展现出对中国的偏见,带有典型的冷战思维,作为国防部长思维如此混乱,极为危险。 特奥多罗作为菲律宾国防部长,发表类似出格和荒唐的反华言论并非首次。他甚至质疑与中国进行外交的必要性,并试图破坏中国与东盟国家为推进和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而制定的“南海行为准则”。这位菲律宾防长多次限制阻挠中菲军事接触交流,公开声称涉海分歧上“对话和协商是最无用的”。 特奥多罗上述言行与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希望通过对话推动海上局势降温的表态背道而驰,与两国外交部门通过沟通和协商管控分歧的努力相矛盾。特奥多罗应该比任何人都清楚,部署中程导弹系统不会让菲律宾更安全。相反,菲律宾引入外部势力,只会加剧地区紧张局势,引发地区军备竞赛,对地区和平与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然而,菲律宾似乎甘愿被推到美国地缘战略的前沿,误以为能换取某种保护。去年,根据美菲两国2014年签署的《加强防务合作协议》,菲律宾同意向美军再开放4个军事基地的使用权限,使美军在菲律宾可用的军事基地增加到9个。菲律宾在涉海争议上不断挑战中国底线,显然希望为援引冷战时期《美菲共同防御条约》铺路,以便在与中国发生军事对抗时获得美国的军事援助。菲律宾部署美国导弹系统就是朝着这个目标迈出的一步。 亚太地区渴望和平与繁荣,而不是战争和对抗,菲律宾的做法违背时代趋势。菲律宾背弃早先协议,未按承诺在5月10日与美国为期19天的联合军事演习结束后撤出美国中程导弹系统,已经严重损害国家信誉。菲律宾不应再继续充当美国针对中国的地缘政治博弈中的棋子,以免错上加错。 本文编译自《中国日报》12月27日社论 原文标题:Manila should stop playing role of willing pawn in Washington's geopolitical game 编译:赵双莹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中国日报中文网 【责任编辑:赵双莹】

和评理 | 美国国防法案加剧对抗 威胁全球安全稳定
2 weeks, 1 day ago

和评理 | 美国国防法案加剧对抗 威胁全球安全稳定

China Daily  

中国始终专注于处理好自身事务,并愿与各方携手,推动共同发展,促进全球和平与稳定。携手走发展之路没有偏向性,中国同样向美国伸出了友谊与合作之手,呼吁美国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然而,12月23日,美国总统拜登将“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签署成法,此举无疑是为了确保美国在其卸任后继续推进全球扩张,遏制中国。 该法案将美国军费支出提升至约8950亿美元,较上一财年增长1%。法案中包含了采购军事装备以及提升美国与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竞争力”的条款,还要设立基金,用于向中国台湾输送军事资源。 为了给巨额军费开支寻找借口,法案中充斥着“中国威胁”谬论。法案中提到中国多达107次,俨然成为美国日益偏执的对华对抗立场的宣言。这份法案不仅涉及激光雷达和半导体设备等敏感领域,还将军品采购禁令扩展到包括无人机技术在内的中国产品,乃至更为普通的中国商品,如大蒜。 多年来,美国一直竭力维持自身的军事优势,将其视为维系全球霸权的重要手段,长期保持全球最高的军费开支和最大的军备扩张。这种军事投入使其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投射力量,随意发动战争、入侵他国。 因此,毫不奇怪,美国最新的国防政策尽管打着“保卫国土”和“对抗全球对手”的口号,但其真实目的却暴露无遗:巩固军事霸权。这一野心勃勃的目标只会给其他地区带来不稳定。 随着美国战略重心转向所谓的“大国竞争”,美国一直在兜售一种好战叙事,通过巩固军事联盟网络、迫使其他国家选边站队、挑起地区冲突等手段,煽动全球紧张局势和阵营对抗。 美国不断炒作过时的“中国威胁论”,不仅加剧了中美双边关系的紧张态势,也损害了中国的发展利益,导致中国面临更大的安全挑战。因此,法案一经签署成法便立即遭到了中国的强烈批评和抗议,中国外交部敦促美方不得实施上述法案涉华消极条款。 中国一再警告,台湾问题、民主人权、道路制度、发展权利是中方的四条红线,不容挑战。然而,美国国防授权法案中涉及中国的消极内容表明,美国无意尊重这些红线。 对拜登新签署的国防授权法案不满的恐怕不止中国。众所周知,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并不热衷大规模海外军事支出,而且如果从特朗普的首个任期来看,他似乎对战争兴趣寥寥。 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政府没有必要沿用前任不明智的全球策略,对抗不仅将耗费巨资,还可能引发全球两个最大经济体之间的直接冲突,不符合美国的利益。美国新一届政府最好避免在全球事务中采取前任的对抗性和摩擦性做法,而是寻求营造开放、包容和非歧视性的国际合作环境,这才是“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正确方式。 本文编译自《中国日报》12月26日社论 原文标题:Lessons to be learned from past four years 编译:赵双莹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中国日报中文网 【责任编辑:王辉】

制定全球人工智能“游戏规则”,中国不能缺席
2 weeks, 1 day ago

制定全球人工智能“游戏规则”,中国不能缺席

China Daily  

该网络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多边共识,涉及人工智能的研究、测试和标准制定,从而增强不同地区人工智能安全倡议的互操作性,并简化全球人工智能安全管理。峰会期间,包括亚马逊、谷歌、DeepMind、Inflection AI、Meta、三星电子、阿联酋科技创新研究所和智谱科技在内的16家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公司表示将遵守人工智能安全承诺。这一承诺旨在建立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并确保人工智能安全措施的公共透明度。 另一项重大进展是,9月5日,包括美国、欧盟和英国在内的57个国家和地区共同签署了全球首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人工智能国际公约。该公约旨在为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危害确定法律责任,确保不歧视,保护隐私,并在人工智能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促进透明度。此外,该公约还致力于在推动人工智能创新的同时,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并促进全球合作。然而,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亚洲主要国家尚未签署这一条约。 鉴于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一些人可能会批评中国在最近的人工智能联盟中缺席。然而,中国的缺席并不代表中国对人工智能安全议程的漠视或不合作,而是表明中国有意同这些以西方国家为中心的“规范”保持距离,尤其是在全球规范和规则仍在演变中的新兴技术领域。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今年7月4日在上海举办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便是中方这一立场的有力证明。尽管自2018年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每年都会召开,但今年是首次明确聚焦于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议题,李强总理在会上强调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这突显了中国在塑造全球人工智能议程方面的积极姿态。此次会议吸引了近1000名外国嘉宾,包括业界高层管理人员、民间社会代表、研究人员和政府官员。 本次会议的重要成果包括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牵头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与中国方案》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和新出版物《前沿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这些成果共同阐述了中国对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愿景。此外,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还发布了《中国人工智能重大应用场景白皮书》和“智能向善全球伙伴计划”。此外,《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明确支持联合国发挥主渠道作用,欢迎加强南北合作和南南合作,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中国未加入由西方国家主导的人工智能联盟,这一事实凸显了在传统强国与新兴强国之间建立沟通桥梁、促进包容互动的重要性。2023年,第7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中国主提的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140多个国家参加决议联署。 各国经常将其外交政策目标与国内发展需求相协调。例如,在美国,人工智能领导地位是国家的关键优先事项。为响应拜登总统的行政命令,美国政府已采取主动措施,加强国内的人工智能安全框架。2月8日,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宣布,在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下成立美国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联盟 。AISIC汇集了来自民间社会、产业界、学术界和研究实验室的280多个机构,共同致力于制定严格的人工智能安全标准和政策指导方针。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此外,包括白宫、商务部、能源部、交通部和国家科学基金会在内的众多美国联邦机构,均已采取重大措施,以加强国内人工智能安全。这些机构发布了100多份技术指导文件和政策倡议,旨在开发人工智能测试平台、模型评估工具和风险管理框架。这些国内努力反映了与美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方面的雄心相一致的监管力度强化。一些值得注意的文件包括NIST的《人工智能风险管理框架》、美国国务院协调制定的《人工智能与人权风险管理概况》,以及国防部和国土安全部的《识别关键政府系统和软件漏洞的新人工智能工具试点》报告。这些举措说明美国政府日益认识到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以及应对相应风险的必要性,特别是在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领域。 在人工智能日益塑造全球格局的时代,某些关键参与者——尤其是中国——缺席由西方主导的主要人工智能联盟,表明有必要在新兴技术治理方面建立更广泛的公共论坛。随着中国继续通过《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等平台倡导更具包容性的方法,未来人工智能监管模式可能是发达国家联盟与联合框架下多边体系制衡的结果。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确保人工智能技术以负责任、公平的方式发展,并超越地区利益,推动制定真正的全球标准,造福全人类。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被视为重塑经济、军事实力和全球权力格局的重要技术领域。中美两国均认为人工智能领域是争夺技术领导地位的关键“战场”,这不仅涉及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还涉及制定人工智能的全球规则和规范。中美在制定人工智能安全规则和标准方面的竞争,是一个守成大国和一个崛起大国之间更广泛竞争的缩影,对技术、治理和国际关系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中国已不再只是国际规则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正凭借其经济实力、技术创新和有效的治理模式,加入世界政治、经济、金融、技术和安全规则制定者的行列——人工智能领域也是如此。在全球人工智能规范制定的过程中,中国绝不能被排除在外。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Can't leave China out of AI"

制定全球人工智能“游戏规则”,中国不能缺席
2 weeks, 1 day ago

制定全球人工智能“游戏规则”,中国不能缺席

China Daily  

该网络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多边共识,涉及人工智能的研究、测试和标准制定,从而增强不同地区人工智能安全倡议的互操作性,并简化全球人工智能安全管理。峰会期间,包括亚马逊、谷歌、DeepMind、Inflection AI、Meta、三星电子、阿联酋科技创新研究所和智谱科技在内的16家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公司表示将遵守人工智能安全承诺。这一承诺旨在建立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并确保人工智能安全措施的公共透明度。 另一项重大进展是,9月5日,包括美国、欧盟和英国在内的57个国家和地区共同签署了全球首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人工智能国际公约。该公约旨在为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危害确定法律责任,确保不歧视,保护隐私,并在人工智能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促进透明度。此外,该公约还致力于在推动人工智能创新的同时,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并促进全球合作。然而,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亚洲主要国家尚未签署这一条约。 鉴于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一些人可能会批评中国在最近的人工智能联盟中缺席。然而,中国的缺席并不代表中国对人工智能安全议程的漠视或不合作,而是表明中国有意同这些以西方国家为中心的“规范”保持距离,尤其是在全球规范和规则仍在演变中的新兴技术领域。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今年7月4日在上海举办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便是中方这一立场的有力证明。尽管自2018年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每年都会召开,但今年是首次明确聚焦于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议题,李强总理在会上强调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这突显了中国在塑造全球人工智能议程方面的积极姿态。此次会议吸引了近1000名外国嘉宾,包括业界高层管理人员、民间社会代表、研究人员和政府官员。 本次会议的重要成果包括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牵头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与中国方案》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和新出版物《前沿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这些成果共同阐述了中国对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愿景。此外,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还发布了《中国人工智能重大应用场景白皮书》和“智能向善全球伙伴计划”。此外,《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明确支持联合国发挥主渠道作用,欢迎加强南北合作和南南合作,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中国未加入由西方国家主导的人工智能联盟,这一事实凸显了在传统强国与新兴强国之间建立沟通桥梁、促进包容互动的重要性。2023年,第7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中国主提的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140多个国家参加决议联署。 各国经常将其外交政策目标与国内发展需求相协调。例如,在美国,人工智能领导地位是国家的关键优先事项。为响应拜登总统的行政命令,美国政府已采取主动措施,加强国内的人工智能安全框架。2月8日,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宣布,在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下成立美国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联盟 。AISIC汇集了来自民间社会、产业界、学术界和研究实验室的280多个机构,共同致力于制定严格的人工智能安全标准和政策指导方针。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此外,包括白宫、商务部、能源部、交通部和国家科学基金会在内的众多美国联邦机构,均已采取重大措施,以加强国内人工智能安全。这些机构发布了100多份技术指导文件和政策倡议,旨在开发人工智能测试平台、模型评估工具和风险管理框架。这些国内努力反映了与美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方面的雄心相一致的监管力度强化。一些值得注意的文件包括NIST的《人工智能风险管理框架》、美国国务院协调制定的《人工智能与人权风险管理概况》,以及国防部和国土安全部的《识别关键政府系统和软件漏洞的新人工智能工具试点》报告。这些举措说明美国政府日益认识到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以及应对相应风险的必要性,特别是在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领域。 在人工智能日益塑造全球格局的时代,某些关键参与者——尤其是中国——缺席由西方主导的主要人工智能联盟,表明有必要在新兴技术治理方面建立更广泛的公共论坛。随着中国继续通过《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等平台倡导更具包容性的方法,未来人工智能监管模式可能是发达国家联盟与联合框架下多边体系制衡的结果。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确保人工智能技术以负责任、公平的方式发展,并超越地区利益,推动制定真正的全球标准,造福全人类。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被视为重塑经济、军事实力和全球权力格局的重要技术领域。中美两国均认为人工智能领域是争夺技术领导地位的关键“战场”,这不仅涉及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还涉及制定人工智能的全球规则和规范。中美在制定人工智能安全规则和标准方面的竞争,是一个守成大国和一个崛起大国之间更广泛竞争的缩影,对技术、治理和国际关系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中国已不再只是国际规则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正凭借其经济实力、技术创新和有效的治理模式,加入世界政治、经济、金融、技术和安全规则制定者的行列——人工智能领域也是如此。在全球人工智能规范制定的过程中,中国绝不能被排除在外。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Can't leave China out of AI"

和评理|离任前对中国传统芯片发起调查,拜登政府企图延续“芯片战”
2 weeks, 2 days ago

和评理|离任前对中国传统芯片发起调查,拜登政府企图延续“芯片战”

China Daily  

本周一,为遏制中国中低端芯片发展,拜登政府基于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款对中国基础半导体发起调查。前不久,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曾向媒体抱怨,美国用出口管制阻碍中国在先进半导体领域赶超美国的做法,是“无用功”。 白宫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最新调查将审查中国在基础半导体(也称为传统或成熟节点芯片)领域争取主导地位的目标及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并初步评估“中方在生产用于半导体装配的碳化硅衬底或其他晶圆时的措施、政策及做法”及其影响。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声称:“此次调查凸显拜登-哈里斯政府决心致力于维护美国工人和企业、提升关键供应链弹性,并支持该领域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投资。” 可笑的是,拜登政府声称旨在保护各方利益,但调查将不可避免地损害其利益,因为戴琪表示,作为国防、医疗设备、航空航天、电信、汽车、发电及电网等关键行业中下游产品的组成部分,调查同时将评估他们在上述领域的渗透度。 尽管面临出口管制,但雷蒙多也承认,中美每年芯片相关交易额仍达数十亿美元,这意味着那些与美国进行交易的公司将不可避免地受到美国最新政治化举措的影响。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周一发表声明,厚颜无耻地指责中国在半导体制造业“实现本土化和自给自足”的努力是“广泛的反竞争和非市场手段”,将给美国“造成不利影响”。 实质上,这份声明是在回应美国对华发起的“芯片战”。最新调查几乎触及中国所有支柱产业,为捍卫自身发展利益,中国别无选择,只能大幅升级反制措施。 本月初,在美国将136家中国公司列入“实体清单”后,中方首次禁止他国对美出口原产于中国的关键矿物,并实施更严格的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审查。 中方强硬反制,促使美国政府采取报复性措施,对自中国进口的钨制品、多晶硅等产品加征惩罚性关税。或许也正是因为中方的反制,美国再次对中国展开调查,将范围从高端芯片扩展至全方位,使得对华“芯片战”显著升级。 上周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对媒体表示,对于特朗普政府能与中国达成任何形式的“大交易”并解决中美关系的所有痛点,他对此存疑。 在卸任前亮出王牌,拜登政府是在试图确保“大交易”无法达成。尽管美方措施在本质上具有自残属性,但鉴于对华政策的“政治正确”,下届政府即使面临各方面的压力,也将遵循这一立场。 这也说明了拜登政府对中国整个半导体行业发起调查的真正动机。 然而,与此同时,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已要求就调查一事与中国进行磋商,这或许意味着下届政府仍有机会与中国达成协议。 几乎可以肯定,中方将对美国最新发起的调查做出回应。当针锋相对的谈判到来时,双方都希望能够占据优势。 本文编译自《中国日报》12月25日社论 原标题:Biden administration trying to straightjacket its successor into carrying on its 'chip war'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中国日报中文网 编译:曹静 编辑:李海鹏 【责任编辑:曹静】

制定全球人工智能“游戏规则”,中国不能缺席
3 weeks, 1 day ago

制定全球人工智能“游戏规则”,中国不能缺席

China Daily  

导读:人工智能已成为中美科技竞争的“主战场”之一。近期美西方接连举办人工智能安全相关会议,试图建立以西方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全球规范,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排除在外。与此同时,中国也在积极提出自己的人工智能治理议程。中国已不再只是国际规则的追随者,而是正加入世界政治、经济、金融、技术和安全领域的规则制定者行列,在全球人工智能规则制定的过程中不能缺席。 近来,全球范围内关于人工智能安全、伦理和原则的讨论获得了显著进展,为各国加强国际人工智能监管奠定了基础。继2023年11月在英国伦敦布莱切利公园举办的首届人工智能安全峰会之后,人工智能首尔峰会于今年5月21日至22日举行。该峰会的一个重要成就,是启动了首个国际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网络。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欧盟签署了协议,标志着多边合作迈出了重要一步。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并未在签署方之列。 该网络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多边共识,涉及人工智能的研究、测试和标准制定,从而增强不同地区人工智能安全倡议的互操作性,并简化全球人工智能安全管理。峰会期间,包括亚马逊、谷歌、DeepMind、Inflection AI、Meta、三星电子、阿联酋科技创新研究所和智谱科技在内的16家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公司表示将遵守人工智能安全承诺。这一承诺旨在建立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并确保人工智能安全措施的公共透明度。 另一项重大进展是,9月5日,包括美国、欧盟和英国在内的57个国家和地区共同签署了全球首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人工智能国际公约。该公约旨在为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危害确定法律责任,确保不歧视,保护隐私,并在人工智能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促进透明度。此外,该公约还致力于在推动人工智能创新的同时,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并促进全球合作。然而,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亚洲主要国家尚未签署这一条约。 鉴于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一些人可能会批评中国在最近的人工智能联盟中缺席。然而,中国的缺席并不代表中国对人工智能安全议程的漠视或不合作,而是表明中国有意同这些以西方国家为中心的“规范”保持距离,尤其是在全球规范和规则仍在演变中的新兴技术领域。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今年7月4日在上海举办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便是中方这一立场的有力证明。尽管自2018年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每年都会召开,但今年是首次明确聚焦于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议题,李强总理在会上强调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这突显了中国在塑造全球人工智能议程方面的积极姿态。此次会议吸引了近1000名外国嘉宾,包括业界高层管理人员、民间社会代表、研究人员和政府官员。 本次会议的重要成果包括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牵头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与中国方案》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和新出版物《前沿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这些成果共同阐述了中国对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愿景。此外,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还发布了《中国人工智能重大应用场景白皮书》和“智能向善全球伙伴计划”。此外,《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明确支持联合国发挥主渠道作用,欢迎加强南北合作和南南合作,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中国未加入由西方国家主导的人工智能联盟,这一事实凸显了在传统强国与新兴强国之间建立沟通桥梁、促进包容互动的重要性。2023年,第7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中国主提的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140多个国家参加决议联署。 各国经常将其外交政策目标与国内发展需求相协调。例如,在美国,人工智能领导地位是国家的关键优先事项。为响应拜登总统的行政命令,美国政府已采取主动措施,加强国内的人工智能安全框架。2月8日,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宣布,在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下成立美国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联盟 。AISIC汇集了来自民间社会、产业界、学术界和研究实验室的280多个机构,共同致力于制定严格的人工智能安全标准和政策指导方针。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此外,包括白宫、商务部、能源部、交通部和国家科学基金会在内的众多美国联邦机构,均已采取重大措施,以加强国内人工智能安全。这些机构发布了100多份技术指导文件和政策倡议,旨在开发人工智能测试平台、模型评估工具和风险管理框架。这些国内努力反映了与美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方面的雄心相一致的监管力度强化。一些值得注意的文件包括NIST的《人工智能风险管理框架》、美国国务院协调制定的《人工智能与人权风险管理概况》,以及国防部和国土安全部的《识别关键政府系统和软件漏洞的新人工智能工具试点》报告。这些举措说明美国政府日益认识到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以及应对相应风险的必要性,特别是在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领域。 在人工智能日益塑造全球格局的时代,某些关键参与者——尤其是中国——缺席由西方主导的主要人工智能联盟,表明有必要在新兴技术治理方面建立更广泛的公共论坛。随着中国继续通过《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等平台倡导更具包容性的方法,未来人工智能监管模式可能是发达国家联盟与联合框架下多边体系制衡的结果。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确保人工智能技术以负责任、公平的方式发展,并超越地区利益,推动制定真正的全球标准,造福全人类。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被视为重塑经济、军事实力和全球权力格局的重要技术领域。中美两国均认为人工智能领域是争夺技术领导地位的关键“战场”,这不仅涉及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还涉及制定人工智能的全球规则和规范。中美在制定人工智能安全规则和标准方面的竞争,是一个守成大国和一个崛起大国之间更广泛竞争的缩影,对技术、治理和国际关系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中国已不再只是国际规则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正凭借其经济实力、技术创新和有效的治理模式,加入世界政治、经济、金融、技术和安全规则制定者的行列——人工智能领域也是如此。在全球人工智能规范制定的过程中,中国绝不能被排除在外。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Can't leave China out of AI"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宋平 刘夏 编辑:张钊 实习生陆添玥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高琳琳】

和评理 | 加强对话沟通 解锁中美合作潜力
3 weeks, 1 day ago

和评理 | 加强对话沟通 解锁中美合作潜力

China Daily  

尽管有人大肆炒作“修昔底德陷阱”,试图让人信以为真,但这并非历史的必然,而是可以避免的。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将于1月20日宣誓就职。中美关系这一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在未来几年中如何发展,不仅关系到两国人民的利益,也关系到全人类的未来。 因此,双方应当努力管控分歧、增信释疑、拓展合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开辟友好相处、共同发展的道路。这只能通过对话沟通来实现。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四年来,双方建立或重启了20多个沟通和交流机制,包括日前举行会议的中美经济工作组、金融工作组。通过沟通,双方在禁毒、执法、气候变化、人工智能和青年交流等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就在几天前,两国续签《中美科技合作协定》,两国科学家能够继续在气候研究、地震监测和公共卫生等领域开展合作。 不过,中美关系的稳定健康发展仍面临诸多障碍和挑战,美国一些反华政客千方百计压制中国的发展,对中国发动贸易战和科技战,推动“脱钩断链”,在台湾等问题上粗暴干涉中国内政。 拜登政府近日发布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加大对半导体制造设备、存储芯片等对华出口管制,将136家中国实体增列至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对中国与第三国贸易横加干涉。不仅如此,拜登政府还准备对中国芯片进行贸易调查,最终可能针对中国制造的某些芯片和使用这些芯片的产品加征关税、实施进口禁令或采取其他措施,这是美国无意放松打压中国高科技发展的最新迹象。 但是,遏制打压阻挡不了中国发展壮大,只会损害中美互信合作,激化矛盾,增加摩擦。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别无选择,只能采取坚定措施,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历史一再表明,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合作是双方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希望能使中美关系保持在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只要双方携手合作,就可以办成许多大事好事。特朗普近日也表示“中国和美国可以一起解决世界上所有问题”。为此,美国必须避免寻求“新冷战”,不与中国发生冲突。中国致力于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希望美国也能与中方相向而行,携手合作,共克时艰,造福世界。 本文编译自《中国日报》12月19日社论 原文标题:Dialogue key to unlocking brighter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of future Sino-US relations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中国日报中文网 【责任编辑:王辉】

制定全球人工智能“游戏规则”,中国不能缺席
3 weeks, 1 day ago

制定全球人工智能“游戏规则”,中国不能缺席

China Daily  

导读:人工智能已成为中美科技竞争的“主战场”之一。近期美西方接连举办人工智能安全相关会议,试图建立以西方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全球规范,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排除在外。与此同时,中国也在积极提出自己的人工智能治理议程。中国已不再只是国际规则的追随者,而是正加入世界政治、经济、金融、技术和安全领域的规则制定者行列,在全球人工智能规则制定的过程中不能缺席。 近来,全球范围内关于人工智能安全、伦理和原则的讨论获得了显著进展,为各国加强国际人工智能监管奠定了基础。继2023年11月在英国伦敦布莱切利公园举办的首届人工智能安全峰会之后,人工智能首尔峰会于今年5月21日至22日举行。该峰会的一个重要成就,是启动了首个国际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网络。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欧盟签署了协议,标志着多边合作迈出了重要一步。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并未在签署方之列。 该网络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多边共识,涉及人工智能的研究、测试和标准制定,从而增强不同地区人工智能安全倡议的互操作性,并简化全球人工智能安全管理。峰会期间,包括亚马逊、谷歌、DeepMind、Inflection AI、Meta、三星电子、阿联酋科技创新研究所和智谱科技在内的16家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公司表示将遵守人工智能安全承诺。这一承诺旨在建立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并确保人工智能安全措施的公共透明度。 另一项重大进展是,9月5日,包括美国、欧盟和英国在内的57个国家和地区共同签署了全球首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人工智能国际公约。该公约旨在为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危害确定法律责任,确保不歧视,保护隐私,并在人工智能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促进透明度。此外,该公约还致力于在推动人工智能创新的同时,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并促进全球合作。然而,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亚洲主要国家尚未签署这一条约。 鉴于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一些人可能会批评中国在最近的人工智能联盟中缺席。然而,中国的缺席并不代表中国对人工智能安全议程的漠视或不合作,而是表明中国有意同这些以西方国家为中心的“规范”保持距离,尤其是在全球规范和规则仍在演变中的新兴技术领域。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今年7月4日在上海举办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便是中方这一立场的有力证明。尽管自2018年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每年都会召开,但今年是首次明确聚焦于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议题,李强总理在会上强调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这突显了中国在塑造全球人工智能议程方面的积极姿态。此次会议吸引了近1000名外国嘉宾,包括业界高层管理人员、民间社会代表、研究人员和政府官员。 本次会议的重要成果包括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牵头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与中国方案》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和新出版物《前沿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这些成果共同阐述了中国对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愿景。此外,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还发布了《中国人工智能重大应用场景白皮书》和“智能向善全球伙伴计划”。此外,《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明确支持联合国发挥主渠道作用,欢迎加强南北合作和南南合作,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中国未加入由西方国家主导的人工智能联盟,这一事实凸显了在传统强国与新兴强国之间建立沟通桥梁、促进包容互动的重要性。2023年,第7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中国主提的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140多个国家参加决议联署。 各国经常将其外交政策目标与国内发展需求相协调。例如,在美国,人工智能领导地位是国家的关键优先事项。为响应拜登总统的行政命令,美国政府已采取主动措施,加强国内的人工智能安全框架。2月8日,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宣布,在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下成立美国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联盟 。AISIC汇集了来自民间社会、产业界、学术界和研究实验室的280多个机构,共同致力于制定严格的人工智能安全标准和政策指导方针。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此外,包括白宫、商务部、能源部、交通部和国家科学基金会在内的众多美国联邦机构,均已采取重大措施,以加强国内人工智能安全。这些机构发布了100多份技术指导文件和政策倡议,旨在开发人工智能测试平台、模型评估工具和风险管理框架。这些国内努力反映了与美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方面的雄心相一致的监管力度强化。一些值得注意的文件包括NIST的《人工智能风险管理框架》、美国国务院协调制定的《人工智能与人权风险管理概况》,以及国防部和国土安全部的《识别关键政府系统和软件漏洞的新人工智能工具试点》报告。这些举措说明美国政府日益认识到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以及应对相应风险的必要性,特别是在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领域。 在人工智能日益塑造全球格局的时代,某些关键参与者——尤其是中国——缺席由西方主导的主要人工智能联盟,表明有必要在新兴技术治理方面建立更广泛的公共论坛。随着中国继续通过《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等平台倡导更具包容性的方法,未来人工智能监管模式可能是发达国家联盟与联合框架下多边体系制衡的结果。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确保人工智能技术以负责任、公平的方式发展,并超越地区利益,推动制定真正的全球标准,造福全人类。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被视为重塑经济、军事实力和全球权力格局的重要技术领域。中美两国均认为人工智能领域是争夺技术领导地位的关键“战场”,这不仅涉及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还涉及制定人工智能的全球规则和规范。中美在制定人工智能安全规则和标准方面的竞争,是一个守成大国和一个崛起大国之间更广泛竞争的缩影,对技术、治理和国际关系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中国已不再只是国际规则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正凭借其经济实力、技术创新和有效的治理模式,加入世界政治、经济、金融、技术和安全规则制定者的行列——人工智能领域也是如此。在全球人工智能规范制定的过程中,中国绝不能被排除在外。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Can't leave China out of AI"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宋平 刘夏 编辑:张钊 实习生陆添玥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高琳琳】

世行新营商环境评估报告(B-READY)解析(五)——评估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3 weeks, 2 days ago

世行新营商环境评估报告(B-READY)解析(五)——评估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China Daily  

世行新营商环境评估报告(B-READY)解析(五)——评估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世界银行计划于2024年发布B-READY评估体系的第一份报告。第一轮评估在2023年至2024年期间进行,包括专家咨询和企业调查等环节。在完成数据收集和分析后,世界银行将撰写并发布第一期评估报告。本文旨在提炼出评估过程中的关键收获,以及未来营商环境评估工作的规划和展望。 一、评估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1.1 评估体系的完善与创新 在评估过程中,Business Ready 2024报告在原有Doing Business评估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了显著的完善与创新。首先,保留了Doing Business中的核心指标,如市场准入、金融服务、国际贸易和税收等,这些指标仍然是衡量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尺。同时,引入了新的评估维度和指标,如公共基础设施服务、劳动力市场竞争等,以更全面地反映企业营商环境的各个方面。这种完善与创新不仅提升了评估体系的科学性和全面性,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数据支持。 1.2 数据收集与治理的改进 数据收集与治理是评估工作的关键环节。在Business Ready 2024报告中,数据收集工作得到了显著的改进。一方面,通过整合2500多名商业环境专家的判断和29000多家企业调查数据,确保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建立了严格的数据治理体系,包括数据验证、质量控制和透明度提升等措施,以确保评估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这些改进不仅提升了评估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为未来的营商环境评估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1.3 评估结果的区域与收入水平差异 评估结果显示,不同区域和收入水平在营商环境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高收入经济体在大多数评估领域表现较好,这得益于其完善的监管框架、高效的公共服务和先进的基础设施。相比之下,低收入经济体在多个领域面临挑战,如基础设施不足、劳动力市场僵化或金融服务不发达等。这些差异不仅反映了全球营商环境的现状,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改革方向。 1.4 评估方法的持续优化 在评估过程中,Business Ready 2024报告不断对评估方法进行优化。例如,在纳税指标中删除了关于妇女在涉税争议中是否享有与男子同等权利的表述,以更加聚焦于纳税便利度和成本。在公共基础设施服务指标中,由于专家问卷数据回复率显著低于企业调查的数据回复率,世界银行修改了数据收集方式,仅通过企业调查获取该数据。这些优化措施不仅提升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为未来的评估工作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方法论支持。 二、未来发展方向与规划 2.1 扩大评估范围与提升覆盖面 未来,Business Ready评估体系将不断扩大评估范围和提升覆盖面。一方面,将增加参与评估的经济体数量,从目前的50个逐步扩大到180个左右,以更全面地反映全球营商环境的现状。另一方面,将不断优化评估指标和维度,以更加准确地衡量企业在不同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这些措施将提升评估体系的科学性和全面性,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更加丰富的数据支持。 2.2 加强政策制定与改革支持 基于评估结果,Business Ready 2024报告将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改革方向。一方面,将针对不同区域和收入水平的特点,提出差异化的政策建议,以更加精准地解决企业在营商环境方面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将加强与国际组织和私营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动营商环境的改善和优化。这些措施将促进全球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和提升,为私营部门的发展创造更加稳定和高效的环境。 2.3 推动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是未来营商环境评估的重要方向。一方面,将加强数字技术在评估过程中的应用,如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评估效率和准确性。另一方面,将关注环境可持续性和性别平等等新维度在评估中的体现,以推动企业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和推动可持续发展。这些措施将促进全球营商环境的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2.4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合作与交流是推动全球营商环境改善和提升的重要途径。未来,Business Ready评估体系将加强与国际组织和私营部门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营商环境的改善和优化。一方面,将积极参与国际营商环境评估和比较研究,分享评估经验和成果,提升全球营商环境的透明度和可比性。另一方面,将加强与私营部门的合作与交流,了解企业在营商环境方面的需求和诉求,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政策建议。这些措施将促进全球营商环境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为企业的跨国经营和全球发展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和机遇。 三、案例分析:成功与挑战 3.1 成功案例:新加坡与中国香港 新加坡与中国香港在Business Ready 2024报告中表现突出,成为营商环境的佼佼者。新加坡凭借其高效的市场准入制度、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和透明的税收制度,在多个评估领域取得了优异成绩。中国香港则在市场准入和国际贸易等方面表现出色,同时也在努力提升公共基础设施服务和劳动力市场等方面的表现。这些成功案例不仅为其他经济体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也为全球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和提升树立了榜样。 3.2 挑战案例:低收入经济体 低收入经济体在Business Ready 2024报告中面临诸多挑战。这些经济体在基础设施、劳动力市场、金融服务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导致营商环境整体表现不佳。例如,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中东北非地区在多个评估领域得分较低,反映了这些地区在营商环境方面的不足和挑战。这些挑战不仅制约了这些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为全球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和提升带来了挑战和困难。 四、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Business Ready 2024报告中“Lessons Learned and What Is Next”部分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与展望: …

世行新营商环境评估报告(B-READY)解析(五)——评估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3 weeks, 2 days ago

世行新营商环境评估报告(B-READY)解析(五)——评估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China Daily  

世行新营商环境评估报告(B-READY)解析(五)——评估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世界银行计划于2024年发布B-READY评估体系的第一份报告。第一轮评估在2023年至2024年期间进行,包括专家咨询和企业调查等环节。在完成数据收集和分析后,世界银行将撰写并发布第一期评估报告。本文旨在提炼出评估过程中的关键收获,以及未来营商环境评估工作的规划和展望。 一、评估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1.1 评估体系的完善与创新 在评估过程中,Business Ready 2024报告在原有Doing Business评估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了显著的完善与创新。首先,保留了Doing Business中的核心指标,如市场准入、金融服务、国际贸易和税收等,这些指标仍然是衡量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尺。同时,引入了新的评估维度和指标,如公共基础设施服务、劳动力市场竞争等,以更全面地反映企业营商环境的各个方面。这种完善与创新不仅提升了评估体系的科学性和全面性,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数据支持。 1.2 数据收集与治理的改进 数据收集与治理是评估工作的关键环节。在Business Ready 2024报告中,数据收集工作得到了显著的改进。一方面,通过整合2500多名商业环境专家的判断和29000多家企业调查数据,确保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建立了严格的数据治理体系,包括数据验证、质量控制和透明度提升等措施,以确保评估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这些改进不仅提升了评估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为未来的营商环境评估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1.3 评估结果的区域与收入水平差异 评估结果显示,不同区域和收入水平在营商环境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高收入经济体在大多数评估领域表现较好,这得益于其完善的监管框架、高效的公共服务和先进的基础设施。相比之下,低收入经济体在多个领域面临挑战,如基础设施不足、劳动力市场僵化或金融服务不发达等。这些差异不仅反映了全球营商环境的现状,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改革方向。 1.4 评估方法的持续优化 在评估过程中,Business Ready 2024报告不断对评估方法进行优化。例如,在纳税指标中删除了关于妇女在涉税争议中是否享有与男子同等权利的表述,以更加聚焦于纳税便利度和成本。在公共基础设施服务指标中,由于专家问卷数据回复率显著低于企业调查的数据回复率,世界银行修改了数据收集方式,仅通过企业调查获取该数据。这些优化措施不仅提升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为未来的评估工作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方法论支持。 二、未来发展方向与规划 2.1 扩大评估范围与提升覆盖面 未来,Business Ready评估体系将不断扩大评估范围和提升覆盖面。一方面,将增加参与评估的经济体数量,从目前的50个逐步扩大到180个左右,以更全面地反映全球营商环境的现状。另一方面,将不断优化评估指标和维度,以更加准确地衡量企业在不同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这些措施将提升评估体系的科学性和全面性,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更加丰富的数据支持。 2.2 加强政策制定与改革支持 基于评估结果,Business Ready 2024报告将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改革方向。一方面,将针对不同区域和收入水平的特点,提出差异化的政策建议,以更加精准地解决企业在营商环境方面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将加强与国际组织和私营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动营商环境的改善和优化。这些措施将促进全球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和提升,为私营部门的发展创造更加稳定和高效的环境。 2.3 推动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是未来营商环境评估的重要方向。一方面,将加强数字技术在评估过程中的应用,如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评估效率和准确性。另一方面,将关注环境可持续性和性别平等等新维度在评估中的体现,以推动企业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和推动可持续发展。这些措施将促进全球营商环境的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2.4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合作与交流是推动全球营商环境改善和提升的重要途径。未来,Business Ready评估体系将加强与国际组织和私营部门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营商环境的改善和优化。一方面,将积极参与国际营商环境评估和比较研究,分享评估经验和成果,提升全球营商环境的透明度和可比性。另一方面,将加强与私营部门的合作与交流,了解企业在营商环境方面的需求和诉求,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政策建议。这些措施将促进全球营商环境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为企业的跨国经营和全球发展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和机遇。 三、案例分析:成功与挑战 3.1 成功案例:新加坡与中国香港 新加坡与中国香港在Business Ready 2024报告中表现突出,成为营商环境的佼佼者。新加坡凭借其高效的市场准入制度、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和透明的税收制度,在多个评估领域取得了优异成绩。中国香港则在市场准入和国际贸易等方面表现出色,同时也在努力提升公共基础设施服务和劳动力市场等方面的表现。这些成功案例不仅为其他经济体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也为全球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和提升树立了榜样。 3.2 挑战案例:低收入经济体 低收入经济体在Business Ready 2024报告中面临诸多挑战。这些经济体在基础设施、劳动力市场、金融服务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导致营商环境整体表现不佳。例如,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中东北非地区在多个评估领域得分较低,反映了这些地区在营商环境方面的不足和挑战。这些挑战不仅制约了这些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为全球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和提升带来了挑战和困难。 四、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Business Ready 2024报告中“Lessons Learned and What Is Next”部分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与展望: …

和评理|拓展中印合作,印度应付出更多努力
Trending News
3 weeks, 3 days ago

和评理|拓展中印合作,印度应付出更多努力

China Daily  

10月23日,在俄罗斯喀山举行的金砖峰会上,印度总理莫迪曾表示,印中关系保持稳定发展对两国和两国人民至关重要,事关28亿人民的福祉和未来,对地区乃至世界和平与稳定也十分重要。他表示,在当前复杂国际形势下,作为两大经济引擎,印中合作有利于促进经济复苏和世界多极化。 中印在边境问题上存在分歧,为缓解紧张局势,双方多次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但在建立起足够的互信并展开合作之前,中印两国和中印人民似乎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中印双方应该坚持正确战略认知,共谋相邻大国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光明正道。 2023—2024财年,中印贸易额达1184亿美元,中国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尽管如此,近年来屡有报道称,印度的政策让中国企业在印经营变得愈加困难。 发展是中印两国当前最大的“公约数”。双方应该继续坚持中印“互为发展机遇、互不构成威胁”、“是合作伙伴而非竞争对手”等重要共识。然而,印方始终不愿认同。 一些发达经济体推行“中国+1”战略,寻求中国制造的替代方案。在劳动力和市场规模上,印度是唯一一个同中国不相上下的国家,在成本节省上也与中国相当,印度因此试图从“中国+1”战略中获利。然而,据《新印度快报》报道,印度政府最高公共政策智库“印度转型国家研究所”(NITI Aayog)在最新一季报告中承认,与越南、泰国、柬埔寨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相比,印度在利用“中国+1”战略上的成效有限。报告认为,由于东南亚国家的劳动成本更低、税制简便易行、关税更低、积极与别国达成自由贸易协议等因素,已成为“中国+1”战略的最大受益者。 那些发达经济体推行的“中国+1”战略旨在“去风险”,但仍然无法撼动中国作为全球制造大国的地位,中国依然拥有最完整的供应链和产业链。中印经济在很多方面具有互补性,上述报告却未提及,与中国展开尽可能广泛的合作,将为印度带来哪些好处。 如果印度愿意考虑加强中印合作,促进两国经济发展,就会发现,两国在很多领域存在着广泛的合作机遇和潜力。 中国已擘画出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坚定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为其他经济体带来切实好处。 印度应改变对中国的固有印象,不仅是印度政府,印度人民也应做出改变。印度应该认识到,中国并不是印度的威胁,两国边界争端应通过谈判解决。 今年以来,在双方高层保持沟通的基础上,中印两国关系呈现改善势头。为增进两国互信,希望印度政府能为在印中企营造良好的投资和营商环境,为拓展双边合作付出努力。 本文编译自《中国日报》12月17日社论 原标题:India will benefit from cooperation not by turning away from its neighbor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中国日报中文网 编译:曹静 编辑:李海鹏 【责任编辑:曹静】

和评理|中美合作造福两国,更是大势所趋、世界期待
3 weeks, 4 days ago

和评理|中美合作造福两国,更是大势所趋、世界期待

China Daily  

中国科技部13日公布,中美两国政府代表于2024年12月13日在北京换文签署了《关于修订和延长两国政府科学技术合作协定的议定书》,将《中美科技合作协定》自2024年8月27日起延期5年。 1979年1月31日邓小平副总理访问美国时,在白宫与美国总统卡特签署了《中美科技合作协定》。该协定每5年续签一次,40余年从未间断,为中美两国间的科技交流铺平了道路。 协定原定于2023年8月再次续签,尽管中方对按惯例续签5年始终表示欢迎态度,但当时协定只短期延长了6个月,今年2月到期后,又再次延长6个月,这一动向,也暴露出美国对华鹰派对中美间科技交流所持有的反对态度。 在此背景下,如今《中美科技合作协定》续签5年的消息,自然鼓舞人心。我们也希望美国政府本次续签、宣称愿意在可以合作的领域继续与中国开展合作,绝不只是“做做样子”而已,而是能体现美方在高科技领域愿意与中国合作的“真心实意”。 但是,路透社13日的报道也显示,拜登政府正计划授权谷歌、微软等企业成为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AI)芯片分销的“守门人”。该计划最快将于本月内公布,根据计划,这些企业在开展业务过程中必须遵守严格的规定,例如向美国政府报告关键信息,阻止中国获得AI芯片。 观察人士指出,这些新规证明,拜登政府虽然宣称不寻求让美国与中国“脱钩”,但该届政府如今仍在离任前的最后阶段,在芯片领域不顾一切地试图实现与中国“脱钩”。 尽管中国方面反复重申,美国应正确看待中国的发展,持有这一态度极为关键,并且应摒弃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但是,即将离任的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13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却仍然表示,他驻华期间用了八成的时间管控美中竞争,其余两成时间则用于进行接触,并形容这是“正确的平衡”。 当前,中美两国关系中的许多问题,都是由拜登政府在对华问题上坚持采取这种所谓的“平衡”态度所导致。但这种做法并没有挡住中国高科技发展的脚步,更没有使中国与世界经济分隔开。拜登政府的所作所为,还伤害到了一些美国企业的利益,使得这些企业在过去的四年中并没有从中国的发展中分享到应有的红利。 也同样是在13日,美国财长耶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又表示,不排除对中国的银行实施制裁的可能,并宣称这些银行牵涉俄乌冲突之中、与俄罗斯方面有业务往来。这是拜登政府的一个典型做法,为了处理自身引发的麻烦,就随意切断中美之间来之不易的合作纽带。在中国方面看来,美方又是在试图让中国的金融系统与世界“脱钩”。 拜登政府任内,美国常常耗费中美双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来“寻求合作”,而打着“竞争”或“对抗”的幌子,种种的努力又经常在一夜之间“付诸东流”。上述的例子,无疑再次证明了美方的这种秉性。 中国的对外政策,包括对美政策,是一贯的。无论美方如何变化,中方都将始终致力于在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发展中美关系。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不仅符合两国根本利益,也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和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 即将上任的美国新一届政府,也应该牢记以中美关系大局为重,妥善处理两国间问题,推动两国关系稳定和改善。在当前复杂动荡的国际形势下,中美共同探索正确相处之道,更是可以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积极动力。 本文编译自《中国日报》12月16日社论 原标题:Hollowing out of tech pact symptomatic of US' problematic approach to China relations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中国日报中文网 编译:涂恬 编辑:李海鹏 【责任编辑:涂恬】

波兰前副总理:中国经济合作重点应从西方转向“南方”
4 weeks ago

波兰前副总理:中国经济合作重点应从西方转向“南方”

China Daily  

导读 近年来美国的反华情绪和措施日益增加,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只会继续加剧这一趋势。长远来看,美国对华贸易战、科技战反而会伤害美国自身经济。为应对来自美国的政治经济挑战,中国应加强同“全球南方”国家的经贸联系,弥补发达国家市场的损失,推动国际贸易和国际治理体系朝着更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还应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汇率改革,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作者:格热戈日·科沃德科 波兰科兹明斯基大学转型、一体化和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 波兰前副总理兼财政部长 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特聘教授 在美国总统大选已经尘埃落定后,中国不仅必须要继续在全球舞台上发挥其重要而独特的作用,而且要更加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开展对外合作,增加对外和对内投资,在世贸组织规则框架下扩大贸易,加强技术转让,促进人文交流……这些都是应对日益增多的全球性挑战的务实之举。 随着形势的发展,世界各国应明智地利用一切契机来改善国际关系。今年10月在俄罗斯喀山举办的金砖国家峰会、11月在秘鲁利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 峰会和巴西里约热内卢的20国集团 峰会,都是这样一个契机。中国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和互利共赢的全球化,利用这些会议之机,积极开展伙伴对话和多边谈判,解决利益冲突。 然而,在许多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反华情绪和措施日益增加的背景下,中国应该将其经济合作的重点从西方转移到“全球南方”,重点是进一步深化与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大国的关系,特别是印度——现在印度在人口数量和发展速度方面均高过中国。 在失去了美国和其他一些发达经济体的部分市场后,中国必须更加重视与“全球南方”国家的贸易。更多的出口、投资和技术转让应该向这些发展中国家倾斜,以帮助它们提振经济。其实这种调整已经进行了好几年,但随着近来美国的保护主义措施越来越多,贸易战越打越激烈,中国相应地也必须采取额外措施来保持其高增长。单靠“一带一路”建设是不够的,在世界舞台上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美关系是国际事务中最重要的一对关系。然而不幸的是,中美关系当前仍在螺旋下降,没有好转迹象。随着特朗普赢得下届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在参众两院均获得多数席位,中美紧张局势将持续加剧,而且不仅限于经济方面。新一届美国政府的政策可能会进一步扰乱全球供应链,全球化进程将出现新的动荡。 美国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这将进一步加剧美国的通货膨胀,但另一方面,加征的关税事实上相当于一笔“销售税”,它将略微增加美国的财政收入。美国预算赤字已经接近GDP的7%,这个比例之高已经相当危险。过高的关税壁垒虽然短期内有助于美国企业保持竞争力,但最终,由于缺乏来自外国制造商的压力,它可能会削弱美国企业的竞争力。而中国则将进一步鼓励企业寻找美国以外的其他海外市场来增加出口。 尽管美国采取了不明智的保护主义,但中国不应匆忙对美国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这个问题应该交给世贸组织。中国和其他“全球南方”国家还可以做很多事情,以确保国际贸易基于所有世贸组织成员共同制定的规则,而不是由充斥着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的西方发达国家单方面强加的规则。对于不断扩大的保护主义,中方的回应应该是权力下放和进一步放松管制,以加强中美两国企业和研发机构之间的直接合作。 鉴于即将卸任的拜登政府已经对中国电动汽车和其他一些产品征收了相当高的进口关税,而且关税还在进一步提高,美国的绿色转型可能会放缓。正如不久前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所强调的那样,中国应该继续加快绿色转型,应对气候变暖进程。当前的讨论重点应该如何在最大程度上支持对抗全球变暖的进程。不幸的是,在这方面,我们不能指望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美国还对中国近年来在技术发展领域取得的进展持负面看法,这些进展始终是遵循“中国制造2025”战略所规划的道路进行的。根据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2023年的一项研究,从现代经济运作和发展技术前景的角度来看,在44项最重要的技术中,中国在多达37项上领先于美国;日本、韩国和技术最先进的欧洲国家,都没能跻身任何类别中的前两名。美国建制派想要减缓中国在这科技领域的进步,不仅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是不合理的,而且反过来会损害美国自身的经济,因为它减小了美国国内产业的竞争压力,从而无法尽快实现技术进步。 最近召开的金砖国家峰会讨论了建立美元以外货币为基础的替代性国际金融安排,中国应该加快这一替代性全球货币体系的概念设计和实施,增加美元以外货币——尤其是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份额。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储备中的占比也将从目前的2%逐步上升,而美元的占比将从目前的54.8%逐步下降。 中国可能很快也将需要改革汇率制度。人民币目前仍然与美元挂钩,每天波动范围在±2%以内。这有时会带来一些“奇怪”的变化。比如特朗普当选后,美元暂时走强,结果人民币兑其他货币的汇率也随之意外走强。因此,中国或许应考虑放弃这种汇率机制,实行有管控的浮动汇率制。鉴于中国对外贸易的结构性出口顺差,这种改革将导致人民币走强,从而因利润降低而导致对美出口略有减少。这有助于减少美国的对华贸易逆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反华热潮。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高端智慧传播与交流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Response to US moves should be calm"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宋平 刘夏 编辑:张钊 【责任编辑:程慧海】

和评理|打压中国必遭反制:美方自食恶果不怨他人
4 weeks, 1 day ago

和评理|打压中国必遭反制:美方自食恶果不怨他人

China Daily  

近年来,美国单方面发动对华贸易战,并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疯狂围堵。面对种种打压,中国并没有被击垮,而是坚定走上自主创新之路,推动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反观美方,其恐吓手段以及围追堵截并没有促使美国制造业回流,也没有实现削减贸易逆差的目标,反而却使得美国失去了重要的海外市场,并导致美国国家信誉一再“打折”。 美国一意孤行打压中国科技发展,中国绝不可能坐视美方损害中国核心发展利益,打压中国必遭反制,美方也注定要为此承担后果。 中美两国领导人上月刚刚举行过会晤,这也是美国总统拜登任内中美元首第三次会晤。两国元首都认为,这次会晤坦诚深入,是建设性的。但在这之后不久,即将离任的拜登政府又开始采取行动,不计一切代价试图修补强化其对华建立的“芯片铁幕”。一系列举动,自然又让两国关系有所恶化。全球前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大国之舞”,节奏也更加激烈起来。 美国瞄准价值链顶端的先进芯片与高科技产业对中国实施打压,中国也采取对关键矿产管制的手段对美方进行了反击。这些关键矿产是芯片供应链的基础,美方拿芯片做文章,中国此举正是要确保美方为自己的行动“买单”。 近期,拜登政府进一步收紧了对华芯片相关产品的出口管控,涉及半导体制造设备、存储芯片等包含美方技术的物项。中国方面也下定了决心,升级反制措施予以还击,严格管控镓、锗、锑、超硬材料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 中国自2019年起开始采取关键矿产管制措施,与此前不同的是,上周二中国商务部发布的出口管制公告宣布:一、禁止两用物项对美国军事用户或军事用途出口。二、原则上不予许可镓、锗、锑、超硬材料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对石墨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实施更严格的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审查。 这意味着,与此前管制措施并未单独指向美国、主要限制中国出口企业行为的做法不同,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最新管制措施,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组织和个人,违反上述规定,将原产于中国的相关两用物项转移或提供给美国的组织和个人,都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明确指出对涉及美国的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实施审查,无疑使得出口限制措施更具有针对性。业务涉及中国产原材料与美国相关交易的第三方国家公司,也会受到波及,他们将不得不考虑重新转移供应链,选择其他发达经济体的终端市场。 中国已开始采取行动,通过实施反制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中美两国在科技领域的博弈也正在迫使牵涉两国间交易的第三方实体离开,尽管目前博弈只围绕芯片端与原材料端展开,但如果不遏制这种趋势,扮演着“压舱石”作用的第三方实体们逐渐撤出后,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有可能会被逐渐掏空。 但必须指出的是,中国的反制措施与美方有着完全不同的目标。美方的举动意在胁迫和霸凌,为的是要通过泛化的国家安全概念,将经贸与科技问题政治化、武器化,从而限制中国的发展。中国最新的管制措施则是意在构建牢固的法律框架,以解决此前由监管环境不够完善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从而更好地管理民用及军用技术。 中国限制对美出口的镓、锗、锑等相关原材料,是半导体、红外技术、光纤电缆、光伏等产业广泛运用的关键原料。通过简化流程、提高管控措施的有效性,新的管控手段将确保中国牢固捍卫国家安全利益,更好应对国际贸易领域的复杂局势。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宣布反制措施的同时也重申,愿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就出口管制措施加强对话,共同促进全球产业和供应链的安全与稳定。 美国新一届政府将于下月上台执政,希望新任政府能对此重视,勿要再制造更多麻烦,与中方共同努力妥善解决两国间分歧,使两国关系回到健康合作的正确轨道上来。 本文编译自《中国日报》12月12日社论 原标题:China promptly serves US what it ordered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中国日报中文网 编译:涂恬 编辑:李海鹏 【责任编辑:涂恬】

每日一词 | 韧性城市 resilient cities
Top News
1 month ago

每日一词 | 韧性城市 resilient cities

China Daily  

2024年12月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 China has issued a guideline for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ew-type urban infrastructu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silient cities. 2024年11月7日,工作人员在安徽省城市生命线智慧监管中心监测合肥管廊情况。图片来源:新华社 【知识点】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面临的灾害风险也日益复杂多样,建设韧性城市成为必然选择。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首次提出建设“韧性城市”目标。《建议》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 按照国际组织倡导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理事会定义,“韧性城市”指城市能够凭自身的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地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在当前学术和社会语境下,灾害可以涵盖自然灾害、社会重大影响的事件(如战争)和健康(如疫情)等维度。城市韧性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论点之一,其核心就是要有效应对各种变化或冲击,减少发展过程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近年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均有“加强城市应对灾害的能力和提高城市韧性”等相关表述。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到2027年,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对韧性城市建设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到2030年,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推动建成一批高水平韧性城市,城市安全韧性持续提升,城市运行更安全、更有序、更智慧、更高效。 【重要讲话】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眼长远、科学规划,把恢复重建与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It is essential to adhere to a people-centered approach and make plans scientifically with a long-term view, and closely integrate the recovery and reconstruction with the promotion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the advancement …

和评理|关税“百害而无一利”:美方执迷不悟害人更害己
1 month ago

和评理|关税“百害而无一利”:美方执迷不悟害人更害己

China Daily  

美国新一届政府即将上台,候任总统本人也以“难以预测”著称,施政不确定性引发广泛担忧。但对于所有心存忧虑的人来说,未来至少有一件事是板上钉钉的,那就是这位总统一旦上任,必将再次挥舞“关税大棒”。 “我是关税的信奉者,我认为‘关税’是最美丽的单词,它是如此美妙,会让我们变得富有。”此前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采访时,特朗普曾这样表态。 对这位担任过美国总统、目前又是候任美国总统的人来说,对关税的热爱与奉行,是他少有的“言行一致”之处,在二次入主白宫后,关税也有望继续成为他在外交领域的政策武器。 在第一个总统任期内,特朗普似乎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滥用关税措施给美国自身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一任或许将让他更好地意识到这一点。 特朗普首个总统任期内发布的关税措施,以及他的继任者拜登后续追加的关税措施已经产生了累积效应,对美国经济和美国消费者造成了切实的影响。如果特朗普还想继续依靠关税这一手段来将美国的意志强加于他国,他不可能对这些影响毫不知情。 如果不计入关税的因素,对美国经济现状的任何评估都不可信。所有负责任的分析也都会证实,对过度征收关税的依赖违背了经济常识,并极有可能适得其反。截至目前,美国为抗击通胀所付出的努力可以说是成效甚微,我们并不知道作为美国候任总统的特朗普,对此有多少了解。但如果他真能更广泛听取可信的经济学家、商界以及美国消费者的声音,对他以及他要领导的国家而言,自然更有益处。 就当下来看,这位当选总统似乎确信,那些反对关税战略的人夸大了自身的担忧。在竞选活动中,他曾对美国选民表示,关税有利于恢复工厂就业、降低政府债务,并让其政府有能力补贴儿童保育工作。他在接受NBC采访时也表示:“关税没有让美国人付出任何代价,关税让美国经济更加伟大。”他甚至宣称,自己“用关税制止了战争”。 但是,当被追问是否能保证美国消费者无需为关税承担更高的价格时,特朗普又显得不那么“笃定”了,他表示“不相信”自己的关税政策会抬高美国家庭的消费价格,随即又退后一步说“我不能承诺任何事”。 他当然不能。如果他能认真研究一下一段时间以来关税造成的真实影响,他或许就该对自己宣布将施行的关税政策仔细斟酌。有非常充分的证据可以向他证明,关税的本质就是一把“双刃剑”,在美国对华发起贸易战的过程中,这表现得尤为明显。 举例来说,在本次接受NBC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就告诉特朗普,在他的第一个任期内,关税让美国人承受了大约800亿美元的额外损失。美方数据显示,受贸易战影响,2018年和2019年美国农业收入减少270亿美元。不仅如此,对进口钢铁征收关税也没有给美国工厂带来更多就业机会。 保护主义者们热衷于使用关税,因为这能对竞争对手产生立竿见影的打压效果。但凡事总有另一面。当对生产方施加太高的税时,后者就会要求零售方在售卖其产品时提高价格,以抵消额外产生的成本。零售商们随即会将这些进口来的商品以更高的价格出售给终端的消费者,以弥补价格差异。 美国国内多项民意调查均显示,大部分美国人认为,关税造成了其国内商品价格的上涨,经济学家们也普遍预测称,关税导致美国家庭每年开支增加了数千美元。 包括汽配零售企业汽车地带、运动服饰企业哥伦比亚以及全球最大工具生产商史丹利百得在内的一众企业负责人均已对此表态,正如汽车地带公司首席执行官所言,如果美国下一届政府决意执行当选总统的计划提高关税,公司“将把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美国国内的大型零售连锁企业如塔吉特、沃尔玛等,预计也将紧随其后。毕竟,面对特朗普计划加征的关税,无论企业大小,结果都是一样的“无法承受”。 本文编译自《中国日报》12月10日社论 原标题:Tariffs bad for business, bad for US firms and consumers, and bad for all trading partners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中国日报中文网 编译:涂恬 编辑:李海鹏 【责任编辑:涂恬】

每日一词 | 韧性城市 resilient cities
1 month ago

每日一词 | 韧性城市 resilient cities

China Daily  

2024年12月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 China has issued a guideline for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ew-type urban infrastructu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silient cities. 2024年11月7日,工作人员在安徽省城市生命线智慧监管中心监测合肥管廊情况。图片来源:新华社 【知识点】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面临的灾害风险也日益复杂多样,建设韧性城市成为必然选择。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首次提出建设“韧性城市”目标。《建议》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 按照国际组织倡导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理事会定义,“韧性城市”指城市能够凭自身的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地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在当前学术和社会语境下,灾害可以涵盖自然灾害、社会重大影响的事件(如战争)和健康(如疫情)等维度。城市韧性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论点之一,其核心就是要有效应对各种变化或冲击,减少发展过程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近年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均有“加强城市应对灾害的能力和提高城市韧性”等相关表述。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到2027年,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对韧性城市建设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到2030年,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推动建成一批高水平韧性城市,城市安全韧性持续提升,城市运行更安全、更有序、更智慧、更高效。 【重要讲话】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眼长远、科学规划,把恢复重建与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It is essential to adhere to a people-centered approach and make plans scientifically with a long-term view, and closely integrate the recovery and reconstruction with the promotion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the advancement …

每日一词 | 韧性城市 resilient cities
Trending News
1 month ago

每日一词 | 韧性城市 resilient cities

China Daily  

2024年12月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 China has issued a guideline for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ew-type urban infrastructu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silient cities. 2024年11月7日,工作人员在安徽省城市生命线智慧监管中心监测合肥管廊情况。图片来源:新华社 【知识点】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面临的灾害风险也日益复杂多样,建设韧性城市成为必然选择。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首次提出建设“韧性城市”目标。《建议》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 按照国际组织倡导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理事会定义,“韧性城市”指城市能够凭自身的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地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在当前学术和社会语境下,灾害可以涵盖自然灾害、社会重大影响的事件(如战争)和健康(如疫情)等维度。城市韧性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论点之一,其核心就是要有效应对各种变化或冲击,减少发展过程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近年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均有“加强城市应对灾害的能力和提高城市韧性”等相关表述。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到2027年,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对韧性城市建设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到2030年,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推动建成一批高水平韧性城市,城市安全韧性持续提升,城市运行更安全、更有序、更智慧、更高效。 【重要讲话】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眼长远、科学规划,把恢复重建与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It is essential to adhere to a people-centered approach and make plans scientifically with a long-term view, and closely integrate the recovery and reconstruction with the promotion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the advancement …

每日一词 | 韧性城市 resilient cities
Trending News
1 month ago

每日一词 | 韧性城市 resilient cities

China Daily  

2024年12月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 China has issued a guideline for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ew-type urban infrastructu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silient cities. 2024年11月7日,工作人员在安徽省城市生命线智慧监管中心监测合肥管廊情况。图片来源:新华社 【知识点】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面临的灾害风险也日益复杂多样,建设韧性城市成为必然选择。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首次提出建设“韧性城市”目标。《建议》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 按照国际组织倡导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理事会定义,“韧性城市”指城市能够凭自身的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地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在当前学术和社会语境下,灾害可以涵盖自然灾害、社会重大影响的事件(如战争)和健康(如疫情)等维度。城市韧性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论点之一,其核心就是要有效应对各种变化或冲击,减少发展过程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近年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均有“加强城市应对灾害的能力和提高城市韧性”等相关表述。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到2027年,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对韧性城市建设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到2030年,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推动建成一批高水平韧性城市,城市安全韧性持续提升,城市运行更安全、更有序、更智慧、更高效。 【重要讲话】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眼长远、科学规划,把恢复重建与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It is essential to adhere to a people-centered approach and make plans scientifically with a long-term view, and closely integrate the recovery and reconstruction with the promotion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the advancement …

【世界说】以加关税重振美国经济?国际企业及专家:代价还得美国自己付
1 month ago

【世界说】以加关税重振美国经济?国际企业及专家:代价还得美国自己付

China Daily  

中国日报网12月10日电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近期表示,将对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入美国的所有产品征收25%的关税,并宣布将对中国商品额外征收10%的关税。对此,“今日日本”(Japan Today)网站刊文称,“关税大棒”再度挥起,带来的将是美国物价的上涨,也有悖于让美国家庭摆脱通货膨胀的承诺。 文章指出,根据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商品进口国,而墨西哥、中国和加拿大则是美国排名前三的商品供应国。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加关税的做法令企业别无选择,只得将这些额外产生的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导致食品、服装、汽车以及其他商品的售价大幅上涨。 “今日日本”网站文章截图 位于华盛顿的贸易组织农产品经销商协会(Produce Distributors Association)表示,当其他国家实施反制时,关税则会拉高新鲜水果和蔬菜的价格,从而对美国农民造成伤害。该协会主席艾伦·西格尔(Alan Siger)分析称:“关税会扭曲市场,并沿供应链推高价格,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消费者在买单的时候支付更多费用。” 美国蒸馏酒协会(The Distilled Spirits Council of the U.S. )警告则称,对龙舌兰或加拿大威士忌征收关税并不会增加美国的就业机会,因为它们属于特色产品,只能在原产国生产。“对来自南北方邻国的烈性酒产品征收关税将损害美国消费者的利益,并最终导致美国餐饮酒店等行业的失业问题。” 美联社一项针对超过12万美国选民进行的调查还显示,在大选之前,就有约70%的人对食品价格表示担心。美国零售联合会(NRF)表示,特朗普在竞选时提议的关税将使美国消费者每年在服装、玩具、家具、家用电器、鞋类和旅游用品上多花费460亿至780亿美元。 而对于希望购买新车的美国人来说,他们同样可能看到价格的大幅上涨。普华永道(PwC)美国汽车行业负责人C·J·费恩(C.J. Finn)指出,大部分关税最终都将转嫁给消费者,这就意味着会有更多的消费者“被高昂的价格挤出市场”。 华尔街投行伯恩斯坦(Bernstein)分析师丹尼尔·罗斯卡(Daniel Roeska)在给投资者的一份报告中说,关税还将给美国工业生产带来无法预想的严重损害。据悉,特朗普加征关税的威胁一出,汽车股便遭受打击,尤其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估价下跌超过8%。 尽管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加税举措一旦实施会持续多久,但美国投资研究机构晨星公司(Morningstar)分析师大卫·惠斯顿(David Whiston)认为,汽车制造商在短期内可能不会采取任何行动,因为他们无法迅速对汽车生产的地点做出调整。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资深研究员马丽·洛夫里(Mary Lovely)批评指出,关税威胁或令美国成为国际贸易中“不稳定的伙伴”。 另据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文章,尽管一些专家认为特朗普的关税举措最终可能没有其宣称的那么激进,但无论如何这些威胁已经产生了负面经济后果。 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汉密尔顿项目(Hamilton Project)主任温迪·埃德尔伯格(Wendy Edelberg)说:“不管这是不是虚张声势,都会对经济产生影响。”她指出,即便特朗普的威胁只是口头上的,美国民众仍然会面临更高的商品价格,而囤货行为则可能使一些企业陷入困境,导致部分商品出现短缺。此外,企业对于未来的不确定还会导致未来几个月经济增长的放缓。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文章截图 文章还提到,虽然特朗普及其顾问认为关税将有助于重振美国制造业并推动新的就业,但企业和经济学家都警告称“这是有代价的”。加拿大太阳能制造商Heliene的首席执行官马丁·波切塔卢克(Martin Pochtaruk)说,2018年特朗普对美国以外制造的太阳能电池板征收关税时,公司不得不承担随之而来的代价,几近破产。现如今,他们正在同所有的客户进行沟通,但“焦虑很多”。 对于美国的小企业来说,他们几乎没有额外的资金来抵御经济的不确定性,手袋设计师谢里尔·摩西(Sherrill Mosee)的自创品牌就是美国众多受关税举措潜在影响的小企业之一。作为面临激烈竞争的小品牌,摩西表示自己并不具备提高价格的优势。“这将会非常艰难。”她说,“一路下来都会非常不容易。” (编译:高琳琳 编辑:马芮 韩鹤) 【责任编辑:高琳琳】

2024大学新闻奖颁奖典礼在珠海举行 力促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新闻学子深度交流
Trending News
1 month ago

2024大学新闻奖颁奖典礼在珠海举行 力促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新闻学子深度交流

China Daily  

2024大学新闻奖现场大合影 由中国日报主办的2024大学新闻奖颁奖典礼于12月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举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校长陈致、周大福珠宝集团董事总经理黄绍基现场致辞,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兼香港版总编辑周立致欢迎辞,香港迪士尼乐园传讯及公共事务副总裁黎珮珊在中场发表演讲。今年,大学新闻奖组委会还于颁奖典礼前后组织师生参访团,到周大福顺德匠心智造中心及珠海太空中心参访交流,深入了解大湾区的商业与科技发展文化。 2024大学新闻奖主礼嘉宾合影 香港中联办台务部副部长肖洪,珠海市委常委、副市长晁桂明,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处处长廖李可期,澳门特区政府新闻局研究及推广厅厅长林佩贞,珠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网信办主任陈建海,共青团珠海市委员会书记智然,珠海市台港澳事务局副局长陈哲元,珠海市教育局副局长方蕾,香港报业公会主席郭艳明,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党委书记、副校长毛亚庆等嘉宾,以及获奖师生、业界专家、媒体代表等超过300人出席本次颁奖典礼。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的“玉振金声”雅乐团还现场演绎了唐代乐舞曲《望月》,以传统乐器再现唐代音乐的曼妙韵律,带来一场穿越时空的乐舞文化盛宴。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发表致辞 卓永兴在致辞中表示,新闻工作者不止是记录者,同时也是建设社会的参与者、推动者,在新闻工作者身上肩负着重大社会责任,引领社会进步是新闻报道的价值。期待所有学子们充分展现年轻人的创新精神,不仅在主流媒体发挥影响力,更要有效利用自身所擅长的新兴媒体工具,在未来成为新闻界的生力军,为中外文明交流和民心相通贡献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书写精彩的时代篇章。 陈致指出大学新闻奖自2012年创办以来,已成为大中华地区新闻传媒专业学生展示才华的重要平台。其中,UIC学子已连续四年积极参赛,共获得51个奖项,充分展现了UIC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本次颁奖典礼既是对过去成绩的总结和肯定,也是未来新的起点,衷心希望所有获奖同学能够保持专业热情,在新闻传媒事业上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黄绍基表示周大福珠宝与新闻工作者有诸多相似之处,都是用自身最强的优势和能力,秉持业界最高标准,分别以珠宝和文字的形式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今年是周大福珠宝集团第二年冠名赞助大学新闻奖,很高兴看到这项活动能持续为内地及港澳台青年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并锻炼他们的新闻写作能力及多媒体制作技巧,衷心希望该活动能为新闻业界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和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兼香港版总编辑周立一同为获奖学生颁奖 周立指出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短视频平台和其他新媒体的崛起,带来了碎片化和即时性的新常态。这要求新闻内容不仅要及时准确,还要富有吸引力,同时新闻工作者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反馈和互动机会。希望新闻专业学生能成为适应快速变化媒体环境的多面手,并在坚守新闻伦理的基础之上,确保报道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期待大家携手努力,维护新闻的社会意义与价值,保持对新闻的永恒热情,勇敢迎接每一个新时代的挑战。 黎珮珊在演讲中分享了自己丰富多彩的职业生涯以及在市场营销及传播行业的经验,指出随着当前媒体环境的变迁,社交媒体已成为商业和品牌营销的重要平台,而新一代新闻专业学生在塑造公众世界观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此外,还应注重承担社会责任,要认识到良好的新闻报道不仅是传递硬性新闻、事实和数字,更要有心和能够激发读者行动的力量。 获奖学生在现场合影 今年是大学新闻奖成功举办的第十三年,本届组委会特设最佳纪录片奖项,鼓励学生以镜头捕捉社会现实,立体呈现不同地区的人文历史,吸引了更多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学校参与,共收到来自90余所院校的近千份优秀作品,参赛人数超过三千人。其中包括香港8所大学,澳门3所大学与台湾11所大学,涵盖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世新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其中台湾学校数量较去年增加了30%。此次大学新闻奖共颁发中英文组别奖项及最踊跃参与奖等共28个奖项,共39间学校参赛作品入围,入围学生近300人,香港浸会大学斩获最多奖项。 现场演绎唐代乐舞曲《望月》 本届大学新闻奖评委们对获奖学子们送上寄语。香港教育大学校长李子建表示,大学新闻奖不仅是对优秀学子的认可,更是一种鼓励,希望新闻学子们继续保持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与敏锐度,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为传递真相和促进社会进步贡献力量。前台湾世新大学新闻学系副教授林紫玉认为,中国日报为新闻学子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来展示其作品,所有参赛作品都有相当高的水平,并且能紧跟时事作出有深度的分析和报道。澳门管理学院院长唐继宗表示很荣幸能参与本次的评审工作,参赛作品水准很高、很专业,结合了全媒体的大趋势。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夏琼强调,大学新闻奖具有专业主义精神,给广大新闻学子提供了一个竞技平台,希望该奖项能促进更多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关注和提升业务能力。 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参赛学生代表也分享了获奖感受。获得最佳新闻特写奖中文组冠军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生刘德熙表示,对于第一次参加大学新闻奖比赛就夺得冠军感到开心,这将激励自己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加努力,同时也要感谢主办方搭建这一专业的平台,让自己有机会看到其他同学的优秀作品。获得最佳纪录片冠军的澳门科技大学学生卢润天、张绮瑄表示,很感谢通过大学新闻奖这一平台将澳门的海洋文化和造船工艺发扬出去,希望能让外界更加深入地了解澳门地区的造船文化。台湾淡江大学的获奖学子们对大学新闻奖评审的肯定表示感谢,认为这是前进的动力,同时透过大学新闻奖颁奖典礼与不同地区的学子交流学习,让自身了解到更多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未来将会持续努力制作更多更优秀作品。来自香港浸会大学的林淑盈获得最佳标题奖亚军,她表示此次获奖是对自己的很大认可和鼓励,让自己在未来的新闻道路上有更大的动力前行。 师生合影留念 本届大学新闻奖颁奖典礼暨大湾区交流活动将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的优秀学子汇聚一堂,力求打造一个独特宝贵的学习与交流平台,为来自不同地区的青年学子提供别样的互动交流机会,并鼓励他们在新闻报导与创作领域中积极探索与实践。通过跨地域的思想碰撞与深度合作,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培养他们在未来媒体事业中的领导潜力,更激励他们勇敢追求卓越,为社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获奖名单 大学新闻奖网址 https://campus.chinadailyasia.com/zh/home/8 有关中国日报 中国日报是中央主要媒体、国家英文日报和国际传播主力军,创刊于1981年,拥有纸媒、网站、客户端、脸谱、X、微博、微信、电子报等十余种媒介平台,全媒体用户总数4.7亿,是国内外高端人士首选的中国英文媒体,也是境外媒体转载率最高的中国信息源之一。 中国日报通过旗舰版、国际版、香港版等纸媒以及数字和移动媒体构建的传播体系覆盖全球,在境外以四大分社为融媒体指挥分中心辐射全球主要地区。中国日报英文客户端拥有180余个国家的4300万用户,是我国唯一一家载量过千万的英文新闻客户端。中国日报持续增强在境内外传播影响力,其中,脸谱账号粉丝数已超过1.06亿,位居全球媒体账号粉丝数第二位。 有关中国日报大学新闻奖 “大学新闻奖”(前名为“校园学报新闻奖”)评选活动创办于2012年,旨在鼓励高校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新闻报道,锻炼新闻写作能力以及多媒体制作、运用能力,目前已成为唯一面向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大学校园新闻学子的交流互动平台。今年大学新闻奖共收到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超过90间院校的近1000份中英文作品, 参赛人数逾3000人。奖项设置涵盖中英文写作、摄影、设计等多个领域,例如最佳数据新闻奖、最佳新闻写作、最佳版面设计、最佳纪录片、最佳新闻摄影图片、Best in Arts and Culture News Reporting、Best in Business News Reporting等,凸显了新闻学的专业性与丰富性,体现了新闻学科与时俱进的特点。 【责任编辑:党超峰】

2024大学新闻奖颁奖典礼在珠海举行 力促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新闻学子深度交流
Trending News
1 month ago

2024大学新闻奖颁奖典礼在珠海举行 力促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新闻学子深度交流

China Daily  

2024大学新闻奖现场大合影 由中国日报主办的2024大学新闻奖颁奖典礼于12月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举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校长陈致、周大福珠宝集团董事总经理黄绍基现场致辞,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兼香港版总编辑周立致欢迎辞,香港迪士尼乐园传讯及公共事务副总裁黎珮珊在中场发表演讲。今年,大学新闻奖组委会还于颁奖典礼前后组织师生参访团,到周大福顺德匠心智造中心及珠海太空中心参访交流,深入了解大湾区的商业与科技发展文化。 2024大学新闻奖主礼嘉宾合影 香港中联办台务部副部长肖洪,珠海市委常委、副市长晁桂明,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处处长廖李可期,澳门特区政府新闻局研究及推广厅厅长林佩贞,珠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网信办主任陈建海,共青团珠海市委员会书记智然,珠海市台港澳事务局副局长陈哲元,珠海市教育局副局长方蕾,香港报业公会主席郭艳明,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党委书记、副校长毛亚庆等嘉宾,以及获奖师生、业界专家、媒体代表等超过300人出席本次颁奖典礼。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的“玉振金声”雅乐团还现场演绎了唐代乐舞曲《望月》,以传统乐器再现唐代音乐的曼妙韵律,带来一场穿越时空的乐舞文化盛宴。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发表致辞 卓永兴在致辞中表示,新闻工作者不止是记录者,同时也是建设社会的参与者、推动者,在新闻工作者身上肩负着重大社会责任,引领社会进步是新闻报道的价值。期待所有学子们充分展现年轻人的创新精神,不仅在主流媒体发挥影响力,更要有效利用自身所擅长的新兴媒体工具,在未来成为新闻界的生力军,为中外文明交流和民心相通贡献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书写精彩的时代篇章。 陈致指出大学新闻奖自2012年创办以来,已成为大中华地区新闻传媒专业学生展示才华的重要平台。其中,UIC学子已连续四年积极参赛,共获得51个奖项,充分展现了UIC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本次颁奖典礼既是对过去成绩的总结和肯定,也是未来新的起点,衷心希望所有获奖同学能够保持专业热情,在新闻传媒事业上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黄绍基表示周大福珠宝与新闻工作者有诸多相似之处,都是用自身最强的优势和能力,秉持业界最高标准,分别以珠宝和文字的形式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今年是周大福珠宝集团第二年冠名赞助大学新闻奖,很高兴看到这项活动能持续为内地及港澳台青年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并锻炼他们的新闻写作能力及多媒体制作技巧,衷心希望该活动能为新闻业界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和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兼香港版总编辑周立一同为获奖学生颁奖 周立指出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短视频平台和其他新媒体的崛起,带来了碎片化和即时性的新常态。这要求新闻内容不仅要及时准确,还要富有吸引力,同时新闻工作者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反馈和互动机会。希望新闻专业学生能成为适应快速变化媒体环境的多面手,并在坚守新闻伦理的基础之上,确保报道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期待大家携手努力,维护新闻的社会意义与价值,保持对新闻的永恒热情,勇敢迎接每一个新时代的挑战。 黎珮珊在演讲中分享了自己丰富多彩的职业生涯以及在市场营销及传播行业的经验,指出随着当前媒体环境的变迁,社交媒体已成为商业和品牌营销的重要平台,而新一代新闻专业学生在塑造公众世界观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此外,还应注重承担社会责任,要认识到良好的新闻报道不仅是传递硬性新闻、事实和数字,更要有心和能够激发读者行动的力量。 获奖学生在现场合影 今年是大学新闻奖成功举办的第十三年,本届组委会特设最佳纪录片奖项,鼓励学生以镜头捕捉社会现实,立体呈现不同地区的人文历史,吸引了更多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学校参与,共收到来自90余所院校的近千份优秀作品,参赛人数超过三千人。其中包括香港8所大学,澳门3所大学与台湾11所大学,涵盖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世新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其中台湾学校数量较去年增加了30%。此次大学新闻奖共颁发中英文组别奖项及最踊跃参与奖等共28个奖项,共39间学校参赛作品入围,入围学生近300人,香港浸会大学斩获最多奖项。 现场演绎唐代乐舞曲《望月》 本届大学新闻奖评委们对获奖学子们送上寄语。香港教育大学校长李子建表示,大学新闻奖不仅是对优秀学子的认可,更是一种鼓励,希望新闻学子们继续保持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与敏锐度,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为传递真相和促进社会进步贡献力量。前台湾世新大学新闻学系副教授林紫玉认为,中国日报为新闻学子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来展示其作品,所有参赛作品都有相当高的水平,并且能紧跟时事作出有深度的分析和报道。澳门管理学院院长唐继宗表示很荣幸能参与本次的评审工作,参赛作品水准很高、很专业,结合了全媒体的大趋势。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夏琼强调,大学新闻奖具有专业主义精神,给广大新闻学子提供了一个竞技平台,希望该奖项能促进更多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关注和提升业务能力。 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参赛学生代表也分享了获奖感受。获得最佳新闻特写奖中文组冠军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生刘德熙表示,对于第一次参加大学新闻奖比赛就夺得冠军感到开心,这将激励自己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加努力,同时也要感谢主办方搭建这一专业的平台,让自己有机会看到其他同学的优秀作品。获得最佳纪录片冠军的澳门科技大学学生卢润天、张绮瑄表示,很感谢通过大学新闻奖这一平台将澳门的海洋文化和造船工艺发扬出去,希望能让外界更加深入地了解澳门地区的造船文化。台湾淡江大学的获奖学子们对大学新闻奖评审的肯定表示感谢,认为这是前进的动力,同时透过大学新闻奖颁奖典礼与不同地区的学子交流学习,让自身了解到更多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未来将会持续努力制作更多更优秀作品。来自香港浸会大学的林淑盈获得最佳标题奖亚军,她表示此次获奖是对自己的很大认可和鼓励,让自己在未来的新闻道路上有更大的动力前行。 师生合影留念 本届大学新闻奖颁奖典礼暨大湾区交流活动将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的优秀学子汇聚一堂,力求打造一个独特宝贵的学习与交流平台,为来自不同地区的青年学子提供别样的互动交流机会,并鼓励他们在新闻报导与创作领域中积极探索与实践。通过跨地域的思想碰撞与深度合作,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培养他们在未来媒体事业中的领导潜力,更激励他们勇敢追求卓越,为社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获奖名单 大学新闻奖网址 https://campus.chinadailyasia.com/zh/home/8 有关中国日报 中国日报是中央主要媒体、国家英文日报和国际传播主力军,创刊于1981年,拥有纸媒、网站、客户端、脸谱、X、微博、微信、电子报等十余种媒介平台,全媒体用户总数4.7亿,是国内外高端人士首选的中国英文媒体,也是境外媒体转载率最高的中国信息源之一。 中国日报通过旗舰版、国际版、香港版等纸媒以及数字和移动媒体构建的传播体系覆盖全球,在境外以四大分社为融媒体指挥分中心辐射全球主要地区。中国日报英文客户端拥有180余个国家的4300万用户,是我国唯一一家载量过千万的英文新闻客户端。中国日报持续增强在境内外传播影响力,其中,脸谱账号粉丝数已超过1.06亿,位居全球媒体账号粉丝数第二位。 有关中国日报大学新闻奖 “大学新闻奖”(前名为“校园学报新闻奖”)评选活动创办于2012年,旨在鼓励高校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新闻报道,锻炼新闻写作能力以及多媒体制作、运用能力,目前已成为唯一面向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大学校园新闻学子的交流互动平台。今年大学新闻奖共收到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超过90间院校的近1000份中英文作品, 参赛人数逾3000人。奖项设置涵盖中英文写作、摄影、设计等多个领域,例如最佳数据新闻奖、最佳新闻写作、最佳版面设计、最佳纪录片、最佳新闻摄影图片、Best in Arts and Culture News Reporting、Best in Business News Reporting等,凸显了新闻学的专业性与丰富性,体现了新闻学科与时俱进的特点。 【责任编辑:党超峰】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迪迪埃·奎洛兹教授走进西工大
1 month, 1 week ago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迪迪埃·奎洛兹教授走进西工大

China Daily  

Didier Queloz(迪迪埃·奎洛兹)教授和Michel Mayor(米歇尔·麦耶)教授,因“发现一颗环绕类太阳恒星的系外行星”获得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此成果开启了人类对系外行星的探索,在人们认知宇宙的进程中作出重要贡献。11月28日—29日迪迪埃·奎洛兹教授走进西工大校园与师生们亲切互动交流共话科学研究的无穷魅力。 活动期间,西北工业大学举行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迪迪埃·奎洛兹名誉教授授予仪式。西北工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宋保维出席受聘仪式。 宋保维对迪迪埃·奎洛兹教授来校交流表示欢迎。他表示,迪迪埃·奎洛兹教授是当今世界天文学领域的杰出科学家,在系外行星研究领域的深入探索,为更好地理解宇宙的形成和演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西工大是一所以发展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高校,一直以来学校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期待迪迪埃·奎洛兹教授能与学校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助力师生成长,推动高质量成果的持续产出,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迪迪埃·奎洛兹教授表示,本次来访也真切感受到了当前中国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未来中国将在世界科研舞台上占据重要位置。科技的发展是依靠青年一代来推动的,西工大在航空、航天、航海等多个领域做出了很多令人敬佩的科研成果,希望通过本次来校分享自己的奋斗故事,激励西工大学子积极投身科学研究,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授予仪式上,宋保维为迪迪埃·奎洛兹颁发名誉教授聘书并佩戴校徽,双方互赠礼物。 迪迪埃·奎洛兹教授在翱翔学生中心为一千余名师生带来了题为《The exoplanet revolution and the consequences for life in the Universe》的专题报告会,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报告会上,迪迪埃·奎洛兹教授介绍了系外行星的发现历程及探测原理,包括多普勒效应和凌日法的应用,并详细讲述了发现首颗系外行星——飞马座51b的过程,生动展示了太阳系外行星研究领域的革命性突破。 在交流环节,学生们踊跃提问,涉及探测技术、宇宙生命等多个主题,迪迪埃·奎洛兹教授一一耐心解答并与大家积极互动。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学生们不仅对系外行星的前沿研究有了一定的理解,更激发了大家对宇宙奥秘和未知领域的强烈好奇与探索热情。 活动期间,迪迪埃·奎洛兹教授还与西工大高层次人才和青年人才代表进行了座谈,在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教师职业发展等方面深入交流。 随后,迪迪埃·奎洛兹教授做客铸剑班翱翔名家“零距离”辅导计划,与西工大铸剑班及玛丽女王工程学院共计40余名学生代表座谈。会上,同学们围绕天文物理学的奥秘、宇宙生命的探寻、人工智能的前沿发展以及对全英文学习模式的建议等话题,纷纷向迪迪埃·奎洛兹教授积极提问。迪迪埃·奎洛兹教授逐一细致解答,不仅满足了同学们的好奇心,更与他们进行了一场温馨而深刻的思维碰撞。他表达了对科学探索的热爱和对教育的重视,鼓励学生们要扎实学习,保持终身学习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过一系列互动交流,同学们也获得了宝贵的收获。来自西工大外国语学院学子林紫轩表示,与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迪迪埃·奎洛兹教授的会谈,是一次难得的心灵碰撞与智慧启迪。 “迪迪埃·奎洛兹教授的发言深入浅出,与教授交流让我受益匪浅。他对于系外行星、宇宙生命的观点独到而深刻,此外,他的学术态度十分纯粹,生活状态风趣幽默且谦虚谨慎,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西工大动力与能源学院李岫中表示。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赵紫薇) 【责任编辑:舒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