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中国 | 从50年前那次访问,寻找今日中美关系破局之道
2 years, 10 months ago

观中国 | 从50年前那次访问,寻找今日中美关系破局之道

China Daily  

导读: 50年前尼克松访华,翻开了中美关系新篇章。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为破解当下的中美关系僵局找到三条经验。一是要正确处理台湾问题,避免破坏台海稳定;二是发扬求同存异的精神,并进一步发展为聚同化异,建设性地管控分歧;三是坚持互不干涉内政原则,彼此尊重。 作者:陈文鑫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2022年是尼克松访华及中美《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尼克松历史性访华翻开了中美关系新篇章,同时也改变了冷战高潮期的全球战略格局。用尼克松本人的话说,那是“改变世界的一周”。 而今,中美关系正处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百年变局”同“世纪疫情”相交织,使得中美关系的时空背景更加复杂。与此同时,中美两国自身的变化也给双边关系带来深刻影响。一旦处理不当,中美关系很可能会走向“新冷战”,甚至是“温战”或“热战”。因此,中美关系走向引发全世界关切。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历史不会重演,但有规律可循。回顾1972年尼克松访华,我们能得出的最重要结论便是:中美双方应继续着眼大格局,拿出战略勇气和政治决心,探索和构建中美关系新框架,以适应中美关系新现实并塑造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实现中美良性互动。 我们可以从尼克松访华之行中吸取三条历史经验: 1、正确处理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核心、最敏感的问题。一旦处理不当,将给两国整体关系造成颠覆性、全局性破坏。在尼克松访华之前,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曾秘密访华,为中美的交往进行准备和铺垫。1972年2月22日,在同周恩来总理的首次实质性会晤中,尼克松赞同基辛格就台湾问题提出的5项原则,他当时表示:“首先,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同时以一种巧妙的方式改变美方坚持数十年的“台湾地位未定”的立场。另外,尼克松表示,“美国过去没有、将来也不会支持任何台独运动”。这是几十年来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基石。 资料图:1972年,尼克松在长城游览 然而,近年来,美国开始刻意强调其“一个中国政策”与中国的“一个中国原则”有所不同,强行将《与台湾关系法》和所谓对台“六项保证”塞入其“一个中国政策”当中。此外,美国国会还在不断提案立法,加强同台湾的实质性关系,挑战“一个中国”原则。与此同时,台湾民进党当局也抓住机会,一再否认“九二共识”。如此演进下去,将导致灾难性后果。 在台湾问题上,美方必须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慎重妥善处理台湾问题,不向“台独”势力发出任何错误信号,以免给中美关系和台海和平稳定带来进一步损害。 2、“求同存异”走向“聚同化异” 求同存异的精神是中美关系之所以能够打破坚冰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之行的重要遗产,极大推动了中美双边关系发展。在1972年2月21日晚举行的欢迎宴会上,周恩来总理发表了热情洋溢的祝酒词,他说:“中美两国的制度根本不同。在中美两国政府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但是这种分歧不应当妨碍中美两国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正常的国家关系。更不应该导致战争。”随后,尼克松回应道:“过去的一些时期,我们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越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在我们讨论分歧的时候,我们哪一方都不会在原则问题上妥协。但是,虽然我们不能弥合我们之间的鸿沟,我们却能设法搭一座桥,以便我们能越过它进行会谈。”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然而,在当今世界形势下,仅依靠求同存异远不足以处理好日益复杂的中美关系。美国认为,“存异”是中国在双方竞争中取得优势的一种战略手段。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美双方应从“求同存异”走向“聚同化异”。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强调的:“中美双方只要坚持相互尊重、聚同化异,保持战略耐心,不为一事所祸,不为一言所扰,中美关系大局就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所谓的“聚同化异”,就是力求在对立两端之间找到内在的共同之处和适当的解决办法,聚其“同”,取其“中”,让相同的正确的东西得以不断聚合、扩大,使不正确的东西和不同见解逐渐化解、消除。聚同化异的关键是建设性管控分歧和敏感问题,避免分歧放大或恶化,从而为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和可预期性。 3、互不干涉内政 互不干涉内政是作为中美关系基本准则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一。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提出,中美的共同目标是“建立一个和平和正义的世界结构,在这个世界结构中,所有人都可以在一起享有同等的尊严;每个国家,不论大小,都有权力决定它自己的政府形式,而不受外来的干涉或统治。”在50年后的今天,互不干涉内政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中仍然适用。 但近年来,美国一方面不允许他国干涉其自身的民主形式与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却长期打着所谓“民主”“人权”的旗号,在涉台、涉港、涉疆、涉藏等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事实上,中国过去没有、将来也不会插手美国内政,美国也应以同样态度对待中国,不干涉中国内政。只有彼此尊重,中美关系才能维持稳定,防止“脱轨”。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 本文原标题为 "Get the right bearings 责编 | 宋平 刘夏 编辑 | 张钊 实习生赵浩羽、杨恒瑞、佟亚璠亦有贡献

 bearings责编  本文原标题为  right  导读50年前尼克松访华翻开了中美关系新篇章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为破解当下的中美关系僵局找到三条经验一是要正确处理台湾问题避免破坏台海稳定二是发扬求同存异的精神并进一步发展为聚同化异建设性地管控分歧三是坚持互不干涉内政原则彼此尊重作者陈文鑫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2022年是尼克松访华及中美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尼克松历史性访华翻开了中美关系新篇章同时也改变了冷战高潮期的全球战略格局用尼克松本人的话说那是改变世界的一周而今中美关系正处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百年变局同世纪疫情相交织使得中美关系的时空背景更加复杂与此同时中美两国自身的变化也给双边关系带来深刻影响一旦处理不当中美关系很可能会走向新冷战甚至是温战或热战因此中美关系走向引发全世界关切图片来源中国日报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历史不会重演但有规律可循回顾1972年尼克松访华我们能得出的最重要结论便是中美双方应继续着眼大格局拿出战略勇气和政治决心探索和构建中美关系新框架以适应中美关系新现实并塑造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实现中美良性互动我们可以从尼克松访华之行中吸取三条历史经验1正确处理台湾问题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核心最敏感的问题一旦处理不当将给两国整体关系造成颠覆性全局性破坏在尼克松访华之前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曾秘密访华为中美的交往进行准备和铺垫1972年2月22日在同周恩来总理的首次实质性会晤中尼克松赞同基辛格就台湾问题提出的5项原则他当时表示首先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同时以一种巧妙的方式改变美方坚持数十年的台湾地位未定的立场另外尼克松表示美国过去没有将来也不会支持任何台独运动这是几十年来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基石资料图1972年尼克松在长城游览然而近年来美国开始刻意强调其一个中国政策与中国的一个中国原则有所不同强行将与台湾关系法和所谓对台六项保证塞入其一个中国政策当中此外美国国会还在不断提案立法加强同台湾的实质性关系挑战一个中国原则与此同时台湾民进党当局也抓住机会一再否认九二共识如此演进下去将导致灾难性后果在台湾问题上美方必须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慎重妥善处理台湾问题不向台独势力发出任何错误信号以免给中美关系和台海和平稳定带来进一步损害2求同存异走向聚同化异求同存异的精神是中美关系之所以能够打破坚冰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之行的重要遗产极大推动了中美双边关系发展在1972年2月21日晚举行的欢迎宴会上周恩来总理发表了热情洋溢的祝酒词他说中美两国的制度根本不同在中美两国政府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但是这种分歧不应当妨碍中美两国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正常的国家关系更不应该导致战争随后尼克松回应道过去的一些时期我们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越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在我们讨论分歧的时候我们哪一方都不会在原则问题上妥协但是虽然我们不能弥合我们之间的鸿沟我们却能设法搭一座桥以便我们能越过它进行会谈图片来源中国日报然而在当今世界形势下仅依靠求同存异远不足以处理好日益复杂的中美关系美国认为存异是中国在双方竞争中取得优势的一种战略手段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美双方应从求同存异走向聚同化异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强调的中美双方只要坚持相互尊重聚同化异保持战略耐心不为一事所祸不为一言所扰中美关系大局就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所谓的聚同化异就是力求在对立两端之间找到内在的共同之处和适当的解决办法聚其同取其中让相同的正确的东西得以不断聚合扩大使不正确的东西和不同见解逐渐化解消除聚同化异的关键是建设性管控分歧和敏感问题避免分歧放大或恶化从而为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和可预期性3互不干涉内政互不干涉内政是作为中美关系基本准则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一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提出中美的共同目标是建立一个和平和正义的世界结构在这个世界结构中所有人都可以在一起享有同等的尊严每个国家不论大小都有权力决定它自己的政府形式而不受外来的干涉或统治在50年后的今天互不干涉内政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中仍然适用但近年来美国一方面不允许他国干涉其自身的民主形式与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却长期打着所谓民主人权的旗号在涉台涉港涉疆涉藏等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事实上中国过去没有将来也不会插手美国内政美国也应以同样态度对待中国不干涉中国内政只有彼此尊重中美关系才能维持稳定防止脱轨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宋平  刘夏编辑  张钊实习生赵浩羽杨恒瑞佟亚璠亦有贡献  观中国  从50年前那次访问寻找今日中美关系破局之道

History of this topic

和评理 | 菲律宾受美国冷落 凸显“棋子”困境
6 days, 6 hours ago

和评理 | 菲律宾受美国冷落 凸显“棋子”困境

China Daily  

拜登政府卸任在即,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卸任前最后一次亚太地区访问中接连访问了韩国和日本,唯独跳过了菲律宾。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何南海近期显得异常平静。 韩国和日本与拜登政府的关系在2023年8月戴维营三边峰会期间达到高点。菲律宾也曾有过类似的“高光时刻”,即在2023年4月,美国、日本、菲律宾三国领导人在华盛顿举行三边峰会。但同样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重要盟友,而且相比韩国和日本,菲律宾政府近期并未更迭,拜登政府却选择在其国务卿的亚太告别访问行程中忽视菲律宾,无疑让马尼拉备受冷落。 布林肯此次亚太之行凸显了菲律宾在美国亚太盟友网络中可有可无的地位。美国在评估其盟友的重要性时,会将盟友分为不同的等级,优先考虑那些与美国有共同“价值观”、拥有经济和高科技实力、占据重要地缘政治地位的国家。而菲律宾对美国的唯一价值就在于其地理位置——西濒南中国海并靠近中国台湾以南水域。当中美关系缓和时,这种地缘战略价值便显得无足轻重。 因此,近期南海的平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菲律宾政府在重新审视自身的处境。相比采取更务实对华政策的韩国和日本,不遗余力配合美国在中国家门口推进反华战略的菲律宾却沦为被冷落的棋子。 此外,一些西方媒体近日无端报道称,中国国家支持的黑客入侵了菲律宾政府部门并窃取敏感数据,称此为一场持续多年的行动。这种说法纯属捏造,旨在挑动目前对中美关系陷入观望状态的菲律宾政府继续充当美国反华战略中的棋子。对此,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发言人回应时指出,有关报道将黑客攻击与南海问题相联系,并提及美国等向菲方提供了技术支持。谁是这次炒作闹剧的幕后黑手,谁在利用网络问题搅动地区局势、寻求地缘政治私利,答案已经不言自明。 一些美国智库也试图刺激菲律宾政府继续在南海问题上挑衅中国。斯坦福大学戈尔迪安结国家安全创新中心的雷蒙德·鲍威尔建议,菲律宾军方可以邀请美军在争议水域开展人道主义行动,或者与美国企业合作进行石油勘探,以此向中国施压。鲍威尔的建议暴露出美国对菲律宾未能成功挑衅中国的不满态度,也恰恰表明中国通过对话解决南海问题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已取得成效。 中国和亚太地区其他国家都很清楚,菲律宾迟早会发现自己在南海问题上陷入自设的困境。因此,中国一直对菲律宾的挑衅保持克制态度,东南亚其他国家也拒绝响应菲律宾拉拢它们参与美国亚太战略的企图。 事实上,菲律宾从来没有资格去问美国能为自己做些什么,而始终只能思考自己能为美国做什么,这就是菲律宾充当美国棋子所处的境地。如果菲律宾政府还期待能从美国新一届政府中得到一些回报,那注定只会失望。即将上任的美国总统在1月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直言不讳地摆出一副“美国优先”的架势,由此可以预见,菲律宾政府必将为充当美国棋子付出沉重代价。 本文编译自《中国日报》1月10日社论 原文标题:Manila likely to be hung out to dry unless it provides Washington with pound of flesh 编译:赵双莹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中国日报中文网 【责任编辑:赵双莹】

每日一词 | 全国统一大市场 a unified national market
1 week ago

每日一词 | 全国统一大市场 a unified national market

China Daily  

2025年1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公布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on January 7, 2025 released a guideline for building a unified national market. 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商场举行的贝壳展上,摊主与顾客交流(2024年10月2日摄)。图片来源:新华社 【知识点】 统一大市场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一个市场的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的设施高标准联通,要素和资源市场,以及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同时,市场的监管要公平统一,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进一步规范的大市场。2022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提出中国将从基础制度建设、市场设施建设等方面打造全国统一的大市场。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简单通俗地说就是“五统一”“一破除”,来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超大规模市场。所谓“五统一”,具体而言,一是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二是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三是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四是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五是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一破除”,就是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时指出,“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2025年1月7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正式公布。制定出台指引,就是要对各地区、各部门加快融入和主动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出方向性、框架性指导和阶段性工作要求。不断巩固和增强中国大市场这个优势,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必将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雄厚支撑,为高质量发展带来不竭动力。 【重要讲话】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 We will build a unified national market, advance reforms for the market-based allocation of production factors, and put in place a high-standard market system. We will refine the systems underpinning the market …

每日一词 | 人类命运共同体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1 week, 6 days ago

每日一词 | 人类命运共同体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China Daily  

2025年1月2日,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北京举行。 The Research Center on Building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was officially inaugurated in Beijing on January 2, 2025. 2024年12月3日,旅客乘坐列车抵达中老铁路磨憨站。图片来源:新华社 【知识点】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原创性思想,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是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这一时代课题给出的中国答案,具有宝贵理论价值、重大时代意义和深远世界影响。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事访问、多边峰会等国际场合,多次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行深入阐述,推动这一重大理念不断丰富发展。 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发表演讲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之际,开创性地提出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辟道路、创造条件。 2015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发表重要讲话,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发展前景、文明交流、生态体系5个方面系统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内涵。 2017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历史性演讲,全面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即: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近年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冲突激化、大国竞争博弈加剧,世界更加迫切需要为解答“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采取实际行动、迈出坚定步伐。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分别于2021年、2022年和2023年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进一步回应了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普遍诉求,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完善全球治理提供了可行思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在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年来的丰富实践进行了全面总结,进一步提出一系列创新观点和重要论断,拓展了其理论深度和实践维度,增强了其战略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 2024年6月,面向出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的各国来宾,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深刻阐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指出这一理念立足于国与国命运交织、休戚与共的客观现实,树立了平等和共生的新典范;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开辟了和平和进步的新境界;着眼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丰富了发展和安全的新实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弘扬了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展现了科学理论的思想伟力,阐明了百年变局的中国主张。目前已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同中国一道,建设起不同形式的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多次写入联大决议和多边文件,推动人类社会巨轮驶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 【重要讲话】 双方要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It is essential to make joint efforts to uphold the Five Principles of Peaceful Coexistence and other basic norms govern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romote …

和评理 | 美国新一届政府应继承卡特对华友好精神
2 weeks, 2 days ago

和评理 | 美国新一届政府应继承卡特对华友好精神

China Daily  

当地时间12月29日,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逝世,终年100岁。 卡特于1977年至1981年出任美国第39任总统,在中美建交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其任内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卡特在任总统期间未曾访问中国,但在此后近30年间,他访华十余次,为增进两国间的相互理解、促进关系持续改善不懈努力,他称自己是“中国人民的朋友”。 卡特的前任总统理查德·尼克松1972年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启。卡特上任后,极具远见卓识地继续推进中美正常化进程。1978年12月,中美两国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一决定不仅为两国此后几十年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开辟了广阔前景,也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和平与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印证了他当时的判断:“我今晚宣布的这一决定将对两国人民带来长期的巨大福祉。” 卡特总统的这一前瞻性决策顺应时代潮流,源于他对当时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深刻认识,“中国的角色在未来只会更加重要”。 然而,近年来,美国国内不断炒作中国是美国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还声称中国意图取代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对此,卡特是少数保持头脑清醒的政治家之一,他以理性眼光看待中国的经济实力,并努力缓解由意识形态驱动的对华敌意。卡特指出,中国的发展不仅得益于理性的投资决策,也受益于长期的和平环境。2019年4月,特朗普曾就中美贸易关系问题与卡特通电话,卡特在通话中提到:“自1979年以来,你知道中国发动了几次战争吗?零。而我们一直在打仗。”卡特指出,美国在军费上“浪费了3万亿美元”,而中国没有将一分钱浪费在战争上,中国已拥有1.8万英里的高铁。目前,中国高铁总里程已达4.7万公里。 卡特主张,美国不应视中国为对手,而应认识到中国在朝鲜半岛无核化、中东和非洲战后重建、反恐和反极端主义、调解国际争端等许多全球问题上发挥着关键作用。他在2018年12月发表在《华盛顿邮报》上的文章中写道:“应对全球变暖的艰巨斗争需要两国的积极参与,美国应该重返《巴黎协定》,与中国在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上展开合作。” 对于美国日益高涨的关于中国试图挑战美国霸权、削弱其全球影响力的言论,卡特深表忧虑,称其为可能导致新冷战的“危险观念”。他指出,在台湾问题和南海问题上存在的误解和误判可能会升级为军事冲突,甚至引发全球性灾难。卡特认为,中美关系问题的解决之道在于“坚信美国和中国需要共同建设未来,为了两国,也为了全人类”。 卡特引以为豪的一项中美合作是两国间的学生交流计划。他曾写道:“邓小平问中国能否派出5000名留学生,我回答说中国可以派10万名。”此后数年间,两国之间出现了大规模的学生跨境流动。在2020-2021学年,有近32万名中国学生在美国高校就读,约占在美留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对中美关系未来发展大有裨益,也有助于推动卡特当初决定与中国建交时所追求的“和平事业”。 卡特执政时期中美关系的突破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中美双方应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项原则,走出一条新时期正确相处之道,造福两国,惠及世界。 本文编译自《中国日报》12月31日社论 原文标题:Incoming US administration should carry forward Carter's legacy as a friend of China 编译:赵双莹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中国日报中文网 【责任编辑:赵双莹】

墨西哥学者:特朗普关税“大棒”最终会打到谁?
Top News
2 weeks, 2 days ago

墨西哥学者:特朗普关税“大棒”最终会打到谁?

China Daily  

整个2024年,美国拜登政府一直在威胁要对墨西哥征收新的关税,特别是对中国公司在墨西哥生产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当选总统特朗普的“胃口”则更大,声称要对中国商品征收高达60%的关税,并把从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的商品关税上调到25%。要知道,2023年,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国是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占当年美国进口总额的43%左右。 在这些威胁后面,有什么样的背景呢? 首先,美国对中国的战略疑虑日益加深。2016年特朗普首次参加总统竞选期间,提出“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始于2022年的“安全外包” 政策是美国对抗中国战略的延续。中美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之间的竞争是当前对立局面的核心,在科技创新和全球技术链方面尤为明显。 其次,美国是二战结束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设计者,对商品、服务和资本的自由化尤为关注。1995年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前身关贸总协定)等机构对全球关税的下降发挥了作用。美国对进口商品的关税平均水平从1990年的3.3%持续下降到2008年的1.23%,但此后又有所上升,2017年达到1.41%,2023年达到2.35%。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第三,美国的关税因国而异。2023年,对中国征收10.4%的关税,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分别征收0.09%和0.26%。也就是说,特朗普要把对中国的关税提高6倍,对加拿大提高约280倍,对墨西哥提高约95倍。 第四,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自2009年以来,中国已成为拉美第二大进口来源国,仅次于美国。对于阿根廷、巴西、智利和秘鲁等拉美国家来说,中国已经是主要的进口来源国。 第五,近年来,包括墨西哥在内的一些国家同中美两国的贸易往来形成了一种“新三角关系”——不是中美“二选一”,而是“既有又有”。经合组织及其投入产出表显示,在墨西哥对美出口总额中,由中国产生的附加值占比从2001年的不到1%大幅上升至2020年的7.5%。 尽管如此,对墨西哥出口贡献最大的还是美国公司。进入21世纪以来,在墨西哥成立的美国企业一直在从中国进口零部件,然后进行组装。随着中国的技术升级,它们也在降低成本和及时交货方面尝到了甜头。这些美国企业是墨西哥对美出口中,中国高附加值零部件大幅增长的主要来源。如果特朗普口中的关税真的在2025年得以实施,它们也将是墨西哥受影响最大的公司。 一个相关的例子是:2023年,墨西哥新增燃油汽车销量的20%产自中国,而五年前这一比例还不到1%。但目前,从中国进口的汽车大多仍是西方品牌,如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些事实说明,美国政府并没有充分理解美国、中国和拉美地区之间深刻的新贸易流动和一体化现状,特别是在墨西哥。这些联系是花费了几十年时间才建立起来的,包含了成千上万家企业和生产线,并且很难替代——至少需要好多年,而且不论对企业还是消费者来说,成本都不低。 不仅如此,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影响更为严重,或将不可逆转地动摇当前全球贸易流动的基础,也就是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的最惠国条款,该条款要求各国向所有伙伴提供相同的贸易条件。美国单方面征收关税,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中加墨三国的反制措施,将可能像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那样导致新的歧视性单边主义抬头,提高消费者价格,削弱国际机构的威信,就连2020年特朗普第一次执政期间亲自签署的《美墨加协定》也将备受质疑。该协定中特别包含了上面讨论的情况,也就是域外国家在区域增加值中占有一定比重的情况,但与特朗普现在提出的关税相比,协定中规定的关税水平要低得多。2026年,《美墨加协定》将进行复审,届时的谈判空间可能很小。 鉴于加拿大、中国、墨西哥和美国之间现有的产业关系,以及全球的相互联系,特朗普新政府应重新考虑其政治主张。而中加墨三国则应在21世纪以来富有成效的经济一体化基础上,继续强调它的重要性。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Fly in the face of reality"

埃及前总理:中国倡议描绘美好未来,加油干吧!
Top News
2 weeks, 2 days ago

埃及前总理:中国倡议描绘美好未来,加油干吧!

China Daily  

想想2008年的金融危机、气候变化、新冠疫情大流行、俄乌和中东冲突……每一次危机都始于特定的地区,但其影响在世界各地都能感受得到。我们不可能孤立自己,因为每一个问题都可能而且已经在全球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领域产生严重影响。 我们的世界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我们必须做出选择:要么维持现状,但后果可能是自我毁灭;要么通过重大变革来拯救我们的文明,为全球团结开辟新的道路。 我们要谋划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主权平等的命运共同体。任何一国都不应干涉别国的内政。各国应该共同地、民主地管理全球事务,而不是听命于最强大的国家。各国应该坚持合作共赢,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把文明多样性视为人类进步的动力,而不是全球冲突的根源。 图片来源:新华社 我们应该发展新的大国竞争模式,从军事冲突转向应对气候变化、卫生危机等共同问题。大国应促进经济合作共赢,而不是“零和”博弈和技术竞争。它们还应该将非西方的治理实践与西方的“普世价值”体系结合起来,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持生态平衡。 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基础是互联互通、信任、和平与发展。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可以促进互联互通,全球文明倡议可以帮助建立信任,全球安全倡议可以构筑和平,全球发展倡议则可以推动发展——所有这些中国倡议都为全球共同进步提供了路线图。 这就是“中国梦”,它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梦想,而是正逐渐在全球范围变成现实。从树立抱负到成就辉煌,中国的道路反映了一种坚定的信念,其背后是坚韧不拔的努力和以人为本的态度。当一个人强大而有能力时,他会设定目标并帮助别人实现这些目标——这就是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我想提醒大家注意上面提到的四个中国倡议之间的关系:没有沟通就没有信任,没有信任就没有和平,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一带一路”建设有两个原则:一是互联互通,包括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等“硬联通”,也包括人文交流等“软联通”;二是伙伴关系。“硬连通”主要涉及物理设施,而“软连通”则侧重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伙伴关系强调共同思考、共同努力、共同受益,这是合作的本质。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表示,我们的世界正遭受“信任赤字失调”。通过包容多样性来建立信任至关重要。不同的语言、文化、文明和风俗习惯在这个世界上共存。如果我们能够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协调这些差异,我们将创造一个美好的、多样化的人类未来。这是全球文明倡议的精髓所在,是绵延数千年的古丝绸之路精神的现代体现。 现在是时候探索过去,重新发掘我们祖先的宝贵原则,并把它们作为永恒的财富来塑造我们的未来。我们必须强调,我们是一个全球共同体,我们所面临的挑战需要包容性合作来应对。 互联互通、信任、和平、发展的精髓贯穿于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所有文明之中。我们必须从这些古老智慧中汲取营养,了解我们的祖先如何使用这些原则,将这些诞生于古代文明中的解决方案运用到现在和未来。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全球安全倡议是一项公共产品,旨在避免陷入西方集团的对抗政策,重返冷战时期的分裂局面。它强调要坚持《联合国宪章》原则,鼓励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最近,我和一位中国朋友聊天,告诉他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不要总盼着中国会走向战争;相反,中国将支持维和行动。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联合国的创始理念为基础,树立了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典范。 全球发展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100多个国家和包括联合国在内的许多国际组织加入了“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对其目标表现出广泛的支持与信心。该倡议有望促进全球平等和平衡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了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赞赏。联合国全力支持这一倡议,并希望与中国进一步合作。这一倡议重点关注减贫等核心概念和优先领域,是全球发展的路线图。 在全世界倡导和平与发展的人们的支持下,这些中国倡议开辟了一条通往人人享有繁荣未来的道路——这个未来世界有三大特征:以对话为基础的国际关系、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治理和多边主义原则。 未来不是靠我们等来的,而是要由我们亲手创造出来的。我们不能被动地等待上文中描述的这种美好未来降临——我们必须付出积极的努力来实现这些目标。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Setting a new course toward global unity"

埃及前总理:中国倡议描绘美好未来,加油干吧!
Top News
2 weeks, 2 days ago

埃及前总理:中国倡议描绘美好未来,加油干吧!

China Daily  

想想2008年的金融危机、气候变化、新冠疫情大流行、俄乌和中东冲突……每一次危机都始于特定的地区,但其影响在世界各地都能感受得到。我们不可能孤立自己,因为每一个问题都可能而且已经在全球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领域产生严重影响。 我们的世界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我们必须做出选择:要么维持现状,但后果可能是自我毁灭;要么通过重大变革来拯救我们的文明,为全球团结开辟新的道路。 我们要谋划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主权平等的命运共同体。任何一国都不应干涉别国的内政。各国应该共同地、民主地管理全球事务,而不是听命于最强大的国家。各国应该坚持合作共赢,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把文明多样性视为人类进步的动力,而不是全球冲突的根源。 图片来源:新华社 我们应该发展新的大国竞争模式,从军事冲突转向应对气候变化、卫生危机等共同问题。大国应促进经济合作共赢,而不是“零和”博弈和技术竞争。它们还应该将非西方的治理实践与西方的“普世价值”体系结合起来,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持生态平衡。 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基础是互联互通、信任、和平与发展。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可以促进互联互通,全球文明倡议可以帮助建立信任,全球安全倡议可以构筑和平,全球发展倡议则可以推动发展——所有这些中国倡议都为全球共同进步提供了路线图。 这就是“中国梦”,它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梦想,而是正逐渐在全球范围变成现实。从树立抱负到成就辉煌,中国的道路反映了一种坚定的信念,其背后是坚韧不拔的努力和以人为本的态度。当一个人强大而有能力时,他会设定目标并帮助别人实现这些目标——这就是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我想提醒大家注意上面提到的四个中国倡议之间的关系:没有沟通就没有信任,没有信任就没有和平,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一带一路”建设有两个原则:一是互联互通,包括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等“硬联通”,也包括人文交流等“软联通”;二是伙伴关系。“硬连通”主要涉及物理设施,而“软连通”则侧重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伙伴关系强调共同思考、共同努力、共同受益,这是合作的本质。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表示,我们的世界正遭受“信任赤字失调”。通过包容多样性来建立信任至关重要。不同的语言、文化、文明和风俗习惯在这个世界上共存。如果我们能够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协调这些差异,我们将创造一个美好的、多样化的人类未来。这是全球文明倡议的精髓所在,是绵延数千年的古丝绸之路精神的现代体现。 现在是时候探索过去,重新发掘我们祖先的宝贵原则,并把它们作为永恒的财富来塑造我们的未来。我们必须强调,我们是一个全球共同体,我们所面临的挑战需要包容性合作来应对。 互联互通、信任、和平、发展的精髓贯穿于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所有文明之中。我们必须从这些古老智慧中汲取营养,了解我们的祖先如何使用这些原则,将这些诞生于古代文明中的解决方案运用到现在和未来。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全球安全倡议是一项公共产品,旨在避免陷入西方集团的对抗政策,重返冷战时期的分裂局面。它强调要坚持《联合国宪章》原则,鼓励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最近,我和一位中国朋友聊天,告诉他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不要总盼着中国会走向战争;相反,中国将支持维和行动。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联合国的创始理念为基础,树立了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典范。 全球发展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100多个国家和包括联合国在内的许多国际组织加入了“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对其目标表现出广泛的支持与信心。该倡议有望促进全球平等和平衡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了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赞赏。联合国全力支持这一倡议,并希望与中国进一步合作。这一倡议重点关注减贫等核心概念和优先领域,是全球发展的路线图。 在全世界倡导和平与发展的人们的支持下,这些中国倡议开辟了一条通往人人享有繁荣未来的道路——这个未来世界有三大特征:以对话为基础的国际关系、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治理和多边主义原则。 未来不是靠我们等来的,而是要由我们亲手创造出来的。我们不能被动地等待上文中描述的这种美好未来降临——我们必须付出积极的努力来实现这些目标。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Setting a new course toward global unity"

埃及前总理:中国倡议描绘美好未来,加油干吧!
Top News
2 weeks, 2 days ago

埃及前总理:中国倡议描绘美好未来,加油干吧!

China Daily  

想想2008年的金融危机、气候变化、新冠疫情大流行、俄乌和中东冲突……每一次危机都始于特定的地区,但其影响在世界各地都能感受得到。我们不可能孤立自己,因为每一个问题都可能而且已经在全球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领域产生严重影响。 我们的世界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我们必须做出选择:要么维持现状,但后果可能是自我毁灭;要么通过重大变革来拯救我们的文明,为全球团结开辟新的道路。 我们要谋划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主权平等的命运共同体。任何一国都不应干涉别国的内政。各国应该共同地、民主地管理全球事务,而不是听命于最强大的国家。各国应该坚持合作共赢,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把文明多样性视为人类进步的动力,而不是全球冲突的根源。 图片来源:新华社 我们应该发展新的大国竞争模式,从军事冲突转向应对气候变化、卫生危机等共同问题。大国应促进经济合作共赢,而不是“零和”博弈和技术竞争。它们还应该将非西方的治理实践与西方的“普世价值”体系结合起来,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持生态平衡。 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基础是互联互通、信任、和平与发展。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可以促进互联互通,全球文明倡议可以帮助建立信任,全球安全倡议可以构筑和平,全球发展倡议则可以推动发展——所有这些中国倡议都为全球共同进步提供了路线图。 这就是“中国梦”,它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梦想,而是正逐渐在全球范围变成现实。从树立抱负到成就辉煌,中国的道路反映了一种坚定的信念,其背后是坚韧不拔的努力和以人为本的态度。当一个人强大而有能力时,他会设定目标并帮助别人实现这些目标——这就是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我想提醒大家注意上面提到的四个中国倡议之间的关系:没有沟通就没有信任,没有信任就没有和平,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一带一路”建设有两个原则:一是互联互通,包括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等“硬联通”,也包括人文交流等“软联通”;二是伙伴关系。“硬连通”主要涉及物理设施,而“软连通”则侧重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伙伴关系强调共同思考、共同努力、共同受益,这是合作的本质。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表示,我们的世界正遭受“信任赤字失调”。通过包容多样性来建立信任至关重要。不同的语言、文化、文明和风俗习惯在这个世界上共存。如果我们能够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协调这些差异,我们将创造一个美好的、多样化的人类未来。这是全球文明倡议的精髓所在,是绵延数千年的古丝绸之路精神的现代体现。 现在是时候探索过去,重新发掘我们祖先的宝贵原则,并把它们作为永恒的财富来塑造我们的未来。我们必须强调,我们是一个全球共同体,我们所面临的挑战需要包容性合作来应对。 互联互通、信任、和平、发展的精髓贯穿于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所有文明之中。我们必须从这些古老智慧中汲取营养,了解我们的祖先如何使用这些原则,将这些诞生于古代文明中的解决方案运用到现在和未来。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全球安全倡议是一项公共产品,旨在避免陷入西方集团的对抗政策,重返冷战时期的分裂局面。它强调要坚持《联合国宪章》原则,鼓励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最近,我和一位中国朋友聊天,告诉他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不要总盼着中国会走向战争;相反,中国将支持维和行动。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联合国的创始理念为基础,树立了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典范。 全球发展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100多个国家和包括联合国在内的许多国际组织加入了“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对其目标表现出广泛的支持与信心。该倡议有望促进全球平等和平衡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了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赞赏。联合国全力支持这一倡议,并希望与中国进一步合作。这一倡议重点关注减贫等核心概念和优先领域,是全球发展的路线图。 在全世界倡导和平与发展的人们的支持下,这些中国倡议开辟了一条通往人人享有繁荣未来的道路——这个未来世界有三大特征:以对话为基础的国际关系、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治理和多边主义原则。 未来不是靠我们等来的,而是要由我们亲手创造出来的。我们不能被动地等待上文中描述的这种美好未来降临——我们必须付出积极的努力来实现这些目标。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Setting a new course toward global unity"

美国前总统卡特如何与中国建交重新定义美国亚洲政策
2 weeks, 2 days ago

美国前总统卡特如何与中国建交重新定义美国亚洲政策

ABC  

每日新鲜资讯,为您一网打尽!周一至周五ABC中文《头条》展阅愉快!今天是2024年12月31日,星期二。 今天的新闻提要: 随着2025年的时钟即将敲响,享誉国际的悉尼海港烟花绽放,标志着澳大利亚成为全球最早进入新年的国家之一。 悉尼跨年烟花秀将在今晚11.59(倒计时10秒)正式上演,烟花将燃放12分钟,现场估计有100万观众观看。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作为官方指定的烟花秀转播机构,ABC中文将在其YouTube频道高清现场直播这场美轮美奂的烟花表演,向全世界读者送上新年祝福。 韩国济州航空公司客机冲出跑道造成179人死亡,当局正忙于确认遇难者身份,而这起韩国本土最严重空难的遇难者家属也要求当局提供更多信息,关于事故的原因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疑问。 韩国国家警察厅表示正在全力以赴,增加人员和快速DNA分析仪,以缩短确认时间。截至周二,仍有五具尸体身份不明。 韩国代总统崔相穆(Choi Sang-mok)周一下令对整个国家的航空运营进行紧急安全检查。 交通部表示,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ational Transportation Safety Board)、联邦航空管理局和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的代表已加入调查小组,并计划于周二在务安(Muan)会面,讨论日程安排。 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说,它向韩国派出了三名调查员,其中包括在操作因素和适航方面有专长的人员,以协助调查。 韩国消防和交通官员表示,调查人员正在研究鸟击、飞机控制系统是否失灵以及飞行员在宣布紧急情况后不久就匆忙尝试着陆等可能导致坠机的因素。 Loading. 机场的设计也被提出尖锐的质疑,特别是跑道末端用于支撑航向台的大型混凝土构造。 事发时飞机高速撞向该混凝土墙,顿时火光冲天。飞机机身在大火中解体,遇难者的尸体散落在周围的田野里。 韩国官员说,该混凝土墙是按照标准建造的,美国和欧洲等其他机场也有类似的设施。 但许多专家表示,混凝土墙靠近跑道末端的做法违反了最佳设计,很可能使飞机在降落失控时导致空难事故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安全操作系统公司(Safety Operating Systems)首席执行官、前737飞行员约翰·考克斯(John Cox)说,该跑道设计“绝对不符合”行业最佳操作,即在跑道末端至少300米范围内不允许有护堤之类的硬结构。 根据路透社对卫星图像的分析,该机场的混凝土护堤距离跑道末端似乎不到150米。 韩国官员称,护堤距离跑道末端约250米。 考克斯说,从失事视频录像来看,飞机在降落跑道时似乎正在减速并处于受控状态,可是“当飞机撞上护堤时,悲剧就发生了”。 Loading. 美国第39任总统吉米·卡特(Jimmy Carter)12月29日去世,享年100岁,是美国最长寿的前总统。他于1977年至1981年出任美国总统,然而他对国内和当代国际形势的影响深远。现总统拜登下令1月9日为他举行国葬,并把那天定为全国哀悼日。 世界各国领导人纷纷悼念,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写道: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卡特逝世向美国总统拜登致唁电。习近平表示: 卡特因领导了美国外交政策尤其是亚洲政策的重大转变而被人们铭记,特别是40多年前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关系正常化。 传记作家乔纳森·阿尔特(Jonathan Alter)说,卡特于2002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他是一位“和平缔造者、全球人道主义者和被低估的美国总统”。 卡特决定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重塑了全球经济和政治秩序,而他对人权的重视则挑战了专制政权。 以下是专家们对卡特政策在亚太地区的影响的评价。 1977年卡特上任,美国即与巴拿马签订了两项条约,使后者得于1999年底接管巴拿马运河。 当年亚洲仍在努力应对越南战争的后果,而苏联则在该地区争夺影响力。 1978年12月,卡特总统在未征询国会或要求国会同意的情况下,宣布与中华民国断交转而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由在台北市的美国大使安克志通知总统蒋经国。 而美国国会也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台湾关系法》以取代《中美共同防御条约》,规定如果台湾安全遭受威胁,美国有义务协助台湾自我防卫,卡特也在稍后签署该法案。 1979年1月1日,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这一关键举措重新定义了美国的亚洲政策。 卡特任内没有访问中国,但1981年卸任当年他即到访中国,虽然当时卡特夫妇没有官职,但仍获得中方高规格的接待,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李先念在钓鱼台国宾馆设宴款待他们,并获得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邓小平的接见。 此后,在2015年卡特因癌症病重之前他几乎每一年都要去中国。 查尔斯·达尔文大学(Charles Darwin University)外交政策专家约翰·加里克(John Garrick)说:“卡特执政期间,美国的话语发生了转变,从把中国视为敌人转为建立外交关系。” “政府将中国视为潜在的民主国家和美国商品的广阔市场。” 当时,中国刚刚摆脱残酷的文化大革命,在新领导人邓小平的领导下,经济政策正在发生转变,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念。 然而,一些人认为,卡特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将会实现政治自由化的想法过于天真。 乔治·华盛顿大学的Yan Chang Bennett在她最近出版的《美国对华政策论述》(American Policy Discourses on China)一书中写道:“这些观点忽视了当时的证据。” “中国仍然是坚定的共产主义国家,抵制外来影响。” 加里克博士认为,卡特的理想主义需要做出艰难的取舍。 …

墨西哥学者:特朗普关税“大棒”最终会打到谁?
Top News
2 weeks, 2 days ago

墨西哥学者:特朗普关税“大棒”最终会打到谁?

China Daily  

整个2024年,美国拜登政府一直在威胁要对墨西哥征收新的关税,特别是对中国公司在墨西哥生产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当选总统特朗普的“胃口”则更大,声称要对中国商品征收高达60%的关税,并把从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的商品关税上调到25%。要知道,2023年,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国是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占当年美国进口总额的43%左右。 在这些威胁后面,有什么样的背景呢? 首先,美国对中国的战略疑虑日益加深。2016年特朗普首次参加总统竞选期间,提出“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始于2022年的“安全外包” 政策是美国对抗中国战略的延续。中美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之间的竞争是当前对立局面的核心,在科技创新和全球技术链方面尤为明显。 其次,美国是二战结束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设计者,对商品、服务和资本的自由化尤为关注。1995年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前身关贸总协定)等机构对全球关税的下降发挥了作用。美国对进口商品的关税平均水平从1990年的3.3%持续下降到2008年的1.23%,但此后又有所上升,2017年达到1.41%,2023年达到2.35%。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第三,美国的关税因国而异。2023年,对中国征收10.4%的关税,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分别征收0.09%和0.26%。也就是说,特朗普要把对中国的关税提高6倍,对加拿大提高约280倍,对墨西哥提高约95倍。 第四,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自2009年以来,中国已成为拉美第二大进口来源国,仅次于美国。对于阿根廷、巴西、智利和秘鲁等拉美国家来说,中国已经是主要的进口来源国。 第五,近年来,包括墨西哥在内的一些国家同中美两国的贸易往来形成了一种“新三角关系”——不是中美“二选一”,而是“既有又有”。经合组织及其投入产出表显示,在墨西哥对美出口总额中,由中国产生的附加值占比从2001年的不到1%大幅上升至2020年的7.5%。 尽管如此,对墨西哥出口贡献最大的还是美国公司。进入21世纪以来,在墨西哥成立的美国企业一直在从中国进口零部件,然后进行组装。随着中国的技术升级,它们也在降低成本和及时交货方面尝到了甜头。这些美国企业是墨西哥对美出口中,中国高附加值零部件大幅增长的主要来源。如果特朗普口中的关税真的在2025年得以实施,它们也将是墨西哥受影响最大的公司。 一个相关的例子是:2023年,墨西哥新增燃油汽车销量的20%产自中国,而五年前这一比例还不到1%。但目前,从中国进口的汽车大多仍是西方品牌,如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些事实说明,美国政府并没有充分理解美国、中国和拉美地区之间深刻的新贸易流动和一体化现状,特别是在墨西哥。这些联系是花费了几十年时间才建立起来的,包含了成千上万家企业和生产线,并且很难替代——至少需要好多年,而且不论对企业还是消费者来说,成本都不低。 不仅如此,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影响更为严重,或将不可逆转地动摇当前全球贸易流动的基础,也就是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的最惠国条款,该条款要求各国向所有伙伴提供相同的贸易条件。美国单方面征收关税,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中加墨三国的反制措施,将可能像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那样导致新的歧视性单边主义抬头,提高消费者价格,削弱国际机构的威信,就连2020年特朗普第一次执政期间亲自签署的《美墨加协定》也将备受质疑。该协定中特别包含了上面讨论的情况,也就是域外国家在区域增加值中占有一定比重的情况,但与特朗普现在提出的关税相比,协定中规定的关税水平要低得多。2026年,《美墨加协定》将进行复审,届时的谈判空间可能很小。 鉴于加拿大、中国、墨西哥和美国之间现有的产业关系,以及全球的相互联系,特朗普新政府应重新考虑其政治主张。而中加墨三国则应在21世纪以来富有成效的经济一体化基础上,继续强调它的重要性。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Fly in the face of reality"

和评理 | 中程导弹系统不会让菲律宾更安全 引狼入室加剧紧张
2 weeks, 6 days ago

和评理 | 中程导弹系统不会让菲律宾更安全 引狼入室加剧紧张

China Daily  

中国一再呼吁菲律宾搁置南海争端,与中国携手在油气开发、渔业、海上搜救、环境保护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今年早些时候,中菲双方在会谈中再次就暂时搁置争议达成共识。 中国主张的这一方案将缓解紧张局势并促进合作,将冲突隐患转化为促进合作和建立信任的纽带,造福中菲两国以及整个亚太地区。 然而,菲方不再遵守杜特尔特政府时期双方通过对话协商达成的“君子协定”。在对华关系上,菲律宾政府内部不乏鹰派势力,菲律宾国防部长吉尔伯特·特奥多罗便是一大代表,他近期发表的抹黑中国的言论荒谬至极。 针对中国坚决反对菲律宾计划购买并部署美国中程导弹系统的立场,特奥多罗12月24日发表声明,试图将菲律宾政府这一挑衅描述为“适度能力建设”,声称其“无可指摘”。特奥多罗还展现出对中国的偏见,带有典型的冷战思维,作为国防部长思维如此混乱,极为危险。 特奥多罗作为菲律宾国防部长,发表类似出格和荒唐的反华言论并非首次。他甚至质疑与中国进行外交的必要性,并试图破坏中国与东盟国家为推进和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而制定的“南海行为准则”。这位菲律宾防长多次限制阻挠中菲军事接触交流,公开声称涉海分歧上“对话和协商是最无用的”。 特奥多罗上述言行与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希望通过对话推动海上局势降温的表态背道而驰,与两国外交部门通过沟通和协商管控分歧的努力相矛盾。特奥多罗应该比任何人都清楚,部署中程导弹系统不会让菲律宾更安全。相反,菲律宾引入外部势力,只会加剧地区紧张局势,引发地区军备竞赛,对地区和平与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然而,菲律宾似乎甘愿被推到美国地缘战略的前沿,误以为能换取某种保护。去年,根据美菲两国2014年签署的《加强防务合作协议》,菲律宾同意向美军再开放4个军事基地的使用权限,使美军在菲律宾可用的军事基地增加到9个。菲律宾在涉海争议上不断挑战中国底线,显然希望为援引冷战时期《美菲共同防御条约》铺路,以便在与中国发生军事对抗时获得美国的军事援助。菲律宾部署美国导弹系统就是朝着这个目标迈出的一步。 亚太地区渴望和平与繁荣,而不是战争和对抗,菲律宾的做法违背时代趋势。菲律宾背弃早先协议,未按承诺在5月10日与美国为期19天的联合军事演习结束后撤出美国中程导弹系统,已经严重损害国家信誉。菲律宾不应再继续充当美国针对中国的地缘政治博弈中的棋子,以免错上加错。 本文编译自《中国日报》12月27日社论 原文标题:Manila should stop playing role of willing pawn in Washington's geopolitical game 编译:赵双莹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中国日报中文网 【责任编辑:赵双莹】

和评理 | 美国国防法案加剧对抗 威胁全球安全稳定
3 weeks ago

和评理 | 美国国防法案加剧对抗 威胁全球安全稳定

China Daily  

中国始终专注于处理好自身事务,并愿与各方携手,推动共同发展,促进全球和平与稳定。携手走发展之路没有偏向性,中国同样向美国伸出了友谊与合作之手,呼吁美国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然而,12月23日,美国总统拜登将“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签署成法,此举无疑是为了确保美国在其卸任后继续推进全球扩张,遏制中国。 该法案将美国军费支出提升至约8950亿美元,较上一财年增长1%。法案中包含了采购军事装备以及提升美国与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竞争力”的条款,还要设立基金,用于向中国台湾输送军事资源。 为了给巨额军费开支寻找借口,法案中充斥着“中国威胁”谬论。法案中提到中国多达107次,俨然成为美国日益偏执的对华对抗立场的宣言。这份法案不仅涉及激光雷达和半导体设备等敏感领域,还将军品采购禁令扩展到包括无人机技术在内的中国产品,乃至更为普通的中国商品,如大蒜。 多年来,美国一直竭力维持自身的军事优势,将其视为维系全球霸权的重要手段,长期保持全球最高的军费开支和最大的军备扩张。这种军事投入使其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投射力量,随意发动战争、入侵他国。 因此,毫不奇怪,美国最新的国防政策尽管打着“保卫国土”和“对抗全球对手”的口号,但其真实目的却暴露无遗:巩固军事霸权。这一野心勃勃的目标只会给其他地区带来不稳定。 随着美国战略重心转向所谓的“大国竞争”,美国一直在兜售一种好战叙事,通过巩固军事联盟网络、迫使其他国家选边站队、挑起地区冲突等手段,煽动全球紧张局势和阵营对抗。 美国不断炒作过时的“中国威胁论”,不仅加剧了中美双边关系的紧张态势,也损害了中国的发展利益,导致中国面临更大的安全挑战。因此,法案一经签署成法便立即遭到了中国的强烈批评和抗议,中国外交部敦促美方不得实施上述法案涉华消极条款。 中国一再警告,台湾问题、民主人权、道路制度、发展权利是中方的四条红线,不容挑战。然而,美国国防授权法案中涉及中国的消极内容表明,美国无意尊重这些红线。 对拜登新签署的国防授权法案不满的恐怕不止中国。众所周知,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并不热衷大规模海外军事支出,而且如果从特朗普的首个任期来看,他似乎对战争兴趣寥寥。 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政府没有必要沿用前任不明智的全球策略,对抗不仅将耗费巨资,还可能引发全球两个最大经济体之间的直接冲突,不符合美国的利益。美国新一届政府最好避免在全球事务中采取前任的对抗性和摩擦性做法,而是寻求营造开放、包容和非歧视性的国际合作环境,这才是“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正确方式。 本文编译自《中国日报》12月26日社论 原文标题:Lessons to be learned from past four years 编译:赵双莹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中国日报中文网 【责任编辑:王辉】

制定全球人工智能“游戏规则”,中国不能缺席
3 weeks ago

制定全球人工智能“游戏规则”,中国不能缺席

China Daily  

该网络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多边共识,涉及人工智能的研究、测试和标准制定,从而增强不同地区人工智能安全倡议的互操作性,并简化全球人工智能安全管理。峰会期间,包括亚马逊、谷歌、DeepMind、Inflection AI、Meta、三星电子、阿联酋科技创新研究所和智谱科技在内的16家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公司表示将遵守人工智能安全承诺。这一承诺旨在建立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并确保人工智能安全措施的公共透明度。 另一项重大进展是,9月5日,包括美国、欧盟和英国在内的57个国家和地区共同签署了全球首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人工智能国际公约。该公约旨在为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危害确定法律责任,确保不歧视,保护隐私,并在人工智能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促进透明度。此外,该公约还致力于在推动人工智能创新的同时,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并促进全球合作。然而,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亚洲主要国家尚未签署这一条约。 鉴于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一些人可能会批评中国在最近的人工智能联盟中缺席。然而,中国的缺席并不代表中国对人工智能安全议程的漠视或不合作,而是表明中国有意同这些以西方国家为中心的“规范”保持距离,尤其是在全球规范和规则仍在演变中的新兴技术领域。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今年7月4日在上海举办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便是中方这一立场的有力证明。尽管自2018年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每年都会召开,但今年是首次明确聚焦于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议题,李强总理在会上强调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这突显了中国在塑造全球人工智能议程方面的积极姿态。此次会议吸引了近1000名外国嘉宾,包括业界高层管理人员、民间社会代表、研究人员和政府官员。 本次会议的重要成果包括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牵头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与中国方案》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和新出版物《前沿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这些成果共同阐述了中国对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愿景。此外,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还发布了《中国人工智能重大应用场景白皮书》和“智能向善全球伙伴计划”。此外,《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明确支持联合国发挥主渠道作用,欢迎加强南北合作和南南合作,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中国未加入由西方国家主导的人工智能联盟,这一事实凸显了在传统强国与新兴强国之间建立沟通桥梁、促进包容互动的重要性。2023年,第7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中国主提的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140多个国家参加决议联署。 各国经常将其外交政策目标与国内发展需求相协调。例如,在美国,人工智能领导地位是国家的关键优先事项。为响应拜登总统的行政命令,美国政府已采取主动措施,加强国内的人工智能安全框架。2月8日,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宣布,在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下成立美国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联盟 。AISIC汇集了来自民间社会、产业界、学术界和研究实验室的280多个机构,共同致力于制定严格的人工智能安全标准和政策指导方针。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此外,包括白宫、商务部、能源部、交通部和国家科学基金会在内的众多美国联邦机构,均已采取重大措施,以加强国内人工智能安全。这些机构发布了100多份技术指导文件和政策倡议,旨在开发人工智能测试平台、模型评估工具和风险管理框架。这些国内努力反映了与美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方面的雄心相一致的监管力度强化。一些值得注意的文件包括NIST的《人工智能风险管理框架》、美国国务院协调制定的《人工智能与人权风险管理概况》,以及国防部和国土安全部的《识别关键政府系统和软件漏洞的新人工智能工具试点》报告。这些举措说明美国政府日益认识到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以及应对相应风险的必要性,特别是在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领域。 在人工智能日益塑造全球格局的时代,某些关键参与者——尤其是中国——缺席由西方主导的主要人工智能联盟,表明有必要在新兴技术治理方面建立更广泛的公共论坛。随着中国继续通过《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等平台倡导更具包容性的方法,未来人工智能监管模式可能是发达国家联盟与联合框架下多边体系制衡的结果。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确保人工智能技术以负责任、公平的方式发展,并超越地区利益,推动制定真正的全球标准,造福全人类。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被视为重塑经济、军事实力和全球权力格局的重要技术领域。中美两国均认为人工智能领域是争夺技术领导地位的关键“战场”,这不仅涉及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还涉及制定人工智能的全球规则和规范。中美在制定人工智能安全规则和标准方面的竞争,是一个守成大国和一个崛起大国之间更广泛竞争的缩影,对技术、治理和国际关系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中国已不再只是国际规则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正凭借其经济实力、技术创新和有效的治理模式,加入世界政治、经济、金融、技术和安全规则制定者的行列——人工智能领域也是如此。在全球人工智能规范制定的过程中,中国绝不能被排除在外。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Can't leave China out of AI"

制定全球人工智能“游戏规则”,中国不能缺席
3 weeks ago

制定全球人工智能“游戏规则”,中国不能缺席

China Daily  

该网络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多边共识,涉及人工智能的研究、测试和标准制定,从而增强不同地区人工智能安全倡议的互操作性,并简化全球人工智能安全管理。峰会期间,包括亚马逊、谷歌、DeepMind、Inflection AI、Meta、三星电子、阿联酋科技创新研究所和智谱科技在内的16家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公司表示将遵守人工智能安全承诺。这一承诺旨在建立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并确保人工智能安全措施的公共透明度。 另一项重大进展是,9月5日,包括美国、欧盟和英国在内的57个国家和地区共同签署了全球首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人工智能国际公约。该公约旨在为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危害确定法律责任,确保不歧视,保护隐私,并在人工智能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促进透明度。此外,该公约还致力于在推动人工智能创新的同时,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并促进全球合作。然而,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亚洲主要国家尚未签署这一条约。 鉴于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一些人可能会批评中国在最近的人工智能联盟中缺席。然而,中国的缺席并不代表中国对人工智能安全议程的漠视或不合作,而是表明中国有意同这些以西方国家为中心的“规范”保持距离,尤其是在全球规范和规则仍在演变中的新兴技术领域。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今年7月4日在上海举办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便是中方这一立场的有力证明。尽管自2018年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每年都会召开,但今年是首次明确聚焦于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议题,李强总理在会上强调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这突显了中国在塑造全球人工智能议程方面的积极姿态。此次会议吸引了近1000名外国嘉宾,包括业界高层管理人员、民间社会代表、研究人员和政府官员。 本次会议的重要成果包括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牵头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与中国方案》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和新出版物《前沿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这些成果共同阐述了中国对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愿景。此外,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还发布了《中国人工智能重大应用场景白皮书》和“智能向善全球伙伴计划”。此外,《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明确支持联合国发挥主渠道作用,欢迎加强南北合作和南南合作,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中国未加入由西方国家主导的人工智能联盟,这一事实凸显了在传统强国与新兴强国之间建立沟通桥梁、促进包容互动的重要性。2023年,第7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中国主提的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140多个国家参加决议联署。 各国经常将其外交政策目标与国内发展需求相协调。例如,在美国,人工智能领导地位是国家的关键优先事项。为响应拜登总统的行政命令,美国政府已采取主动措施,加强国内的人工智能安全框架。2月8日,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宣布,在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下成立美国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联盟 。AISIC汇集了来自民间社会、产业界、学术界和研究实验室的280多个机构,共同致力于制定严格的人工智能安全标准和政策指导方针。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此外,包括白宫、商务部、能源部、交通部和国家科学基金会在内的众多美国联邦机构,均已采取重大措施,以加强国内人工智能安全。这些机构发布了100多份技术指导文件和政策倡议,旨在开发人工智能测试平台、模型评估工具和风险管理框架。这些国内努力反映了与美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方面的雄心相一致的监管力度强化。一些值得注意的文件包括NIST的《人工智能风险管理框架》、美国国务院协调制定的《人工智能与人权风险管理概况》,以及国防部和国土安全部的《识别关键政府系统和软件漏洞的新人工智能工具试点》报告。这些举措说明美国政府日益认识到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以及应对相应风险的必要性,特别是在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领域。 在人工智能日益塑造全球格局的时代,某些关键参与者——尤其是中国——缺席由西方主导的主要人工智能联盟,表明有必要在新兴技术治理方面建立更广泛的公共论坛。随着中国继续通过《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等平台倡导更具包容性的方法,未来人工智能监管模式可能是发达国家联盟与联合框架下多边体系制衡的结果。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确保人工智能技术以负责任、公平的方式发展,并超越地区利益,推动制定真正的全球标准,造福全人类。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被视为重塑经济、军事实力和全球权力格局的重要技术领域。中美两国均认为人工智能领域是争夺技术领导地位的关键“战场”,这不仅涉及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还涉及制定人工智能的全球规则和规范。中美在制定人工智能安全规则和标准方面的竞争,是一个守成大国和一个崛起大国之间更广泛竞争的缩影,对技术、治理和国际关系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中国已不再只是国际规则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正凭借其经济实力、技术创新和有效的治理模式,加入世界政治、经济、金融、技术和安全规则制定者的行列——人工智能领域也是如此。在全球人工智能规范制定的过程中,中国绝不能被排除在外。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Can't leave China out of AI"

和评理|离任前对中国传统芯片发起调查,拜登政府企图延续“芯片战”
3 weeks, 1 day ago

和评理|离任前对中国传统芯片发起调查,拜登政府企图延续“芯片战”

China Daily  

本周一,为遏制中国中低端芯片发展,拜登政府基于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款对中国基础半导体发起调查。前不久,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曾向媒体抱怨,美国用出口管制阻碍中国在先进半导体领域赶超美国的做法,是“无用功”。 白宫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最新调查将审查中国在基础半导体(也称为传统或成熟节点芯片)领域争取主导地位的目标及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并初步评估“中方在生产用于半导体装配的碳化硅衬底或其他晶圆时的措施、政策及做法”及其影响。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声称:“此次调查凸显拜登-哈里斯政府决心致力于维护美国工人和企业、提升关键供应链弹性,并支持该领域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投资。” 可笑的是,拜登政府声称旨在保护各方利益,但调查将不可避免地损害其利益,因为戴琪表示,作为国防、医疗设备、航空航天、电信、汽车、发电及电网等关键行业中下游产品的组成部分,调查同时将评估他们在上述领域的渗透度。 尽管面临出口管制,但雷蒙多也承认,中美每年芯片相关交易额仍达数十亿美元,这意味着那些与美国进行交易的公司将不可避免地受到美国最新政治化举措的影响。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周一发表声明,厚颜无耻地指责中国在半导体制造业“实现本土化和自给自足”的努力是“广泛的反竞争和非市场手段”,将给美国“造成不利影响”。 实质上,这份声明是在回应美国对华发起的“芯片战”。最新调查几乎触及中国所有支柱产业,为捍卫自身发展利益,中国别无选择,只能大幅升级反制措施。 本月初,在美国将136家中国公司列入“实体清单”后,中方首次禁止他国对美出口原产于中国的关键矿物,并实施更严格的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审查。 中方强硬反制,促使美国政府采取报复性措施,对自中国进口的钨制品、多晶硅等产品加征惩罚性关税。或许也正是因为中方的反制,美国再次对中国展开调查,将范围从高端芯片扩展至全方位,使得对华“芯片战”显著升级。 上周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对媒体表示,对于特朗普政府能与中国达成任何形式的“大交易”并解决中美关系的所有痛点,他对此存疑。 在卸任前亮出王牌,拜登政府是在试图确保“大交易”无法达成。尽管美方措施在本质上具有自残属性,但鉴于对华政策的“政治正确”,下届政府即使面临各方面的压力,也将遵循这一立场。 这也说明了拜登政府对中国整个半导体行业发起调查的真正动机。 然而,与此同时,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已要求就调查一事与中国进行磋商,这或许意味着下届政府仍有机会与中国达成协议。 几乎可以肯定,中方将对美国最新发起的调查做出回应。当针锋相对的谈判到来时,双方都希望能够占据优势。 本文编译自《中国日报》12月25日社论 原标题:Biden administration trying to straightjacket its successor into carrying on its 'chip war'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中国日报中文网 编译:曹静 编辑:李海鹏 【责任编辑:曹静】

印尼学者:超越“伙伴关系”,中印尼携手共筑绿色未来
Top News
4 weeks ago

印尼学者:超越“伙伴关系”,中印尼携手共筑绿色未来

China Daily  

导读:中国和印尼都是煤炭大国,两国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转型方面拥有相似的目标和愿景。中国是印尼最大贸易伙伴及主要投资者。印尼在寻求能源自给自足、增加可再生能源产能和碳中和的过程中,中印尼绿色伙伴关系成为关键。中国投资者已在印尼绿色领域进行了重大投资,双方需进一步协调绿色转型计划,调整市场动态并展示成果,以深化联系并共同迈向绿色经济。 今年11月,印尼总统普拉博沃在赴秘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之前访问了中国。此次访问期间,两国签署了一系列绿色转型关键领域的投资协议,包括锂、新能源汽车和绿色能源发展等。这是普拉博沃自今年2月当选总统以来第二次访华,说明了两国关系的重要性。中国现在是印尼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印尼基础设施和绿色项目的主要投资者。 在全球竞争的大背景下,印尼总统提出的GDP增长8%的目标,以及推进能源安全和绿色转型战略绝非易事。印尼60%的石油需求依靠进口,实现国家能源自给自足是他的首要议程。所有这些,再加上印尼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产能增加两倍、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意味着利用中印尼伙伴关系发展清洁能源价值链是关键的优先事项。 在普拉博沃的前任佐科执政时期,印尼在吸引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绿色投资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引进了电动汽车制造商五菱、比亚迪,以及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天合光能等中国企业赴印尼投资,以应对不断增长的国内需求和出口市场。 印尼提供了全球一半的镍,在镍的冶炼和基础加工行业,该国吸引了中国的大笔投资。虽然供应链在许多方面都需要改善,但这些投资表明,中国投资者能够做出快速调整,同印尼更广泛的经济目标保持步调一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印尼为实现其在国家自主贡献中提出的气候目标,每年需要投资190亿美元,但到目前为止,实际投资只有不到三分之一,这一缺口也意味着机遇。 印尼的外交目标是在探索新经济机遇的同时培育历史纽带,而中国正是深化绿色伙伴关系的天然合作伙伴。 普拉博沃政府提出了“八大愿景”,其中部分内容是强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自力更生,这与中国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愿景有一些相似之处。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好是绿色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 亚洲地区已经出现了多项转型倡议,如“公正能源转型伙伴关系”和日本的“亚洲零排放共同体”倡议。而中国提出的倡议不仅是以上倡议的简单补充,其独特之处在于,中国在低成本、高科技绿色产业方面具有优势,中国与印尼在高速增长和加快建立全球联系方面也有共同目标。 虽然中国和印尼在历史上都是煤炭大国,但中国在绿色领域的加速发展表明,全球绿色转型可以被视为机遇,而不是风险。随着东南亚国家竞相进入绿色价值链,印尼庞大的经济规模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这位新上任的外向型总统必须抓紧行动。 图片来源:新华社 新政府需要对可再生能源建设提出一致的政策信号,鼓励建立地方产业,同时保证公正透明的绿色转型。此外还有几件事要记住。 首先,印尼的绿色计划和路线图需要更好的协调和问责机制。建立合作关系只是开始,下一步必须提出明确的近期目标供各方“对表”,这对于项目向前推进至关重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总路线图,为各个部门的具体工作指明方向。在这个路线图中,各部门的计划应是总体议程的补充,而不是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其次,必须对全球市场动态作出反应,及时调整。全球绿色转型不是一个线性过程。技术进步和标准完善是同步进行的,解决了绿色价值链的各种不完善之处。随着对环境影响和劳工标准的关注不断增加,印尼政府和中国投资者都需要采取相应的行动。 三是要向印尼和海外展示中国负责任的绿色投资成果。在双方的合作中,虽然仍存在挑战,但也涌现出了许多积极正面的故事,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被更广泛的印尼公众所知。 最终,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仅建立“伙伴关系”恐怕是不够的。在通往绿色经济的漫漫长路上,中印尼两国可以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What close Sino-Indonesian collaboration could mean"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宋平 刘夏 编辑:张钊 【责任编辑:高琳琳】

印尼学者:超越“伙伴关系”,中印尼携手共筑绿色未来
Top News
4 weeks ago

印尼学者:超越“伙伴关系”,中印尼携手共筑绿色未来

China Daily  

导读:中国和印尼都是煤炭大国,两国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转型方面拥有相似的目标和愿景。中国是印尼最大贸易伙伴及主要投资者。印尼在寻求能源自给自足、增加可再生能源产能和碳中和的过程中,中印尼绿色伙伴关系成为关键。中国投资者已在印尼绿色领域进行了重大投资,双方需进一步协调绿色转型计划,调整市场动态并展示成果,以深化联系并共同迈向绿色经济。 今年11月,印尼总统普拉博沃在赴秘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之前访问了中国。此次访问期间,两国签署了一系列绿色转型关键领域的投资协议,包括锂、新能源汽车和绿色能源发展等。这是普拉博沃自今年2月当选总统以来第二次访华,说明了两国关系的重要性。中国现在是印尼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印尼基础设施和绿色项目的主要投资者。 在全球竞争的大背景下,印尼总统提出的GDP增长8%的目标,以及推进能源安全和绿色转型战略绝非易事。印尼60%的石油需求依靠进口,实现国家能源自给自足是他的首要议程。所有这些,再加上印尼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产能增加两倍、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意味着利用中印尼伙伴关系发展清洁能源价值链是关键的优先事项。 在普拉博沃的前任佐科执政时期,印尼在吸引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绿色投资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引进了电动汽车制造商五菱、比亚迪,以及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天合光能等中国企业赴印尼投资,以应对不断增长的国内需求和出口市场。 印尼提供了全球一半的镍,在镍的冶炼和基础加工行业,该国吸引了中国的大笔投资。虽然供应链在许多方面都需要改善,但这些投资表明,中国投资者能够做出快速调整,同印尼更广泛的经济目标保持步调一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印尼为实现其在国家自主贡献中提出的气候目标,每年需要投资190亿美元,但到目前为止,实际投资只有不到三分之一,这一缺口也意味着机遇。 印尼的外交目标是在探索新经济机遇的同时培育历史纽带,而中国正是深化绿色伙伴关系的天然合作伙伴。 普拉博沃政府提出了“八大愿景”,其中部分内容是强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自力更生,这与中国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愿景有一些相似之处。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好是绿色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 亚洲地区已经出现了多项转型倡议,如“公正能源转型伙伴关系”和日本的“亚洲零排放共同体”倡议。而中国提出的倡议不仅是以上倡议的简单补充,其独特之处在于,中国在低成本、高科技绿色产业方面具有优势,中国与印尼在高速增长和加快建立全球联系方面也有共同目标。 虽然中国和印尼在历史上都是煤炭大国,但中国在绿色领域的加速发展表明,全球绿色转型可以被视为机遇,而不是风险。随着东南亚国家竞相进入绿色价值链,印尼庞大的经济规模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这位新上任的外向型总统必须抓紧行动。 图片来源:新华社 新政府需要对可再生能源建设提出一致的政策信号,鼓励建立地方产业,同时保证公正透明的绿色转型。此外还有几件事要记住。 首先,印尼的绿色计划和路线图需要更好的协调和问责机制。建立合作关系只是开始,下一步必须提出明确的近期目标供各方“对表”,这对于项目向前推进至关重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总路线图,为各个部门的具体工作指明方向。在这个路线图中,各部门的计划应是总体议程的补充,而不是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其次,必须对全球市场动态作出反应,及时调整。全球绿色转型不是一个线性过程。技术进步和标准完善是同步进行的,解决了绿色价值链的各种不完善之处。随着对环境影响和劳工标准的关注不断增加,印尼政府和中国投资者都需要采取相应的行动。 三是要向印尼和海外展示中国负责任的绿色投资成果。在双方的合作中,虽然仍存在挑战,但也涌现出了许多积极正面的故事,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被更广泛的印尼公众所知。 最终,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仅建立“伙伴关系”恐怕是不够的。在通往绿色经济的漫漫长路上,中印尼两国可以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What close Sino-Indonesian collaboration could mean"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宋平 刘夏 编辑:张钊 【责任编辑:高琳琳】

安徽省商务英语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题组巧解课程思政教育难题
4 weeks ago

安徽省商务英语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题组巧解课程思政教育难题

China Daily  

商务英语类基础必修课如何开展移动课堂教学?安徽省商务英语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题组进行了创新尝试。 课程负责人、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孙超平认为,商务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难点在于如何赓续中华文化根脉,化输入式教学为输出式教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守好商务英语课程这段渠,种好商务英语教学的责任田,使得商务英语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为破解以上难题,课题组在教学实践中集成了“五位一体”的双语教学体例,即“学习情境化、情境主旨化、主旨双语化、双语总结化、总结应用化”,并依托该体例开展移动课堂教学深化课程思政教育。 授课以安徽名人馆、渡江战役纪念馆和合肥工业大学校史馆为基地,运用英文经典句式概括“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的名人事迹、以及“坚定信念、革命到底;军民团结、奋勇争先;攻坚克难、勇于牺牲”的渡江精神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工大精神,并要求学生围绕经典结构模拟造句,不仅创造性地解决了商务英语等基础必修课开展移动课堂教学的路径问题,而且还激活了课堂氛围,润物无声地推进了课程思政教育。 八皖大地,钟灵毓秀,名人辈出。安徽名人馆陈列以史为纲,以时为序,人物、事件相结合,重点展出了120余位安徽名人的事迹,诠释了历史文明的变迁。 孙超平认为,走进安徽名人馆,有助于激发广大学生爱安徽、爱国家、爱中华文化的情感认同,所谓名人,其实就是“活出了不平凡的人生,创造不平凡的成就”的人,其事迹都能一言以蔽之,都能运用中英文双语提炼归纳主旨,这是五位一体的双语教学体例的灵魂。 “例如,我们带领学生认真学习了在甲午海战中将家国命运系于一体的民族英雄陈京莹的家书,将其主旨提炼为‘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并翻译为‘The nation is composed of families, and families are all that matter to the nation.’。” 与安徽名人馆相向而立的渡江战役纪念馆,全面记录了渡江战役的壮阔场景,再现了“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激情岁月。渡江战役打响时,正是凭借着近万只大小各异的木船穿梭往来,承载着人民解放军,穿过密集的炮火,乘风破浪,形成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和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为解放全中国、建立新中国奠定了胜利基础。 课题组认为,这段故事的介绍可以用“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来概括其主旨,翻译为“The nation is composed of the people, and the people are all that matter to the nation.”。在此基础上,又提炼出“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来呼应主旨句,翻译为“A peaceful life is impossible unless someone undertakes the hard work.”,从而形成“总—分—总”的表达结构。 在提炼出主旨句以后,课题组要求学生运用“A is composed of B, and B is all that matters …

制定全球人工智能“游戏规则”,中国不能缺席
4 weeks ago

制定全球人工智能“游戏规则”,中国不能缺席

China Daily  

导读:人工智能已成为中美科技竞争的“主战场”之一。近期美西方接连举办人工智能安全相关会议,试图建立以西方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全球规范,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排除在外。与此同时,中国也在积极提出自己的人工智能治理议程。中国已不再只是国际规则的追随者,而是正加入世界政治、经济、金融、技术和安全领域的规则制定者行列,在全球人工智能规则制定的过程中不能缺席。 近来,全球范围内关于人工智能安全、伦理和原则的讨论获得了显著进展,为各国加强国际人工智能监管奠定了基础。继2023年11月在英国伦敦布莱切利公园举办的首届人工智能安全峰会之后,人工智能首尔峰会于今年5月21日至22日举行。该峰会的一个重要成就,是启动了首个国际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网络。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欧盟签署了协议,标志着多边合作迈出了重要一步。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并未在签署方之列。 该网络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多边共识,涉及人工智能的研究、测试和标准制定,从而增强不同地区人工智能安全倡议的互操作性,并简化全球人工智能安全管理。峰会期间,包括亚马逊、谷歌、DeepMind、Inflection AI、Meta、三星电子、阿联酋科技创新研究所和智谱科技在内的16家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公司表示将遵守人工智能安全承诺。这一承诺旨在建立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并确保人工智能安全措施的公共透明度。 另一项重大进展是,9月5日,包括美国、欧盟和英国在内的57个国家和地区共同签署了全球首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人工智能国际公约。该公约旨在为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危害确定法律责任,确保不歧视,保护隐私,并在人工智能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促进透明度。此外,该公约还致力于在推动人工智能创新的同时,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并促进全球合作。然而,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亚洲主要国家尚未签署这一条约。 鉴于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一些人可能会批评中国在最近的人工智能联盟中缺席。然而,中国的缺席并不代表中国对人工智能安全议程的漠视或不合作,而是表明中国有意同这些以西方国家为中心的“规范”保持距离,尤其是在全球规范和规则仍在演变中的新兴技术领域。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今年7月4日在上海举办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便是中方这一立场的有力证明。尽管自2018年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每年都会召开,但今年是首次明确聚焦于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议题,李强总理在会上强调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这突显了中国在塑造全球人工智能议程方面的积极姿态。此次会议吸引了近1000名外国嘉宾,包括业界高层管理人员、民间社会代表、研究人员和政府官员。 本次会议的重要成果包括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牵头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与中国方案》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和新出版物《前沿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这些成果共同阐述了中国对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愿景。此外,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还发布了《中国人工智能重大应用场景白皮书》和“智能向善全球伙伴计划”。此外,《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明确支持联合国发挥主渠道作用,欢迎加强南北合作和南南合作,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中国未加入由西方国家主导的人工智能联盟,这一事实凸显了在传统强国与新兴强国之间建立沟通桥梁、促进包容互动的重要性。2023年,第7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中国主提的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140多个国家参加决议联署。 各国经常将其外交政策目标与国内发展需求相协调。例如,在美国,人工智能领导地位是国家的关键优先事项。为响应拜登总统的行政命令,美国政府已采取主动措施,加强国内的人工智能安全框架。2月8日,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宣布,在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下成立美国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联盟 。AISIC汇集了来自民间社会、产业界、学术界和研究实验室的280多个机构,共同致力于制定严格的人工智能安全标准和政策指导方针。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此外,包括白宫、商务部、能源部、交通部和国家科学基金会在内的众多美国联邦机构,均已采取重大措施,以加强国内人工智能安全。这些机构发布了100多份技术指导文件和政策倡议,旨在开发人工智能测试平台、模型评估工具和风险管理框架。这些国内努力反映了与美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方面的雄心相一致的监管力度强化。一些值得注意的文件包括NIST的《人工智能风险管理框架》、美国国务院协调制定的《人工智能与人权风险管理概况》,以及国防部和国土安全部的《识别关键政府系统和软件漏洞的新人工智能工具试点》报告。这些举措说明美国政府日益认识到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以及应对相应风险的必要性,特别是在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领域。 在人工智能日益塑造全球格局的时代,某些关键参与者——尤其是中国——缺席由西方主导的主要人工智能联盟,表明有必要在新兴技术治理方面建立更广泛的公共论坛。随着中国继续通过《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等平台倡导更具包容性的方法,未来人工智能监管模式可能是发达国家联盟与联合框架下多边体系制衡的结果。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确保人工智能技术以负责任、公平的方式发展,并超越地区利益,推动制定真正的全球标准,造福全人类。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被视为重塑经济、军事实力和全球权力格局的重要技术领域。中美两国均认为人工智能领域是争夺技术领导地位的关键“战场”,这不仅涉及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还涉及制定人工智能的全球规则和规范。中美在制定人工智能安全规则和标准方面的竞争,是一个守成大国和一个崛起大国之间更广泛竞争的缩影,对技术、治理和国际关系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中国已不再只是国际规则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正凭借其经济实力、技术创新和有效的治理模式,加入世界政治、经济、金融、技术和安全规则制定者的行列——人工智能领域也是如此。在全球人工智能规范制定的过程中,中国绝不能被排除在外。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Can't leave China out of AI"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宋平 刘夏 编辑:张钊 实习生陆添玥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高琳琳】

和评理 | 加强对话沟通 解锁中美合作潜力
4 weeks ago

和评理 | 加强对话沟通 解锁中美合作潜力

China Daily  

尽管有人大肆炒作“修昔底德陷阱”,试图让人信以为真,但这并非历史的必然,而是可以避免的。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将于1月20日宣誓就职。中美关系这一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在未来几年中如何发展,不仅关系到两国人民的利益,也关系到全人类的未来。 因此,双方应当努力管控分歧、增信释疑、拓展合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开辟友好相处、共同发展的道路。这只能通过对话沟通来实现。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四年来,双方建立或重启了20多个沟通和交流机制,包括日前举行会议的中美经济工作组、金融工作组。通过沟通,双方在禁毒、执法、气候变化、人工智能和青年交流等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就在几天前,两国续签《中美科技合作协定》,两国科学家能够继续在气候研究、地震监测和公共卫生等领域开展合作。 不过,中美关系的稳定健康发展仍面临诸多障碍和挑战,美国一些反华政客千方百计压制中国的发展,对中国发动贸易战和科技战,推动“脱钩断链”,在台湾等问题上粗暴干涉中国内政。 拜登政府近日发布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加大对半导体制造设备、存储芯片等对华出口管制,将136家中国实体增列至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对中国与第三国贸易横加干涉。不仅如此,拜登政府还准备对中国芯片进行贸易调查,最终可能针对中国制造的某些芯片和使用这些芯片的产品加征关税、实施进口禁令或采取其他措施,这是美国无意放松打压中国高科技发展的最新迹象。 但是,遏制打压阻挡不了中国发展壮大,只会损害中美互信合作,激化矛盾,增加摩擦。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别无选择,只能采取坚定措施,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历史一再表明,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合作是双方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希望能使中美关系保持在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只要双方携手合作,就可以办成许多大事好事。特朗普近日也表示“中国和美国可以一起解决世界上所有问题”。为此,美国必须避免寻求“新冷战”,不与中国发生冲突。中国致力于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希望美国也能与中方相向而行,携手合作,共克时艰,造福世界。 本文编译自《中国日报》12月19日社论 原文标题:Dialogue key to unlocking brighter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of future Sino-US relations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中国日报中文网 【责任编辑:王辉】

制定全球人工智能“游戏规则”,中国不能缺席
4 weeks ago

制定全球人工智能“游戏规则”,中国不能缺席

China Daily  

导读:人工智能已成为中美科技竞争的“主战场”之一。近期美西方接连举办人工智能安全相关会议,试图建立以西方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全球规范,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排除在外。与此同时,中国也在积极提出自己的人工智能治理议程。中国已不再只是国际规则的追随者,而是正加入世界政治、经济、金融、技术和安全领域的规则制定者行列,在全球人工智能规则制定的过程中不能缺席。 近来,全球范围内关于人工智能安全、伦理和原则的讨论获得了显著进展,为各国加强国际人工智能监管奠定了基础。继2023年11月在英国伦敦布莱切利公园举办的首届人工智能安全峰会之后,人工智能首尔峰会于今年5月21日至22日举行。该峰会的一个重要成就,是启动了首个国际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网络。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欧盟签署了协议,标志着多边合作迈出了重要一步。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并未在签署方之列。 该网络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多边共识,涉及人工智能的研究、测试和标准制定,从而增强不同地区人工智能安全倡议的互操作性,并简化全球人工智能安全管理。峰会期间,包括亚马逊、谷歌、DeepMind、Inflection AI、Meta、三星电子、阿联酋科技创新研究所和智谱科技在内的16家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公司表示将遵守人工智能安全承诺。这一承诺旨在建立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并确保人工智能安全措施的公共透明度。 另一项重大进展是,9月5日,包括美国、欧盟和英国在内的57个国家和地区共同签署了全球首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人工智能国际公约。该公约旨在为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危害确定法律责任,确保不歧视,保护隐私,并在人工智能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促进透明度。此外,该公约还致力于在推动人工智能创新的同时,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并促进全球合作。然而,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亚洲主要国家尚未签署这一条约。 鉴于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一些人可能会批评中国在最近的人工智能联盟中缺席。然而,中国的缺席并不代表中国对人工智能安全议程的漠视或不合作,而是表明中国有意同这些以西方国家为中心的“规范”保持距离,尤其是在全球规范和规则仍在演变中的新兴技术领域。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今年7月4日在上海举办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便是中方这一立场的有力证明。尽管自2018年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每年都会召开,但今年是首次明确聚焦于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议题,李强总理在会上强调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这突显了中国在塑造全球人工智能议程方面的积极姿态。此次会议吸引了近1000名外国嘉宾,包括业界高层管理人员、民间社会代表、研究人员和政府官员。 本次会议的重要成果包括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牵头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与中国方案》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和新出版物《前沿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这些成果共同阐述了中国对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愿景。此外,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还发布了《中国人工智能重大应用场景白皮书》和“智能向善全球伙伴计划”。此外,《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明确支持联合国发挥主渠道作用,欢迎加强南北合作和南南合作,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中国未加入由西方国家主导的人工智能联盟,这一事实凸显了在传统强国与新兴强国之间建立沟通桥梁、促进包容互动的重要性。2023年,第7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中国主提的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140多个国家参加决议联署。 各国经常将其外交政策目标与国内发展需求相协调。例如,在美国,人工智能领导地位是国家的关键优先事项。为响应拜登总统的行政命令,美国政府已采取主动措施,加强国内的人工智能安全框架。2月8日,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宣布,在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下成立美国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联盟 。AISIC汇集了来自民间社会、产业界、学术界和研究实验室的280多个机构,共同致力于制定严格的人工智能安全标准和政策指导方针。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此外,包括白宫、商务部、能源部、交通部和国家科学基金会在内的众多美国联邦机构,均已采取重大措施,以加强国内人工智能安全。这些机构发布了100多份技术指导文件和政策倡议,旨在开发人工智能测试平台、模型评估工具和风险管理框架。这些国内努力反映了与美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方面的雄心相一致的监管力度强化。一些值得注意的文件包括NIST的《人工智能风险管理框架》、美国国务院协调制定的《人工智能与人权风险管理概况》,以及国防部和国土安全部的《识别关键政府系统和软件漏洞的新人工智能工具试点》报告。这些举措说明美国政府日益认识到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以及应对相应风险的必要性,特别是在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领域。 在人工智能日益塑造全球格局的时代,某些关键参与者——尤其是中国——缺席由西方主导的主要人工智能联盟,表明有必要在新兴技术治理方面建立更广泛的公共论坛。随着中国继续通过《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等平台倡导更具包容性的方法,未来人工智能监管模式可能是发达国家联盟与联合框架下多边体系制衡的结果。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确保人工智能技术以负责任、公平的方式发展,并超越地区利益,推动制定真正的全球标准,造福全人类。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被视为重塑经济、军事实力和全球权力格局的重要技术领域。中美两国均认为人工智能领域是争夺技术领导地位的关键“战场”,这不仅涉及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还涉及制定人工智能的全球规则和规范。中美在制定人工智能安全规则和标准方面的竞争,是一个守成大国和一个崛起大国之间更广泛竞争的缩影,对技术、治理和国际关系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中国已不再只是国际规则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正凭借其经济实力、技术创新和有效的治理模式,加入世界政治、经济、金融、技术和安全规则制定者的行列——人工智能领域也是如此。在全球人工智能规范制定的过程中,中国绝不能被排除在外。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Can't leave China out of AI"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宋平 刘夏 编辑:张钊 实习生陆添玥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高琳琳】

世行新营商环境评估报告(B-READY)解析(五)——评估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4 weeks, 1 day ago

世行新营商环境评估报告(B-READY)解析(五)——评估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China Daily  

世行新营商环境评估报告(B-READY)解析(五)——评估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世界银行计划于2024年发布B-READY评估体系的第一份报告。第一轮评估在2023年至2024年期间进行,包括专家咨询和企业调查等环节。在完成数据收集和分析后,世界银行将撰写并发布第一期评估报告。本文旨在提炼出评估过程中的关键收获,以及未来营商环境评估工作的规划和展望。 一、评估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1.1 评估体系的完善与创新 在评估过程中,Business Ready 2024报告在原有Doing Business评估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了显著的完善与创新。首先,保留了Doing Business中的核心指标,如市场准入、金融服务、国际贸易和税收等,这些指标仍然是衡量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尺。同时,引入了新的评估维度和指标,如公共基础设施服务、劳动力市场竞争等,以更全面地反映企业营商环境的各个方面。这种完善与创新不仅提升了评估体系的科学性和全面性,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数据支持。 1.2 数据收集与治理的改进 数据收集与治理是评估工作的关键环节。在Business Ready 2024报告中,数据收集工作得到了显著的改进。一方面,通过整合2500多名商业环境专家的判断和29000多家企业调查数据,确保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建立了严格的数据治理体系,包括数据验证、质量控制和透明度提升等措施,以确保评估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这些改进不仅提升了评估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为未来的营商环境评估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1.3 评估结果的区域与收入水平差异 评估结果显示,不同区域和收入水平在营商环境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高收入经济体在大多数评估领域表现较好,这得益于其完善的监管框架、高效的公共服务和先进的基础设施。相比之下,低收入经济体在多个领域面临挑战,如基础设施不足、劳动力市场僵化或金融服务不发达等。这些差异不仅反映了全球营商环境的现状,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改革方向。 1.4 评估方法的持续优化 在评估过程中,Business Ready 2024报告不断对评估方法进行优化。例如,在纳税指标中删除了关于妇女在涉税争议中是否享有与男子同等权利的表述,以更加聚焦于纳税便利度和成本。在公共基础设施服务指标中,由于专家问卷数据回复率显著低于企业调查的数据回复率,世界银行修改了数据收集方式,仅通过企业调查获取该数据。这些优化措施不仅提升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为未来的评估工作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方法论支持。 二、未来发展方向与规划 2.1 扩大评估范围与提升覆盖面 未来,Business Ready评估体系将不断扩大评估范围和提升覆盖面。一方面,将增加参与评估的经济体数量,从目前的50个逐步扩大到180个左右,以更全面地反映全球营商环境的现状。另一方面,将不断优化评估指标和维度,以更加准确地衡量企业在不同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这些措施将提升评估体系的科学性和全面性,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更加丰富的数据支持。 2.2 加强政策制定与改革支持 基于评估结果,Business Ready 2024报告将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改革方向。一方面,将针对不同区域和收入水平的特点,提出差异化的政策建议,以更加精准地解决企业在营商环境方面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将加强与国际组织和私营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动营商环境的改善和优化。这些措施将促进全球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和提升,为私营部门的发展创造更加稳定和高效的环境。 2.3 推动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是未来营商环境评估的重要方向。一方面,将加强数字技术在评估过程中的应用,如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评估效率和准确性。另一方面,将关注环境可持续性和性别平等等新维度在评估中的体现,以推动企业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和推动可持续发展。这些措施将促进全球营商环境的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2.4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合作与交流是推动全球营商环境改善和提升的重要途径。未来,Business Ready评估体系将加强与国际组织和私营部门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营商环境的改善和优化。一方面,将积极参与国际营商环境评估和比较研究,分享评估经验和成果,提升全球营商环境的透明度和可比性。另一方面,将加强与私营部门的合作与交流,了解企业在营商环境方面的需求和诉求,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政策建议。这些措施将促进全球营商环境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为企业的跨国经营和全球发展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和机遇。 三、案例分析:成功与挑战 3.1 成功案例:新加坡与中国香港 新加坡与中国香港在Business Ready 2024报告中表现突出,成为营商环境的佼佼者。新加坡凭借其高效的市场准入制度、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和透明的税收制度,在多个评估领域取得了优异成绩。中国香港则在市场准入和国际贸易等方面表现出色,同时也在努力提升公共基础设施服务和劳动力市场等方面的表现。这些成功案例不仅为其他经济体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也为全球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和提升树立了榜样。 3.2 挑战案例:低收入经济体 低收入经济体在Business Ready 2024报告中面临诸多挑战。这些经济体在基础设施、劳动力市场、金融服务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导致营商环境整体表现不佳。例如,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中东北非地区在多个评估领域得分较低,反映了这些地区在营商环境方面的不足和挑战。这些挑战不仅制约了这些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为全球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和提升带来了挑战和困难。 四、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Business Ready 2024报告中“Lessons Learned and What Is Next”部分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与展望: …

和评理|“联美制华”纯属“自找麻烦”:合作共赢才是中欧正确相处之道
4 weeks, 1 day ago

和评理|“联美制华”纯属“自找麻烦”:合作共赢才是中欧正确相处之道

China Daily  

当地时间12月16日,欧盟理事会发布公报称,通过了对俄罗斯的第15轮制裁,措施包括以“在俄乌冲突中为俄罗斯提供军事物资援助”为理由、将84个实体及个人列入制裁名单。名单中涵盖了7个中国实体及个人。 这是欧盟首次对中国实体实施所谓“全面制裁”,制裁内容包括旅行禁令、资产冻结、禁止提供资金资源等。在其发布的公报中,欧盟理事会还宣称,被制裁的中国实体和个人帮助俄罗斯方面规避欧盟制裁,或向俄罗斯军方提供了敏感的无人机零部件以及微电子元件。 欧盟此举无疑是在向中国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暗示如果中国继续在俄乌冲突中持有其所谓的“亲俄立场”,中欧之间的经贸关系可能会因此受到影响。 上月,欧盟新任外交政策负责人卡娅·卡拉斯在欧洲议会听证会上称,中国应该为支持俄罗斯“付出更高的代价”。她宣称,如果没有中国的支持,俄罗斯将无法继续“以同等力量”作战。但她同时也承认,就中国的确提供了此类支持的传闻,她还无法予以证实。 既然面对美国围绕俄乌冲突施加的种种制裁,中国并没有低头服软,且其制裁规模更大,影响范围也更广,那么欧盟也应该认识到,中国绝不可能因为欧盟此次施加的制裁就放弃自身在俄乌问题上的中立立场,中国与俄罗斯正常的经贸往来,也不会因此就受到影响。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竞选时曾许下承诺,一上任就要结束俄乌冲突。特朗普眼看明年1月20日就将上任,他将如何使出手段兑现承诺,引发全球关注。鉴于此,目前欧盟仍对拜登政府俯首听命,要执行他所谓“让中国付出代价”的策略、持续收紧制裁,对欧盟本身来说没有什么好处可言。 过去4年里,无论欧盟内部孵化出多少对华“鹰派”,欧盟方面都应该清楚地意识到,这些人未来未尝不会成为一种障碍。而障碍与否,则取决于美国新一届政府是否将彻底改变此前的外交、贸易和安全政策。 当地时间16日,特朗普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举行记者会时表示,中美联手“可以解决世界上的所有问题”。随后,他还在海湖庄园会见了TikTok首席执行官周受资。 自上月美国总统大选尘埃落定以来,欧盟方面的不安显而易见,这也可以理解。美欧之间“跨越大西洋”的联盟关系,未来或存在极大不确定性,此前欧盟把全部赌注押在拜登政府身上,当下正惶惶不知所措,担忧其是否会为大选后的不确定性承受损失。 如今,眼看欧盟对俄制裁已经进入第十五轮,欧盟也应该意识到,制裁无法真正解决乌克兰问题,一直在为俄乌冲突、以色列与哈马斯冲突“添柴加油”的,其实正是美国。 事实上,也正是拜登政府一直试图误导欧盟加入制裁大潮,并在贸易和高科技领域试图拉拢欧盟,结成对抗中国的“统一阵线”。 近期,一些欧盟的政策制定者们呼吁,要建立“协调、系统性”的对华政策,以防止欧盟内部在安全与贸易问题上出现分歧。但与其这样,欧盟的核心决策者们不如反省一下内部产生分歧的根源:正是因为欧盟放任拜登政府挑拨其与中国的关系,内部分裂才得以产生。 德国前总理默克尔离任之前,欧盟曾试图维护其战略自主权,在当时有效地避免了乌克兰危机的爆发,如今欧盟也该意识到,美国其实并没有把欧盟的最佳利益放在心上。 本文编译自《中国日报》12月18日社论 原标题:European Union should not let anti-China hawks foul the nest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中国日报中文网 编译:涂恬 编辑:李海鹏 【责任编辑:涂恬】

世行新营商环境评估报告(B-READY)解析(五)——评估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4 weeks, 1 day ago

世行新营商环境评估报告(B-READY)解析(五)——评估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China Daily  

世行新营商环境评估报告(B-READY)解析(五)——评估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世界银行计划于2024年发布B-READY评估体系的第一份报告。第一轮评估在2023年至2024年期间进行,包括专家咨询和企业调查等环节。在完成数据收集和分析后,世界银行将撰写并发布第一期评估报告。本文旨在提炼出评估过程中的关键收获,以及未来营商环境评估工作的规划和展望。 一、评估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1.1 评估体系的完善与创新 在评估过程中,Business Ready 2024报告在原有Doing Business评估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了显著的完善与创新。首先,保留了Doing Business中的核心指标,如市场准入、金融服务、国际贸易和税收等,这些指标仍然是衡量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尺。同时,引入了新的评估维度和指标,如公共基础设施服务、劳动力市场竞争等,以更全面地反映企业营商环境的各个方面。这种完善与创新不仅提升了评估体系的科学性和全面性,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数据支持。 1.2 数据收集与治理的改进 数据收集与治理是评估工作的关键环节。在Business Ready 2024报告中,数据收集工作得到了显著的改进。一方面,通过整合2500多名商业环境专家的判断和29000多家企业调查数据,确保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建立了严格的数据治理体系,包括数据验证、质量控制和透明度提升等措施,以确保评估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这些改进不仅提升了评估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为未来的营商环境评估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1.3 评估结果的区域与收入水平差异 评估结果显示,不同区域和收入水平在营商环境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高收入经济体在大多数评估领域表现较好,这得益于其完善的监管框架、高效的公共服务和先进的基础设施。相比之下,低收入经济体在多个领域面临挑战,如基础设施不足、劳动力市场僵化或金融服务不发达等。这些差异不仅反映了全球营商环境的现状,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改革方向。 1.4 评估方法的持续优化 在评估过程中,Business Ready 2024报告不断对评估方法进行优化。例如,在纳税指标中删除了关于妇女在涉税争议中是否享有与男子同等权利的表述,以更加聚焦于纳税便利度和成本。在公共基础设施服务指标中,由于专家问卷数据回复率显著低于企业调查的数据回复率,世界银行修改了数据收集方式,仅通过企业调查获取该数据。这些优化措施不仅提升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为未来的评估工作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方法论支持。 二、未来发展方向与规划 2.1 扩大评估范围与提升覆盖面 未来,Business Ready评估体系将不断扩大评估范围和提升覆盖面。一方面,将增加参与评估的经济体数量,从目前的50个逐步扩大到180个左右,以更全面地反映全球营商环境的现状。另一方面,将不断优化评估指标和维度,以更加准确地衡量企业在不同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这些措施将提升评估体系的科学性和全面性,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更加丰富的数据支持。 2.2 加强政策制定与改革支持 基于评估结果,Business Ready 2024报告将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改革方向。一方面,将针对不同区域和收入水平的特点,提出差异化的政策建议,以更加精准地解决企业在营商环境方面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将加强与国际组织和私营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动营商环境的改善和优化。这些措施将促进全球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和提升,为私营部门的发展创造更加稳定和高效的环境。 2.3 推动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是未来营商环境评估的重要方向。一方面,将加强数字技术在评估过程中的应用,如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评估效率和准确性。另一方面,将关注环境可持续性和性别平等等新维度在评估中的体现,以推动企业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和推动可持续发展。这些措施将促进全球营商环境的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2.4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合作与交流是推动全球营商环境改善和提升的重要途径。未来,Business Ready评估体系将加强与国际组织和私营部门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营商环境的改善和优化。一方面,将积极参与国际营商环境评估和比较研究,分享评估经验和成果,提升全球营商环境的透明度和可比性。另一方面,将加强与私营部门的合作与交流,了解企业在营商环境方面的需求和诉求,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政策建议。这些措施将促进全球营商环境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为企业的跨国经营和全球发展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和机遇。 三、案例分析:成功与挑战 3.1 成功案例:新加坡与中国香港 新加坡与中国香港在Business Ready 2024报告中表现突出,成为营商环境的佼佼者。新加坡凭借其高效的市场准入制度、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和透明的税收制度,在多个评估领域取得了优异成绩。中国香港则在市场准入和国际贸易等方面表现出色,同时也在努力提升公共基础设施服务和劳动力市场等方面的表现。这些成功案例不仅为其他经济体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也为全球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和提升树立了榜样。 3.2 挑战案例:低收入经济体 低收入经济体在Business Ready 2024报告中面临诸多挑战。这些经济体在基础设施、劳动力市场、金融服务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导致营商环境整体表现不佳。例如,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中东北非地区在多个评估领域得分较低,反映了这些地区在营商环境方面的不足和挑战。这些挑战不仅制约了这些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为全球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和提升带来了挑战和困难。 四、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Business Ready 2024报告中“Lessons Learned and What Is Next”部分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与展望: …

和评理|拓展中印合作,印度应付出更多努力
Trending News
4 weeks, 2 days ago

和评理|拓展中印合作,印度应付出更多努力

China Daily  

10月23日,在俄罗斯喀山举行的金砖峰会上,印度总理莫迪曾表示,印中关系保持稳定发展对两国和两国人民至关重要,事关28亿人民的福祉和未来,对地区乃至世界和平与稳定也十分重要。他表示,在当前复杂国际形势下,作为两大经济引擎,印中合作有利于促进经济复苏和世界多极化。 中印在边境问题上存在分歧,为缓解紧张局势,双方多次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但在建立起足够的互信并展开合作之前,中印两国和中印人民似乎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中印双方应该坚持正确战略认知,共谋相邻大国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光明正道。 2023—2024财年,中印贸易额达1184亿美元,中国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尽管如此,近年来屡有报道称,印度的政策让中国企业在印经营变得愈加困难。 发展是中印两国当前最大的“公约数”。双方应该继续坚持中印“互为发展机遇、互不构成威胁”、“是合作伙伴而非竞争对手”等重要共识。然而,印方始终不愿认同。 一些发达经济体推行“中国+1”战略,寻求中国制造的替代方案。在劳动力和市场规模上,印度是唯一一个同中国不相上下的国家,在成本节省上也与中国相当,印度因此试图从“中国+1”战略中获利。然而,据《新印度快报》报道,印度政府最高公共政策智库“印度转型国家研究所”(NITI Aayog)在最新一季报告中承认,与越南、泰国、柬埔寨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相比,印度在利用“中国+1”战略上的成效有限。报告认为,由于东南亚国家的劳动成本更低、税制简便易行、关税更低、积极与别国达成自由贸易协议等因素,已成为“中国+1”战略的最大受益者。 那些发达经济体推行的“中国+1”战略旨在“去风险”,但仍然无法撼动中国作为全球制造大国的地位,中国依然拥有最完整的供应链和产业链。中印经济在很多方面具有互补性,上述报告却未提及,与中国展开尽可能广泛的合作,将为印度带来哪些好处。 如果印度愿意考虑加强中印合作,促进两国经济发展,就会发现,两国在很多领域存在着广泛的合作机遇和潜力。 中国已擘画出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坚定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为其他经济体带来切实好处。 印度应改变对中国的固有印象,不仅是印度政府,印度人民也应做出改变。印度应该认识到,中国并不是印度的威胁,两国边界争端应通过谈判解决。 今年以来,在双方高层保持沟通的基础上,中印两国关系呈现改善势头。为增进两国互信,希望印度政府能为在印中企营造良好的投资和营商环境,为拓展双边合作付出努力。 本文编译自《中国日报》12月17日社论 原标题:India will benefit from cooperation not by turning away from its neighbor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中国日报中文网 编译:曹静 编辑:李海鹏 【责任编辑:曹静】

和评理|中美合作造福两国,更是大势所趋、世界期待
1 month ago

和评理|中美合作造福两国,更是大势所趋、世界期待

China Daily  

中国科技部13日公布,中美两国政府代表于2024年12月13日在北京换文签署了《关于修订和延长两国政府科学技术合作协定的议定书》,将《中美科技合作协定》自2024年8月27日起延期5年。 1979年1月31日邓小平副总理访问美国时,在白宫与美国总统卡特签署了《中美科技合作协定》。该协定每5年续签一次,40余年从未间断,为中美两国间的科技交流铺平了道路。 协定原定于2023年8月再次续签,尽管中方对按惯例续签5年始终表示欢迎态度,但当时协定只短期延长了6个月,今年2月到期后,又再次延长6个月,这一动向,也暴露出美国对华鹰派对中美间科技交流所持有的反对态度。 在此背景下,如今《中美科技合作协定》续签5年的消息,自然鼓舞人心。我们也希望美国政府本次续签、宣称愿意在可以合作的领域继续与中国开展合作,绝不只是“做做样子”而已,而是能体现美方在高科技领域愿意与中国合作的“真心实意”。 但是,路透社13日的报道也显示,拜登政府正计划授权谷歌、微软等企业成为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AI)芯片分销的“守门人”。该计划最快将于本月内公布,根据计划,这些企业在开展业务过程中必须遵守严格的规定,例如向美国政府报告关键信息,阻止中国获得AI芯片。 观察人士指出,这些新规证明,拜登政府虽然宣称不寻求让美国与中国“脱钩”,但该届政府如今仍在离任前的最后阶段,在芯片领域不顾一切地试图实现与中国“脱钩”。 尽管中国方面反复重申,美国应正确看待中国的发展,持有这一态度极为关键,并且应摒弃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但是,即将离任的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13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却仍然表示,他驻华期间用了八成的时间管控美中竞争,其余两成时间则用于进行接触,并形容这是“正确的平衡”。 当前,中美两国关系中的许多问题,都是由拜登政府在对华问题上坚持采取这种所谓的“平衡”态度所导致。但这种做法并没有挡住中国高科技发展的脚步,更没有使中国与世界经济分隔开。拜登政府的所作所为,还伤害到了一些美国企业的利益,使得这些企业在过去的四年中并没有从中国的发展中分享到应有的红利。 也同样是在13日,美国财长耶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又表示,不排除对中国的银行实施制裁的可能,并宣称这些银行牵涉俄乌冲突之中、与俄罗斯方面有业务往来。这是拜登政府的一个典型做法,为了处理自身引发的麻烦,就随意切断中美之间来之不易的合作纽带。在中国方面看来,美方又是在试图让中国的金融系统与世界“脱钩”。 拜登政府任内,美国常常耗费中美双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来“寻求合作”,而打着“竞争”或“对抗”的幌子,种种的努力又经常在一夜之间“付诸东流”。上述的例子,无疑再次证明了美方的这种秉性。 中国的对外政策,包括对美政策,是一贯的。无论美方如何变化,中方都将始终致力于在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发展中美关系。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不仅符合两国根本利益,也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和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 即将上任的美国新一届政府,也应该牢记以中美关系大局为重,妥善处理两国间问题,推动两国关系稳定和改善。在当前复杂动荡的国际形势下,中美共同探索正确相处之道,更是可以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积极动力。 本文编译自《中国日报》12月16日社论 原标题:Hollowing out of tech pact symptomatic of US' problematic approach to China relations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中国日报中文网 编译:涂恬 编辑:李海鹏 【责任编辑:涂恬】

波兰前副总理:中国经济合作重点应从西方转向“南方”
1 month ago

波兰前副总理:中国经济合作重点应从西方转向“南方”

China Daily  

导读 近年来美国的反华情绪和措施日益增加,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只会继续加剧这一趋势。长远来看,美国对华贸易战、科技战反而会伤害美国自身经济。为应对来自美国的政治经济挑战,中国应加强同“全球南方”国家的经贸联系,弥补发达国家市场的损失,推动国际贸易和国际治理体系朝着更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还应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汇率改革,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作者:格热戈日·科沃德科 波兰科兹明斯基大学转型、一体化和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 波兰前副总理兼财政部长 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特聘教授 在美国总统大选已经尘埃落定后,中国不仅必须要继续在全球舞台上发挥其重要而独特的作用,而且要更加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开展对外合作,增加对外和对内投资,在世贸组织规则框架下扩大贸易,加强技术转让,促进人文交流……这些都是应对日益增多的全球性挑战的务实之举。 随着形势的发展,世界各国应明智地利用一切契机来改善国际关系。今年10月在俄罗斯喀山举办的金砖国家峰会、11月在秘鲁利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 峰会和巴西里约热内卢的20国集团 峰会,都是这样一个契机。中国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和互利共赢的全球化,利用这些会议之机,积极开展伙伴对话和多边谈判,解决利益冲突。 然而,在许多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反华情绪和措施日益增加的背景下,中国应该将其经济合作的重点从西方转移到“全球南方”,重点是进一步深化与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大国的关系,特别是印度——现在印度在人口数量和发展速度方面均高过中国。 在失去了美国和其他一些发达经济体的部分市场后,中国必须更加重视与“全球南方”国家的贸易。更多的出口、投资和技术转让应该向这些发展中国家倾斜,以帮助它们提振经济。其实这种调整已经进行了好几年,但随着近来美国的保护主义措施越来越多,贸易战越打越激烈,中国相应地也必须采取额外措施来保持其高增长。单靠“一带一路”建设是不够的,在世界舞台上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美关系是国际事务中最重要的一对关系。然而不幸的是,中美关系当前仍在螺旋下降,没有好转迹象。随着特朗普赢得下届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在参众两院均获得多数席位,中美紧张局势将持续加剧,而且不仅限于经济方面。新一届美国政府的政策可能会进一步扰乱全球供应链,全球化进程将出现新的动荡。 美国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这将进一步加剧美国的通货膨胀,但另一方面,加征的关税事实上相当于一笔“销售税”,它将略微增加美国的财政收入。美国预算赤字已经接近GDP的7%,这个比例之高已经相当危险。过高的关税壁垒虽然短期内有助于美国企业保持竞争力,但最终,由于缺乏来自外国制造商的压力,它可能会削弱美国企业的竞争力。而中国则将进一步鼓励企业寻找美国以外的其他海外市场来增加出口。 尽管美国采取了不明智的保护主义,但中国不应匆忙对美国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这个问题应该交给世贸组织。中国和其他“全球南方”国家还可以做很多事情,以确保国际贸易基于所有世贸组织成员共同制定的规则,而不是由充斥着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的西方发达国家单方面强加的规则。对于不断扩大的保护主义,中方的回应应该是权力下放和进一步放松管制,以加强中美两国企业和研发机构之间的直接合作。 鉴于即将卸任的拜登政府已经对中国电动汽车和其他一些产品征收了相当高的进口关税,而且关税还在进一步提高,美国的绿色转型可能会放缓。正如不久前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所强调的那样,中国应该继续加快绿色转型,应对气候变暖进程。当前的讨论重点应该如何在最大程度上支持对抗全球变暖的进程。不幸的是,在这方面,我们不能指望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美国还对中国近年来在技术发展领域取得的进展持负面看法,这些进展始终是遵循“中国制造2025”战略所规划的道路进行的。根据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2023年的一项研究,从现代经济运作和发展技术前景的角度来看,在44项最重要的技术中,中国在多达37项上领先于美国;日本、韩国和技术最先进的欧洲国家,都没能跻身任何类别中的前两名。美国建制派想要减缓中国在这科技领域的进步,不仅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是不合理的,而且反过来会损害美国自身的经济,因为它减小了美国国内产业的竞争压力,从而无法尽快实现技术进步。 最近召开的金砖国家峰会讨论了建立美元以外货币为基础的替代性国际金融安排,中国应该加快这一替代性全球货币体系的概念设计和实施,增加美元以外货币——尤其是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份额。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储备中的占比也将从目前的2%逐步上升,而美元的占比将从目前的54.8%逐步下降。 中国可能很快也将需要改革汇率制度。人民币目前仍然与美元挂钩,每天波动范围在±2%以内。这有时会带来一些“奇怪”的变化。比如特朗普当选后,美元暂时走强,结果人民币兑其他货币的汇率也随之意外走强。因此,中国或许应考虑放弃这种汇率机制,实行有管控的浮动汇率制。鉴于中国对外贸易的结构性出口顺差,这种改革将导致人民币走强,从而因利润降低而导致对美出口略有减少。这有助于减少美国的对华贸易逆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反华热潮。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高端智慧传播与交流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Response to US moves should be calm"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宋平 刘夏 编辑:张钊 【责任编辑:程慧海】

和评理|打压中国必遭反制:美方自食恶果不怨他人
1 month ago

和评理|打压中国必遭反制:美方自食恶果不怨他人

China Daily  

近年来,美国单方面发动对华贸易战,并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疯狂围堵。面对种种打压,中国并没有被击垮,而是坚定走上自主创新之路,推动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反观美方,其恐吓手段以及围追堵截并没有促使美国制造业回流,也没有实现削减贸易逆差的目标,反而却使得美国失去了重要的海外市场,并导致美国国家信誉一再“打折”。 美国一意孤行打压中国科技发展,中国绝不可能坐视美方损害中国核心发展利益,打压中国必遭反制,美方也注定要为此承担后果。 中美两国领导人上月刚刚举行过会晤,这也是美国总统拜登任内中美元首第三次会晤。两国元首都认为,这次会晤坦诚深入,是建设性的。但在这之后不久,即将离任的拜登政府又开始采取行动,不计一切代价试图修补强化其对华建立的“芯片铁幕”。一系列举动,自然又让两国关系有所恶化。全球前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大国之舞”,节奏也更加激烈起来。 美国瞄准价值链顶端的先进芯片与高科技产业对中国实施打压,中国也采取对关键矿产管制的手段对美方进行了反击。这些关键矿产是芯片供应链的基础,美方拿芯片做文章,中国此举正是要确保美方为自己的行动“买单”。 近期,拜登政府进一步收紧了对华芯片相关产品的出口管控,涉及半导体制造设备、存储芯片等包含美方技术的物项。中国方面也下定了决心,升级反制措施予以还击,严格管控镓、锗、锑、超硬材料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 中国自2019年起开始采取关键矿产管制措施,与此前不同的是,上周二中国商务部发布的出口管制公告宣布:一、禁止两用物项对美国军事用户或军事用途出口。二、原则上不予许可镓、锗、锑、超硬材料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对石墨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实施更严格的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审查。 这意味着,与此前管制措施并未单独指向美国、主要限制中国出口企业行为的做法不同,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最新管制措施,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组织和个人,违反上述规定,将原产于中国的相关两用物项转移或提供给美国的组织和个人,都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明确指出对涉及美国的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实施审查,无疑使得出口限制措施更具有针对性。业务涉及中国产原材料与美国相关交易的第三方国家公司,也会受到波及,他们将不得不考虑重新转移供应链,选择其他发达经济体的终端市场。 中国已开始采取行动,通过实施反制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中美两国在科技领域的博弈也正在迫使牵涉两国间交易的第三方实体离开,尽管目前博弈只围绕芯片端与原材料端展开,但如果不遏制这种趋势,扮演着“压舱石”作用的第三方实体们逐渐撤出后,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有可能会被逐渐掏空。 但必须指出的是,中国的反制措施与美方有着完全不同的目标。美方的举动意在胁迫和霸凌,为的是要通过泛化的国家安全概念,将经贸与科技问题政治化、武器化,从而限制中国的发展。中国最新的管制措施则是意在构建牢固的法律框架,以解决此前由监管环境不够完善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从而更好地管理民用及军用技术。 中国限制对美出口的镓、锗、锑等相关原材料,是半导体、红外技术、光纤电缆、光伏等产业广泛运用的关键原料。通过简化流程、提高管控措施的有效性,新的管控手段将确保中国牢固捍卫国家安全利益,更好应对国际贸易领域的复杂局势。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宣布反制措施的同时也重申,愿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就出口管制措施加强对话,共同促进全球产业和供应链的安全与稳定。 美国新一届政府将于下月上台执政,希望新任政府能对此重视,勿要再制造更多麻烦,与中方共同努力妥善解决两国间分歧,使两国关系回到健康合作的正确轨道上来。 本文编译自《中国日报》12月12日社论 原标题:China promptly serves US what it ordered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中国日报中文网 编译:涂恬 编辑:李海鹏 【责任编辑:涂恬】

和评理|关税“百害而无一利”:美方执迷不悟害人更害己
1 month ago

和评理|关税“百害而无一利”:美方执迷不悟害人更害己

China Daily  

美国新一届政府即将上台,候任总统本人也以“难以预测”著称,施政不确定性引发广泛担忧。但对于所有心存忧虑的人来说,未来至少有一件事是板上钉钉的,那就是这位总统一旦上任,必将再次挥舞“关税大棒”。 “我是关税的信奉者,我认为‘关税’是最美丽的单词,它是如此美妙,会让我们变得富有。”此前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采访时,特朗普曾这样表态。 对这位担任过美国总统、目前又是候任美国总统的人来说,对关税的热爱与奉行,是他少有的“言行一致”之处,在二次入主白宫后,关税也有望继续成为他在外交领域的政策武器。 在第一个总统任期内,特朗普似乎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滥用关税措施给美国自身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一任或许将让他更好地意识到这一点。 特朗普首个总统任期内发布的关税措施,以及他的继任者拜登后续追加的关税措施已经产生了累积效应,对美国经济和美国消费者造成了切实的影响。如果特朗普还想继续依靠关税这一手段来将美国的意志强加于他国,他不可能对这些影响毫不知情。 如果不计入关税的因素,对美国经济现状的任何评估都不可信。所有负责任的分析也都会证实,对过度征收关税的依赖违背了经济常识,并极有可能适得其反。截至目前,美国为抗击通胀所付出的努力可以说是成效甚微,我们并不知道作为美国候任总统的特朗普,对此有多少了解。但如果他真能更广泛听取可信的经济学家、商界以及美国消费者的声音,对他以及他要领导的国家而言,自然更有益处。 就当下来看,这位当选总统似乎确信,那些反对关税战略的人夸大了自身的担忧。在竞选活动中,他曾对美国选民表示,关税有利于恢复工厂就业、降低政府债务,并让其政府有能力补贴儿童保育工作。他在接受NBC采访时也表示:“关税没有让美国人付出任何代价,关税让美国经济更加伟大。”他甚至宣称,自己“用关税制止了战争”。 但是,当被追问是否能保证美国消费者无需为关税承担更高的价格时,特朗普又显得不那么“笃定”了,他表示“不相信”自己的关税政策会抬高美国家庭的消费价格,随即又退后一步说“我不能承诺任何事”。 他当然不能。如果他能认真研究一下一段时间以来关税造成的真实影响,他或许就该对自己宣布将施行的关税政策仔细斟酌。有非常充分的证据可以向他证明,关税的本质就是一把“双刃剑”,在美国对华发起贸易战的过程中,这表现得尤为明显。 举例来说,在本次接受NBC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就告诉特朗普,在他的第一个任期内,关税让美国人承受了大约800亿美元的额外损失。美方数据显示,受贸易战影响,2018年和2019年美国农业收入减少270亿美元。不仅如此,对进口钢铁征收关税也没有给美国工厂带来更多就业机会。 保护主义者们热衷于使用关税,因为这能对竞争对手产生立竿见影的打压效果。但凡事总有另一面。当对生产方施加太高的税时,后者就会要求零售方在售卖其产品时提高价格,以抵消额外产生的成本。零售商们随即会将这些进口来的商品以更高的价格出售给终端的消费者,以弥补价格差异。 美国国内多项民意调查均显示,大部分美国人认为,关税造成了其国内商品价格的上涨,经济学家们也普遍预测称,关税导致美国家庭每年开支增加了数千美元。 包括汽配零售企业汽车地带、运动服饰企业哥伦比亚以及全球最大工具生产商史丹利百得在内的一众企业负责人均已对此表态,正如汽车地带公司首席执行官所言,如果美国下一届政府决意执行当选总统的计划提高关税,公司“将把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美国国内的大型零售连锁企业如塔吉特、沃尔玛等,预计也将紧随其后。毕竟,面对特朗普计划加征的关税,无论企业大小,结果都是一样的“无法承受”。 本文编译自《中国日报》12月10日社论 原标题:Tariffs bad for business, bad for US firms and consumers, and bad for all trading partners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中国日报中文网 编译:涂恬 编辑:李海鹏 【责任编辑:涂恬】

【世界说】以加关税重振美国经济?国际企业及专家:代价还得美国自己付
1 month ago

【世界说】以加关税重振美国经济?国际企业及专家:代价还得美国自己付

China Daily  

中国日报网12月10日电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近期表示,将对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入美国的所有产品征收25%的关税,并宣布将对中国商品额外征收10%的关税。对此,“今日日本”(Japan Today)网站刊文称,“关税大棒”再度挥起,带来的将是美国物价的上涨,也有悖于让美国家庭摆脱通货膨胀的承诺。 文章指出,根据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商品进口国,而墨西哥、中国和加拿大则是美国排名前三的商品供应国。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加关税的做法令企业别无选择,只得将这些额外产生的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导致食品、服装、汽车以及其他商品的售价大幅上涨。 “今日日本”网站文章截图 位于华盛顿的贸易组织农产品经销商协会(Produce Distributors Association)表示,当其他国家实施反制时,关税则会拉高新鲜水果和蔬菜的价格,从而对美国农民造成伤害。该协会主席艾伦·西格尔(Alan Siger)分析称:“关税会扭曲市场,并沿供应链推高价格,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消费者在买单的时候支付更多费用。” 美国蒸馏酒协会(The Distilled Spirits Council of the U.S. )警告则称,对龙舌兰或加拿大威士忌征收关税并不会增加美国的就业机会,因为它们属于特色产品,只能在原产国生产。“对来自南北方邻国的烈性酒产品征收关税将损害美国消费者的利益,并最终导致美国餐饮酒店等行业的失业问题。” 美联社一项针对超过12万美国选民进行的调查还显示,在大选之前,就有约70%的人对食品价格表示担心。美国零售联合会(NRF)表示,特朗普在竞选时提议的关税将使美国消费者每年在服装、玩具、家具、家用电器、鞋类和旅游用品上多花费460亿至780亿美元。 而对于希望购买新车的美国人来说,他们同样可能看到价格的大幅上涨。普华永道(PwC)美国汽车行业负责人C·J·费恩(C.J. Finn)指出,大部分关税最终都将转嫁给消费者,这就意味着会有更多的消费者“被高昂的价格挤出市场”。 华尔街投行伯恩斯坦(Bernstein)分析师丹尼尔·罗斯卡(Daniel Roeska)在给投资者的一份报告中说,关税还将给美国工业生产带来无法预想的严重损害。据悉,特朗普加征关税的威胁一出,汽车股便遭受打击,尤其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估价下跌超过8%。 尽管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加税举措一旦实施会持续多久,但美国投资研究机构晨星公司(Morningstar)分析师大卫·惠斯顿(David Whiston)认为,汽车制造商在短期内可能不会采取任何行动,因为他们无法迅速对汽车生产的地点做出调整。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资深研究员马丽·洛夫里(Mary Lovely)批评指出,关税威胁或令美国成为国际贸易中“不稳定的伙伴”。 另据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文章,尽管一些专家认为特朗普的关税举措最终可能没有其宣称的那么激进,但无论如何这些威胁已经产生了负面经济后果。 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汉密尔顿项目(Hamilton Project)主任温迪·埃德尔伯格(Wendy Edelberg)说:“不管这是不是虚张声势,都会对经济产生影响。”她指出,即便特朗普的威胁只是口头上的,美国民众仍然会面临更高的商品价格,而囤货行为则可能使一些企业陷入困境,导致部分商品出现短缺。此外,企业对于未来的不确定还会导致未来几个月经济增长的放缓。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文章截图 文章还提到,虽然特朗普及其顾问认为关税将有助于重振美国制造业并推动新的就业,但企业和经济学家都警告称“这是有代价的”。加拿大太阳能制造商Heliene的首席执行官马丁·波切塔卢克(Martin Pochtaruk)说,2018年特朗普对美国以外制造的太阳能电池板征收关税时,公司不得不承担随之而来的代价,几近破产。现如今,他们正在同所有的客户进行沟通,但“焦虑很多”。 对于美国的小企业来说,他们几乎没有额外的资金来抵御经济的不确定性,手袋设计师谢里尔·摩西(Sherrill Mosee)的自创品牌就是美国众多受关税举措潜在影响的小企业之一。作为面临激烈竞争的小品牌,摩西表示自己并不具备提高价格的优势。“这将会非常艰难。”她说,“一路下来都会非常不容易。” (编译:高琳琳 编辑:马芮 韩鹤) 【责任编辑:高琳琳】

2024年第七届IEEE电子与通信工程国际会议(ICECE 2024)在西安召开
1 month, 1 week ago

2024年第七届IEEE电子与通信工程国际会议(ICECE 2024)在西安召开

China Daily  

2024年12月6日至8日,第七届IEEE电子与通信工程国际会议(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ICECE 2024)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西安顺利召开。此次大会由IEEE广播技术学会西安分会和西安理工大学联合主办,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承办,西安文理学院协办,并得到了IEEE西安分会技术支持。同时,北京华夏融智区块链科技院主办的第七届区块链技术与应用国际会议(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lockchai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ICBTA 2024)也在会议期间同步举行。 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全球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近80位学者、技术专家与青年学子,共同探讨电子与通信工程、区块链技术与应用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及未来发展方向。会议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形式,打破地域限制,为全球学者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 12月7日上午,会议正式开幕。大会主席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西安理工大学柯熙政院士致开幕辞, 大会主席西交利物浦大学关圣威教授致欢迎辞。柯熙政院士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我们正处在一个技术变革的关键时期。5G技术的广泛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蓬勃发展,为电子与通信工程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技术的融合与创新,不仅推动了通信技术的升级换代,更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待与会者能够通过深入交流与科研碰撞。关圣威教授对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希望此次会议能成为探讨前沿技术和交流科研的桥梁,希望通过此次会议,与国际同行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推动电子与通信工程、区块链技术与应用领域的持续创新与发展。 西安理工大学柯熙政院士 西交利物浦大学关圣威教授 大会报告聚焦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热门主题。北京交通大学艾渤教授,韩国高丽大学Minho Jo教授,西南交通大学赵海全教授及深圳大学的张胜利教授分别以“MIMO信道测量与建模”“通过物联网监测与真实植物同步的动态NFT水培植物”“基于ITL的广义学习系统的鲁棒性分析”“无体区块传播:面向大规模网络的TPS可扩展区块链”为主题作精彩主旨报告,分享了各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特别是在通信系统建模、智能农业、深度学习与区块链技术等前沿领域的创新突破。 北京交通大学艾渤教 韩国高丽大学Minho Jo教授 西南交通大学赵海全教授 此外,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Witold Pedrycz教授,加拿大温哥华岛大学(VIU)的Ajay Shrestha博士,巴勒斯坦伯利赫姆大学苏海尔·奥德博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周璐教授分别做特邀报告,主题涵盖“大规模群体决策模型及数据—知识环境中的解释机制”“在去中心化人工智能系统时代构建信任与透明度”“基于区块链的高效安全电子认证共享与验证框架”以及“学术视角下的区块链技术的新兴趋势”。 本次大会学术交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会议还设有6场平行分会,海报展示等学术活动,与会者就移动通信与无线技术、基于数据的通信系统与计算模型、低功耗信息网络及系统控制以及现代电子系统与信号分析、人工智能等多个技术前沿领域展开了深入研讨,现场学术氛围浓厚,思想碰撞热烈。 电子与通信工程作为现代科技的核心领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着多个行业的变革。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演进与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相关领域的研究正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ICECE 2024的成功召开,为全球学者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展示成果与分享创新思想的重要平台,通过此次大会,与会者不仅对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的最新进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为未来的科研方向与技术创新拓展提供了宝贵的思维启发。(图片由西安理工大学授权提供) 【责任编辑:舒靓】

2024大学新闻奖颁奖典礼在珠海举行 力促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新闻学子深度交流
Trending News
1 month, 1 week ago

2024大学新闻奖颁奖典礼在珠海举行 力促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新闻学子深度交流

China Daily  

2024大学新闻奖现场大合影 由中国日报主办的2024大学新闻奖颁奖典礼于12月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举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校长陈致、周大福珠宝集团董事总经理黄绍基现场致辞,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兼香港版总编辑周立致欢迎辞,香港迪士尼乐园传讯及公共事务副总裁黎珮珊在中场发表演讲。今年,大学新闻奖组委会还于颁奖典礼前后组织师生参访团,到周大福顺德匠心智造中心及珠海太空中心参访交流,深入了解大湾区的商业与科技发展文化。 2024大学新闻奖主礼嘉宾合影 香港中联办台务部副部长肖洪,珠海市委常委、副市长晁桂明,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处处长廖李可期,澳门特区政府新闻局研究及推广厅厅长林佩贞,珠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网信办主任陈建海,共青团珠海市委员会书记智然,珠海市台港澳事务局副局长陈哲元,珠海市教育局副局长方蕾,香港报业公会主席郭艳明,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党委书记、副校长毛亚庆等嘉宾,以及获奖师生、业界专家、媒体代表等超过300人出席本次颁奖典礼。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的“玉振金声”雅乐团还现场演绎了唐代乐舞曲《望月》,以传统乐器再现唐代音乐的曼妙韵律,带来一场穿越时空的乐舞文化盛宴。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发表致辞 卓永兴在致辞中表示,新闻工作者不止是记录者,同时也是建设社会的参与者、推动者,在新闻工作者身上肩负着重大社会责任,引领社会进步是新闻报道的价值。期待所有学子们充分展现年轻人的创新精神,不仅在主流媒体发挥影响力,更要有效利用自身所擅长的新兴媒体工具,在未来成为新闻界的生力军,为中外文明交流和民心相通贡献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书写精彩的时代篇章。 陈致指出大学新闻奖自2012年创办以来,已成为大中华地区新闻传媒专业学生展示才华的重要平台。其中,UIC学子已连续四年积极参赛,共获得51个奖项,充分展现了UIC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本次颁奖典礼既是对过去成绩的总结和肯定,也是未来新的起点,衷心希望所有获奖同学能够保持专业热情,在新闻传媒事业上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黄绍基表示周大福珠宝与新闻工作者有诸多相似之处,都是用自身最强的优势和能力,秉持业界最高标准,分别以珠宝和文字的形式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今年是周大福珠宝集团第二年冠名赞助大学新闻奖,很高兴看到这项活动能持续为内地及港澳台青年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并锻炼他们的新闻写作能力及多媒体制作技巧,衷心希望该活动能为新闻业界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和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兼香港版总编辑周立一同为获奖学生颁奖 周立指出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短视频平台和其他新媒体的崛起,带来了碎片化和即时性的新常态。这要求新闻内容不仅要及时准确,还要富有吸引力,同时新闻工作者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反馈和互动机会。希望新闻专业学生能成为适应快速变化媒体环境的多面手,并在坚守新闻伦理的基础之上,确保报道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期待大家携手努力,维护新闻的社会意义与价值,保持对新闻的永恒热情,勇敢迎接每一个新时代的挑战。 黎珮珊在演讲中分享了自己丰富多彩的职业生涯以及在市场营销及传播行业的经验,指出随着当前媒体环境的变迁,社交媒体已成为商业和品牌营销的重要平台,而新一代新闻专业学生在塑造公众世界观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此外,还应注重承担社会责任,要认识到良好的新闻报道不仅是传递硬性新闻、事实和数字,更要有心和能够激发读者行动的力量。 获奖学生在现场合影 今年是大学新闻奖成功举办的第十三年,本届组委会特设最佳纪录片奖项,鼓励学生以镜头捕捉社会现实,立体呈现不同地区的人文历史,吸引了更多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学校参与,共收到来自90余所院校的近千份优秀作品,参赛人数超过三千人。其中包括香港8所大学,澳门3所大学与台湾11所大学,涵盖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世新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其中台湾学校数量较去年增加了30%。此次大学新闻奖共颁发中英文组别奖项及最踊跃参与奖等共28个奖项,共39间学校参赛作品入围,入围学生近300人,香港浸会大学斩获最多奖项。 现场演绎唐代乐舞曲《望月》 本届大学新闻奖评委们对获奖学子们送上寄语。香港教育大学校长李子建表示,大学新闻奖不仅是对优秀学子的认可,更是一种鼓励,希望新闻学子们继续保持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与敏锐度,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为传递真相和促进社会进步贡献力量。前台湾世新大学新闻学系副教授林紫玉认为,中国日报为新闻学子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来展示其作品,所有参赛作品都有相当高的水平,并且能紧跟时事作出有深度的分析和报道。澳门管理学院院长唐继宗表示很荣幸能参与本次的评审工作,参赛作品水准很高、很专业,结合了全媒体的大趋势。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夏琼强调,大学新闻奖具有专业主义精神,给广大新闻学子提供了一个竞技平台,希望该奖项能促进更多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关注和提升业务能力。 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参赛学生代表也分享了获奖感受。获得最佳新闻特写奖中文组冠军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生刘德熙表示,对于第一次参加大学新闻奖比赛就夺得冠军感到开心,这将激励自己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加努力,同时也要感谢主办方搭建这一专业的平台,让自己有机会看到其他同学的优秀作品。获得最佳纪录片冠军的澳门科技大学学生卢润天、张绮瑄表示,很感谢通过大学新闻奖这一平台将澳门的海洋文化和造船工艺发扬出去,希望能让外界更加深入地了解澳门地区的造船文化。台湾淡江大学的获奖学子们对大学新闻奖评审的肯定表示感谢,认为这是前进的动力,同时透过大学新闻奖颁奖典礼与不同地区的学子交流学习,让自身了解到更多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未来将会持续努力制作更多更优秀作品。来自香港浸会大学的林淑盈获得最佳标题奖亚军,她表示此次获奖是对自己的很大认可和鼓励,让自己在未来的新闻道路上有更大的动力前行。 师生合影留念 本届大学新闻奖颁奖典礼暨大湾区交流活动将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的优秀学子汇聚一堂,力求打造一个独特宝贵的学习与交流平台,为来自不同地区的青年学子提供别样的互动交流机会,并鼓励他们在新闻报导与创作领域中积极探索与实践。通过跨地域的思想碰撞与深度合作,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培养他们在未来媒体事业中的领导潜力,更激励他们勇敢追求卓越,为社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获奖名单 大学新闻奖网址 https://campus.chinadailyasia.com/zh/home/8 有关中国日报 中国日报是中央主要媒体、国家英文日报和国际传播主力军,创刊于1981年,拥有纸媒、网站、客户端、脸谱、X、微博、微信、电子报等十余种媒介平台,全媒体用户总数4.7亿,是国内外高端人士首选的中国英文媒体,也是境外媒体转载率最高的中国信息源之一。 中国日报通过旗舰版、国际版、香港版等纸媒以及数字和移动媒体构建的传播体系覆盖全球,在境外以四大分社为融媒体指挥分中心辐射全球主要地区。中国日报英文客户端拥有180余个国家的4300万用户,是我国唯一一家载量过千万的英文新闻客户端。中国日报持续增强在境内外传播影响力,其中,脸谱账号粉丝数已超过1.06亿,位居全球媒体账号粉丝数第二位。 有关中国日报大学新闻奖 “大学新闻奖”(前名为“校园学报新闻奖”)评选活动创办于2012年,旨在鼓励高校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新闻报道,锻炼新闻写作能力以及多媒体制作、运用能力,目前已成为唯一面向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大学校园新闻学子的交流互动平台。今年大学新闻奖共收到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超过90间院校的近1000份中英文作品, 参赛人数逾3000人。奖项设置涵盖中英文写作、摄影、设计等多个领域,例如最佳数据新闻奖、最佳新闻写作、最佳版面设计、最佳纪录片、最佳新闻摄影图片、Best in Arts and Culture News Reporting、Best in Business News Reporting等,凸显了新闻学的专业性与丰富性,体现了新闻学科与时俱进的特点。 【责任编辑:党超峰】

2024大学新闻奖颁奖典礼在珠海举行 力促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新闻学子深度交流
Trending News
1 month, 1 week ago

2024大学新闻奖颁奖典礼在珠海举行 力促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新闻学子深度交流

China Daily  

2024大学新闻奖现场大合影 由中国日报主办的2024大学新闻奖颁奖典礼于12月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举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校长陈致、周大福珠宝集团董事总经理黄绍基现场致辞,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兼香港版总编辑周立致欢迎辞,香港迪士尼乐园传讯及公共事务副总裁黎珮珊在中场发表演讲。今年,大学新闻奖组委会还于颁奖典礼前后组织师生参访团,到周大福顺德匠心智造中心及珠海太空中心参访交流,深入了解大湾区的商业与科技发展文化。 2024大学新闻奖主礼嘉宾合影 香港中联办台务部副部长肖洪,珠海市委常委、副市长晁桂明,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处处长廖李可期,澳门特区政府新闻局研究及推广厅厅长林佩贞,珠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网信办主任陈建海,共青团珠海市委员会书记智然,珠海市台港澳事务局副局长陈哲元,珠海市教育局副局长方蕾,香港报业公会主席郭艳明,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党委书记、副校长毛亚庆等嘉宾,以及获奖师生、业界专家、媒体代表等超过300人出席本次颁奖典礼。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的“玉振金声”雅乐团还现场演绎了唐代乐舞曲《望月》,以传统乐器再现唐代音乐的曼妙韵律,带来一场穿越时空的乐舞文化盛宴。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发表致辞 卓永兴在致辞中表示,新闻工作者不止是记录者,同时也是建设社会的参与者、推动者,在新闻工作者身上肩负着重大社会责任,引领社会进步是新闻报道的价值。期待所有学子们充分展现年轻人的创新精神,不仅在主流媒体发挥影响力,更要有效利用自身所擅长的新兴媒体工具,在未来成为新闻界的生力军,为中外文明交流和民心相通贡献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书写精彩的时代篇章。 陈致指出大学新闻奖自2012年创办以来,已成为大中华地区新闻传媒专业学生展示才华的重要平台。其中,UIC学子已连续四年积极参赛,共获得51个奖项,充分展现了UIC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本次颁奖典礼既是对过去成绩的总结和肯定,也是未来新的起点,衷心希望所有获奖同学能够保持专业热情,在新闻传媒事业上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黄绍基表示周大福珠宝与新闻工作者有诸多相似之处,都是用自身最强的优势和能力,秉持业界最高标准,分别以珠宝和文字的形式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今年是周大福珠宝集团第二年冠名赞助大学新闻奖,很高兴看到这项活动能持续为内地及港澳台青年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并锻炼他们的新闻写作能力及多媒体制作技巧,衷心希望该活动能为新闻业界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和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兼香港版总编辑周立一同为获奖学生颁奖 周立指出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短视频平台和其他新媒体的崛起,带来了碎片化和即时性的新常态。这要求新闻内容不仅要及时准确,还要富有吸引力,同时新闻工作者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反馈和互动机会。希望新闻专业学生能成为适应快速变化媒体环境的多面手,并在坚守新闻伦理的基础之上,确保报道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期待大家携手努力,维护新闻的社会意义与价值,保持对新闻的永恒热情,勇敢迎接每一个新时代的挑战。 黎珮珊在演讲中分享了自己丰富多彩的职业生涯以及在市场营销及传播行业的经验,指出随着当前媒体环境的变迁,社交媒体已成为商业和品牌营销的重要平台,而新一代新闻专业学生在塑造公众世界观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此外,还应注重承担社会责任,要认识到良好的新闻报道不仅是传递硬性新闻、事实和数字,更要有心和能够激发读者行动的力量。 获奖学生在现场合影 今年是大学新闻奖成功举办的第十三年,本届组委会特设最佳纪录片奖项,鼓励学生以镜头捕捉社会现实,立体呈现不同地区的人文历史,吸引了更多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学校参与,共收到来自90余所院校的近千份优秀作品,参赛人数超过三千人。其中包括香港8所大学,澳门3所大学与台湾11所大学,涵盖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世新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其中台湾学校数量较去年增加了30%。此次大学新闻奖共颁发中英文组别奖项及最踊跃参与奖等共28个奖项,共39间学校参赛作品入围,入围学生近300人,香港浸会大学斩获最多奖项。 现场演绎唐代乐舞曲《望月》 本届大学新闻奖评委们对获奖学子们送上寄语。香港教育大学校长李子建表示,大学新闻奖不仅是对优秀学子的认可,更是一种鼓励,希望新闻学子们继续保持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与敏锐度,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为传递真相和促进社会进步贡献力量。前台湾世新大学新闻学系副教授林紫玉认为,中国日报为新闻学子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来展示其作品,所有参赛作品都有相当高的水平,并且能紧跟时事作出有深度的分析和报道。澳门管理学院院长唐继宗表示很荣幸能参与本次的评审工作,参赛作品水准很高、很专业,结合了全媒体的大趋势。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夏琼强调,大学新闻奖具有专业主义精神,给广大新闻学子提供了一个竞技平台,希望该奖项能促进更多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关注和提升业务能力。 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参赛学生代表也分享了获奖感受。获得最佳新闻特写奖中文组冠军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生刘德熙表示,对于第一次参加大学新闻奖比赛就夺得冠军感到开心,这将激励自己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加努力,同时也要感谢主办方搭建这一专业的平台,让自己有机会看到其他同学的优秀作品。获得最佳纪录片冠军的澳门科技大学学生卢润天、张绮瑄表示,很感谢通过大学新闻奖这一平台将澳门的海洋文化和造船工艺发扬出去,希望能让外界更加深入地了解澳门地区的造船文化。台湾淡江大学的获奖学子们对大学新闻奖评审的肯定表示感谢,认为这是前进的动力,同时透过大学新闻奖颁奖典礼与不同地区的学子交流学习,让自身了解到更多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未来将会持续努力制作更多更优秀作品。来自香港浸会大学的林淑盈获得最佳标题奖亚军,她表示此次获奖是对自己的很大认可和鼓励,让自己在未来的新闻道路上有更大的动力前行。 师生合影留念 本届大学新闻奖颁奖典礼暨大湾区交流活动将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的优秀学子汇聚一堂,力求打造一个独特宝贵的学习与交流平台,为来自不同地区的青年学子提供别样的互动交流机会,并鼓励他们在新闻报导与创作领域中积极探索与实践。通过跨地域的思想碰撞与深度合作,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培养他们在未来媒体事业中的领导潜力,更激励他们勇敢追求卓越,为社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获奖名单 大学新闻奖网址 https://campus.chinadailyasia.com/zh/home/8 有关中国日报 中国日报是中央主要媒体、国家英文日报和国际传播主力军,创刊于1981年,拥有纸媒、网站、客户端、脸谱、X、微博、微信、电子报等十余种媒介平台,全媒体用户总数4.7亿,是国内外高端人士首选的中国英文媒体,也是境外媒体转载率最高的中国信息源之一。 中国日报通过旗舰版、国际版、香港版等纸媒以及数字和移动媒体构建的传播体系覆盖全球,在境外以四大分社为融媒体指挥分中心辐射全球主要地区。中国日报英文客户端拥有180余个国家的4300万用户,是我国唯一一家载量过千万的英文新闻客户端。中国日报持续增强在境内外传播影响力,其中,脸谱账号粉丝数已超过1.06亿,位居全球媒体账号粉丝数第二位。 有关中国日报大学新闻奖 “大学新闻奖”(前名为“校园学报新闻奖”)评选活动创办于2012年,旨在鼓励高校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新闻报道,锻炼新闻写作能力以及多媒体制作、运用能力,目前已成为唯一面向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大学校园新闻学子的交流互动平台。今年大学新闻奖共收到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超过90间院校的近1000份中英文作品, 参赛人数逾3000人。奖项设置涵盖中英文写作、摄影、设计等多个领域,例如最佳数据新闻奖、最佳新闻写作、最佳版面设计、最佳纪录片、最佳新闻摄影图片、Best in Arts and Culture News Reporting、Best in Business News Reporting等,凸显了新闻学的专业性与丰富性,体现了新闻学科与时俱进的特点。 【责任编辑:党超峰】

在第二届链博会感受“链”接世界的蓬勃力量
1 month, 2 weeks ago

在第二届链博会感受“链”接世界的蓬勃力量

China Daily  

新华社北京11月30日电 题:在第二届链博会感受“链”接世界的蓬勃力量 新华社记者 11月26日至30日,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 面对全球化遭遇逆流、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冲突加剧等多重挑战,近7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家企业和机构在相聚、相交、相融中携手寻找“链”通中外的新方案,谱写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链”出精彩,多向奔赴结硕果 “不到1个小时,山东港口陆海国际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就为我们提供了工程机械设备运输的解决方案。”27日上午,从事物流配送的沙特阿拉伯商人阿里·穆罕默德·卡赫塔尼收获了一份“惊喜”。 卡赫塔尼告诉记者,近期,沙特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挖掘机等产品出口遭遇航运堵塞、运费上涨。“通过在链博会现场与中国企业面对面交流,不仅问题得到解决,价格相比第三方报价也节省了约30%。” 链博会是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展区展览面积12万平方米,由先进制造链、清洁能源链、智能汽车链等6大链条组成。展会上,“手拉手”找到伙伴的“惊喜”时常上演—— 26日,松下集团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在智能场景构建体系、城市更新等领域的合作;力拓集团与北京科技大学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加强碳减排和工业废物处理领域合作;28日,百胜中国召开供应商全球招募发布会,目前已收到超过1000个潜在供应商报名,涉及30多个类别…… 中国贸促会3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本届链博会共举办69场主题专题活动和370多场对接洽谈等活动,签署合作协议、意向协议210多项,涉及金额1520多亿元,比首届增加1.3%;其间,吸引线上线下观众人数超过20万人次,比首届增加约三分之一。 于人潮涌动中见活力,在多向奔赴中觅商机。 除了深化务实合作,各国企业对供应链发展趋势的理解与认同也在不断加深。26日发布的全球供应链促进指数显示:2018年至2023年,该指数从0.27升至0.66,增长144%,表明全球供应链促进水平明显上升,全球供应链发展环境总体向好。 作为全球经贸盛会,链博会“热力值”仍在攀升。就在30日闭幕当天,包括西门子、中国中化、阿斯利康在内的68家企业和机构签约参展第三届链博会,希望借助这一平台,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深化国际合作。 “链”出新意,首发首秀聚动能 麦当劳中国带来“一箱一码”智慧物流方案新成果,盛隆电气最新发布元宇宙数字孪生智慧楼宇管理系统,中国人保集团推出产业链保险产品……琳琅满目的新品好物,让现场观众直呼“看到了未来的美好生活”。 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表示,与首届链博会相比,本届链博会国际化水平更高、互动合作更深入、创新引领更突出。最新数据显示,此次链博会期间,参展企业现场首发首展首秀9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比去年增加47%。 在绿色农业链展区,从耐盐碱的大豆品种、秸秆可用作饲料的“脆秆水稻”,到甜脆可口的散花型西蓝花“婉翠”、酸甜爆汁的樱桃番茄“小酒窝”,先正达集团多项新品实现了产量提升,营养和口感更丰富。 “科技创新要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让更多好产品、好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和百姓餐桌,为美好生活注入新意。”先正达集团中国总裁苏赋说。 “It's too hot, turn on the AC please.(这里太热,请打开空调。)” “OK, cool mode on.(好的,已为您开启制冷模式。)” …… 这是记者和一辆汽车的英文交流。 数字科技链展区内,搭载了科大讯飞智能汽车音效系统和语音助理,掌握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超15种语言的星途星纪元ET汽车海外版,吸引众多国内外观众。 “汽车产业‘出海’过程中,核心技术及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至关重要。”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品牌市场中心副总经理董斌表示,讯飞星火大模型4.0 Turbo在教育、医疗、汽车等多个行业领域的落地应用,展现了AI技术与生活、工作的深度融合,也为全球产业链的智能化升级贡献了中国智慧。 AI迷你调酒工厂、3D激光打印模型……作为今年新设立的展区,先进制造链展区汇集多种“高精尖”产品和技术,折射出全球供应链产业链提质升级的新趋势、新变化。 第二届链博会上发布的2024版《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显示,技术进步是全球供应链发展的内生动力,2023年以来新技术涌现的速度不断加快,生成式人工智能、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等促进了相关关键技术的加速演进,有助于破解全球供应链的传统难题。 国际商会秘书长约翰·丹顿表示,参加链博会不仅能看到产业创新,更能感受到国家与国家、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协作。通过这些协作,可以创造出规模化推广的产品,推动供应链变革创新。 “链”出机遇,开放共享“惠”全球 链博会是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窗口、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平台,随着多元化、数字化、绿色化方面的发展机遇不断涌现,各国企业纷纷展现出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需求和期待。 ——抢占转型升级优势。中国资源循环集团、中孚实业的绿色纤维产品、绿色水电铝一体化项目,展现了传统高耗能产业的“华丽转身”;希迪智驾展示的无人矿卡,可以将矿区运输的能耗成本减少88%……本届链博会期间,先进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最新实践,让观众感受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进程中的科技力量。 ——积极布局未来产业。聚焦银发经济产业发展,松下结合中国市场现状,从智慧养老、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方面,打造适用于老年人和需要看护人士的产品;北斗展区演示的“虚拟数字人”、卧龙电气的舜智云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彰显以“人工智能+”引领产业变革;中国通号、星河动力全方位展示低空经济、商业航空领域的前瞻布局和创新成果。 ——开放合作实现共赢。力拓集团、博世集团、宝武集团、小鹏汽车4家行业龙头企业以产业链合作关系携手亮相,展示从原材料、零部件供应到整车制造的汽车产业供应链上下游协同与合作;GE医疗也携手核心供应商首次完整展出国产分子影像全产业链布局……坚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才会带来共赢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表示,当前全球供应链调整和全球分工格局,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的枢纽地位。 “起初,我们助力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这几年,这些企业在全球布局越来越广,我们随之进入了南美洲、中东及亚洲等其他地区,并取得很好的发展。”克诺尔轨道系统中国区总裁毕光红说。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张少刚表示,本届链博会实现了促进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融通、产学研用协同、中外企业互动的目标,构筑起推动产业互融、创新互促、市场互通的平台和桥梁,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全球发展繁荣作出了积极贡献。 “链”出机遇,惠及全球。借助链博会的平台,中国传递出更加积极的信号:愿与各界携手,唱响全球开放合作的新乐章,在“链”接世界中共创美好未来。(记者邹多为、张晓洁、阳娜、陈旭) 【责任编辑:王旭泉】

和评理|回归初心恪守承诺,为中加关系注入积极动能
1 month, 2 weeks ago

和评理|回归初心恪守承诺,为中加关系注入积极动能

China Daily  

周一,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威胁称,因毒品和非法移民问题,他将在1月20日就职后向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25%的关税,向中国加征10%的关税。墨西哥和中国立刻做出回应,称如果上述关税生效,将采取反制措施,同时表示愿意进行谈判。 特朗普发表加征关税言论一天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与特朗普进行了“良好通话”,并于周三召集加拿大各省省长召开紧急会议,商讨美国加征关税问题,寻求成立“统一战线”。 “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要齐心协力。只有加拿大团结一致,才能解决问题。”特鲁多表示。 特朗普威胁对加拿大加征关税后,部分加拿大省长对特鲁多的指责,不比对特朗普的少。 加拿大联邦委员会主席、安大略省省长道格·福特(Doug Ford)周二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特朗普的关税威胁非常严重。他同时表示,一旦特朗普将威胁付诸行动,加拿大别无选择,只能采取报复——而这恰恰是特鲁多尚未提及的。 反对党领袖皮埃尔·普瓦列夫尔(Pierre Poilievre)周二指责特鲁多政府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毫无招架之力。他呼吁下议院进行紧急辩论,并要求特鲁多采取措施,以便在新的威胁面前支撑经济。 在过去几年里,加拿大几乎在所有重大问题上盲从美国,特别是对华政策,而中国恰恰是加拿大除美国以外的主要贸易伙伴。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特鲁多政府应当反思,在跟随美国的过程中,加拿大得到了什么? 7月份,加拿大外长乔利访华,中加关系显现出积极变化,但两国互利共赢的经贸关系于8月发生改变,起因是加拿大继美国之后,对中国电动汽车和绿色产品征收100%关税。 此外,加拿大不断干涉中国内政,炒作中国所谓的人权问题。 中加关系近几年来起伏不定,特鲁多政府应当从中吸取教训,看到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坚持战略自主才符合加方利益。 仅今年以来,中加两国外长分别在慕尼黑、北京和利马举行了三次会晤,并通过其他方式保持密切沟通。期间,加方均表示将致力于推动加中关系发展,并表示加方愿妥善处理分歧,在多边机制中保持密切合作,共同为解决全球性问题多做工作。 加拿大政府应该说到做到。加拿大省长们回应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时,也应该促使特鲁多政府反思加拿大对华加征关税的无理行为。同时,特鲁多政府应想想,仅靠口头承诺是否足以履行其对华关系的“承诺”。 中加关系曾长期走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前列。两国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没有根本利害冲突。中方愿与加方一道,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妥善处理分歧,本着平等互惠的原则加强合作。 中加两国不是对手,更不是敌人,应该成为合作伙伴。中加经济高度互补,有着良好的合作潜力。中加制度、文化不同,应当相互尊重,彼此借鉴。 明年是中加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双方应回归初心,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切实恪守建交承诺,为两国关系恢复正常注入动能。 本文编译自《中国日报》11月29日社论 原标题:Time to reflect on wisdom of being US acolyte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中国日报中文网 编译:曹静 编辑:李海鹏 【责任编辑:曹静】

和评理|回归初心恪守承诺,为中加关系注入积极动能
1 month, 2 weeks ago

和评理|回归初心恪守承诺,为中加关系注入积极动能

China Daily  

周一,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威胁称,因毒品和非法移民问题,他将在1月20日就职后向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25%的关税,向中国加征10%的关税。墨西哥和中国立刻做出回应,称如果上述关税生效,将采取反制措施,同时表示愿意进行谈判。 特朗普发表加征关税言论一天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与特朗普进行了“良好通话”,并于周三召集加拿大各省省长召开紧急会议,商讨美国加征关税问题,寻求成立“统一战线”。 “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要齐心协力。只有加拿大团结一致,才能解决问题。”特鲁多表示。 特朗普威胁对加拿大加征关税后,部分加拿大省长对特鲁多的指责,不比对特朗普的少。 加拿大联邦委员会主席、安大略省省长道格·福特(Doug Ford)周二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特朗普的关税威胁非常严重。他同时表示,一旦特朗普将威胁付诸行动,加拿大别无选择,只能采取报复——而这恰恰是特鲁多尚未提及的。 反对党领袖皮埃尔·普瓦列夫尔(Pierre Poilievre)周二指责特鲁多政府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毫无招架之力。他呼吁下议院进行紧急辩论,并要求特鲁多采取措施,以便在新的威胁面前支撑经济。 在过去几年里,加拿大几乎在所有重大问题上盲从美国,特别是对华政策,而中国恰恰是加拿大除美国以外的主要贸易伙伴。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特鲁多政府应当反思,在跟随美国的过程中,加拿大得到了什么? 7月份,加拿大外长乔利访华,中加关系显现出积极变化,但两国互利共赢的经贸关系于8月发生改变,起因是加拿大继美国之后,对中国电动汽车和绿色产品征收100%关税。 此外,加拿大不断干涉中国内政,炒作中国所谓的人权问题。 中加关系近几年来起伏不定,特鲁多政府应当从中吸取教训,看到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坚持战略自主才符合加方利益。 仅今年以来,中加两国外长分别在慕尼黑、北京和利马举行了三次会晤,并通过其他方式保持密切沟通。期间,加方均表示将致力于推动加中关系发展,并表示加方愿妥善处理分歧,在多边机制中保持密切合作,共同为解决全球性问题多做工作。 加拿大政府应该说到做到。加拿大省长们回应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时,也应该促使特鲁多政府反思加拿大对华加征关税的无理行为。同时,特鲁多政府应想想,仅靠口头承诺是否足以履行其对华关系的“承诺”。 中加关系曾长期走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前列。两国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没有根本利害冲突。中方愿与加方一道,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妥善处理分歧,本着平等互惠的原则加强合作。 中加两国不是对手,更不是敌人,应该成为合作伙伴。中加经济高度互补,有着良好的合作潜力。中加制度、文化不同,应当相互尊重,彼此借鉴。 明年是中加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双方应回归初心,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切实恪守建交承诺,为两国关系恢复正常注入动能。 本文编译自《中国日报》11月29日社论 原标题:Time to reflect on wisdom of being US acolyte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中国日报中文网 编译:曹静 编辑:李海鹏 【责任编辑:曹静】

和评理 | 七国集团外长联合声明抹黑中国 “双标”明显
1 month, 2 weeks ago

和评理 | 七国集团外长联合声明抹黑中国 “双标”明显

China Daily  

不久之前,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峰会上,七国集团领导人似乎都一致投票赞成通过加强国际团结和维护多边主义来解决共同挑战,并且宣布要与其他国家共同努力携手“构建公正的世界和可持续的星球”。然而,七国集团外长本周在意大利发表的联合声明却揭示出他们采取了分而治之的态度。 在联合声明中,“我们承诺”、“我们关切”等字眼频频出现,但其底色却是七国集团理所当然地把世界分成了“我们”和其余的人。在其双重标准之下,“我们”这七国是无辜的,而其余的人都是不负责任的。 以联合声明中与中国有关的部分为例,在谈及乌克兰危机、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到东海及南海局势紧张升级等不同的问题时,大约有30次提出对中国表示关切。七国集团外长甚至毫无顾忌地干涉台湾问题以及新疆、西藏和香港的所谓“人权”问题,而这些都是中国的内政。 即便是这样,联合声明中还在厚颜无耻地呼吁中国“不要进行或纵容旨在破坏其安全和保障”及其“民主”机制完整性的活动,要“严格按照《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规定的义务行事”。联合声明本身不正揭示了到底是谁在做这样的事吗? 七国集团在处理地缘政治和经济问题上的“双标”显而易见,声明中对新疆穆斯林处境表达严重关切,却对中东人民的苦难视而不见,就是明显的例证。 七国集团声称中国与邻国之间的正常贸易往来助长了俄乌冲突和朝鲜半岛核问题,却避而不谈自己也是冲突和问题的起因,并且导致危机延宕的事实。 声明中还对南海“危险机动和水炮使用越来越多深表关切”,却没有提到七国集团鼓励菲律宾一再上演“我来、我停、我偷”的把戏,将一艘旧战舰停在中国的岛礁上,制造岛礁及周边海域属于菲律宾的假象。 声明呼吁中国不要限制关键材料和商品的出口,同时又以“去风险”为由自己这样做,声称中国的举动是“经济胁迫”,而自己的行为则是对前者“必要和适当”的回应。在“承认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重要性”的同时,却指责中国不按规则办事。至于遵守哪些规则、无视哪些规则,一切都是由七国集团自己说了算。哪个国家挑起贸易摩擦,哪些国家盲目跟风,七国集团也不想让人关注。 尽管七国集团极力粉饰,罕见说出“我们寻求与中国建立建设性的稳定关系”和“我们重申愿意与中国合作应对全球挑战”等言论,但其内容与七国集团在过去四年来发布的同类声明并无不同。 在七国集团外长会的合影中,即将卸任的美国国务卿站在最边缘。这很不常见,也暗示了一个现实,那就是新一届美国政府对华政策如何,七国集团的其他成员也都在拭目以待。 希望七国集团在声明中所说的寻求“与中国进行建设性和稳定的接触”以及愿意与中国合作应对全球挑战不只是空话。 本文编译自《中国日报》11月28日社论 原文标题:G7 joint statement lays bare its 'change of US administration' holding pattern 编译:王晗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中国日报中文网 【责任编辑:王辉】

拉美学者:“中国除外”心态解决不了美国的问题
1 month, 2 weeks ago

拉美学者:“中国除外”心态解决不了美国的问题

China Daily  

导读:日前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 峰会聚焦投资贸易、创新和数字化等议题,旨在促进亚太繁荣。当前美国等一些国家以“安全”为名重回保护主义路线,而中国则加强全球合作,赋能各国数字化发展。创新和数字化是经济转型的关键,在这方面,中国通过“一带一路”等倡议树立了榜样。APEC面临整合成员和达成共识的挑战,需维护多边经贸机制。中国方案为寻求独立自主发展的国家提供了可行的选择。 日前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 峰会提出,通过落实以投资贸易、创新和数字化以及强劲、平衡、安全、可持续和包容增长为三大支柱的《2040年亚太经合组织布城愿景》,促进本地区繁荣。亚太地区经济总量约占世界GDP的60%,APEC峰会作为亚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年度经济对话,意义非同一般。 本次峰会召开之际,世界正目睹美国通过滥用制裁和“零和”游戏逻辑,推动世界经济和技术竞争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在这种复杂的叙事结构中,经济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一部分,自由贸易受到保护主义措施的束缚,进而限制——甚至可以说是扼杀了发展。美国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和技术霸权,令世界付出了沉重代价。 因此,本届APEC峰会就在这样一个现实中召开了:一边是美国以经济和全球安全的名义,筑起“小院高墙”,阻止中国获得其最先进的技术;另一边是而中国通过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项目,以及“一带一路”和全球发展倡议等全球合作机制,为各国的数字化发展赋能。中国明白,与其他国家日益增长的互联互通和经济一体化可以使自己受益;中国好,世界会更好。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从这个角度来看,创新和数字化作为APEC峰会的重要主题之一,是推动全球向数字经济转型的桥梁。有必要为发展模式转型所需的政策框架和战略制定相应的治理模式,这尤其需要发展技术和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以促进货物、商品、金融和数据流动的互联互通。中国通过数字“一带一路”等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建设自己的互联互通项目,在这方面树立了良好榜样。 这些共同发展的实践案例,让我们走在了开放和全球发展的前列。 因此,尽管此次APEC峰会上云集了多国领导人,但最令拉美国家期待的还要数中国。这个平台给了很多国家近距离了解和参与“中国梦”的机会。 APEC原本是一个多边对话与合作机制,旨在应对全球挑战,构建一个开放、和平、有活力、有韧性的亚太大家庭。如今它已发展成为促进科技交流与合作、共享数字赋能、企业数字身份和向绿色经济转型的平台。 图片来源:新华社 然而,APEC在整合其成员经济体,以及就全球当前现实和未来前景达成一致方面也面临挑战。如何确保亚太地区经济继续保持在世界范围内最具活力、联通度最高,是摆在所有成员经济体面前的一大考验。最紧迫和最重要的是,各方应达成共识,维护现有的多边经贸合作机制的规则和职能,保障多边贸易体制有序、良好运行。 虽说APEC内部并不缺少协作精神,已经达成了多项共识协议,但高层政治对话仍有必要加强。“零和”游戏没有赢家,保护主义和“中国除外”的心态解决不了美国的问题。APEC旨在通过对话解决当前挑战和矛盾,共促互利合作,加强科技交流,推动文明繁荣。 构建APEC的长远愿景至少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要确保各方共享权益,二是各方相互依存、互惠互利,三是在利益、权利和义务上达成共识,以确保其普遍的共同价值观。 中国的活力和创新精神将在APEC的发展历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面对西方的挑战,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展示了人类独立发展的潜力,为那些寻求在不损害主权和尊严的情况下加速发展的国家带来了希望,也提供了可行的道路选择。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高端智慧传播与交流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How an Asia-Pacific miracle is taking shape"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宋平 唐文若 编辑:张钊 【责任编辑:高琳琳】

拉美学者:“中国除外”心态解决不了美国的问题
1 month, 2 weeks ago

拉美学者:“中国除外”心态解决不了美国的问题

China Daily  

导读:日前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 峰会聚焦投资贸易、创新和数字化等议题,旨在促进亚太繁荣。当前美国等一些国家以“安全”为名重回保护主义路线,而中国则加强全球合作,赋能各国数字化发展。创新和数字化是经济转型的关键,在这方面,中国通过“一带一路”等倡议树立了榜样。APEC面临整合成员和达成共识的挑战,需维护多边经贸机制。中国方案为寻求独立自主发展的国家提供了可行的选择。 日前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 峰会提出,通过落实以投资贸易、创新和数字化以及强劲、平衡、安全、可持续和包容增长为三大支柱的《2040年亚太经合组织布城愿景》,促进本地区繁荣。亚太地区经济总量约占世界GDP的60%,APEC峰会作为亚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年度经济对话,意义非同一般。 本次峰会召开之际,世界正目睹美国通过滥用制裁和“零和”游戏逻辑,推动世界经济和技术竞争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在这种复杂的叙事结构中,经济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一部分,自由贸易受到保护主义措施的束缚,进而限制——甚至可以说是扼杀了发展。美国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和技术霸权,令世界付出了沉重代价。 因此,本届APEC峰会就在这样一个现实中召开了:一边是美国以经济和全球安全的名义,筑起“小院高墙”,阻止中国获得其最先进的技术;另一边是而中国通过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项目,以及“一带一路”和全球发展倡议等全球合作机制,为各国的数字化发展赋能。中国明白,与其他国家日益增长的互联互通和经济一体化可以使自己受益;中国好,世界会更好。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从这个角度来看,创新和数字化作为APEC峰会的重要主题之一,是推动全球向数字经济转型的桥梁。有必要为发展模式转型所需的政策框架和战略制定相应的治理模式,这尤其需要发展技术和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以促进货物、商品、金融和数据流动的互联互通。中国通过数字“一带一路”等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建设自己的互联互通项目,在这方面树立了良好榜样。 这些共同发展的实践案例,让我们走在了开放和全球发展的前列。 因此,尽管此次APEC峰会上云集了多国领导人,但最令拉美国家期待的还要数中国。这个平台给了很多国家近距离了解和参与“中国梦”的机会。 APEC原本是一个多边对话与合作机制,旨在应对全球挑战,构建一个开放、和平、有活力、有韧性的亚太大家庭。如今它已发展成为促进科技交流与合作、共享数字赋能、企业数字身份和向绿色经济转型的平台。 图片来源:新华社 然而,APEC在整合其成员经济体,以及就全球当前现实和未来前景达成一致方面也面临挑战。如何确保亚太地区经济继续保持在世界范围内最具活力、联通度最高,是摆在所有成员经济体面前的一大考验。最紧迫和最重要的是,各方应达成共识,维护现有的多边经贸合作机制的规则和职能,保障多边贸易体制有序、良好运行。 虽说APEC内部并不缺少协作精神,已经达成了多项共识协议,但高层政治对话仍有必要加强。“零和”游戏没有赢家,保护主义和“中国除外”的心态解决不了美国的问题。APEC旨在通过对话解决当前挑战和矛盾,共促互利合作,加强科技交流,推动文明繁荣。 构建APEC的长远愿景至少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要确保各方共享权益,二是各方相互依存、互惠互利,三是在利益、权利和义务上达成共识,以确保其普遍的共同价值观。 中国的活力和创新精神将在APEC的发展历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面对西方的挑战,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展示了人类独立发展的潜力,为那些寻求在不损害主权和尊严的情况下加速发展的国家带来了希望,也提供了可行的道路选择。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高端智慧传播与交流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How an Asia-Pacific miracle is taking shape"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宋平 唐文若 编辑:张钊 【责任编辑:高琳琳】

鲁子问:我是贵州英语教育发展的见证者
1 month, 3 weeks ago

鲁子问:我是贵州英语教育发展的见证者

China Daily  

鲁子问给贵阳七中学生上示范课。 “贵州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有很大的变化。”11月25日,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小学外语信息化应用工作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鲁子问教授在贵阳市第七中学开展教学时表示,2015年底以来,他走遍贵州的全部市州,在60多个县区一线开展教学,他最大的感受是,贵州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从过去的为了应试而学习到为了更多的了解世界而学,这是贵州英语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具体体现。 鲁子问与学生互动。 十年来,鲁子问每年都抽出时间坚持到贵州一线,到偏远乡村上示范课,为当地师生带去了一线的教学指导,捐赠丰富的英语阅读素材,为营造英语学习氛围,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创造了可能。 鲁子问此次在贵阳七中上课内容选择了清代女科学家王贞仪的绘本故事,以学生熟知的AI导入任务:Can you learn from Wang Zhenyi to help your grandparents get ready for AI? 鲁子问通过层层真实的问题链的引导,带领学生深入阅读绘本,学生不仅深刻地了解了王贞仪,并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的祖父母介绍AI,让学生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用英语思考问题,用英语解决真实的问题。 鲁子问为贵阳市初中英语学科带头人工作站的成员培训。 “鲁教授的课非常有意思,通过鲁教授的讲解,我不仅了解古代中国科学家的故事,还让我对学习英语,通过英语了解世界的积极性提高了。”贵阳七中的初三学生宋家霖说。 贵阳七中英语教师谭敏表示,在听完鲁子问教授的示范课后表示,鲁教授的课不拘泥于语言学习,而是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注重对学生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示范课结束后,鲁子问还在贵阳市初中英语学科带头人工作站为站内成员带来了“文化融入英语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专题讲座。他表示,AI时代英语教育融入文化极其重要,文化是育人的核心价值体现,是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途径。 谭敏表示,鲁子问教授的讲座以高屋建瓴的理论知识和生动的教学案例展示了如何将文化融入英语教学,对自己的教学有很好的指导。 贵阳实验二中教师朱翠表示,跟着鲁教授学习让自己对中国文化与英语教育融合又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对于在未来教学实践中把传统文化与英语教育融合的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理念以及开拓了对学生跨文化素养的培育方法。 贵阳市第七中学宋洁莹老师表示,鲁子问教授的示范课和讲座非常“接地气”,和一线教学很近,既有理论,又有实操,希望有机会在和鲁教授学习。(董贤武|编辑:中国日报社贵州记者站 杨军) 【责任编辑:李杭育】

VSDesign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隆重推出"临界"艺术展
Trending News
1 month, 3 weeks ago

VSDesign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隆重推出"临界"艺术展

China Daily  

宾夕法尼亚州费城,2024年11月3日——在这个秋意渐浓的季节,一场主题为“临界:新时代的旅癖与乡愁”的展览在享有盛誉的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与人类学博物馆(以下简称“宾大博物馆”)盛大开幕,为全球观众带来了一场关于人类、技术、身份及存在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度视觉盛宴。此次展览自11月3日起,将持续至11月30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宾大博物馆标志性的中国圆形大厅及在线画廊中,共同呈现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 该展览由VSDesign、ALT Alliance及DesignPhiladelphia三家权威机构强强联手打造,从全球范围内征集的335件投稿作品中精心挑选出48件佳作,这些作品出自来自8个国家的57位杰出艺术家之手,深刻探讨了旅癖与乡愁如何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微妙而深刻的互动。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艺术家们对技术变革下人类情感状态的敏锐洞察,更是一次对当代社会心理与文化变迁的深刻反思。 展览的策划与呈现是一次艺术与科技完美融合的典范。VSDesign不仅为观众提供了沉浸式的观赏体验,还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包括大师对谈、开幕式庆典、圆桌论坛及教育工作坊等,旨在通过多维度的交流互动,进一步拓宽公众对展览主题的理解与感悟。这些活动不仅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的关注,更成为了推动艺术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艺术是跨越国界、联结人心的通用语言,”展览主要赞助商大费城亚裔美国商会的首席执行官 Khine Arthur 说道,“看到如此众多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们汇聚于宾大博物馆,共同探索人类情感的深度与广度,我深感欣慰。” 未能到现场的南京大学书画学会副会长兼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副教授赵秦,及陕西当代画院副院长兼陕西省文学艺术促进会常务副主席孙宏涛,也通过视频致辞,表达了对此次展览的独特解读和祝福。赵秦指出,中国人思想体系的矛盾与发展,是一种平静的演化与和谐的共振,这种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在全球化的今天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非常期待在这次国际艺术展览中,能够获得对作品全新的理解与启示。 展览的开幕式星光熠熠,众多来自建筑、学术界及国际发展领域的知名人士纷纷莅临现场,共同见证了这一艺术大展的开启。其中包括清华美院教授兼艺术博物馆副馆长邓岩、ESI高级顾问兼世界银行前高级顾问黄振翔、WEI Architects创始人兼天普大学副教授魏娜、宾州州长亚太裔事务委员会前委员陈展远等。他们的出席不仅彰显了展览在当地及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更为展览增添了浓厚的学术氛围与跨文化交流的色彩。 在随后的圆桌论坛中,在知名主持人Peiying Gu的主持下,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旅癖与乡愁的深刻内涵、中美艺术市场动态的比较以及中国艺术家在全球艺术舞台上的发展历程等关键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韦恩州立大学艺术与艺术史系主任Sheryl Oring、PI艺术中心校长Dominic Terlizzi、知名壁画艺术家兼宾州州长亚太裔事务咨询委员会前专员蔡陈林、亚马逊高级视觉设计师王童等嘉宾的精彩发言,不仅促进了跨文化间的理解与合作,开启了中美国际艺术市场的对话,更引发了观众对艺术如何超越文化界限与技术变革,成为连接人类情感与智慧的桥梁的深刻思考。 ​展览中的每一件作品都如同一个微缩的宇宙,承载着艺术家对人类与技术、文化互动关系的独特见解与深刻感悟。它们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向观众展示了在这个充满变化与挑战的新时代,人类情感与身份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著名艺术家及其作品包括: Sheryl Oring; “I Wish to Say”。Dominic Terlizzi; "Apples and Oranges" and "Teacher"。 Acritarchy ; "An Arrangement of Scattered Forms"。赵秦;《时雨、空音、灵雨、飞升》。 孙宏涛;《水云图》系列 和《自然物语》系列。 蔡陈林;《白日梦》和《今日景观 - 溪山行旅图》。 王童;《桃花源记》、《万物生长》和《海中梦魇》。 黄贤斌;《光芒》、《千年对话》和《仙境喀纳斯》。 Jennifer Zhuang;《地球最美丽的表面》和《黄石公园的泉眼》。 陈功; 《水点桃花》。Jiayuan Wang; “Ego Unknown”。 Yiwei Lin; “Correlscape”。 Jinrong Li; “The Apocalypse Variations”。 Shanyun Hu; “VirtuMetropolis”。Shaoyang …

每日一词 | 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 the World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League
Top News
1 month, 3 weeks ago

每日一词 | 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 the World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League

China Daily  

2024年11月21日,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在天津举行的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上正式成立。 The World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League was established at the 2024 World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Conference in north China's Tianjin Municipality on November 21, 2024. 这是2024年11月21日拍摄的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外景。当日,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行开幕式。图片来源:新华社 【知识点】 据近日召开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介绍,近年来,职业教育作为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在促进国际产能合作、扩大中国教育国际影响、服务国家外交大局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首个由我国主导的世界职教合作组织机构——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外宾见证下,2024年11月21日在天津举行的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上正式成立。成立之初,已有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职业技术院校、行业企业以及教育组织等89个机构作为首批成员加入联盟,其中包括64所院校代表、12家企业代表,以及13个行业协会和教育组织代表。该联盟旨在为职业教育搭建起最广泛,最具均衡性、代表性、包容性的国际平台,其筹建工作历经两年时间。 在2022年举办的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上,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联合全球职业教育相关方,发出了成立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的倡议,呼吁全球教育界、产业界和其他社会组织、有识之士一道,共同构建紧密合作、开放包容的全球职业教育伙伴关系,并得到了积极热烈的响应。2024年11月20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作为联盟筹建组秘书处,成功召集举行联盟第一次全体成员大会。会上通过了联盟章程,宣布了联盟理事会首任主席,并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 【重要讲话】 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 The education system that promotes integration between vocational and general education, between industry and education should be established, and efforts should be made …

和评理 | 发达国家必须兑现资金承诺 支持应对气候变化
1 month, 3 weeks ago

和评理 | 发达国家必须兑现资金承诺 支持应对气候变化

China Daily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增多,灾害频发,影响到地球上的每一个人。然而,尽管形势逼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却存在着一个令人遗憾的事实:说得多,做得少。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发起以来,一直致力于提高全球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强调共同应对的紧迫性,凝聚跨国共识,推动和协调相应行动。 这些不懈的努力最终形成了《巴黎协定》,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就气候变化的严重性、采取行动的迫切性以及行动路线达成共识。 在随后几年里,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一直在为之努力,发达国家却普遍没有兑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的承诺,导致气候变化应对进展迟缓。 在阿塞拜疆巴库闭幕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就一系列关键议题达成协议,可能会作为重要的里程碑载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史册。 近200个缔约方打破多年多边谈判僵局,就《巴黎协定》第六条下国际碳市场机制达成一致。这标志着《巴黎协定》第六条国际碳市场机制运行细则已经明确,《巴黎协定》中最后一个未决项目最终确定。大会还就减缓气候变化工作计划、全球适应气候变化目标等作出安排,进一步巩固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势。 大会在气候融资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制定了新的气候融资集体量化目标,设立到2035年发达国家每年提供至少3000亿美元的资金目标及每年至少1.3万亿美元的气候融资目标。这一目标来之不易,其背后是多年的准备工作和数周的密集谈判。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将《巴黎协定》形容为人类唯一的“救生筏”,将气候融资协议喻为“人类的保险单”是正确的。这不仅是因为它们有望帮助避免气候变化带来的严重影响,更重要的是,它们需要兑现承诺,而这恰恰是之前许多气候倡议失败的原因。 斯蒂尔指出,就像任何保险一样,只有按时足额缴纳保费,保险才能发挥作用。他强调,这意味着必须信守承诺。无数的生命取决于此。 因此,发达国家必须正视历史责任,兑现承诺,履行义务,为发展中国家开展气候行动提供资金支持。 本文编译自《中国日报》11月25日社论 原文标题:COP29 ends with ray of hope by putting meat on the bone of global climate finance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中国日报中文网 本文编译自《中国日报》11月25日社论 原文标题:COP29 ends with ray of hope by putting meat on the bone of global climate finance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中国日报中文网 【责任编辑:王辉】

每日一词 | 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 the World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League
Top News
1 month, 3 weeks ago

每日一词 | 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 the World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League

China Daily  

2024年11月21日,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在天津举行的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上正式成立。 The World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League was established at the 2024 World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Conference in north China's Tianjin Municipality on November 21, 2024. 这是2024年11月21日拍摄的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外景。当日,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行开幕式。图片来源:新华社 【知识点】 据近日召开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介绍,近年来,职业教育作为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在促进国际产能合作、扩大中国教育国际影响、服务国家外交大局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首个由我国主导的世界职教合作组织机构——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外宾见证下,2024年11月21日在天津举行的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上正式成立。成立之初,已有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职业技术院校、行业企业以及教育组织等89个机构作为首批成员加入联盟,其中包括64所院校代表、12家企业代表,以及13个行业协会和教育组织代表。该联盟旨在为职业教育搭建起最广泛,最具均衡性、代表性、包容性的国际平台,其筹建工作历经两年时间。 在2022年举办的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上,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联合全球职业教育相关方,发出了成立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的倡议,呼吁全球教育界、产业界和其他社会组织、有识之士一道,共同构建紧密合作、开放包容的全球职业教育伙伴关系,并得到了积极热烈的响应。2024年11月20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作为联盟筹建组秘书处,成功召集举行联盟第一次全体成员大会。会上通过了联盟章程,宣布了联盟理事会首任主席,并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 【重要讲话】 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 The education system that promotes integration between vocational and general education, between industry and education should be established, and efforts should be made …

每日一词 | 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 the World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League
Top News
1 month, 3 weeks ago

每日一词 | 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 the World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League

China Daily  

2024年11月21日,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在天津举行的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上正式成立。 The World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League was established at the 2024 World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Conference in north China's Tianjin Municipality on November 21, 2024. 这是2024年11月21日拍摄的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外景。当日,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行开幕式。图片来源:新华社 【知识点】 据近日召开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介绍,近年来,职业教育作为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在促进国际产能合作、扩大中国教育国际影响、服务国家外交大局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首个由我国主导的世界职教合作组织机构——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外宾见证下,2024年11月21日在天津举行的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上正式成立。成立之初,已有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职业技术院校、行业企业以及教育组织等89个机构作为首批成员加入联盟,其中包括64所院校代表、12家企业代表,以及13个行业协会和教育组织代表。该联盟旨在为职业教育搭建起最广泛,最具均衡性、代表性、包容性的国际平台,其筹建工作历经两年时间。 在2022年举办的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上,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联合全球职业教育相关方,发出了成立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的倡议,呼吁全球教育界、产业界和其他社会组织、有识之士一道,共同构建紧密合作、开放包容的全球职业教育伙伴关系,并得到了积极热烈的响应。2024年11月20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作为联盟筹建组秘书处,成功召集举行联盟第一次全体成员大会。会上通过了联盟章程,宣布了联盟理事会首任主席,并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 【重要讲话】 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 The education system that promotes integration between vocational and general education, between industry and education should be established, and efforts should be made …

每日一词 | 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 the World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League
1 month, 3 weeks ago

每日一词 | 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 the World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League

China Daily  

2024年11月21日,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在天津举行的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上正式成立。 The World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League was established at the 2024 World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Conference in north China's Tianjin Municipality on November 21, 2024. 这是2024年11月21日拍摄的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外景。当日,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行开幕式。图片来源:新华社 【知识点】 据近日召开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介绍,近年来,职业教育作为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在促进国际产能合作、扩大中国教育国际影响、服务国家外交大局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首个由我国主导的世界职教合作组织机构——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外宾见证下,2024年11月21日在天津举行的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上正式成立。成立之初,已有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职业技术院校、行业企业以及教育组织等89个机构作为首批成员加入联盟,其中包括64所院校代表、12家企业代表,以及13个行业协会和教育组织代表。该联盟旨在为职业教育搭建起最广泛,最具均衡性、代表性、包容性的国际平台,其筹建工作历经两年时间。 在2022年举办的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上,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联合全球职业教育相关方,发出了成立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的倡议,呼吁全球教育界、产业界和其他社会组织、有识之士一道,共同构建紧密合作、开放包容的全球职业教育伙伴关系,并得到了积极热烈的响应。2024年11月20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作为联盟筹建组秘书处,成功召集举行联盟第一次全体成员大会。会上通过了联盟章程,宣布了联盟理事会首任主席,并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 【重要讲话】 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 The education system that promotes integration between vocational and general education, between industry and education should be established, and efforts should be made …

和评理 | 推动可持续发展 构建公正世界
Top News
1 month, 3 weeks ago

和评理 | 推动可持续发展 构建公正世界

China Daily  

2024年11月16日,巴西里约热内卢二十国集团第十九次峰会主会场附近,一名女子走过二十国集团标志。新华社 摄 11月18日至19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此次峰会的主题为“构建公正的世界和可持续的星球”。 在国际局势动荡不安之际,巴西将“构建公正的世界和可持续的星球”作为此次G20峰会的优先议题,这一举措恰逢其时,旨在引导与会领导人的关注焦点,使其再次聚焦于各国所面临的共同挑战以及应该确立的共同目标之上。 以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目标,构建真正的全球伙伴关系至关重要,这将使全球发展更具韧性和包容性。 要建设一个更公正的世界,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改革至关重要,以免“全球南方”国家处于不利地位。 G20成员应成为联合国和这些国际组织改革的引领者,推动各方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公平正义。 G20成员因此有义务利用里约峰会这一契机,协调宏观经济政策,为国际经济合作创造开放、包容、非歧视的环境。 G20峰会汇聚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提供平台,推动各国在消除饥饿贫困、实现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等领域加强国际合作,取得新突破。中方高度赞赏并将积极支持巴西将消除饥饿与贫困作为峰会重要议题,及其关于建立“抗击饥饿与贫困全球联盟”的提议。中国还支持非洲联盟加入G20,这彰显了中国在推动这一事业方面的坚定承诺。 G20成员能否充分发挥应有作用,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未来的公正和可持续发展。 正因如此,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近日敦促在里约热内卢聚首的G20领导人通过展现减排方面的“领导力”,推动恢复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陷入僵局的联合国气候谈判,并呼吁各成员领导人摒弃地缘政治争端和私利考量,为共同利益采取行动。 G20领导人还应勇于担当,推动乌克兰和中东地区的冲突尽快降温。为此,各方应携手合作,努力创造有利于实现全面、可持续停火的条件,并缓解人道主义危机。 世界面临的严峻挑战应当促使G20成员放下分歧,秉持底线思维,着眼大局,使里约峰会成为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盛会,展现真正的领导力、责任感和远见卓识。 中国愿同G20所有成员一道,共同构建一个平等有序的多极世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包容、均衡、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本文译自《中国日报》11月20日社论 原文标题:G20 Summit can provide momentum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a just world 编译:赵双莹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中国日报中文网 【责任编辑:王辉】

和评理 | 推动可持续发展 构建公正世界
Top News
1 month, 3 weeks ago

和评理 | 推动可持续发展 构建公正世界

China Daily  

2024年11月16日,巴西里约热内卢二十国集团第十九次峰会主会场附近,一名女子走过二十国集团标志。新华社 摄 11月18日至19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此次峰会的主题为“构建公正的世界和可持续的星球”。 在国际局势动荡不安之际,巴西将“构建公正的世界和可持续的星球”作为此次G20峰会的优先议题,这一举措恰逢其时,旨在引导与会领导人的关注焦点,使其再次聚焦于各国所面临的共同挑战以及应该确立的共同目标之上。 以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目标,构建真正的全球伙伴关系至关重要,这将使全球发展更具韧性和包容性。 要建设一个更公正的世界,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改革至关重要,以免“全球南方”国家处于不利地位。 G20成员应成为联合国和这些国际组织改革的引领者,推动各方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公平正义。 G20成员因此有义务利用里约峰会这一契机,协调宏观经济政策,为国际经济合作创造开放、包容、非歧视的环境。 G20峰会汇聚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提供平台,推动各国在消除饥饿贫困、实现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等领域加强国际合作,取得新突破。中方高度赞赏并将积极支持巴西将消除饥饿与贫困作为峰会重要议题,及其关于建立“抗击饥饿与贫困全球联盟”的提议。中国还支持非洲联盟加入G20,这彰显了中国在推动这一事业方面的坚定承诺。 G20成员能否充分发挥应有作用,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未来的公正和可持续发展。 正因如此,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近日敦促在里约热内卢聚首的G20领导人通过展现减排方面的“领导力”,推动恢复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陷入僵局的联合国气候谈判,并呼吁各成员领导人摒弃地缘政治争端和私利考量,为共同利益采取行动。 G20领导人还应勇于担当,推动乌克兰和中东地区的冲突尽快降温。为此,各方应携手合作,努力创造有利于实现全面、可持续停火的条件,并缓解人道主义危机。 世界面临的严峻挑战应当促使G20成员放下分歧,秉持底线思维,着眼大局,使里约峰会成为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盛会,展现真正的领导力、责任感和远见卓识。 中国愿同G20所有成员一道,共同构建一个平等有序的多极世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包容、均衡、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本文译自《中国日报》11月20日社论 原文标题:G20 Summit can provide momentum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a just world 编译:赵双莹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中国日报中文网 【责任编辑:王辉】

和评理 | 八项行动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推动构建公正世界
Trending News
1 month, 3 weeks ago

和评理 | 八项行动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推动构建公正世界

China Daily  

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G20第十九次峰会上,全球主要经济体的领导人面临着众多挑战:乌克兰和中东地区的持续冲突、潜在的地缘政治热点、全球经济乏力、国际贸易和国与国关系中愈演愈烈的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倾向、气候变化对世界最贫困群体的毁灭性影响,以及一些关键性全球治理机构的事实性瘫痪……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似乎没有尽头。然而,所有问题的核心都与“正义”和“可持续性”密切相关,这也是主题为“构建公正的世界和可持续的星球”的里约峰会希望重点解决的两大议题。 就当前实际影响而言,此次峰会最重要的成就是启动“抗击饥饿与贫困全球联盟”。尽管有分析人士预测此次会议无法达成联合最终声明,但与会领导人确实做到了。这本身就表明,各国已共同认识到,重塑日益分裂的世界迫在眉睫。 与会领导人都参与了讨论,其中西方观点展现出一定的分裂性,而“全球南方”成员则更注重包容性。 中国明确主张正义和包容促进共同利益。中国领导人在第一和第二阶段会议上分别发表了题为《建设一个共同发展的公正世界》和《携手构建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的讲话。这些讲话不仅与里约峰会的核心关切高度契合,而且再次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视角出发,阐述了中国对全球公正发展与治理的愿景。 中国敦促各国推动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有韧性的全球发展。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保护主义抬头​​的受害者,中国结合自身扶贫经验,呼吁多一些合作桥梁,少一些“小院高墙”;为建设共同发展的公正世界,中国呼吁营造开放、包容、非歧视的国际经济合作环境,以缩小南北发展差距;面对国际社会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分歧和阵营对抗,中国呼吁各国恪守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中国支持全球发展的八项行动是中国作为“全球南方”一员履行其对全球公共利益承诺的重要举措。这些行动既着眼于中国自身发展需要,也关注“全球南方”其他成员的发展需求,立基于中国多年来在全球发展事业中推行的有效方案,如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对非援助项目、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等,是切实可行的,不会沦为空谈。这些行动与国际社会对建设合作型、稳定型、开放型、创新型、生态友好型世界经济愿景高度契合,不让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人掉队。 然而,仅凭峰会期间展现的互信和善意,还不足以让各国将彼此的发展视为机遇而非挑战。事实上,要避免零和博弈使“冷战2.0”预言成为现实,各国应抛开分歧,互伸援手。这是时代的召唤,各国必须对此作出回应。 本文译自《中国日报》11月20日社论 原文标题:New starting point for G20 to act as force to move history forward in right direction 编译:赵双莹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中国日报中文网 【责任编辑:王辉】

和评理 | 八项行动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推动构建公正世界
1 month, 3 weeks ago

和评理 | 八项行动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推动构建公正世界

China Daily  

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G20第十九次峰会上,全球主要经济体的领导人面临着众多挑战:乌克兰和中东地区的持续冲突、潜在的地缘政治热点、全球经济乏力、国际贸易和国与国关系中愈演愈烈的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倾向、气候变化对世界最贫困群体的毁灭性影响,以及一些关键性全球治理机构的事实性瘫痪……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似乎没有尽头。然而,所有问题的核心都与“正义”和“可持续性”密切相关,这也是主题为“构建公正的世界和可持续的星球”的里约峰会希望重点解决的两大议题。 就当前实际影响而言,此次峰会最重要的成就是启动“抗击饥饿与贫困全球联盟”。尽管有分析人士预测此次会议无法达成联合声明,但与会领导人确实做到了。这本身就表明,各国已共同认识到,重塑日益分裂的世界迫在眉睫。 与会领导人都参与了讨论,其中西方观点展现出一定的分裂性,而“全球南方”成员则更注重包容性。 中国明确主张正义和包容促进共同利益。中国领导人在第一和第二阶段会议上分别发表了题为《建设一个共同发展的公正世界》和《携手构建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的讲话。这些讲话不仅与里约峰会的核心关切高度契合,而且再次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视角出发,阐述了中国对全球公正发展与治理的愿景。 中国敦促各国推动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有韧性的全球发展。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保护主义抬头​​的受害者,中国结合自身扶贫经验,呼吁多一些合作桥梁,少一些“小院高墙”;为建设共同发展的公正世界,中国呼吁营造开放、包容、非歧视的国际经济合作环境,以缩小南北发展差距;面对国际社会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分歧和阵营对抗,中国呼吁各国恪守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中国支持全球发展的八项行动是中国作为“全球南方”一员履行其对全球公共利益承诺的重要举措。这些行动既着眼于中国自身发展需要,也关注“全球南方”其他成员的发展需求,立基于中国多年来在全球发展事业中推行的有效方案,如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对非援助项目、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等,是切实可行的,不会沦为空谈。这些行动与国际社会对建设合作型、稳定型、开放型、创新型、生态友好型世界经济愿景高度契合,不让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人掉队。 然而,仅凭峰会期间展现的互信和善意,还不足以让各国将彼此的发展视为机遇而非挑战。事实上,要避免零和博弈使“冷战2.0”预言成为现实,各国应抛开分歧,互伸援手。这是时代的召唤,各国必须对此作出回应。 本文译自《中国日报》11月20日社论 原文标题:New starting point for G20 to act as force to move history forward in right direction 编译:赵双莹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中国日报中文网 【责任编辑:王辉】

Discover Related